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場寒流過後,天氣是愈來愈冷了,原本和媳婦一起帶著2個孩子單獨住的,房子距離上學和上班的地方都稍遠,天寒地凍中午時間短暫,我們又不想開火做飯,好在父母的老宅子在老城區比較方便,老兩口退休了又比較閒,一商量乾脆這個冬天中午都到父母家裡「蹭飯」吧。
打電話給母親說這件事,母親想都沒想很高興地答應了,說保證讓孫子吃飽吃好,晚上也別讓孩子走了,他們負責接送上學。這可真是隔代親啊,若不是考慮還要晚上還要輔導孩子功課不方便,老人照看自己孫子肯定比我們照顧得好。孩子喜歡吃米飯,愛吃麵的父母也改了習慣,一星期幾乎天天都是大米飯加好幾個菜。菜都是河南的家常菜,看起來不精緻,但好吃又實惠,老人也是盡心盡力的做菜了,曬曬這一周的中午飯。
第一天:【燉黃辣丁】+【粉條燴豆腐】+【豬皮凍】+【炒大蝦】+【炒油菜】+【米湯蒸蛋】
黃辣丁我們本地叫「黃格牙」,魚販子那裡偶爾有售賣的,這種魚煲湯味道特別的鮮,母親給兩個孩子一人單獨盛了半碗魚湯,喝得精光。
第二天:【燉排骨】+【炒茄子】+【炒荷蘭豆】
這天的菜少是因為父親一大早去菜市場買了百十塊錢的排骨,燉了一大鍋,一人吃了一碗排骨加米飯基本就吃得差不多了。
第三天:【豬肝炒辣椒】+【皮肚炒腐竹】+【韭菜炒雞蛋】+【砂鍋雞肉海帶湯】
皮肚是母親自己泡發的,味道很純正,很筋道,我從小就喜歡吃這個皮肚,真的是百吃不厭。
第四天:【蒸滷麵】+【酸辣雞蛋湯】+【辣椒酥】
媳婦想吃滷麵,前一天中午給母親說了,這天就吃上了香噴噴的滷麵,河南的滷麵是個絕活,做的軟和有味道,再配上酸辣雞蛋湯真是絕了,辣椒酥是我教母親做的,沒想到做的比我做的還好吃。
第五天:【煮肉丸】+【辣椒炒雞蛋】+【燒千葉豆腐】+【肉片佛手瓜】+【炒平菇】+【滷肉】+【涼拌蓮菜】
滷肉是前一天父親喝酒專門給孩子留的,說這家的滷肉好吃。肉丸是母親前一陣炸好凍冰箱裡的,比街上賣的好吃多了。
第六天:【胡蘿蔔燉排骨】+【絲瓜炒雞蛋】+【炒茄子】+【洋蔥炒辣椒】+【燒豆腐】+【米酒枸杞甜湯】
這盤炒茄子的賣相是真不好看,老人炒茄子老愛放老抽,說了很多次了還是我行我素。排骨燉得酥爛,味道極佳。
第七天:【清燉大魚頭】+【炸魚塊】+【豬皮凍】+【平菇炒香菇】+【青菜燒腐竹】+【韭菜雞蛋】+【涼拌蓮菜】+【辣椒炒芥菜】
早上母親買了一隻花鰱魚,忙活了一早上給炸了魚塊,煲了魚頭湯,一魚兩吃很不錯。把平菇和香菇燒到一起,我還沒這麼做過,不過味道還是很不錯的。
——老井說——
父母對子女的愛永遠拼盡全力的,永遠不求回報的,吃飯的時候明顯感覺父母的心情愉悅。有時候為了生活、孩子卻無暇顧及父母,可回頭想想,這些難以割捨的親情才是人世間的至寶,或許當父母逐漸年邁體衰,給父母最好的愛,就是子女的陪伴。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致盎然!喜歡專注吃喝玩樂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譜和美食趣聞,關注我,享受美食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