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裡50元一斤的香椿,鄉下怎麼吃?

2020-12-28 亞靈號

我是鄉下的妹子,小時候春天一來,媽媽就會摘香椿給我們做菜。好吃,也有故鄉和媽媽的味道,現在卻很難吃到了。

下面介紹幾種我吃過的香椿料理:

①炸香椿魚

小時候非常愛吃,其實沒有魚,就是香椿裹著雞蛋麵粉下鍋炸,出鍋就是小魚的樣子了。

②香椿豆腐肉餅

這是一款蔬菜豆腐肉肉合體的冰餅,味道很鮮美,小朋友們不要多吃,煎的熱氣大。

③香椿拌豆腐

香椿洗淨焯水,用鹽醃製後切碎,豆腐焯水裝盤,撒上香椿葉,淋上香油。是又簡單又開胃的春季小菜。

④香椿炒雞蛋

春季的時令小菜,醇香美味,做起來也簡單,廚房小白也不用猶豫。

⑤醃菜臘肉炒香椿

這個是媽媽最愛做的香椿料理,應季的香椿加上過年沒有吃完的臘肉和醃菜,吃起來又香又脆。

現在香椿價貴,也不住在鄉下,沒有了和小夥伴比賽摘香椿,因為價貴我家摳媽也不做香椿料理了,常常很想念。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3000年前已種植,種子一斤賣50元,葉子更好,煎雞蛋是一絕
    在農村中,很多植株都能看到,可能在城裡人眼裡價值比較昂貴,但農村人就沒什麼感觸,就拿香椿來說,早兩年一斤賣上百元,實際上農村到處都是,根本就沒什麼人品嘗食用,畢竟在大家看來,香椿也就那個味,不值得特別去品嘗。今天所說的這種東西,農村野生的很多,城裡卻賣出高價,它就是花椒。
  • 俗語「香椿過房,主人恐傷」,有啥忌諱?香椿樹不能在院子種嗎?
    還有一種說法,那就是俗語,它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就像今天我們要說的那句俗語,「香椿過家家,主人怕受傷」。庭院裡不能種香椿樹嗎?在外號上,香椿樹被稱為「樹菜」,是一種較貴的品種。所謂的「蔬菜」,天然的營養價值並不低。儘管如此,香椿樹的產量較低,只有在春季的幾天從樹上摘下後才能食用。因此,它的價格也不低,最高時能賣到幾百元一斤。
  • 吃香椿,春天的第一大樂事
    「清明還未到,想吃香椿頭了。」香椿頭 文 | 周華誠 清明還未到,想吃香椿頭了,便起身出了書房,走路去菜場。菜攤上香椿頭果然有,且還不少。半虎口長的香椿頭,嫩葉紫紅,捆成一小把一小把地擺著賣。問價格,答是三塊五一兩。我久未買菜,數學也不好,換算半天,知道是一斤三十五元,不免咋舌,覺得真貴。
  • 野菜中的佼佼者,含鈣量高,農村稱為「鳳尾草」,城裡一斤10元
    其實在農村能夠食用的野菜有很多,像我們常見的薺菜、香椿芽、魚腥草,在城裡都享有盛名,它們的價格也都不低,像香椿芽今年春天都賣到了上百元一斤。這些野菜安全沒有經過汙染,就算是沒有蔬菜的口感好,但是有新鮮感在,很多人都願意購買。
  • 香椿亞硝酸鹽含量高,不能多吃?營養師:如果烹飪香椿是關鍵
    要說春季裡最個性的野菜,想必不少人都會想到香椿。它的存在和榴槤有一點兒像,愛的人會愛到骨頭裡,覺得它全身都是優點,不僅味道美,而且營養價值也很高,富含膳食纖維和多種礦物質。但嫌棄香椿的人,卻完全受不了它的味道。
  • 採摘期只有20天,35元1斤最貴賣70元,人稱「樹上人參」,別錯過
    香椿芽這種「樹上野菜」就是香椿芽。香椿芽又名香椿頭,椿芽,香樁頭,是楝科落葉喬木春季時發出的嫩芽。剛發出的香椿芽莖稈脆嫩,葉尖呈紅褐色,一簇簇長在枝頭,掰下一枝用手揉搓後會聞到濃鬱的芳香氣味。香椿芽可做成各種菜餚,在我國香椿入菜歷史悠久,據說在漢朝,香椿芽和荔枝還作為南北兩大貢品,成為上等食材。
  • 農村一種「孩兒草」,專治兒童厭食不吃飯,拿到城裡賣千元一斤
    村裡的老人將這種方法傳下來,哪家小孩吃多積食了,都會煮這湯喝。獨腳金還能清熱,適用於小孩夏季暑熱、肝火旺、以及腹瀉,用量不需要多,1-3錢的獨腳金與瘦肉燉湯。當然,大人也可以用,只需要將獨腳金的用量加倍即可,方法也是煮瘦肉。南方城市愛煲湯,自然不會錯過這麼好的兒童煲湯食材,所以也常常去藥鋪買獨腳金。但是城裡的獨腳金很貴,曾經在廣州看到有藥鋪標價千元一斤。
  • 120元一斤!香椿芽天價上市,老百姓直呼買不起!
    圖據網絡超市椿芽上市每斤119元椿芽,別名香椿,穀雨前後所發嫩芽可做菜餚,因此又被稱為「樹上的蔬菜」,《舌尖上的中國》更是將椿芽炒蛋、豆腐拌椿芽推到了全國觀眾的面前,因其「知春而發」的季節性,更被稱作「春天的味道」。在農村,多見於屋前屋後,是可以隨手掏一把的鄉間野菜。
  • 《吃喝玩樂》第72期---春天吃啥?怎麼吃?
    吃椿採椿溪童相對採椿芽,指似陽坡說種瓜。想是近山營馬少,青林深處有人家。——元好問元朝時詩人就對香椿作出了詳盡的描述,穀雨之前吃香椿自古有之。說吃椿為「國粹」一點兒也不為過。世界上可能也只有咱老祖宗把吃香椿作為一個傳統代代相傳。上海人向來是歡喜吃時令蔬菜的。香椿是上海人必吃的一道時令菜。上海菜市場的小販最是了解吃客心理狀態的。最早的香椿賣到90元一斤,今天是40元一斤,每每都是2到3兩一小捆,既然是嘗鮮,誰也不會捨得買一斤回家的。一般香椿買回家最常吃的是香椿炒雞蛋。
  • 此種野菜俗稱「拒馬菜」,以前農民拿來餵豬,如今城裡賣20元一斤
    ,他們很多人沒有吃過野菜,就會覺得野菜的味道非常好,從內心裡就覺得這是一種風味獨特,天然無汙染、安全無農殘、營養價值高的一種食品,很多人也會專門到農村去採摘野菜,但是在農村很多農民朋友卻對於野菜是另外一種認知,覺得口感並不是很好,筆者也是這麼覺得,或許我們從小就吃膩了,很多野菜味道也有點苦,纖維也比較粗,但是野菜近些年逐漸走入到城裡消費者的餐桌上,不得不說,野菜的價值再次被喚醒,並且很多野菜在城裡賣的也相當貴
  • 地裡的「野菜」,最高不過20釐米,價值珍貴,城裡18元一斤
    如今,碎米薺有很高的價值,在城裡受到了消費者的歡迎,集中起來拿去賣也可以換一些錢。碎米薺的生長特點碎米薺是田間山坡一種常見的野菜,屬於一年生的小草木品種,植株高度為15~20釐米,一般很難長得高,農村比較常見的也就10~15釐米,在一些肥沃的地塊,才能長到15釐米以上,最高不會超過20釐米。
  • 一捆香椿,聞到了整個西安的春天
    香椿,是這個季節最應景兒的美味了,路邊的農婦挎著小籃子,把一捆綑紮好的香椿擺開,嫩紅色的芽,足夠吸引人們的注意,似乎不買來一捆,回家炒一盤香椿雞蛋就不算是度過一個完整的春天
  • 春季買香椿要注意,稍不留神就被騙,記住這幾點,香椿又嫩又香
    春季買香椿要注意,稍不留神就被騙,記住這幾點,香椿又嫩又香春天寧肯不吃肉,也一定要吃香椿菜,香椿菜作為野菜中的「貴族」,價格一直是一路高漲,一斤香椿就要幾十塊錢,可以說比我們平常吃的很多蔬菜都要貴出不少了,一斤香椿菜的價格跟豬肉都有一拼了
  • 它是農村過年必備菜,南方路邊就有,城裡卻要20元一斤,還常缺貨
    就拿過年要吃的一些必備菜來說,差異就很大,在江南的一些地方,必備菜就有豬蹄、油豆腐等,而在北方,餃子則是必不可少的。甚至會從年三十吃到年初五,這可能就是文化的差異,不過卻是人們舍不去的一些美好記憶。就像今天咱們說的這種過年必備菜,很多地方都有,但拿來吃的地方卻不是很多。它是農村過年必備菜,南方路邊就有,城裡卻要20元一斤,還常缺貨。
  • 青島早市上,梭子酸開始上市,分別是35元和50元一斤
    每年九、十月份,在青島都是梭子蟹的狂歡季,梭子蟹大量上市,人們都可以吃到便宜又美味的梭子蟹。但是在平常,梭子蟹一直是不便宜的,便宜的五六十塊錢一斤,貴的一百元左右一斤。所以,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這個價格的螃蟹都是要三思而後行再買著吃。今天,在青島早市上,梭子蟹開始上市了。在一個海鮮攤位上堆著一些梭子蟹。市民看到後,忙著打聽價格。攤主邵先生回應稱,梭子蟹50元一斤。
  • 外國將它當「惡魔」,我國卻大批量種植,製成粉50元一斤
    外國將它當「惡魔」,我國卻大批量種植,製成粉50元一斤。如果你是鄉下的朋友,也許見過上面那樣的藤子。在農村地區,農民可以稱之為「糾葛」,用來製作葛粉。葛粉營養價值高,好吃,作為現代綠色食品,適合所有年齡層的人食用。在城市的超市裡,葛粉1斤的價格是20-30元左右,而純野生葛粉能賣60多斤,可見其珍貴。
  • 農村常見的一種野菜,藥用價值高,城裡要70元一斤,遇到要珍惜
    農村常見的一種野菜,藥用價值高,城裡要70元一斤,遇到要珍惜農村朋友們都知道在農村有著許多豐富的野菜野草,閒暇時候都會去採摘一點回家做菜嘗鮮。現如今由於城市生活節奏快,人們的消費觀念改變,開始嚮往起農村裡的這種田園生活。
  • 「吃春」!江川香椿已萌萌噠上市了!
    都說春天才是吃香椿的季節,然而在玉溪市江川區前衛鎮黃草壩的雲南爆媽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香椿種植園,香椿不再專屬春天,寒冬時節依然在散發著誘人的香椿氣息,並且迎來反季大豐收,成為了
  • 「香椿炒蛋」不再是春日限定款!四季可吃的香椿新品種「椿秋紅...
    俗話說「陽春三月至庭前,滿樹香椿芽正鮮」,然而在10月20日,常山縣芳村鎮下猷閣村的香椿基地裡,香椿開採節卻熱熱鬧鬧地開始了。在村民採摘的田間地頭上,種著的是芳村鎮下猷閣村和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培育出的香椿新品種「椿秋紅」,不僅香味芬芳、口感鮮嫩,最大的特點就是「四季可摘」。
  • 「春天的味道」賣得俏 香椿、蕨菜、藜蒿成市場「主打菜」
    野菜搶鮮上市,「春天的味道」賣得俏 香椿、蕨菜、藜蒿等成市場「主打菜」,餐館也紛紛趕趟換上新菜單 這個時節的菜場,處處都透著春天的氣息,香椿、蕨菜等野菜紛紛上市。3月18日,記者在長沙各大菜市場走訪發現,儘管香椿價格較半月前已大幅下降,但仍賣到25元一斤,穩坐時令野菜的頭把交椅;蘆筍、茼蒿的售價分別為15元、10元,比菜場裡的「葉子菜」貴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