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機會何在?醫藥股連續反彈,政策面階段不確定性有望消除

2020-12-23 澎湃新聞

投資機會何在?醫藥股連續反彈,政策面階段不確定性有望消除

澎湃新聞記者 田忠方

2020-12-16 08:25 來源:澎湃新聞

醫藥板塊大幅反彈,連日上漲。

12月15日,上證醫藥主題指數(000121,以下簡稱「醫藥指數」)大漲0.75%,盤中一度漲超1.60%。同時,指數成分股過半實現收漲。

值得關注的是,臨近年底,第五輪醫保談判正在進行,結果即將出爐。同時,第四輪集採也已正式啟動,正不斷推進。那麼,隨著政策面階段不確定性有望消除,連續反彈後的醫藥股,後市行情如何呢?

連續反彈

具體來看,截至12月15日收盤,上證綜指跌0.06%,報3367.23點;科創50指數跌0.86%,報1363.18點;深證成指漲0.52%,報13763.31點;創業板指漲1.18%,報2758.85點。

其中,醫藥生物板塊大幅反彈。申萬一級行業分類下,醫藥生物板塊大漲1.64%,領漲兩市。醫藥指數大漲0.75%,盤中一度漲超1.60%。

具體來看,12月15日,醫藥指數漲0.74%,實現連日上漲。12月14日,醫藥指數漲1.05%。

不過,在此之前,醫藥指數出現連續調整。12月7日至9日,醫藥指數分別下跌0.79%、0.29、和1.08%。12月10日,醫藥指數繼續下行,收跌0.92%。

個股方面,醫藥指數成分股過半上漲。

其中,華北製藥(600812)漲停。恆瑞醫藥(600276)、甘李藥業(603087)漲超5%。人福醫藥(600079)、華海藥業(600521)、安圖生物(603658)等,漲超3%。

對於醫藥板塊的階段性調整和反彈,天風證券研報指出,一般而言,四季度是醫藥板塊的業績真空期,同時也是醫藥政策密集落地期,因此板塊整體會受到壓制。不過,隨著年底臨近,包括醫保準入談判等在內的政策即將落地,醫藥的階段不確定性有望消除。

醫藥板塊值得重點關注,2021年存「磨底」+「結構性行情」機會

展望後市,醫藥板塊投資度如何呢?

天風證券認為,一方面,市場已經一定反應了對創新藥談判價格降幅的悲觀預期。另一方面,醫保談判並不影響創新發展產業趨勢,反而能進一步推動創新向高質量發展。因此,醫藥板塊值得重點關注。

山西證券研報指出,剛性需求帶來確定性成長,因此對醫藥行情長期看好。其中,醫藥創新和消費升級可作為長期投資主線。首先,帶量採購常態化倒逼企業向創新轉型,政策大力推動創新研發,我國醫藥創新迎來黃金髮展期,高成長性使行業享有估值溢價。其次,隨著國內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醫藥產業迎來消費升級需求,具有消費屬性且規避醫保控費政策的疫苗、生長激素等藥品細分領域景氣度持續。

配置方面,西南證券研報建議投資者,可關注關注集採大品種數量較多的企業。銷售額較大品種,進入集採後可能會受到一定影響,銷售額較低品種,進入集採後有望實現放量。因此,建議投資者關注恆瑞醫藥(600276)、華海藥業(600521)、復星醫藥(600196)等。

西南證券進一步指出,醫保控費也將是長期的政策方向,後續投資者可重點關注創新及醫保免疫方面,如自主消費的生物製品、藥店、中藥消費品、醫療服務等。

興業證券研報表示,2021年醫藥板塊「磨底」+「結構性行情」的機會較大。其中,「醫療服務+自費消費」方面,逢低布局各賽道龍頭企業,如愛爾眼科(300015)、金域醫學(603882)、通策醫療(600763)等。「創新藥及產業鏈」方面,可關注下半年業績加速的大市值龍頭,如藥明康德(603259)、泰格醫藥(300347)等。「高成長賽道的醫療器械」方面,可關注邁瑞醫療(300760)、樂普醫療(300003)等;疫苗方面,可關注長春高新(000661)、康泰生物(300601)等。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醫藥股,醫藥板塊,A股,投資

相關推薦

評論(12)

相關焦點

  • 估值回調疊加不確定性消減 醫藥股強勢反彈
    經歷階段性調整、估值有所消化後,疊加近期政策不確定性逐漸消除,醫藥板塊12月3日強勢反彈。 當天,申萬醫藥生物行業指數以2.20%的漲幅在28個行業中領漲,六個子板塊全線飄紅,且漲幅在102個申萬二級行業中均位於前20位,其中,生物製藥、醫療器械和醫療服務分別上漲3.63%、2.42%和2.26%。
  • 【估值回調疊加不確定性消減 醫藥股強勢反彈 機構稱行業分化將成...
    【估值回調疊加不確定性消減 醫藥股強勢反彈 機構稱行業分化將成常態】經歷階段性調整、估值有所消化後,疊加近期政策不確定性逐漸消除,醫藥板塊12月3日強勢反彈。數據顯示,自8月4日觸及歷史高點至12月2日,申萬醫藥生物行業指數回調了14.91%。機構認為,從醫藥企業自身屬性看,其基本面和市場需求均未發生明顯變化。
  • 2021年一季度銀行業 價值凸顯,看好銀行股投資機會
    華泰證券 沈娟政策+基本面+資金面利好,看好銀行股投資機會。政策層面利好頻頻,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奠定了政策可持續性的基調,流動性邊際寬鬆、高息存款監管均直接利好上市銀行。基本面層面新階段來臨,資產定價趨穩支撐息差表現、規模有望保持平穩擴張、資產質量可控且得到政策的進一步呵護。
  • 不確定因素漸次消除 醫藥板塊連續四日走強
    醫藥生物板塊17日表現強勢。當天,申萬醫藥生物行業指數上漲2.07%,報收11994.24點。板塊內316隻個股中224隻飄紅,佔比七成。其中,陽普醫療、四環生物、海欣股份、西藏藥業漲停,恆瑞醫藥上漲8.42%,報收105.18元創下新高。醫藥生物板塊本周持續走高。
  • 峰迴路轉,回調下的醫藥板塊路在何方?
    整個醫藥板塊(包括器械)在8月初達到高點以後,已經回調了4個月,尤其是11月份伴隨著器械集採的利空,一些板塊內個股出現了較為兇猛的殺跌。目前板塊估值逐步回落到合理的區間,值得長期投資並持有,醫療行業的黃金賽道或迎來布局良機。3、各家券商怎麼看?
  • 醫藥股明顯回調!四環生物、魯抗醫藥、永太科技等近30隻個股跌停
    騰訊證券2月10日訊,A股醫藥股明顯回調,前期連續漲停的醫藥股集體跌停,四環生物、魯抗醫藥、永太科技等近30隻個股跌停。但短線情緒仍比較亢奮,漲停個股仍有180隻。
  • 上市至今暴漲近180倍:恆瑞醫藥再創歷史新高!總市值超過5600億元
    作為A股醫藥股市值的絕對王者,「藥中茅臺」再創歷史新高。多重利好刺激下,近期醫藥股集體爆發,今日醫藥股更是全面上漲。醫藥大白馬恆瑞醫藥也連續大漲,在周二衝擊漲停未果下,今日盤中再次大漲,盤中一度漲停,截至收盤仍漲8.42%,股價突破歷史新高,總市值超過5600億元。
  • 10大券商投資策略和金股推薦來了
    10大券商投資策略和金股推薦來了!) 在兩會行情下,券商大多看好了5月的投資機會,認為5月是繼續布局政策蜜月期。新舊基建、科技等行業是券商主推方向。5月行情即將打開。
  • 退市新規引發ST股走勢分化,優勝劣汰下回歸價值投資
    退市新規帶來的震蕩效應仍在持續發酵,上周出臺後曾導致ST板塊連續4個交易日暴跌,本周一ST板塊隨大盤反彈出現兩極分化,部分被「錯殺」的ST股走勢強勁。  退市新規有望消除部分公司ST風險  新規指出,對於目前已經實施風險警示的公司,根據2020年年報披露情況,若未觸及新規退市風險警示情形且未觸及《股票上市規則》暫停上市標準的,撤銷退市風險警示;未觸及新規其他風險警示情形的,撤銷其他風險警示。  新規落地後,最容易觸發退市條件的仍然是財務類問題。
  • 資金駐足大消費 醫藥家電紡織服裝再「抬頭」
    投資者可關注大消費行情中的醫藥、家用電器、紡織服裝等細分領域。醫藥:反彈行情可以持續隨著創新藥醫保談判的落地,短期內政策利空出盡,醫藥板塊迎來反彈。西南證券分析師杜向陽表示醫藥板塊的反彈可以持續。第一,短期政策不確定性消除;第二,四季度醫藥板塊業績增速有望環比持續提升,疊加今年一季度基數較低,明年一季度業績有望繼續加速;第三,醫藥板塊需求相對剛性,政策逐步引導行業保持健康發展,優質企業長期業績增長確定性強。
  • 巨豐投顧:白酒之後 醫藥股飆升 輪動下誰是新熱點?
    短期,順周期板塊集中上行以及滬指年度新高之後,市場跨年行情躍躍欲試,板塊輪動機會或將延續。而11月底以來,科技以及醫藥龍頭品種累計反彈已經超20%,整體跑贏大盤以及其他板塊。  此外,有色等資源股連續調整後開始反彈。實際上,在經濟持續復甦之下,順後期品種的受益是不言而喻的,但集中性以及持續性仍存疑。
  • A股靈魂拷問!是堅守醫藥科技,還是抄底周期股?五大明星基金經理說清楚了!
    南方穩健成長混合基金經理應帥 應帥認為,醫藥和消費是業績比較確定,未來增長也是可持續的兩個板塊。另外,光伏和新能源汽車行業下半年有望迎來行業拐點。 而放在以年為基本單位的時間維度上來看,醫藥、科技、高端製造等代表中國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的方向,依然具有很好的個股挖掘價值,也是未來投資機會的重要來源,是長周期的投資方向。因為這些方向提供了產業和龍頭公司歷史性演進發展的時代特徵。當然,這些方向因為前期過熱交易擁擠,可能在後面一個階段會面臨震蕩分化,而這種震蕩分化,我們認為也是事物向前發展所必需的。
  • ST股反彈掉隊是好事
    A股近期持續反彈,但ST股走勢明顯疲弱,究其原因,現在投資者信奉價值投資,即使是極少數的投機者,也是追逐熱點題材,而ST股票一沒有業績支撐,二沒有炒作題材,三還可能面臨公布年報後的暫停上市,所以沒有資金願意常駐其中,即使是關注ST股票的資金,也在等待摘帽預期落定以後再行考慮,因而,
  • 華東醫藥:被低估的大白馬,有望成為百倍醫藥股
    可是再不怎麼關注也架不住周邊的人天天念叨,這次我們下定決心好好的研究一下醫藥行業的明星股——華東醫藥。 可以看出,國內阿卡波糖的份額一直快速上漲,且華東的卡博平為國產首仿,在質量上與拜唐蘋並無明顯差異,可性價比遠高於拜唐蘋,因此華東醫藥有望以國產替代進口的藥物的可能,逐漸吃下拜耳的份額
  • 【港股視角】2021年如何投資?一文覽盡十大投行的觀點精華!
    該分析師認為,本地零售股及收租股將迎來復甦,但仍存在內地與香港何時能通關的不確定性,而2021年恆指升幅將主要由中資股所帶動。A股方面,高盛仍建議高配。從全球市場來看,高盛認為,隨著明年全球經濟將有顯著反彈,明年應該是自2017年以來股票絕對回報最高的一年。同時,A股因為人民幣的升值,將會比港股的回報率更高。
  • 股海擺渡邏輯《如何看待宏觀復甦與春季躁動?》
    宏觀:國內的主要風險來自於政策面,明年大量債券到期疊加資管新規過渡期結束是否可能引發信用超預期被動緊縮,海外的不確定因素仍然是疫苗的有效性和疫情的變異程度。 金融工程:當前利率處於我們定義的上行階段,經濟進入我們定義的上行階段,中期角度首推金融板塊,金融板塊近期超跌明顯,有望迎來超額收益的反彈;從行業動量的角度,目前活躍度最強的行業為醫藥和有色,綜合來看,繼續重點配置金融,其次醫藥以及有色。
  • 泰暘資產:周期股短期擾動有望給成長股帶來更好布局機會
    原標題:泰暘資產:周期股短期擾動有望給成長股帶來更好布局機會   12月14日,
  • 2800點上方震蕩整理 機構調研關注醫藥食品
    其中,醫藥、食品行業吸引了眾多機構的目光。上周市場繼續在2800點上方震蕩整理,大小盤股表現接近。數據顯示,過去一個月中,市場各主要指數都經歷了不同程度的修復。市場修復的背後,一方面是3月國內經濟數據的反彈,表明經濟或已走過至暗時刻。另一方面,海外新增確診數據開始出現見頂的苗頭,這預示了全球健康風險或開始收斂。
  • 醫藥股4個月跌...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醫藥主題基金的淨值近期跌幅顯著,此外,受藥品集採預期影響,公募基金第三季度大幅減持醫藥股,兩隻醫藥龍頭淡出基金十大重倉股行列。與此同時,A股生物醫藥指數自八月至今跌幅超過30%。藥品集採削弱醫藥股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