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松50歲,發文《半生倏忽而過》|人生最珍貴的是活成少年

2020-09-22 一凡易

高曉松50歲發文《半生倏忽而過》:他說看到一條微博:「生活的一大塊都讓高曉松佔領了,從樸樹、葉蓓、老狼到尹約、錢雷、周深……看海天一色,聽風起雨落」。特別感動,他回覆:「謝謝你。我喜歡的這一群人,像大海裡的島嶼,在風雨中呼喊,為夜航人唱歌,永遠輕盈,永遠滾燙,永遠熱淚盈眶。」

很喜歡高曉松的一檔節目《曉說》,開場白:路走了四十九年,方向卻不止一邊。服裝偏愛黑色,內心卻仍是此間少年。護照四十八頁,但每個終點都值得讚頌千篇。旅程左右萬裡,時差卻最多一天。世事上下千年,卻偏要說出瞬間。2019世界依舊很大……

他的歌詞:「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看到他的心,還是「此間少年」。



一、一個人最珍貴的,是有一顆少年的心。

此間少年——「經不住似水流年 逃不過此間少年」,出自江南的小說《此間少年》

歲月不饒人,一個人始終逃不過歲月的蹉跎,才是青年,一瞬間就到老年。

而50歲的高曉松,還是此間少年。

高曉松成長在一個少有的科技界名人世家,清華大學大院長大,不上清華大學父母根本不能同意。隨便一考就做了理科生。

但骨子裡他的夢想是音樂。為了夢想成真,揣著幾塊錢南上廣州,酒吧歌廳輾轉「賣唱」,維持不下去,又到處學習深造。返回北京,年少成名,90年代他創作的校園民謠《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鋪的兄弟》、《戀戀風塵》等歌曲,在老狼的演繹下傳遍大江南北,紅極一時。開廣告公司、和宋柯成立麥田音樂,混得風生水起,春風得意。

少年期間受外公和父母影響,讀了許多書籍,博學多識。

但高曉松並不是一個完美的人,小時候因為父母兩地分居,出生時並不順利,甚至還出了點小狀況,父親不太喜歡他,他心存芥蒂,又因為在外公家長大,他和父親的關係直到成年才緩和。

2011年5月高曉松因醉酒駕駛,造成四車追尾。以「危險駕駛罪」被判拘役6個月,罰款4000元。是酒駕入刑第一個名人。服刑中他痛悔沒控制好自己,那時候才真的靜下心來,讀書反思。出來在樸樹老狼的幫助下,他重新出發。

行萬裡路,讀萬卷書。母親的良好基因,對待生活的態度,他世界各地遊歷和積澱,他的脫口秀《曉說》《曉松奇談》應運而生。在《奇葩說》的嘉賓導師也圈粉無數。

現在最喜歡他的《小年鑑》,年代感強,除了他的生活,當閱讀文章下讀者留言時,那些普通人真實的經歷分享,都是珍貴的回憶。

率真,真實,童心,每次聽到他說「內心卻仍是此間少年」,都仿佛看見曾經的翩翩白衣少年,依然「永遠輕盈,永遠滾燙,永遠熱淚盈眶。」。

一個人最珍貴的,是有一顆永遠年少的心。



二,「當時只道是尋常」,難得仍有少年強

沒有顯赫優越的家世,沒有衣食無憂的困頓,高曉松比我們有更高的眼界。普通人沒有那麼好的家世,沒有優渥的經濟條件,父輩們每一分錢都賺得來之不易。農村的孩子,有的甚至一家只供出一個學生。

高曉松曾經怒懟一個清華的博士學生沒有為國擔當的情懷,名牌大學畢業,應該是國之重器,而不應該只看重找什麼樣的工作,我一表對高曉松老師的同意,二也表對這個博士的同情。

經歷了從小生活的艱辛,父母的不容易,走過自己求學的萬水千山。想著生活的擔子,你上學校這麼多年,首先要給家人一個交代,要讓他們衣食無憂,要在親人生老病死的時候,沒有債臺高築 ,現實是要找一份有收入保障的工作,這個要求也不過分。

我一個老同事是中專生,農村人,年輕時長得很帥,工作很勤奮,可他父親突然重病,他工作不久患了強直性脊柱炎,30多歲喪失了勞動能力,沒有能力贍養父母養育孩子。結局是妻子帶著孩子離他而去,剛40歲,就因為併發症去世了。

普通人通過艱苦的努力學習,奮鬥擁有一份工作,維持的生活,或許一個意外、一場大病,就全盤崩潰。少年的心,被歲月煙燻火烤,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經歷中吸取教訓,參透生命尋常的酸甜苦辣。

「當時只道是尋常」,難得仍有少年強,只有認識現實的殘酷,不屈奮鬥。



暑假,同學佳從南方回來一聚。她是班上最活潑的女生,當年她考上南方的大學,大學期間的聯誼會,認識了當地的男朋友,留那邊工作,開始很順利。幾年後,聽說老公從單位離職做生意,在朋友去北京進修的時候,老公的文員懷上了他的孩子,佳思慮再三離了婚。她自己帶孩子,為了應付晚上加班,關係好的女同學輪流都為她去幼兒園接過孩子。

我以為她會有點變化,沒想到再見時她還是老樣子,說就嘰嘰喳喳,笑便前仰後合。她說:「哎,我都習慣了,挺自在的!上班好好賺錢,下班和孩子可開心了,娃的作業和她一起做,陪孩子出去各種培訓班,還學會不少新鮮才藝」,說著跳了一段拉丁舞,「就這個」。

她是公司人事主管,管著一百多號人。她說,我沒變啊,就是沒注意老公變心,上班忙下班管孩子,現在就好好和孩子生活,生活過得好不好,想想高考我們一群少年拼命的樣子,我覺得自己還和以前一樣,挺開心的。

認清生活真相,把握住自己的情緒,像少年高考時候,面對現實就好了。

可貴的是,當成熟有經驗,處事慢慢周全,依然有少年的純良和激情。



三,有趣的靈魂永遠年輕

藝術大師黃永玉小時候愛逃學,去街上看人打架,外號「黃逃學」。12歲去福建集美讀初中,喜歡在學校圖書館看閒書,考試六門課的成績加起來不到一百分,留級五次被老師退學。

他當碼頭小工,做瓷廠工人,迷戀木刻,做獵槍,白天打獵,晚上幹活。

興趣廣泛,飽經風霜卻歷練成為繪畫大師,詩書畫俱佳。

老年的黃永玉依舊涉獵廣泛,喜歡開車旅行,喜歡好玩的東西,白巖松採訪黃永玉,問他怎麼這麼多喜好,黃永玉說:「我又不是老頭」;61歲林青霞去拜訪,說黃永玉是她見過「90後最年輕的漢子」。

好看的皮囊總會老去,有趣的靈魂永遠年輕。

都說年少輕狂,「野孩子」黃永玉卻一輩子豪氣幹雲,始終有著孩子氣,少年心。



四、最好的樣子,是始終有少年情懷

我們逃不過歲月蹉跎,就把握好當下。

率真勇敢,一路前行,不怕人生浮沉,不礙腳下行進。

讓陽光蒸發歲月積鬱的水。歲月不饒人,你也不饒過歲月。理想著歸來仍是此間少年。

最好的樣子,是任世事滄桑,歲月變遷,依然有少年的情懷。


此間少年


作者簡介:熱愛生活,珍惜時光,努力做善良溫暖的人;三餐四季,讀書,旅行,愛煙火人生。

相關焦點

  • 50歲生日,高曉松催淚發文:如果有來生……
    2019年11月14日,是高曉松的50歲生日。路走了五十年,他的內心卻仍是此間少年。 2012年的時候,在北京萬事達中心舉辦了「此間的少年」-高曉松校園民謠作品演唱會,老狼和高曉松在結束的時候,合唱了他們最愛的《戀戀風塵》。 那真是絕無僅有的一場演唱會,高曉松就是那個從來沒有失去過自我的少年。
  • 五十歲的高曉松 | 半生倏忽而過,回首仍是同桌的你
    在清華讀了三年雷達專業之後,正好碰上高校學子退學熱潮,於是,高曉松連退學手續都沒辦,直接離開學校,並且再也沒有回去上過課。那時候的高曉松,滿身都是年輕人的意氣風發。《越過山丘》歌詞意在打破時間上的界限,越過山丘分別遇見十九歲和六十歲的自己,人生海海,得意有時失意有時,所有青春時期經歷的瞬間
  • 高曉松50歲生日:「坐牢那半年是我一生最快樂的時光。」
    文/麥大人2019年11月14日,是著名音樂人高曉松的50歲生日。在前一晚深夜,他發了49歲的最後一張自拍照。生日當天,又寫了一篇《半生倏忽而過》的長文,封面是年輕時的父母照片。這年頭,我們常說一句話「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 高曉松50歲生日:如果有來生……
    如果把人生比做一座山,50歲這個年紀已經矗立在高山之巔,登山之路遭受的崎嶇之苦早已煙消雲散,下山之路即便充滿豺狼虎豹,想必也坦然於胸。前幾年,隨著《曉說》、《曉松奇談》、《奇葩說》等節目熱播,高曉松憑藉在節目中展現出的幽默和學識,令無數人欣賞,收穫大批粉絲,半生履歷的積澱造就了他在螢屏中對多個知識領域談笑風生的氣派。
  • 高曉松50歲生日感言:每個人都在窗前看這個世界
    2019年11月14日,高曉松50歲。凌晨時分,他發了張敷著面膜的自拍。下午三點,又補發了一篇長文。高曉松說過,二十歲認識到別人竟然比自己強,很痛苦,仿佛挑起了重擔。三十歲認識到別人依然比自己強,很空虛,像挑著擔子不知道要去哪裡。四十歲意識到別人確實比自己強,很幸福,終於可以卸下擔子,雲遊一下。
  • 19歲嫁高曉松,25歲離婚的夕又米,如今活成多少人羨慕的樣子
    01 年少遇見高曉松,19歲就嫁給他近日,夕又米迎來店慶七周年,線上優惠活動無數,也讓夕又米再度回歸公眾視線。夕又米,真名叫徐粲金,原名叫徐姍姍,外界最熟知她,是因為一個標籤:高曉松的前妻。夕又米1988年出生於河南省商丘一個富裕的家庭,家裡還有一個妹妹。
  • 走出半生,歸來卻仍是少年,樸樹的平凡之路
    生如夏花的樸樹,「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這句話比喻樸樹真是再合適不過了。1.孤獨的少俠樸樹這個生在北大校園的男孩,思想卻與北大格格不入。少年的樸樹心理測試的結果就差三分就被判成了變態,抑鬱症伴隨了他很多年。現在在舞臺上看到樸樹,他依舊是靦腆的面對眾人,他不善交流,卻善於用音樂來表達自己的內心。
  • 風塵僕僕數餘載的高曉松,能有此成就也並非一蹴而就
    就在昨天,高曉松過五十歲生日,不知不覺間那個陪伴了我們整個學習生涯的不羈男人也到了知天命的年紀,而昨天也是高曉松從事的相關頻道《曉年鑑》最後一期發布的日子。在最後一期的《曉年鑑》中,高曉松在裡面說了很多心裡話,雖然節目也因故延期,但無疑這是最引人深思的人生經歷,那一段情、那幾個人讓我們看到了現在成長路上的自己。
  • 中年韓寒,活成了當年他最討厭的人
    評委看完,無一不被少年的銳氣和才華震驚,連出題者都想不到,像這樣一個求職者看到倒地的拖把,撿還是不撿的題目,還能這麼寫。 這位十七歲的少年,叫韓寒,知道他的人不多。等到他第一本小說《三重門》出版,很多人就知道韓寒是誰了。人們把他比作中國的凱魯亞克,於是他像凱魯亞克一樣代表了「80後」整整一代人。
  • 時代的聲音:羅大佑、高曉松、許知遠的人生中局
    自成河流的「50後」羅大佑,順流而動的「60後」高曉松 ,逆流前行的「70後」許知遠,「知識分子」是他們承載的共同身份標籤——代表著每個時代保持最清醒思考的群體。他們經歷了什麼樣的人生困境,當人生過半,棋至中局,他們得到了什麼,失去了什麼,明白了什麼? 2000年,一直活躍在港臺歌壇的羅大佑終於在上海舉辦了內地首場個人演唱會。
  • 高曉松50歲生日感言:詩和遠方,是鬥不過苟且的
    圖 | 網絡01刷微博的時候,刷到高曉松的置頂微博,是50歲生日的感悟。追憶前半生,高曉松覺得自己是一個幸福的人。26年前發表第一首歌,有歌迷寫來一麻袋一麻袋的信。這麼多年過去了,寫過信的一些人不曾離開過。他會打開豆瓣,看自己作品的評分,有高分有低分,有誇獎也有批評,都能接受。回過頭看來時的路,一直起起伏伏,踉踉蹌蹌,摸爬滾打到現在,很感激還有人沒走。
  • 高曉松的高級人生
    1996年底,高曉松「火得不知道該幹嘛」,於是決定開個作品演唱會。27歲生日剛過兩天,製作人宮庭海就幫他在南京五臺山體育館籌備好了一切。演出票早早賣完,場館內人山人海,坐著的和站著的擠了個水洩不通。高曉松正在後臺準備,聽說了臺前的盛況,高興之餘,倒也覺得理所當然。宮庭海陪在高曉松旁邊,有些得意地提到還有幾百人因沒有買到票,只能圍在場館門外。
  • 高曉松丨我進監獄那一年,最感謝韓寒
    面對高曉松的起訴,他說:「我的確引用了高曉松的歌詞,而且引用時沒有註明作者,高曉松告我天經地義,他幫哥們兒也是天經地義。」韓寒呼籲粉絲,不要去謾罵別人。同時還發文感慨:「父親(陸天明)跟人吵架,兒子(陸川)跳出來。
  • 自由自在的人生,從50歲開始
    當年歲漸長,你是否還有勇氣去追求詩和遠方?為父母孩子而活,已然辛苦半生,是停下安享晚年迎接死亡,還是決定努力前行整裝待發?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人生總有美好的期許,人生也總應該繼續向前!在行走中見風景,為生命添一抹壯麗。——茲心
  • 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看潘粵明如何玩轉人生
    通過對潘粵明人生的解讀,我好像看見了一個演員,在我還沒怎麼關注他的時候,就已經從奶油小生,成長為油膩大叔了。 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瘦了胖,胖了瘦的臉頰。13歲,就能將自己的名字改成後來家喻戶曉的明星,也是很厲害的。 潘粵明第一部正式出山的劇是94年《三國演義》,他在劇中飾演吳國第三任皇帝孫休,他說,這是他第一部有臺詞的戲。 第一次有臺詞,就出演了重要角色,還演的這麼棒,主要得益於之前跑龍套的經驗。
  • 50歲的鐘麗緹,卻活成了一個「真少女」
    正如節目初始,她那段「蹩腳」的rap宣言:雖然我是50歲,但我的夢想一直沒碎;我內心永遠18歲,我是鍾麗緹,就有那麼slay。她讓我們相信:年齡只是個數字而已。歲月真的可以不留一絲痕跡。不止在臉上,更是在心上。真正的少女感,從不是流於表面。
  • 19歲嫁給38歲高曉松,離婚6年,結伴郭碧婷實現人生逆襲
    原本夢幻而美好的感情破碎了,但是夕又米在之後卻活出了自己真正的人生。,19歲之時嫁給38歲的高曉松雖然獲得了令人羨慕的愛情,但也將自己的前程都斷送了。但是結婚之後卻把自己活成了高太太,或許也正是因此,所以最終導致了這段婚姻的失敗。離婚之後,夕又米想起了自己曾經的夢想,開始成為一個服裝設計師,與合作夥伴創造了自己的服裝品牌。
  • 人生過半,54歲李若彤:我演火了小龍女,卻活成了王語嫣
    而她最不喜歡的角色是王語嫣,因為她傻乎乎的,心裡眼裡沒有自己,只有不愛她的表哥。可是命運捉人,最喜歡小龍女的李若彤,卻活成了自己最不喜歡的王語嫣。 天生就有點混血兒的外貌,高鼻梁,大眼睛的,好看的都不像是父母親生的。或許就是因為這天賜的美貌,在1990年,還在做空姐的她被星探發掘,開始接拍一些廣告,賺點外快。
  • 痴纏郭富城半生無果,欲與同性伴侶度餘生,50歲袁潔瑩無人憐愛
    痴纏郭富城半生無果,欲與同性伴侶度餘生,50歲袁潔瑩無人憐愛!痴纏郭富城半生無果,欲與同性伴侶度餘生,50歲袁潔瑩無人憐愛!歲的年紀,卻依然孑然一身,顏值也不復從前,歲月並沒有寬厚她,曾經被稱之為「女星收割機」的劉鑾雄與袁潔瑩之間有過一段糾葛,但在一起三年之後二人分手,送給她的豪宅也被她變賣,從此與大劉了斷,至於分手的原因,除了大劉並非真心之外,應該也有點私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