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首馬友友大提琴曲,治癒年末心浮氣躁

2021-03-04 每晚一張音樂CD

馬友友

一張親切可愛的臉孔

一位享譽國際卻謙遜和氣的大提琴家

生於浪漫理性的法國

他用巴赫的音樂開啟了自己的音樂人生

長於開朗樂觀的美國

他用音樂的人文主義思想

關照人類的命運

今天為大家推薦十首

馬友友演奏的大提琴作品

包括五首古典音樂和五首跨界音樂


清晰,寬廣,悠長

如此深厚的大提琴琴聲

馬友友:巴赫大無第一首▼

旋律流暢,和聲典雅,結構工整,

配器華麗,色彩豐富, 通俗易懂。

天鵝 The Swan 馬友友 凱薩琳·斯託特▼

江湖裡臥虎藏龍,人心裡何嘗不是?

刀劍裡藏兇,人情裡何嘗不是?

有人的地方有政治,有政治的地方有鬥爭

有鬥爭就有妥協,有時妥協以血為代價

即使在宗教的名義下也是如此

往期精選:1、演奏鋼琴復調作品應該注意的一些基本問題和練習方法;2、鋼琴力度歷史流變研究(上)丨這種力度層次的變化、力量的收放和強弱的增減,正是對人類生命律動的陳述,也是對人類自身本質力量的肯定;3、鋼琴力度歷史流變研究(下)丨近現代鋼琴鍵盤樂器演奏方法的力度考丨如歌的彈奏方法丨手指學派與重量彈奏法丨纖巧彈奏法丨打擊樂彈奏法;4、巴洛克時期鋼琴藝術風格的幾大特色丨節奏嚴謹平穩、律動周而復始;5、布朗寧談鋼琴演奏丨當今鋼琴學生們的問題所在丨體型和體重與鋼琴技術的關係丨不要把鋼琴踏板當汽車變速器丨鋼琴家應學會不用踏板演奏巴赫;6、加布裡洛維奇談鋼琴演奏的觸鍵問題丨「只有一種真正的觸鍵方法,那就是通過學生的聽覺意識。」 7、演奏巴赫復調鋼琴作品的八點要求丨彈好巴赫關鍵是掌握好其作品風格;8、要避免一切炫耀技術的演奏風格丨論莫扎特的鋼琴演奏風格與要點;9、周廣仁談鋼琴演奏風格問題丨音樂風格把握得錯誤,比彈錯音還要嚴重丨要把風格概念引入鋼琴教學,使它獲得與技術訓練同等重要的地位!10、精煉的鋼琴演奏發展史丨每個傑出鋼琴家都有自己的演奏特點和方法丨巴赫丨莫扎特丨克萊門第丨貝多芬丨李斯特丨勃拉姆斯丨德彪西丨巴託克;11、周廣仁:「我們所說的鋼琴基礎究竟是什麼?它包含哪些內容?」 12、周廣仁丨「正是這種觀點造成了許多人彈琴手臂緊張。」 13、」人們能夠給演奏者的唯一勸告是:在盲從依從不適當的標記和過於自由地偏離作曲家的明顯意圖間,尋找一種巧妙的平衡。」 14、穆裡娜教授談演奏丨如何使彈奏的時間長而不累?

▽分享音樂學院最新動態

帶動閱讀音樂專業好書

讓音樂學習變得更有文化

△每天一本免費電子書分享計劃

歡迎關注公眾號,自行學習雲盤技術

加入音樂資料微信群,歡迎聯繫客服

長按圖片二維碼即可聆聽本首進去

我們每天會在公眾號最下面推薦唱片

長按圖片二維碼加入木心讀書會

與你一起在木心的文字中走向成熟

「你再不來,我要下雪了」。

相關焦點

  • 馬友友生日 | 15首絕美大提琴曲,體驗15種大師風情
    馬友友出生於1955年10月7日。身為當今古典樂界最暢銷、最受歡迎的音樂家,大提琴家馬友友不斷尋求與聽眾建立思想交流的新方式,以及自身在藝術成長上的熱切渴求,不僅展現了他多面向的音樂生涯,也帶領著樂迷們探索古典音樂的更多可能性。
  • 馬友友生日 | 15首絕美大提琴曲,閱盡大漠孤煙與竹林幽泉
    Yo-Yo Ma馬友友,大提琴演奏家,為法國出生的華裔美國人,曾獲得多座葛萊美獎。馬友友出生於1955年10月7日。身為當今古典樂界最暢銷、最受歡迎的音樂家,大提琴家馬友友不斷尋求與聽眾建立思想交流的新方式,以及自身在藝術成長上的熱切渴求,不僅展現了他多面向的音樂生涯,也帶領著樂迷們探索古典音樂的更多可能性。
  • 15首絕美大提琴曲,體驗15種大師風情
    15首絕美大提琴曲,體驗15種大師風情 2020-10-09 10: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今日大提琴大師】馬友友
    新力古典也計劃發行三張「絲路」專輯,其他如「絲路網站」等多媒體呈現方式也會一併推出。這項創新的「絲路」計劃也將參與2001的「薩爾茲堡音樂節」,及2002年「史密斯桑尼亞民俗音樂節」的演出。 1997年,馬友友費時多年完成一項將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結合多種表演藝術的創新詮釋。內容不僅包含他本人在世界各地音樂會演出、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重新錄音,更重要的是以「巴哈靈感」為題的內涵。
  • 馬友友談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上)
    有人猜測,巴赫極有可能是將這部作品獻給當時極富盛名且受巴赫欣賞的大提琴演奏家克利斯汀·費迪南(Christian Ferdinand)。每一個組曲共有一個前奏曲再加上有不同特性的舞曲而成:阿勒曼舞曲、庫朗舞曲、薩拉邦德舞曲及小步舞曲(在第一及第二組曲)、布雷舞曲(在第三及第四舞曲),或是嘉禾舞曲(在第五及第六舞曲),再加上吉格舞曲作為結尾。
  • 「音緣際會」馬友友用250萬美元名琴,演奏世界最著名的大提琴曲
    本期,我們欣賞馬友友演奏的《巴赫G大調第一大提琴組曲》,作品BWV1007號,這是世界最著名的大提琴獨奏曲目。馬友友,祖籍浙江,1955年出生於法國。這首曲子是馬友友四歲時,父親教他的第一首大提琴曲。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對這首曲子的感覺也產生了變化。大提琴的音色低緩而深沉,像暗夜裡向你傾述的老友,慢慢舒展,娓娓道來,所有的哀愁與悲傷都隨低沉顫動的琴弦順流而下,觸動人心。歲月清淺,情意連綿。馬友友使用的是1733年義大利產的斯特拉迪瓦裡大提琴,價值250萬美元,琴聲深邃,回音悠長,適合靜下心來好好欣賞。
  • 原版進口|巴赫:無伴奏6首大提琴組曲 馬友友 2CD
    ·超過六十年演奏生涯,第三度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錄音。·馬友友:「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是我音樂生涯中不可或缺的夥伴」。巴赫,以及巴赫的六首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從馬友友四歲那年開始,就一直形影不離。當年,馬友友在父親的指導之下,從第一號組曲的第一小節學起。
  • 【音樂】馬友友和那些令春風沉醉的大提琴演奏!
    說到大提琴,第一要推薦的是馬友友,這位巴黎出生美國長大,哈佛大學畢業,十幾次獲葛萊美獎的華裔音樂家,他的籤名不是Yoyo Ma,而是中文的馬友友。一馬友友的大提琴在講述那個【離別】故事譚盾的作曲精緻的鼓點來自大漠深處的蒼涼來自唯美悲情的幽嘆《臥虎藏龍》的片中音樂
  • 二十世紀偉大的大提琴家系列之馬友友
    他的音樂藝術無種族無國界,沒有任何固定的形式地融合了古典音樂、傳統民謠、美國鄉村音樂、探戈音樂、爵士、福音、電影音樂,等各種音樂風格。他發行的大提琴音樂唱片是在世界各地都賣的最火爆的,馬友友錄製的專輯超過75張,不僅先後為他拿下數量驚人的葛萊美獎,錄音曲目更呈現出絕無僅有的豐富多樣性,除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大提琴協奏曲、室內樂與獨奏作品,還包括許多由他擔任首演或首次錄音的珍貴名演。
  • 大提琴家馬友友:我在不斷的錯過中理解著生活
    在Lens的鏡頭前,62歲的馬友友用大提琴「演奏」一次採訪:他講述了生活裡的種種錯過、年少的意氣風發、中年危機時的「後退」、如今對生命的感悟……他把這些都裝進了從4歲就開始練習的巴赫的音樂裡。再返巴赫這些日子裡馬友友拉的最多的,依舊是巴赫的大提琴無伴奏組曲,這是他4歲時跟著父親學的第一支大提琴曲,到今天已經拉了58年。
  • 大提琴家介紹 | 「跨界」大師——馬友友
    今天我們要為大家介紹一位大提琴家,相信很多不學習古典音樂的人都聽說過他的名字。想必許多聰明的小夥伴已經猜到了,他就是——馬友友!1955年10月7日,當代最著名的大提琴家馬友友(Yo-Yo Ma)出生在法國巴黎。
  • 巴赫無伴奏大提琴曲:沒法解釋的愛
    從接觸第一首開始,就停息不了地要往下細味。於去年仙遊的前蘇聯大提琴演奏家與指揮家羅斯卓波維奇的演奏,我有一張塵封了的百代的VCD版本。與梅斯基一樣,羅氏的演奏場地設在一座教堂內,這樣,或會使得演奏份外傳神,宗教氛圍讓演奏增了一分神聖的色彩。然而,就算他的演奏抽離了巴哈的窠臼,但個人始終會覺得他是在巴哈的普照下演奏的。如此,是令到音樂虔誠了,還是失真了呢?
  • 馬友友大提琴《永恆的誓言》深深的思念和淡淡的哀愁.
    今天我們聽到的這首樂曲出自2000年電影《臥虎藏龍》的主題曲該樂曲由譚盾作曲,由大提琴家馬友友擔任獨奏。2000年,譚盾為武俠電影《臥虎藏龍》作曲配樂,並因此於2001年獲得第7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音樂獎 、比利時佛蘭德原創音樂獎、美國洛杉磯影評人大獎和臺灣金馬獎。於2002年獲得第44屆葛萊美獎最佳電影原創音樂專輯獎  。
  • 馬友友大提琴《黛博拉主題》聽這琴聲演繹的滄桑歲月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馬友友大提琴演奏美國往事黛博拉主題這部美國往事上映於1984年,是義大利名導瑟吉歐.萊昂的「美國三部曲《美國往事》《西部往事》《革命往事》之一。要說讓小編印象最深的還是這部主題曲。麥克斯走投無路之下跳進垃圾粉碎機自殺馬友友與半個世紀以來創作無數最浪漫經典與最受人歡迎的「義大利國寶級配樂大師」顏尼歐莫利克奈攜手合作作品。顏尼歐莫利克奈重新為馬友友量身訂作,重新編排、創作全新管弦樂編曲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夢幻合作…該專輯由莫利克奈為馬友友親自指揮羅馬交響樂團伴奏演出。
  • 10首必聽經典大提琴曲,原來大提琴可以這樣迷人!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 名家經典:大提琴&低音提琴
    2CD 巴赫,以及巴赫的六首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從馬友友四歲那年開始,就一直形影不離。當年,馬友友在父親的指導之下,從第一號組曲的第一小節學起。將近一甲子的大提琴演奏生涯,對馬友友來說,巴赫無伴奏的魅力絲毫未減,就像六個小宇宙,影響力一直都在。 「經過了三百年,巴赫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到底擁有怎樣不斷進化的魔力,即便到了今天,當我們在困頓,或是悲傷的時候,仍然能夠帶給我們療愈的力量?」
  • 【靚碟試聽】馬友友代表作 黑膠典藏:《巴赫 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3LP
    ·超過六十年演奏生涯,第三度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錄音。·馬友友:「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是我音樂生涯中不可或缺的夥伴」。巴赫,以及巴赫的六首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從馬友友四歲那年開始,就一直形影不離。當年,馬友友在父親的指導之下,從第一號組曲的第一小節學起。
  • 小號大師和馬友友大提琴合奏《天堂電影院》主題曲
    《天堂電影院:愛的主題》經常被不同音樂家和樂團演奏,這個經典合奏來自爵士小號大師Chris Botti(克裡斯·波提)在波士頓舉行音樂會現場,合奏者為著名大提琴家馬友友。 克裡斯·波提,美國著名爵士小號手,以俊秀的外型和高超的技巧被廣大樂迷所追捧。其將爵士樂和流行音樂兩種風格融合在一起,從而創造出一個新的音樂流派。
  • 《文藝熱搜榜》:波切利、巴倫博伊姆、馬友友、莫裡康內...這些專輯你值得聆聽
    馬友友(Yo-Yo Ma)說:「我理想中的音樂廳應該在演奏臺和觀眾席之間不設界限,這樣音樂廳的氣氛會更加親切。」這一願望表明這個藝術家將音樂單純地視作一種和人們溝通的理想方式。任何聽過他現場演奏斯特拉迪瓦裡大提琴的人都知道,從第一個音符開始,馬友友就能用他那不凡的魅力和高超的技巧與聽眾進行視覺和聽覺的交流。
  • 馬友友:超越技巧才能「得道」
    9月12日,在蒼茫巍峨的西安古城牆下,享譽世界的大提琴演奏家馬友友與箏演奏家吳彤、著名指揮餘隆攜手陝西愛樂樂團完美演繹了大提琴與笙雙協奏曲《度》。由於演出前一直在下雨,潮溼的天氣對這把珍貴的古董琴很不利——可能導致琴無法發聲,因而,組織方一度在討論是否要為馬友友撐傘演出,或者乾脆換一把琴。好在小雨在他出場前及時停住,演出得以照常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