逮捕的條件和情形是什麼,應當逮捕的法定情形有哪些?

2020-12-25 法妞問答

逮捕是刑法上的強制措施之一,公安機關可以對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進行逮捕,但必須要符合逮捕的條件才可以,如不符合相關條件是構不成逮捕的條件。那麼逮捕的條件和情形是什麼,應當逮捕的法定情形有哪些?

網友諮詢:

逮捕的條件和情形是什麼,應當逮捕的法定情形有哪些?

浙江波寧律師事務所洪鐳律師解答:

適用逮捕的情形根據《刑事訴訟法》第79條規定,應當逮捕的情形包括:

(1)可能實施新的犯罪的;

(2)有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會秩序的現實危險的;

(3)可能毀滅、偽造證據,幹擾證人作證或者串供的;

(4)可能對被害人、舉報人、控告人實施打擊報復的;

(5)企圖自殺或者逃跑的;

(6)對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或者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曾經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應當予以逮捕;

其中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違反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規定,情節嚴重的,可以予以逮捕。

【點擊下方小程序,直接諮詢法律問題】

浙江波寧律師事務所洪鐳律師解析:

檢察院批捕後,公安機關繼續刑事偵查。

1、對犯罪嫌疑人逮捕後的偵查羈押期限不得超過二個月。案情複雜、期限屆滿不能終結的案件,可以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批准延長一個月。

2、公安機關偵查終結的案件,應當做到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並且寫出起訴意見書,連同案卷材料、證據一併移送同級人民檢察院審查決定。

3、人民檢察院對於公安機關移送起訴的案件,應當在一個月以內作出決定,重大、複雜的案件,可以延長半個月。

4、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對於需要補充偵查的,可以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也可以自行偵查。對於補充偵查的案件,應當在一個月以內補充偵查完畢。補充偵查以二次為限。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檢察院後,人民檢察院重新計算審查起訴期限。

5、人民檢察院認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已經查清,證據確實、充分,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作出起訴決定,按照審判管轄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6、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一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一個半月。

相關焦點

  • 什麼情況下會作出不起訴的決定,法定不起訴有哪些情形?
    38、刑事訴訟中,法定不起訴的情形有哪些那麼,什麼情況下檢察機關會作出不起訴的決定呢?根據我國法律,刑事案件中檢察機關不起訴的情形分為四大類:第一類是「法定不起訴」的情形;第二類是「罪輕不起訴」的情形;第三類是「證據不足不起訴」的情形;第四類是「附條件不起訴」的情形。我們今天只討論第一類情形。
  • 這3種情形可不予批准逮捕,涉案民營企業家們注意了
    民營企業家說到底就是一個經商的人,只要是做生意,就有可能觸及到這樣或者那樣的法律底線。對於生意人來說,最常見的就涉非法經營得罪。對於涉非法經營的定義,估計很多人都不甚了解,就算是那些生意人也不一定詳細的了解!在這裡簡單的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詞的含義。
  • 2017年取消的附條件逮捕制度
    依據《關於人民檢察院審查逮捕工作中適用「附條件逮捕」的意見(試行)》中的定義為:人民檢察院審查逮捕時,對於符合本意見規定情形的重大案件,可以依法批准(決定)逮捕,並應當對偵查機關提出捕後繼續偵查取證要求,經跟蹤審查,認為證實犯罪所欠缺的證據不能取到或取證條件已消失的,應當撤銷逮捕決定。這項工作制度,可以簡稱為「附條件逮捕」。
  • 被取保候審後還會被逮捕嗎,需要符合什麼條件?
    那麼,被取保候審後還會被逮捕嗎,需要符合什麼條件?法妞網友諮詢:我現在因為一件刑事案件被取保候審了。我想問一下,被取保候審後還會被逮捕嗎,需要符合什麼條件?法妞解答:取保候審,是一種刑事強制措施,是在刑事訴訟過程中,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機關對未被逮捕或逮捕後需要變更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為防止其逃避偵查、起訴和審判,責令其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保證隨傳隨到,對其不予羈押一種強制措施。
  • 促進輕微刑事案件依法快速辦理 6種情形 一審案件10日內審結
    (試行)》(以下簡稱《辦法》),明確在遵循法定程序和期限、確保辦案質量的前提下,可簡化輕微刑事案件辦理流程,縮短辦案期限。    在符合以上4個條件基礎上,《辦法》對「應當適用」的6種情形和「優先適用」的5種情形作出了具體規定。
  • 承包人可以行使解除權的情形有什麼,哪些情況下可以行使解除權?
    建設工程合同是一種具有特殊性的複雜合同,其解約程序和解約事由也不同於其它類型合同。那麼承包人可以行使解除權的情形有什麼,哪些情況下可以行使解除權?網友諮詢:承包人可以行使解除權的情形有什麼,哪些情況下可以行使解除權?北京京師(海口)律師事務所王篷律師解答:(1)未按約定支付工程價款的。
  • 企業破產終結的情形有什麼,企業破產終結有哪些情形?
    那麼企業破產終結的情形有什麼,企業破產終結有哪些情形?網友諮詢:企業破產終結的情形有什麼,企業破產終結有哪些情形?河北天樞律師事務所劉丹律師解答:破產程序的終結,有三種情況:(一) 破產企業經過和解與整頓,扭虧為盈,獲得復甦,從而按照和解協議償還了債務。這時企業破產的原因已不存在,人民法院應當終結破產程序。
  • 最高檢、公安部:關於逮捕的最新規定!
    辦理認罪認罰案件,應當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嚴格按照證據裁判要求,全面收集、固定、審查和認定證據。堅持法定證明標準,偵查終結、提起公訴、作出有罪裁判應當做到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防止因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認罪而降低證據要求和證明標準。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認罪認罰,但證據不足,不能認定其有罪的,依法作出撤銷案件、不起訴決定或者宣告無罪。
  • 逮捕後可以取保候審嗎?-瀋陽刑事律師
    當觸犯了相關法律而被刑事拘留時爭取取保候審往往對於刑事被告人是非常有好處的,可以讓刑事被告人暫時的獲取一定的自由,對於收集新證據和查找對自己有利的法律資料都是有很大的幫助,那麼逮捕後可以取保候審嗎?逮捕之後正常情況下不能取保候審,因為逮捕的條件是嫌疑人有危害社會的可能,所以才予以逮捕,因為不適合取保或者監視居住的條件。瀋陽刑事律師提醒您如果被逮捕的嫌疑人有下來情形的話,那麼還是可以取保候審的。1.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 已經被逮捕了,還可以取保候審嗎?
    今天我們要討論的一個問題,是某些人在生活中會關注的問題,有的網友就有疑問,「如果已經被逮捕了,還有可能被取保候審嗎?」相信大部分人都不明白到底逮捕、取保候審這幾個專業的刑法名詞是什麼意思。什麼是逮捕?什麼是取保候審?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強制措施有五種,分別是拘傳、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拘留、逮捕。取保候審,是指偵查機關責令犯罪嫌疑人提供擔保人或交納保證金並出具保證書,保證其不逃避或妨礙偵查,並隨傳隨到的一種強制措施。它通常對犯罪較輕,不需要拘留、逮捕,但需要對其行動自由作一定限制的犯罪嫌疑人採用。
  • 刑事案件到了檢察院會怎樣,哪些情形下檢察院會作出不起訴決定?
    哪些情形檢察院可以不起訴?跟著本文一起看看吧。刑事案件分為公訴案件和自訴案件,自訴案件是受害人自己向法院提起的訴訟。而公訴案件則是由檢察院向法院提起訴訟。公訴案件基本要經歷偵查、審查起訴、審判三個階段,分別由公安機關、檢察院、法院來進行司法活動。
  • 哪些情形可以判緩刑?緩刑結束之後就自由了嗎?
    導讀:我們經常在電影電視中看見法官判處犯人緩刑的,但又不太清楚緩刑到底是什麼意思,犯人在符合什麼情形下法官才會判緩刑呢?緩刑結束之後也會像除了無期和死刑之外的其他刑罰一樣刑滿釋放嗎?哪些情形可以判緩刑?
  • 第一次起訴即可判決離婚的情形有哪些?
    在本案中,原告提供的證據不足以證明自己已符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及最高人民法院相關司法解釋中列舉的應準予離婚的法定情形,且被告也表示不同意離婚,故對原告的離婚請求,本院依法不予支持。」在司法實踐中,從維護家庭與社會穩定的角度出發,在沒有法定情形的情況下,一方不同意離婚,法院在第一次起訴離婚的案件中判決不離婚的概率比較大。那到底什麼是「法定情形」呢?
  • 故意傷害罪死刑適用的情形有什麼,是哪些?
    故意傷害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案件可處死刑,那麼故意傷害罪死刑適用的情形有什麼,是哪些? 網友諮詢: 故意傷害罪死刑適用的情形有什麼,是哪些?
  • 房屋所有權的原始取得有哪些情形,原始取得的情形是什麼?
    那麼房屋所有權的原始取得有哪些情形,原始取得的情形是什麼? 網友諮詢: 房屋所有權的原始取得有哪些情形,原始取得的情形是什麼? 原始取得是指由於一定的法律事實,根據法律的規定,取得新建房屋、無主房屋的所有權,或者不以原房屋所有的人的權利和意志為根據而取得房屋的所有權。
  • 被逮捕之後的救濟——羈押必要性審查
    從比較法的視角來看,未決羈押程序(逮捕或者拘留),不論是在大陸法系還是英美法系,均是在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審前最嚴厲的程序,也正因如此,羈押程序始終受到了最嚴格的司法審查。對逮捕和羈押所採取的雙重司法審查,也可以使羈押的決定者與實施者進行分離,從而防止為了打擊犯罪,矯枉過正,任意限制公民自由。
  • 取保候審的條件是什麼?取保候審後逃跑會有什麼後果?
    一、取保候審的條件《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七條規定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採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 家屬及當事人應當知道7天內批准逮捕的條件、決定及執行的程序
    》,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籤署後,連同案卷材料和證據,一併移送到同級人民檢察院,提起批准。我們再來看看檢察院接到公安的材料後怎麼做:在批准逮捕的7天時間內,一般是先由辦案人員閱卷,然後由審查批准部門負責人審核,最後由檢察長決定,重大案件應當是提交檢查委員會討論決定的。這時候有人也會問,辦案人員閱卷,一般都是閱什麼內容?一般是從三個方面展開閱卷工作。
  • 逮捕後如何申請變更強制措施
    根據《規定》第十七、十八條,《指導意見》第二十六、二十七,以下幾類情形符合釋放和變更強制措施的情形:(一)應當釋放或者變更1. 案件證據發生重大變化,可能無罪的;2. 案件事實或者情節發生變化,嫌疑人可能輕罪;3.
  • 被告人供述屬於「以非法方法收集證據」的情形,應予排除
    對於取證人員是異地公安人員,如被告人提:因為被網上追逃而被異地公安機關抓獲的,異地公安機關在不負責偵辦案件的情況下第一次訊問被告人的,通常可以排除公安機關採取了非法方法,反之則應當予以注意;對於訊問時間異常,如訊問持續時間長而筆錄內容簡短、訊問時間在深夜等情形應當予以注意;對於訊問地點在法定羈押場所之外的,如有罪供述發生在刑偵大隊的、在提出看守所外期間的,應當予以注意;對於訊問筆錄中供述細節與其他證據具有不尋常的高度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