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推送的歌曲來自九連真人的新歌《夜遊神》。
最初認識九連,是在《樂隊的夏天》第一季上。因為用客家話演繹,這支年輕的樂隊想要晉級非常不容易。但是九連卻用他們炸裂的表演,給評委和觀眾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九連真人炸裂#在當時成為微博的熱搜話題。
九連真人給我的感覺就是「少年感」,不過他們的表演還是他們歌曲中表達的態度。樂隊成立於2018年,參加樂夏的時候,還是成立僅僅一年,舞臺經驗一隻巴掌就能數得過來的新人樂隊,他們原本只是抱著「出來露個面,吸個一兩萬粉」的醬油心態來參加節目,卻不想以一曲《莫欺少年窮》的客家搖滾炸裂全網,搖身一變成為最受矚目的樂隊之一,如今微博粉絲已經逼近20萬大關。
樂隊的成員阿龍、阿麥和萬裡三人,起名「九連真人」,「九連」取自連平旁一座景色秀美的九連鎮,而「真人」則寓意真人真事,這也是他們所寫歌曲的素材來源。
九連真人的歌曲都有很鮮明的特色,他們的歌曲都有一個主人公「阿民」,他們的首張音樂專輯,專輯名也是《阿民》。九連在自己的微博上,用專輯歌曲的名字,講了一個故事:
少年時候的阿民,像一個《夜遊神》的小鎮青年,嚮往江湖義氣,但又不敢膽大妄為,在朋友阿成尋仇未果遇難後,經常遭遇旁觀者冷眼的他在與父母的爭吵中離開家鄉,到大城市闖蕩,告訴那些鄉親們《莫欺少年窮》。然而在大城市打工的他,日復一日的《上崗去》,枯燥生活。直到有一天夢見自己衣錦還鄉,讓父親《三斤狗》的稱呼變成了「三伯公」。金錢改編命運的殘酷生活哲學,在他不斷膨脹的欲望下,越來越懷疑《北風》當中的工作是否能帶給自己想要的功成名就。
或許阿民還並不明確自己的追求,但是《出》已經把他出人頭地的迫切描寫了出來。作為一個年輕人,卻每天在網吧裡矇混《度日》,沒錢的時候便去《求》親戚朋友借錢。要成為《六百萬精英》的阿民,帶著自己的另一半過起了夢寐以求的城市生活,也過起了《望月懷遠》的思鄉生活。阿民雖身處現代,但家庭依然擺脫不了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給女兒起名《招娣》,投下了生一個男孩的願望。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獨自在家的招娣成為了留守兒童,每當《落水天》,都看著窗外,渴望著爸媽回家。最後或許又回到了那個年少叛逆的《夜遊神》...
故事周而復始,起點也是終點。
誠如白巖松所說:「有的樂隊像言情片,有的樂隊像故事片,而九連真人就像是紀錄片。他們的音樂刀刀在肉,這是他們骨子裡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