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派50萬秦軍已徵服百越,秦朝滅亡時趙佗為何不回師救秦?

2020-12-24 騰訊網

秦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非常強大的朝代,它橫掃了已經存在了800年的楚國、齊國、燕國,也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姿勢毀滅了有200多年歷史的趙魏韓。這些諸侯國在中原大地上互相爭戰了數百年,即便是春秋五霸這樣的霸主,也做不到這樣的程度。後來讓漢朝苦不堪言的匈奴,也不是秦朝的一合之敵。

但是,可惜的是,公元前221年秦國建立,公元前207年秦國就滅亡了。為什麼秦國會如此的「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呢?這其中固然有秦二世殘暴無道的原因,但是更大的原因則是秦朝軍事力量的內輕外重。秦國的真正精銳,長城軍團和南徵軍團都在外面開疆拓土,真正與項羽作戰的不過是章邯隨手拉起來的一隻囚徒組成的軍隊。

但是,就是這樣,六國當中也只有項羽才能頂得住秦朝這種隨手拉起來的囚徒軍隊,其他人根本不是章邯的對手,從這裡也能看出秦朝的軍隊組織能力之強了。不過,我們還是免不了問一句:為啥已經平定百越的趙佗不回師救秦呢?長城軍團就說怕匈奴南下,可是南徵軍團已經平定了百越,為何不回來呢?

以章邯帶的那些連雜牌軍都算不上的囚徒都能打得六國抱頭鼠竄(除了項羽之外),那麼如果趙佗帶著他的百戰精兵回國來鎮壓六國的叛亂,一定可以「藥到病除,可是為什麼直到秦朝滅亡趙佗也沒有回國援助呢?這其中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原因,小編在下面給大家一一分析。

其一,秦朝滅的真的太快了,趙佗他們完全沒有反應過來。陳勝吳廣起義時間為公元前209年秋天——考慮到趙高在不斷的封鎖消息,前往百越的交通困難,可能消息傳到趙佗這邊已經是接近公元前208年了。而秦國在公元前207年就滅亡了——這在秦國的歷史上從來沒有敗退得這麼快過。

即便是秦國建國之初,到處與西戎作戰,缺衣少食的年代,他們也沒有因為一年的時間就被敵人打破過都城。而後來周天子把岐山以西賜於秦國後,擁有了關中的險要地形,秦國的都城幾乎就很少被外敵接觸過——因為根本打不到秦朝的都城之下。而此時秦始皇「收天下之兵「,卻只一年(在趙佗眼裡)就被打垮,這簡直就是不可想像的。

其二,趙佗不敢動,他的根基不穩。趙佗本身並不是南徵軍團的總指揮,他是在公元前208年才接任南徵軍團的總指揮的位置的——因為原南海郡尉任囂病重,並將南海督尉的位置交給了他。所以,不管是任囂還是趙佗,其實都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派兵回師救秦,因為任囂已經快不行了,而趙佗當時才剛剛接管軍權,根本沒有徹底掌握軍隊。

與此同時,嶺南地區可不僅僅只有任囂這一支隊伍,任囂只是南海郡的總指揮而已。此時嶺南還有象郡、桂林郡各有獨立的軍政長官,他們根本就不會聽趙佗的。實際上此時他們都不敢動,誰敢先動誰就可能被別人給吞併——畢竟這時候距離分封制的時代還不遠,誰不想自己割地當個諸侯王呢?而趙佗果然在公元前206年發動了對象郡和桂林郡的進攻。

其三,趙佗和南徵軍團也不是秦國的死忠分子。古人多以國為姓,就像趙高是趙國人一樣,趙佗其實也是趙國人。二人都是趙國人,而且在秦國的滅亡過程當中還扮演著同樣推波助瀾的作用,你很難不想像,這裡面沒有一點兒陰謀在內。是不是趙佗受到了趙高的某些暗示或者是明確的書信告知呢?不得而知。

與此同時,南徵軍團的成分也很複雜,他們並不是老秦人組成的軍團,而是秦國最不受歡迎的人組成的一支被「流放「的軍隊。他們的身份大多是「逋亡人,贅婿,賈人」。知道秦國歷史的人都會知道,自從商君變法之後,商賈在秦國就不受歡迎了;而「通亡人「則是流民,也是秦國最討厭的惰民;至於贅婿,也是秦始皇極其討厭的。

所以他們被派出來遠徵百越,內心當中的恥辱、不敢、怨恨,估計是要遠遠大於榮譽感的。此時秦朝突然遭遇了大危機,他們會積極的跑回去拯救那個比秦始皇殘忍的多的秦二世嗎?而且還是冒著生命危險,他們這樣做值得嗎?顯然 大多數人都會認為不值得,何況他們很多人還與秦國有不共戴天之仇呢。

所以綜合這些因素,趙佗最終選擇在嶺南按兵不動,割據稱王。

相關焦點

  • 秦末天下大亂秦朝危在旦夕,戍守百越的50萬秦軍為什麼不回師救援
    由此可知,各地農民起義遍起之時,秦朝不是沒有兵馬,而是國內主要的兵馬都各有重要的任務。50萬秦軍在北方守長城,抵禦匈奴;50萬秦軍在戍守嶺南,鎮壓百越地區,同時也是開發百越地區。史書《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記載:「秦乃使尉佗將卒以戍越。當是時,秦禍北構於胡,南掛於越,宿兵無用之地,進而不得退。」
  • 消失的南越軍團——大秦帝國滅亡之時,秦始皇一支虎狼之師消失南越
    秦始皇滅六國後,派了一隻雄師南下、滅掉了百越,秦始皇死後,反秦起義風起雲湧,但是這隻虎狼之師,再也沒有回到中原,而是永遠消失在歷史中了。這是一支什麼樣的隊伍?有多少人?何人率領?他們最終命運又如何?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沒有停下戰爭機器,而是繼續發動了兩場特大規模戰爭。第一,派蒙恬率軍30萬北伐匈奴;第二,派屠睢率軍50萬南徵百越。北伐匈奴源於匈奴長期為患黃河以北地區,且有一方士獻上的機讖之書《錄圖書》說"亡秦者胡也",秦始皇崇信方士,不顧丞相李斯反對,執意攻打匈奴。然而匈奴是遊牧民族,根本無法徹底消滅。於是,秦始皇下令修建萬裡長城!
  • 「嶺南始祖」趙佗為什麼不救秦國,是因為秦始皇的密令嗎?
    趙佗是開發嶺南第一人,他本是秦朝統一嶺南時的一員將領,在秦末中原戰亂之際,他並沒有揮師北上挽救秦國,而是趁亂建立了南越國,自立為王。趙佗不去救秦國,不是因為秦始皇的密令不讓他救,而是因為他無心也無力救秦國。
  • 如果秦始皇再活十年 下令讓嶺南軍團回援,能否救下大秦?
    秦朝嶺南軍團為何不回師救援?秦國可以滅亡,但是華夏族群不可以滅並在在給嶺南40萬大軍所寫的詔書中道:中原但有不測,爾等軍隊切勿北上勤王,當斷然封閉新道,不使中原亂局波及南天。那麼,秦始皇究竟有沒有給嶺南軍團主帥趙佗下過這樣的命令呢?
  • 一武將原本只是一縣令,辜負秦始皇的期望,自稱皇帝活了103歲
    為何會如此長壽呢?下面筆者來和大家聊聊這個人,此人就是秦朝名將趙佗。大家都知道,秦始皇掃平六國後,隨即便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朝代,這便是秦朝,但此時帝國的南方,也就是百越之地還不太平,當地土族不服秦朝管制。一怒之下,秦始皇派出大將屠睢為主將,趙佗為副將,率領50萬秦軍南下,打算一舉徵服嶺南之地,然而可嘆的是,號稱虎狼之師的秦軍,卻被當地土族軍隊打得是節節敗退。
  • 秦朝滅亡之時,昔日戰無不勝的老秦人軍隊都跑哪裡去了?
    他覺得朝廷只要手控秦軍這支強師,秦朝自可萬年,自二世乃至無窮。然而,誰都沒有料到,十幾年後,大澤鄉的一群泥首囚徒們竟能夠掀起一場滅國之亂。在秦末波蕩之際,先前那支被秦始皇寄以厚望的精銳秦軍仿佛一夜之間突然消失了一般。
  • 秦朝覆滅的原因不止暴秦:秦始皇埋下兩個隱患,百萬秦軍去了哪?
    秦朝的覆滅,其實疑點重重:秦國統一天下不久,強大的秦軍為何消失了?秦始皇自知年邁,為什麼不早立儲君?六國早已滅亡,為什麼貴族卻沒有被趕盡殺絕?隨著現代史學的發展和考古發現,這些問題其實都有了答案。
  • 秦朝滅亡之際,為什麼不把南越的趙佗軍團和北方的蒙恬軍團召回來
    需要說明的是,南越的趙佗軍團指的是討伐百越的南線軍團,北方的蒙恬軍團指討伐匈奴的北線軍團,而要回答秦朝滅亡之際,為什麼不把南越的趙佗軍團和北方的蒙恬軍團召回來這一問題,就要從兩線軍團的起源、任務以及當時面臨的具體情況談起。
  • 總結秦朝滅亡的原因
    這個秦朝被滅亡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吧!言: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起第一個中央集權國家,秦始皇在世期間,國力極為強盛,秦始皇幻想著自己的千秋大業無限的傳承,秦一世,二世,沒想到的是,短短十多年,大秦王朝居然已經開始岌岌可危,大廈搖搖欲墜,全國各地爆發農民起義,奇怪的是,秦國如此強悍,剿滅六國如同摧枯拉朽之勢,秦軍又以虎狼之師著稱,僅僅十餘年怎麼會被突然推翻呢?
  • 秦朝精銳的三大兵團都有誰?秦滅時都在幹嘛?一支竟然留存到漢武帝...
    公元前221年,秦將王賁從燕國南下攻齊,俘虜齊王建,滅了齊國,自此統一了全國,結束了紛亂的春秋戰國時代,進入了君主專制的大一統時代。我們都知道統一全國是因為嬴政的雄才大略,但是更和強悍的秦國軍事實力相關,而統一全國後,秦朝的軍事力量被分為三個軍團了,那麼是哪三個兵團,數量如何?秦朝滅亡時他們又是如何消失的呢?
  • 趙佗帶走秦國50萬大軍,在南方建立了南越國?93年後被漢武帝收復
    趙佗撿漏成功,南越國興起。秦始皇一統六國以後,發現楚國南邊還有一大塊地盤沒有統一,他這心裡就有點不爽了,因此他就派遣任囂為主將,趙佗為副將,前往南方平定四方蠻夷。那麼他們帶走多少人呢?足有50萬大軍。不得不說秦始皇是敢用人的,這50萬大軍回過頭來,都能把秦國給滅了,秦始皇居然放手交給了這兩個人。因稍以法誅秦所置長吏,以其黨為假守。秦已破滅,佗即擊並桂林、象郡,自立為南越武王。高帝已定天下,為中國勞苦,故釋佗弗誅。漢十一年,遣陸賈因立佗為南越王,與剖符通使,和集百越,毋為南邊患害,與長沙接境。
  • 秦亡之後,為何老秦人不復國?強秦大軍不再,秦人眼裡大漢即是秦
    但是根據近代史的研究,秦朝短暫的一生並不是因為這些文字上的原因,而是因為沒能拉起六國貴族的根基,導致六國貴族的反擊。亡秦主力是楚國貴族項羽。秦朝死後,項羽又開始分封諸王,六國幾乎都復活了,但最後都被劉邦滅了。有人要問,六國滅亡後還能復興國家嗎?為什麼秦朝被滅後不能復興國家?威武的秦人和秦軍在哪裡?
  • 秦朝滅亡場景有多慘烈?秦朝是怎麼強大的?為何短短兩年就覆滅?
    那麼秦國在經歷8代君主發展,積累了160餘年才最終到秦始皇用十年時間統一六國建立王朝,最終卻在短短兩年之間被覆滅,那麼秦朝滅亡時,場景有多麼慘烈呢? 但是軍功爵制下衍生的募兵制,雖然提高了秦國的軍事力量和戰鬥力,但是也為了之後秦朝覆滅留下了隱患。因普通百姓就是「準士兵」。 此時我們再看秦朝在秦二世胡亥上位一年後爆發的各種起義,為何秦軍的正規軍能被農民起義打敗呢?為何秦朝短短兩年就覆滅了呢?
  • 秦始皇死後,當真留有百萬大軍嗎?為何秦朝如何不堪一擊呢?
    很多人表示秦始皇臨死之前,給秦朝留下了近百萬的大軍,可問題也出現了,這麼強大的兵力,為何大秦滅亡如此之快,感覺這近百萬的大軍就是個擺設
  • 秦朝滅亡時,為何還有50萬大軍按兵不動?秦始皇下了一道死命令
    要知道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秦王朝之後,秦朝擁有上百萬人的軍隊,所以說就算當時全國農民起義,秦朝軍隊也是有能力鎮壓的。據說秦朝滅亡時,秦始皇還有一支50萬人的軍隊依舊按兵不動,這隻因秦始皇下了一道死命令。
  • 秦國滅亡時,百萬虎狼之師去哪了?始皇帝的這步棋走的太急了
    秦朝軍隊橫掃六國,所到之處,攻城拔寨猶如喝涼水一般,擁有百萬甲士,蒙恬、王翦等超一流帥才。按理說有如此強大的軍事實力,不應該在二世就滅亡了,就算是他六國搗亂,也不應該幾年就把老秦家的百萬甲士給全部消滅了,那麼這支百萬雄師在去哪了?
  • 郡縣制比分封制好,秦始皇實行郡縣制,為什麼秦朝反而加速滅亡?
    到秦始皇嬴政時,奮六世之餘烈,先後滅亡韓國、趙國、魏國、楚國、燕國和齊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第一個大一統中央集權制王朝——秦朝。秦朝建立後,關於繼續實行分封制還是郡縣制,有過一番爭論。李斯指出,分封制最終會造成諸侯國的疏遠和相互攻伐,為了避免周朝的覆轍,建議實行郡縣制。
  • 他是中國史上最長壽的皇帝,不求神仙,不吃仙丹
    公元前219年,那時候他還是一個副職,跟隨秦朝的另一位將領任瀟一起帶領50萬軍隊南徵,掃蕩了百越之地。打了10多年,最後在付出20萬秦軍性命的代價之下,拿下了百越之地。百越之地這一塊大體包括了當今的廣東、廣西、海南、香港、澳門以及越南中部的一些地方。
  • 秦始皇滅六國後最慘烈一戰 為中國圈回50萬國土 如今富得冒油
    公元前230年,秦始皇派兵攻打韓國。以此為標誌,秦始皇正式啟動吞滅六國之戰。經過斷斷續續長達10年的戰爭,韓、趙、魏、楚、燕、齊這六個國家最終覆滅,劃入秦國版圖。這樣就夠了嗎?並沒有。秦始皇的野心遠不止吞滅六國。他把目光投向了南方的嶺南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