8月1日,臺灣作家瓊瑤在臺北發布新書《雪花飄落之前:我生命中最後的一課》。據介紹,這本新書描寫一對恩愛的老年夫妻如何面對「老年」「失智」「插管」「死亡」的態度。瓊瑤在婚後幾乎把生命奉獻給丈夫,以他的快樂為快樂。她曾和丈夫聊過生死話題,因為不敢想像他先離去的日子,於是提議訂一個時間,「如果我們覺得活夠了,就到一個我們去過的地方,山明水秀的地方,自行安樂死好嗎?」當時他答應了,不過時間到來,他卻忘了,還笑回:「我只是呼攏你,生命的本質,就是自然而生,自然而死。」兩人達成共識,只求有尊嚴地死亡,不要死不得安樂。
如今丈夫失智,慘烈地被插上鼻胃管,護理師試了4次才成功,插完後不能再吃固體食物。瓊瑤跪在病床前,答應他以後絕不讓他再插鼻胃管,因為無意義的插管會對失智的人帶來後遺症。
生命最後的一課是什麼呢 ?是善有善終,是我們能不帶任何遺憾、坦然地向這個世界告別,想死就死。然而關於生死課題,學校裡沒有教,從書本中也找不到,也許,含淚微笑揮手說再見,將擁有的愛留下就可,這也是人生中最珍貴的禮物了,如果還能夠按自己的意願去「求死」,那就真的人生無憾了。
課程內容
什麼是善終
如何善終
尊嚴死及「求死」的積極意義
時 間:2017年8月22日19:00-21:00
地 點:珠江新城高德置地春廣場B座12樓中意人壽會議室
主辦方:廣州市紅房子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協辦方:中意人壽保險有限公司
講 師:黃仁傑(世界自然醫學心理學院博士生導師、亞洲西格文化教育中心導師、臺灣省內政部社會工作委員會委員、專長領域:臨終關懷、婚姻家庭諮詢、芳香療法、企業心理學應用、親子溝通、兒童及青少年學習障礙。黃仁傑博士十餘年跨足心理學術與產業界,曾任職「臺灣臺南榮民之家」,在數年工作中,參與多達數千位老兵因病因老而凋零的的生命歷程,不斷地用自我省思與陪伴,了解了「死亡」雖然是生命的一個句點,但「臨終」卻是一個不能輕看的經歷。)
適合人群:臨終關懷服務志願者、醫護從業人員、社會工作者、其他心理愛好者
報名人數:80人
報名方式:長按二維碼進入報名通道
閱讀原文,做一名靈魂有趣的志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