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奪冠》上映之前曾用名是《中國女排》,預估票房是20億起。一場疫情改變格局,七大電影撤檔後,基本都是三條腿走路。
徐崢的《囧媽》最先拿下今日頭條的西瓜視頻成為大贏家,但它提檔又撤檔,一系列操作後被院線聯盟發出江湖令聲討(可能並沒啥卵用~)
春節檔撤檔七大電影緊隨《囧媽》其後的就是中國女排電影《奪冠》了。
中國女排最初選在春節檔,這部電影的人氣高,話題性高,期待值高,同時也是「高臺跳水」。上映兩天票房破億,第五天被趕下寶座。
伴隨著《奪冠》票房的高臺跳水,就是電影圈隱而不發的宣傳秘密了。
據不可靠消息爆料:「片中主角陳忠和不能提」,這是不能說的秘密....所有的宣傳稿件都不能提陳忠和。
據悉,《奪冠》上映前,邀請了一些體育界人士看樣片,也包括陳忠和教練。
陳忠和措辭比較委婉:「鏡頭顯得並不太友好」。而愛徒和朋友就比較直白了,女排黃金一代的主攻手楊昊專門在社交平臺上文鳴不平過。雖說文章幾個小時後就被刪掉,但已經引發了關注。
還有一些「球迷」表示:片中的黃渤和彭昱暢太醜了,配不上陳忠和的原型形象。甚至有人說青島貴婦最拉胯了,黃渤就是黃渤,陳忠和就是陳忠和。還有人評論:「黃渤演的不是陳忠和,是中年版的彭昱暢」。。。
俗話說的好,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陳忠和在體育界一向有儒將之名,一方面是他的處事習慣,另一方面是他的形象偏儒雅。而片中的陳忠和不僅沒有儒雅,是大寫的鐵憨+萌醜。
彭昱暢演的陳忠和渾身上下透著一股尬戲,片中是一股不被認可的尬,片外是和實力排球演員合拍的尬,兩種尬折合在一起呈現的化學效果就是非常不自在。
據媒體採訪:彭昱暢受到陳可辛邀請後,想都沒想都迅速答應了;陳可辛也沒有對彭昱暢試戲,兩個人一拍即合。不是說陳可辛的水平不行,也不是說彭昱暢演技不好,但他們所表達的都不是陳忠和。
如果戲裡的造型有些醜化陳忠和,那麼角色情節就更加傷了陳忠和的心。此前有網友在《奪冠》預告中看到彭昱暢飾演陳忠和大口吃雞腿,無疑是引發了一些非議。
知名足球解說員董璐在微博直接表示我支持陳忠和。上映後,電影不僅有陳忠和與女排運動員合照拉低平均高的鏡頭,還有被女排隊員拋起的鏡頭,無疑又變得「矮小」。
反觀《奪冠》裡的郎平扮演者,年輕版是郎平的親女兒白浪飾演,中年版是知名影星鞏皇來飾演,人物線無論從外表還是故事都是各種加持,難怪本人和親友團意難平。
還有媒體上映後打出了一個大大的問號:「《奪冠》拍成了郎平個人傳奇片?」
事實上,中國女排三代教練袁偉平、陳忠和的、郎平是代表了女排史的創業期、發展期和輝煌期。
袁偉平是郎平的教練,是師徒關係。陳忠和與郎平則屬於競爭關係,郎平此前代表美國女排教練團與陳忠和的中國教練團在場上PK過,幾年後郎平回國帶中國女排。
就個人生活經在來說,郎平和陳忠和都是經歷過一些坎坷的人。
郎平離異,是單親媽媽;而陳忠和也曾喪妻,低谷期遇到第二任妻子。
如果說《奪冠》對教練有什麼影響,大概就是選角不夠準確,情節也過於煽情。
當然,也因為一些眾所周知的原因,《奪冠》的宣教功能還是大於娛樂功能,所以電影直接提檔,變相也就是宣告了它避免國慶被碾壓。
還有一些網友分析:《中國女排》的片名比《奪冠》要更響亮一些,如果使用《中國女排》可能票房會更高,其實不然,就今天的影響力《奪冠》和《中國女排》並沒有太大差距。我們的體育競技題材比歐美和印度還是有一定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