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JI與誠品書店|憑什麼能刷爆你的朋友圈?

2021-03-04 RET睿意德

12月12日,無印良品中國最大旗艦店將在上海開幕。而不久前的11月29日,大陸首家誠品旗艦店也在蘇州開幕了。看起來沒有什麼關聯的兩家店,卻都是現在文藝青年大愛的綜合性店鋪。而這兩家店明顯的共同點就是「不務正業」。

誠品不只是賣書,而MUJI上海旗艦店卻開啟了MUJI BOOK。但不難發現,這兩個書架上的書是截然不同的,MUJI BOOK更追求無印的高品質生活,已經賣了26年圖書的誠品依然專情於藝文空間。

MUJI開業當天,中商數據的小夥伴們奔赴現場,深度監測了這一零售品牌的開業數據。

根據中商數據顯示,MUJI旗艦店開業當天的銷售額超過了215萬。總計刷卡約4500-4750筆。



數據顯示,女性佔比超7成,大多男性也是陪同女伴或家人來購物。這一比例在午後達到最高峰80%。

母女結伴購物也佔很大比例,這也是上海囡囡的獨特習慣。顯然周末即可陪麻麻又可以逛街購物對於女孩子是很好的選擇。也因此,女性的佔比就更加突出。

一個傳說中的低調品牌激起如此熱度,到底是為什麼?原因就在於,MUJI不再是一家傳統意義上的雜貨鋪。按照官方說法,MUJI BOOKS自我定位是生活商品與書店的綜合體,而不是單純的書店。下面就帶大家先逛一下位於東京有樂町的MUJI BOOKS。


MUJI BOOKS由無印良品與日本編輯工學研究所共同合作經營,為的是創造能創造文化的物件。編輯工學研究所所長松岡正剛說過,20世紀是「主題的」世紀,21世紀是「法」的世紀。在爆炸的信息群中,人們必須對信息群進行一場徹底的編輯。今年3月,全球第一家MUJI BOOKS在日本福岡試運營了,反響驚人!於是9月份東京有樂町的旗艦店也作出調整,加入書店專區,增設了一萬多本書。


日本有樂町店的MUJI BOOKS是用設計工作室Atelier Bow-Wow設計的木質書架,這個書架很大,看起來完全不符合日本人「小就是美」的審美觀念,但你真的看到時會覺得很有意思,貫穿門店兩層,配合色彩繽紛的圖書,讓人不管剛進門還是要走進二樓,都會產生強烈的好奇心——這就對了,好奇心是閱讀的開始。不知道上海店的書架設計會是怎樣?

MUJI BOOK裡找不到一本暢銷排行榜上的書,卻通過編輯工學主題性地混搭來安排書架,讓顧客享受書籍帶來的所有體驗。這裡有一套MUJI的分類方法,我們會在書架頂端看到:冊、食、裝、素、生活人生或者是「同級生的書」這樣的分類目錄。這樣的設計,讓人產生一種日常貼心感,原來閱讀可以那麼「任性」。


奔上二樓後第一個觀感:驚人的書架!



有專門的助你裝修家居的顧問部。


三樓有完整的家居裝修配套指引。


二樓有CAFE ,有現場造的麵包等,生意極好,必要等位。初開幕時購滿三本書就送咖啡券。

誠品的第一家店是以人文藝術為主題的書店。上世紀80年代的臺灣還很少有專門售賣藝文類書籍的商店,誠品便抓住這個空隙,開始出售人文、藝術、建築類的書籍。


當年,它是一個專業的人文藝術書店。如今走進誠品,要不是一樓沒有化妝品專櫃,可能很多人都會誤以為走進了商場。它沒有普通書店那樣枯燥乏味的分類,創意空間、誠品畫廊、墨冊咖啡把不同種類的圖書隔離開。

在誠品,我們能看到「書店不只是賣書」。這裡有的是對閱讀的關懷,文化的推動和對藝術的鑑賞。雲門舞社、誠品畫廊、誠品講堂會定期舉行表演與講座,將整個書店打造成一個藝文空間。

一直以來,誠品信奉創作出版要有誠意的原則來選書,而連鎖不複製的不成文規定讓每一家誠品看起來都有不一樣的圖書分類。

比如誠品臺灣信義店的二樓布滿了與書無關的生活產品,在其中卻能發現IT、休閒、商業類書籍;三樓則有一些簡單的空間區隔,看起來像迷宮,人們在書架間散步會發現很多高質量的推理和驚悚類書籍。

而在誠品中友店,以「書店是跨越時間、空間的旅行」為主題進行空間布置,環狀排列的書架將人們完全包裹在知識與書香之中。

若想要了解什麼是誠品自己的觀點,還可以趁著誠品蘇州旗艦店開幕,去看一看誠品選書展。

每一本入選「誠品選書」的圖書都代表了誠品的選擇。出現在書店架上的任一本書是誠品將閱讀的主張延展到讀者面前,誠品選書展上的書是誠品為所有愛書人致上最嚴謹、挑剔、浪漫、不世故的閱讀宣言。

誠品打造時尚,MUJI追求耐看

MUJI的服飾是它所有產品中最容易被顧客忽略的一項。MUJI的服裝從不標榜形式上的設計,而是更注重衣服的質料。所有的衣服在衣料加工上要儘量做到還原材料本身來進行純天然的製作。

放眼MUJI的衣架,上面的衣服顏色大部分是藏青色、卡其色、黑色、白色這些素色,很難得會看到一片素色之中的一點紅或一點綠。穿上MUJI的衣服可能會被淹沒在人群中,但拿它們來搭配一定不會出錯。

其實MUJI的衣服也和很多大牌設計師合作,只不過為了保持「無印」形象,MUJI在宣傳時通常從質料著手。除了大家都知道的山本耀司設計的水洗棉襯衣,英國服裝設計師Margaret Howell從2011年底MUJI開設MUJI Labo後,開始為其設計更具時尚感的衣服。

Margaret Howell是以其本人的名字命名的同名品牌,在歐美及日本家喻戶曉。它講究書卷氣、省時、中性、經典而又嫵媚。其設計路線以堅持採用自然色調中精選而出的自然材料來完成,簡單又充滿清新感,強調穿得舒適,整體風格為低調氣質。

然而,Margaret Howell作為高端時尚品牌,與MUJI在日本親民的形象形成反差。於是,MUJI與Margaret Howell在日本進駐的anglobal shop合作,Margaret Howell為這兩個店鋪共同設計服裝。雙方還一同尋求海外生產線,以求降低生產成本。目前,MUJI Labo只開設在日本有樂町旗艦店,相信很快也會進駐上海的這家MUJI亞洲最大旗艦店。

說不定在將來,我們會去無印良品買書,去誠品買衣服。AXES是誠品旗下的一個創意時尚平臺,它被譽為臺灣時尚設計圈裡的霍格沃茨,充滿魔法的設計師為顧客們打造了一個時尚的誠品學院。誠品認為,每一位設計師都有自己的核心價值,有屬於自己的軸線在支持他們的概念、創作與理想。

目前,誠品AXES由三位設計師管理者Norris、Alex和Karen掌管著匯聚到這裡的臺灣最有潛力的32位新銳設計師(今後還會更多)。它還有一個「Project X」聯名商品的計劃,每年春夏和秋冬各一次跟某一位AXES的設計師合作開發單品、包裝銷售。

這個聯名商品必須符合三大原則,第一個原則是容易入手的價格,再來是要容易搭配、好穿搭,也就是說要跟你衣櫃既有的衣服很容易融入與搭配,最後是一定要有設計細節,讓顧客體驗到「設計」對整體視覺的加分。

AXES敦南店。

AXES松煙店。

第一位參與Project X計劃的設計師陳姵潔,在春夏季服飾中推出了一款t shirt。這一款只有一個尺寸,針對東方女性的特質,做了沒有肩線的處理。這款t shirt的細節設計在肩頭的位置,而且為了凸顯女性的柔美,做了貼合身體的一字領和前短後長的設計。目前,AXES只設在誠品松煙店和敦南店,松煙AXES的風格更前衛,敦南AXES的風格更溫馨。

陳姵潔的作品大部分被陳列在敦南店銷售。

臺灣本土設計師潘貝寧在AXES松煙店擔任一日店長,在這裡展示倫敦最新時尚潮流——環保奢華的造型穿搭。

專為上班族設計,展現專業度及女性魅力於一身的翻領裙裝。每一件產品都由AXES旗下的設計師精心設計。

外套:S』cabonatee

裙子套裝:Fu yue 甫月

鞋子:ZOODY_Crust Camel

項鍊手環:Yungchin CHANG+Fashion Jewelry S

包:silent whisper_Plantagenet Confliction

文藝青年的簡單生活,穿裙子一定要過膝。還有條紋、格紋,擁有學院風的襯衣和可以裝很多書的大包,這就是文青的氣質。

上衣:Fu yue 甫月

裙子:Envol Avec Ning

包包:silent whisper_Zeonic Camouflage

鞋子:ZOODY_Alien異形

優雅脫俗的派對名媛。12月的派對多到令名媛煩惱,這套低調卻充滿細節的設計配上誇張的飾品,很容易讓自己成為派對上的一顆星星。

帽子:APUJAN

連衣裙:Fu yue 甫月

鞋子:abcense_Mudguard

來源:中商數據、周末畫報

相關焦點

  • 繼蘇州誠品書店後,這家「MUJI BOOKS」再次刷爆朋友圈
    繼蘇州誠品書店開張後,今年的雙十二,MUJI無印良品帶著最新旗艦店浩浩蕩蕩地登陸上海灘,官方給出的描述是「中國大陸地區的最大旗艦店」,這家無印良品上海旗艦店還引進「MUJI BOOKS」概念,而且這一概念也是僅次於日本首次登陸中國,無疑是讓MUJI的鐵粉們十分關注。這家旗艦店將有3萬多本精選書籍,涵蓋衣食住行育樂等六大主題。
  • 誠品書店終於在日本開了!朋友圈下一個打卡地!
    參考敦南書店閱讀意象,匯集經典文學作品,打造30米」文學長廊「,以此彰顯誠品核心閱讀精神。書店內部以日式經典構造與序列方式,構成結構層次清晰的廊道,搭配日式暖簾,創造出寧靜和諧的氛圍。誠品生活市集將會呈現臺灣當地特色美食文化,讓你盡享臺灣美食。Cooking Studio還會配合24季節氣,為客人呈現四季旬味,分享紅燒牛肉麵等經典臺灣美食。
  • 從「誠品書店」到「誠品」——誠品書店的經營之道
    但這種成功也限制了誠品書店用戶的發展,由於誠品將讀者局限在高級知識分子的文藝人士,但這一群體的人數畢竟有限。因此書店的發展空間與盈利空間並不大,加上高額的租金,書店還是沒能給誠品帶來利潤。而這種局面似乎進入了死循環,有忠實的消費者卻始終沒辦法給公司帶來營收和利潤。直到1995年,這一年也是誠品發展過程的重要轉折點。
  • 書店只是書店——由深圳誠品停業所想到的
    深圳誠品生活書店。(IC photo/圖)2020年7月3日,誠品生活深圳店正式發出停業公告,證實了一早的傳言,宣布誠品生活深圳店將於今年年底結束營業。消息一出,網上傳來一片文化人的哀悼。有微博大V感嘆「千萬豪宅容不下一座書店,挺諷刺的,浮躁的小漁村」,「現實與功利,依然是這座城市的主流價值觀」。
  • 超實用的香港誠品書店攻略
    大家肯定很關心誠品書店書的價格,我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大家,如果你覺得香港買書會便宜,那麼你就大錯特錯了。換算成人民幣要比國內的價格貴多了。誠品裡自然少不了臺版書,大家買之前確認一下是不是內地已經有引進版了。像廖彩杏和吳敏蘭的書單大家直接買引進版,價格至少便宜一半,內容基本上是差不多的。不過有好多書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有又確實需要的,可以在這裡買。
  • 文創 誠品書店品牌一覽
    Part  2   誠品書店自營品牌臺灣誠品書店成立至今26年,在金錢帳簿上虧本15年,卻在理想帳簿上一路盈利,成為正宗臺灣文藝氣味的代表。誠品書店旗下有誠品兒童書店、誠品文具館、誠品音樂館、誠品知味、blackpages CAFÉ等11個自營品牌。 1   誠品兒童書店誠品兒童書店涵蓋兒童刊物、繪本、青少年讀物、影音、益智玩具等項目。書店會定期舉辦多元面向的兒童書展。
  • 比MUJI還瘋!誠品直接把菜市場搬進書店,買菜大媽都激動了!
    共和君發現,誠品書店比MUJI 還瘋狂,MUJI是開了個獨立的果蔬市場,誠品是直接把菜市場搬到書店裡了!!!當你在書店逗留到深夜,一個人回家時看到這些生鮮、食物,心裡可能會生出一股感動,這股生活氣息會讓你感受到:你確實是在這裡生活著,即使是一個人你也不要覺得孤單,還有我們陪著你。
  • 我為什麼能承受誠品書店長達15年的虧損?
    我知道誠品,源於朋友圈裡每個去臺灣的朋友曬的照片,只要去過臺灣,就去過誠品;而每次看到誠品的名字出現,我的腦海裡就會閃過一個念頭:這樣的實體書店,是怎樣找到生存空間的?小花生從今年7月份起,開始陸陸續續做一些以原版童書為主的團購,從而開始了解出版業的情況,也讓我們一步步地深入思考:我們將以什麼樣的理念去向讀者推薦什麼樣的書?我們能為讀者提供什麼樣的獨特價值?
  • 誠品,從來就沒把自己當成一家書店
    誠品生活的門口排了長長的隊伍。經過漫長等待,進入商場後,如果你想去三樓的誠品書店或是二樓的誠品文具店看看,你還得繼續排隊。誠品的店員們守在門口,幾乎每隔30秒就要提醒想直接進店的顧客:「您好,請排隊。」商場內上行到書店的電梯早已停運,保安站在二樓、三樓的步行樓梯,像複讀機一樣地不停說著:「對不起,為了您的安全,現在暫時停止進入。」
  • 誠品書店進東京
    你可能已經看了各種「探店報告」,但你有想過嗎——誠品書店為什麼要在此時出現在那裡?△ 發布在 Instagram 上的誠品生活日本橋店開業倒計時海報。圖片來源 | @eslite_japan進東京,誠品選擇了日本橋街區。
  • 誠品書店:被《時代》評選為亞洲最佳的書店
    展望未來,「文化創意」必將是全球華人社會中最能積極介入、發揮影響力的產業,誠品將以獨特的「誠品經驗」作為基礎帶來更為精緻、多元、更具國際視野的文化生活。一家民營書店能開到吸引遊客、增加外匯收入、刺激經濟、提升形象的地步,放眼全球,除了臺灣的誠品書店,無出其右。誠品成為臺灣文化提升的指標,還一度引起藝文界探討「誠品現象」。
  • 蘇州誠品書店,不僅僅是書店
    哈嘍,大家好,這裡是陪你出去走走。身體和心靈總得有一個在路上,如果你也喜歡旅行,那麼就一起去看看這美麗的世界吧。每到一座城市,都應該去當地的書店看一看,尤其是有一些十分有設計感的地方,比如蘇州的誠品書店。蘇州誠品書店是大陸第一家誠品書店分店,位於金雞湖畔,一進門就是標誌性的高18米、寬6米的72級大臺階,是一個拍照聖地,很多遊客都會選擇在樓梯拍下誠品的第一張照片,不過這還只是個開始,接下來還有一大批的驚喜等著你。
  • 中國大陸唯一一家誠品書店——蘇州誠品書店
    蘇州誠品書店位於蘇州工業園區金雞湖東畔,毗鄰洲際酒店,於2011年5月27日正式奠基開工,2015年11月25日開業。誠品書店於1989年由誠品書店創辦人、董事長吳清友在臺灣臺北仁愛路圓環創辦第一家開始,本著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的初衷,發展為今日以文化創意為核心的複合式經營模式。
  • 誠品書店首進日本|創變案例
    導讀:中國臺灣超高人氣文創品牌誠品書店終於進入日本,在東京日本橋開出首店,打開了生活與閱讀的文化之旅。誠品書店,英文名Eslite。創始人吳清友和他的誠品書店,詮釋著「精英」的含義。中國臺灣流行個說法:「如果說世界最高的101大樓是臺北的地理地標,那麼,誠品書店就是臺北的文化地標。」可見誠品在中國臺灣的地位。
  • 誠品書店與設計
    「人,生不由你,死不由你,但生死之間總得做點什麼。」 —— 吳清友雖然吳清友說:「經營誠品書店也不過是做一個心靈生活的逃兵。」但他一生堅守 「誠」字,誠以待人,「誠品」也是如此。誠品一開始不是要為了賣書,而是要推廣閱讀,所以會從人、空間、活動的角度來考慮問題。
  • 吳清友創建了最文藝的誠品書店,卻被「馬凡病」麻煩一生
    吳清友先生7月18號晚上突然暈厥在臺北松德路204號誠品生活辦公室,後經現場工作人員發現,撥打急救電話。救護在現場施以心臟電擊急救,再送醫院,但吳清友依然不治,安祥去世。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社會尤其是文化圈的熱切關注,吳先生和他留下的誠品書店,一時成為刷爆朋友圈的熱門話題。吳清友,1972年畢業於國立臺北工專機械專業。曾在誠建公司當業務員,31歲接下誠建全部股權,成為誠建老闆。
  • 誠品書店這麼火的原因是?
    「你不在家,就在誠品。你不在誠品,就在往誠品的路上」。如今到臺灣的遊客,一定會去誠品書店,感受臺北的文藝氛圍。臺灣流行個說法:「如果說世界最高的101大樓是臺北的地理地標,那麼,誠品書店就是臺北的文化地標。」可見誠品在臺灣的地位啦!2004年,誠品敦南店獲《時代》雜誌亞洲版評選為「亞洲最佳書店」,並且在 2015 年被 CNN 評選為「全球最酷書店」全球入選的 17 間書店之一。
  • 刷爆朋友圈!常熟最美書店!
    一座城市,需要一家溫暖的生活美學書店。南京的「先鋒」、蘇州的「誠品」,這些網紅書店已經成為城市的文化地標,是了解城市氣質和靈魂的窗口。有書空間是「有書」共讀平臺,落地創意書店。有書空間常熟店位於常熟市塔弄31號101室,共2層建築面積約2000平方米。
  • 臺北誠品書店對我打了烊
    一列象徵「24小時不打烊」的雙層「靈感不打烊巴士」被點亮,載著書迷們前往另一家接棒「24小時書店」的「信義誠品」。4月23日,誠品書店管理層在誠品書店敦南店舉行的記者會上宣布,新的24小時書店將坐落在現有誠品書店信義店的3樓也許對一些人來說,無非是關了一間書店,反正臺北另一家信義誠品,會繼續24小時不關張。
  • 誠品書店會一直活下去
    ,由於成功的經營出特殊的「誠品」書店文化而受到關注。儘管在誠品書店在開始經營的前16年都處於賠本的狀態,吳清友依然主張創業時專賣藝術與建築書籍的目標,並規劃出有別於同業的經營模式,例如首開24小時營業、結合商場模式銷售等,使得誠品書店在臺灣有相當的重要性與知名度。吳老先生2014年,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做了一場題為《我與誠品書店25年》的演講說過一段話:「誠品是服務業。但服務的意義到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