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三五」期間,山東海洋牧場建設全國領跑
11月30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發布會,介紹 「十三五」以來山東海洋經濟(海洋產業)取得的主要成就。據介紹,「十三五」期間,山東科學推進海洋資源開發,加快構建完善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到2019年底,我省海洋漁業、海洋生物醫藥產業、海洋鹽業、海洋電力業、海洋交通運輸業等5個產業規模居全國第一位。五年來,山東海洋經濟綜合實力繼續穩居全國前列。2019年,實現海洋生產總值1.46萬億元,繼續居全國第二位,同比增長9%,佔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由2015年的19.7%提高到2019年的20.5%,佔全國海洋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16.3%。
-
【權威發布】山東現代海洋牧場建設領跑全國
【權威發布】山東現代海洋牧場建設領跑全國 2020-08-11 23: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山東五大海洋產業規模全國第一
昨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第五場「『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山東海洋經濟(海洋產業)發展成就。記者獲悉,到2019年底,山東省海洋漁業、海洋生物醫藥產業等5個產業規模居全國第一位,海洋生產總值佔全國的比重達到16.3%。
-
煙臺構建起海洋牧場「全國看山東,山東看煙臺」的新發展格局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李雯婭2020年12月10日,煙臺市「『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三場發布會召開,煙臺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局長李傳強在會上介紹了「十三五」期間煙臺海洋經濟大市建設有關情況。
-
「十三五」期間山東科技創新能力多個領域達到全國領先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2月24日訊 (記者 溫偉偉) 「十三五」期間,山東省科技事業蓬勃發展,科技實力持續增強,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為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撐。12月24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山東科技工作取得的成效。
-
山東推進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綜合試點 打造海上「綠水青山」
山東陸地海岸線3345公裡、約佔中國的1/6,海洋資源豐度指數居中國首位,近海棲息和洄遊的魚蝦種類達260餘種,是中國海珍品的主產區之一,有發展海洋牧場得天獨厚的優勢條件。圖為全國首座深海漁場深藍1號智能網箱和全國首艘深遠海養殖工船魯嵐漁61699。
-
「全國看山東,山東看煙臺」!全國媒體聚焦,煙臺海洋牧場佔C位!
海洋牧場建設「全國看山東,山東看煙臺」。11月29日在煙臺召開的2020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是海洋經濟領域一次高層次的研討會議,邀請了自然資源部、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中國海洋大學等部門和機構的9名權威專家,就紮實推進海洋強國建設等主題進行深入交流研討。會議的召開,再次讓煙臺海洋經濟發展成果,尤其是海洋牧場建設得到全面展示。
-
煙臺「十三五」成就巡禮:海洋牧場產業鏈產值突破500億 打造海洋...
,發布「十三五」時期海洋經濟大市建設情況。發布會上,煙臺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局長李傳強就煙臺市在未來海洋牧場建設方面的規劃和布局回答了記者提問。 據介紹,煙臺市通過高標準建設海洋牧場示範區、高科技支撐海洋牧場體系、高水平建立海洋牧場管理體制機制、高效益獲取海洋牧場運營成果,推進海洋牧場向規模化、工程化、智慧化、綠色化方向發展,加快打造山東海洋牧場綜合試點菸臺先行先試區。
-
山東:12條新舉措支持海洋牧場健康發展
作為漁業大省,山東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加快推進「海上糧倉」建設,不斷鞏固提升海洋漁業的優勢地位。向大海要「良田」,穩步推進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山東已成為全國唯一的現代海洋牧場綜合試點省,建成海洋牧場多功能管護平臺48座,數量居全國首位。 「山東省在水產種質保存、品種創新、繁育推廣等方面都走在了全國前列,為水產品穩產保供提供基本保障。」
-
山東2020海洋牧場綜合收入將超2500億
發布會上,山東省發展改革委一級巡視員梁文躍介紹,山東陸地海岸線3345公裡、約佔全國的1/6,15.95萬平方公裡的毗鄰海域,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藍色寶庫,更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海上糧倉;海洋資源豐度指數居全國第一,近海棲息和洄遊的魚蝦種類達260餘種,是我國海珍品的主產區之一,為發展海洋牧場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勢條件。
-
為全國提供山東方案,海洋牧場探索淺向深單向多發展
「以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促進海洋牧場產業智慧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推動海洋牧場從淺海向深海、從近岸向離岸、從單一向多元、從傳統向現代的戰略性轉變,是綜合試點的總體方向。」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梁文躍介紹,在提升原有類型牧場發展的基礎上,積極開展新的模式探索和試點示範,為全國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山東方案」。
-
全國媒體聚焦!煙臺海洋牧場佔C位
均對煙臺海洋經濟建設,尤其海洋牧場建設進行相關報導。各新聞媒體的報導圖文並茂、靈活生動、深入淺出,形成多品種、規模化、分層次、全方位的傳播模式,在兩微一端等平臺同步推送,實現多種樣態的融媒體傳播,產生聚合效應,有效擴大了煙臺海洋經濟和海洋牧場建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在全國海洋經濟領域掀起了一股「煙臺風」。
-
輝煌「十三五」閃亮2020|五年來,煙臺主要海洋產業產值由3100億元...
2018年全國「兩會」期間,他參加山東代表團審議時,作出「要更加注重經略海洋」重要指示。總書記的深深牽掛、殷殷囑託,為我市科學經略海洋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提質增效現代漁業向綠色發展轉變「十三五」期間,我市聚焦現代漁業轉型升級,加快海洋牧場建設,培育優勢主導品種,大力發展生態養殖,現代漁業實現轉型升級。
-
龍口海洋牧場建設駛入「快車道」
近三年來,龍口市在不增加審批用海面積的基礎上,大力推進現代海洋牧場建設,逐步形成底層海參螺類、中層魚類、表層扇貝牡蠣的立體化養殖模式,全面推動漁業產業由低端養殖逐步向高端增殖方向提升。優化生態,積極爭創海洋牧場示範區。
-
山東海洋牧場今年綜合經濟收入預計將超2500億元
山東把發展現代化海洋牧場作為鄉村振興和海洋強省建設的重要突破口,各級累計投入資金57億元,發展省級及以上海洋牧場7.9萬公頃,國家級海洋牧場達到44家,佔全國的40%,預計今年海洋牧場綜合經濟收入將超過2500億元,居全國首位。把海洋牧場建成鄉村產業振興的「聚寶盆」。
-
煙臺建設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大力發展海洋高新技術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李雯婭2020年12月10日,煙臺市「『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三場發布會召開,主要發布了「十三五」期間煙臺海洋經濟大市建設有關情況。煙臺市科技局二級調研員王培學在會上介紹了煙臺市在十三五期間海洋科技領域的相關情況。「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十三五期間,煙臺市大力發展海洋高新技術,努力突破制約海洋經濟發展和海洋生態保護的科技瓶頸,加速推進經略海洋戰略實施。強化項目引領,提升海洋產業技術水平。
-
挪威海洋牧場項目花落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
11月28日,國內迄今為止單體最大的陸基循環水養殖項目——挪威海洋牧場項目籤約儀式在中國(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舉行。 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約4億美元,從挪威進口大西洋鮭(三文魚)魚卵,採用世界最先進的陸基循環水養殖系統,建設從魚卵孵化到成魚養成、深加工於一體的高端漁業養殖基地。
-
中國國際海洋牧場博覽會在大連啟幕
中國國際海洋牧場博覽會23日在遼寧省大連市啟幕,來自國內外海洋牧場相關的政府機構、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等300餘家單位在展會上亮相,集中展示海洋牧場建設的最新成果。「中國國際海洋牧場博覽會」是中國首個以海洋牧場為題材的展會,2018、2019年已成功舉辦兩屆,目前中國農業農村部已同意將該展會永久落戶大連。
-
閃電深1度|數讀山東「十三五」⑥:3場發布會「意猶未盡」?山東這樣...
今年10月14日,第十一屆中國·山東海內外高端人才交流會暨首屆山東人才發展大會在濟南開幕,山東社會科學院編寫的《山東人才發展藍皮書》正式發布。相關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山東各類人才數量持續攀升,人才成為助推新舊動能轉換的中堅力量。
-
海洋牧場+休閒旅遊!青島海洋產業在跨界融合中加速崛起
近日,青島市政府印發《青島市推進海洋牧場與休閒旅遊融合發展實施方案》(簡稱《實施方案》),力爭「十四五」期間全市海洋牧場面積突破15萬畝,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達到15處以上,培育2~3處海洋牧場休閒旅遊精品項目,打造1~2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休閒漁業品牌賽事,拉動海洋牧場休閒度假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