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友友大提琴《永恆的誓言》深深的思念和淡淡的哀愁.

2021-03-04 大提琴與經典音樂

請點擊下面CD音頻播放

建議用外接音響設備播放

一段心旅,一段悲涼,擱淺在時光裡的往事,悽美而又感傷,寂靜的夜裡,一個人數落著逝去的曾經,摺疊那些最初的溫暖與夢想,泅渡那份淺薄的緣,碎了心的年華,染盡了紅塵,卻不知紅塵傷有多深,寂寞與傷情交織成歌,卻依然無怨無悔,靜靜的執著那曾經的約定!

今天我們聽到的這首樂曲出自2000年電影《臥虎藏龍》的主題曲該樂曲由譚盾作曲,由大提琴家馬友友擔任獨奏。


2000年,譚盾為武俠電影《臥虎藏龍》作曲配樂,並因此於2001年獲得第7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音樂獎 、比利時佛蘭德原創音樂獎、美國洛杉磯影評人大獎和臺灣金馬獎。於2002年獲得第44屆葛萊美獎最佳電影原創音樂專輯獎  。11月,由譚盾作曲配樂的電影原聲音樂專輯《臥虎藏龍》發行。這首樂曲《永恆的誓言》小編個人感覺在當年算是整張專輯裡最經典的一首音樂了。一轉眼二十年了再聽這首音樂還是頗有感觸,喜歡的親們不要錯過。

華裔大提琴家馬友友的演奏也是當年該片入圍「最佳電影配樂」的幕後功臣。但他透露說,在錄音過程中,他連《臥虎藏龍》片段都沒看過,完全憑著想像力以及作曲家譚盾的協助完成任務。馬友友在接受紐約媒體專訪時說,拍電影的人向來都非常謹慎,擔心作品事先曝光,所以他在配樂的過程中,完全沒有看過《臥虎藏龍》任何片段。

  馬友友回憶說,配樂工作過程裡,他經常向看過影片的譚盾求助尋求靈感,譚盾則是動手撥撥琴弦,通過音樂向馬友友解釋說:「試試這樣吧」。

  不得不說《臥虎藏龍》電影中,馬友友的大提琴是貫穿全場的重點,呈現出與一般武俠電影不同的音樂效果。

如果您喜歡小編的欄目請幫我們在右下角點或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您的朋友圈。這是對小編最大的動力。謝謝親們。

相關焦點

  • 【今日大提琴大師】馬友友
    新力古典也計劃發行三張「絲路」專輯,其他如「絲路網站」等多媒體呈現方式也會一併推出。這項創新的「絲路」計劃也將參與2001的「薩爾茲堡音樂節」,及2002年「史密斯桑尼亞民俗音樂節」的演出。 1997年,馬友友費時多年完成一項將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結合多種表演藝術的創新詮釋。內容不僅包含他本人在世界各地音樂會演出、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重新錄音,更重要的是以「巴哈靈感」為題的內涵。
  • 【音樂】馬友友和那些令春風沉醉的大提琴演奏!
    在一眾弦樂獨奏中,深愛大提琴如飲一杯醇香美酒沉醉不知歸路一入古典深似海從此Pop是路人
  • 「音緣際會」馬友友用250萬美元名琴,演奏世界最著名的大提琴曲
    本期,我們欣賞馬友友演奏的《巴赫G大調第一大提琴組曲》,作品BWV1007號,這是世界最著名的大提琴獨奏曲目。馬友友,祖籍浙江,1955年出生於法國。這首曲子是馬友友四歲時,父親教他的第一首大提琴曲。大提琴的音色低緩而深沉,像暗夜裡向你傾述的老友,慢慢舒展,娓娓道來,所有的哀愁與悲傷都隨低沉顫動的琴弦順流而下,觸動人心。歲月清淺,情意連綿。馬友友使用的是1733年義大利產的斯特拉迪瓦裡大提琴,價值250萬美元,琴聲深邃,回音悠長,適合靜下心來好好欣賞。
  • 二十世紀偉大的大提琴家系列之馬友友
    馬友友的姊姊馬友乘也是小提琴家,她與吉他手麥可·達德普(Michael Dadap)結婚。兩個家庭在紐約長島經營兒童交響樂團協會(Children's Orchestra Society)。1998年,馬友友正式創建了「絲綢之路」音樂組織絲路計劃(Not-For-Profit Silk Road Project)。
  • 大提琴家介紹 | 「跨界」大師——馬友友
    今天我們要為大家介紹一位大提琴家,相信很多不學習古典音樂的人都聽說過他的名字。想必許多聰明的小夥伴已經猜到了,他就是——馬友友!1955年10月7日,當代最著名的大提琴家馬友友(Yo-Yo Ma)出生在法國巴黎。
  • 大提琴家馬友友:我在不斷的錯過中理解著生活
    在Lens的鏡頭前,62歲的馬友友用大提琴「演奏」一次採訪:他講述了生活裡的種種錯過、年少的意氣風發、中年危機時的「後退」、如今對生命的感悟……他把這些都裝進了從4歲就開始練習的巴赫的音樂裡。年輕時的馬友友和小澤徵爾一起排練他家有段好玩的家庭錄像:錄像裡,2個月大的小孫子正因為什麼事生氣,馬友友拉琴,想逗他開心。背景中,已經1歲半的大孫子卻面無表情地走來走去。
  • 馬友友談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上)
    我和這些藝術家們平均都合長達兩年的時間;這些歲月裡,我們各自都獲得了藝術方面的激勵和成長,而彼此更是相交日深,終能在創意上結出更豐碩的果實。我交給每一位藝術家一首組曲,再由他們從組曲中找尋透過各自藝術表現其美感的可能。最後再將其結晶拍攝成六部影片。在第一首組曲中,我邀請到的是園藝設計家茱莉.摩爾.梅瑟薇,我與她一同探討了大自然為主題的美感經驗。
  • 小號大師和馬友友大提琴合奏《天堂電影院》主題曲
    《天堂電影院:愛的主題》經常被不同音樂家和樂團演奏,這個經典合奏來自爵士小號大師Chris Botti(克裡斯·波提)在波士頓舉行音樂會現場,合奏者為著名大提琴家馬友友。 克裡斯·波提,美國著名爵士小號手,以俊秀的外型和高超的技巧被廣大樂迷所追捧。其將爵士樂和流行音樂兩種風格融合在一起,從而創造出一個新的音樂流派。
  • 馬友友大提琴《黛博拉主題》聽這琴聲演繹的滄桑歲月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馬友友大提琴演奏美國往事黛博拉主題這部美國往事上映於1984年,是義大利名導瑟吉歐.萊昂的「美國三部曲《美國往事》《西部往事》《革命往事》之一。要說讓小編印象最深的還是這部主題曲。二十年代的美國,綽號「麵條(Noodles)」的紐約少年和幾個同齡朋友一起認識了聰明狡黠的麥克斯。他們開始從事走私活動。不久,麵條在一場械鬥中殺傷人命,被關進監牢。
  • 原版進口|巴赫:無伴奏6首大提琴組曲 馬友友 2CD
    ·超過六十年演奏生涯,第三度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錄音。·馬友友:「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是我音樂生涯中不可或缺的夥伴」。巴赫,以及巴赫的六首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從馬友友四歲那年開始,就一直形影不離。當年,馬友友在父親的指導之下,從第一號組曲的第一小節學起。
  • 10首馬友友大提琴曲,治癒年末心浮氣躁
    馬友友一張親切可愛的臉孔一位享譽國際卻謙遜和氣的大提琴家
  • 馬友友生日 | 15首絕美大提琴曲,閱盡大漠孤煙與竹林幽泉
    Yo-Yo Ma馬友友,大提琴演奏家,為法國出生的華裔美國人,曾獲得多座葛萊美獎。馬友友出生於1955年10月7日。身為當今古典樂界最暢銷、最受歡迎的音樂家,大提琴家馬友友不斷尋求與聽眾建立思想交流的新方式,以及自身在藝術成長上的熱切渴求,不僅展現了他多面向的音樂生涯,也帶領著樂迷們探索古典音樂的更多可能性。
  • 【靚碟試聽】馬友友代表作 黑膠典藏:《巴赫 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3LP
    ·超過六十年演奏生涯,第三度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錄音。·馬友友:「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是我音樂生涯中不可或缺的夥伴」。巴赫,以及巴赫的六首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從馬友友四歲那年開始,就一直形影不離。當年,馬友友在父親的指導之下,從第一號組曲的第一小節學起。
  • 馬友友生日 | 15首絕美大提琴曲,體驗15種大師風情
    >他用巴赫的音樂開啟了自己的音樂人生文章源自:橄欖古典音樂  |  圖:BAIDU編輯  | 田藝苗的田 Yo-Yo Ma馬友友,大提琴演奏家,為法國出生的華裔美國人,曾獲得多座葛萊美獎。馬友友出生於1955年10月7日。身為當今古典樂界最暢銷、最受歡迎的音樂家,大提琴家馬友友不斷尋求與聽眾建立思想交流的新方式,以及自身在藝術成長上的熱切渴求,不僅展現了他多面向的音樂生涯,也帶領著樂迷們探索古典音樂的更多可能性。
  • 馬友友:白宮第一御用藝術家,賈伯斯聽了淚流滿面
    ,古典馬友友,大提琴演奏家,在法國出生的華裔美國人,獲得16座葛萊美獎。他們在1981年相遇,當時賈伯斯在參加阿斯本國際設計大會,而馬友友正在參加阿斯本音樂節。賈伯斯被馬友友追求「純粹」藝術的精神深深打動,並成為了他的樂迷。他曾邀請馬友友去他的婚禮上演奏,但是馬友友當時去了外地演出。幾年之後,馬友友來到賈伯斯的家,坐在客廳裡,拿出了他的1733斯特拉迪瓦裡大提琴,演奏了巴赫的曲目。他告訴賈伯斯夫婦:「這是我本來希望在你們的婚禮上演奏的曲子。」
  • 馬友友和絲綢之路合奏團
    一個大提琴演奏家的個人魅力,可以讓他組建的民樂樂隊,讓即使之前對民族樂器缺乏了解的聽眾也可以聽high整場。2014年11月10日,大提琴演奏家馬友友率絲綢之路合奏團亮相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但逢馬友友出現,上海灘又是一貫的一票難求。絲綢之路14位音樂家手持東亞琵琶、尺八和笙,中亞塔布拉鼓、巴西編制搖鈴等民族樂器,讓小提琴、大提琴等西洋樂器做了低調的綠葉陪襯。絲綢之路被這些象徵不同地域文化的樂器組合重新賦以新鮮的情感色彩。這種新鮮感,是熱烈悠遠的樂曲和細密精湛的民族樂器組合帶來的「聽覺富氧」。
  • 演奏家馬友友悼念配樂大師莫裡康內
    著名大提琴演奏家馬友友特意演奏《天堂電影院》中的配樂,悼念莫裡康內。      此次馬友友演奏的是《天堂電影院》結尾著名的旋律「Love Theme」。《天堂電影院》也是莫裡康內電影配樂的代表作之一。      莫裡康內的作品常常會被其他藝術家收錄,最為國人熟知的或許就是在2004年9月發行的一張名為《馬友友的電影情緣》的古典音樂專輯。      據說,裡康內因為《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入圍2001年奧斯卡最佳配樂獎。
  • 馬友友和絲綢之路樂團音樂會
    馬友友和絲綢之路樂團音樂會 在坦格伍德音樂節上,絲綢之路合奏團及其藝術總監大提琴家馬友友表演了流行和當代跨文化作品的節目。
  • 視頻 | 馬友友在美國和墨西哥邊境演奏巴赫
    世界聞明的大提琴家馬友友近日將巴赫計劃帶到了姐妹城市德州拉雷多和墨西哥新拉雷多市之間。
  • 書房裡的大提琴,柔美如歌,溫婉動人
    柏林愛樂十二把大提琴創立於一九七四年,隸屬於舉世知名的柏林愛樂管弦樂團,利用柏林愛樂休團時排練和演出。從一九七四年以來,他們就成為舉世最知名且罕見的大提琴室內樂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