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買黃鱔做菜發現上百條線狀寄生蟲

2021-01-10 復禾健康

丁女士從黃鱔中挑出的一條條小蟲。

丁女士從黃鱔中挑出的一條條小蟲。

「太噁心了,黃鱔裡面全是長形的寄生蟲,短的5釐米,長的超過10釐米,顏色是棕褐色的。」前晚11點,家住南京市雙和園小區的丁女士打進本報熱線。她說,自己買了一斤多黃鱔,本想給小孫子補充點營養,餐後才發現黃鱔裡面有上百條寄生蟲,讓一家人直犯噁心。他們一家人從沒見過黃鱔中有寄生蟲,很想知道這些寄生蟲對人體是否有危害。

噁心

吃了整整一盤才發現一條條「蛔蟲」

昨天凌晨,記者來到丁女士家,丁女士的兒子正在將一條條寄生蟲從黃鱔的骨頭中挑出,而他們做好的洋蔥炒黃鱔絲中也夾雜著不少寄生蟲,寄生蟲成線狀,長短不一,條條呈棕褐色。

記者發現,從黃鱔骨頭中挑出的寄生蟲放在清水中,會蜷縮蠕動。「這些蟲子生命力太強了,我用熱水燙了黃鱔三遍,這些寄生蟲還能存活,實在是太可怕了。」丁女士說,她家小孫子特別愛吃黃鱔,而且黃鱔營養價值高,她特地從茶南菜市場買了一斤多黃鱔。她每次有個習慣,黃鱔都是回家自己宰殺的,而且反覆用熱水燙,覺得燙乾淨後才會下鍋燒。當晚,她做的是洋蔥炒黃鱔絲。

由於丁女士是老花眼,宰殺時並未留意到黃鱔中有寄生蟲。洋蔥炒黃鱔絲做好後,還是沒發現寄生蟲,丁女士夫婦和小孫子吃完整整一盤,只留了一小碗給還未下班的兒媳婦。

「媽,這黃鱔絲裡面是什麼呀,一條條的,像蛔蟲!」前晚10點,丁女士的兒媳婦下班回到家中吃飯,一眼就看到了黃鱔絲中夾雜著不少線狀的不明生物。一家人聽到喊聲,立即圍上去看個究竟,丁女士還特地找來老花鏡,這時,大家都看清楚黃鱔絲中有蟲子,個個都犯起了噁心。丁女士快60歲了,第一次發現黃鱔中有蟲子,當即害怕起來,生怕蟲子對人有害,立即讓家人上網查閱資料。

後怕

擔心蟲子侵襲大腦,一夜沒睡覺

「線狀的小蟲是曼氏裂頭蚴的幼蟲,叫原尾蚴。原尾蚴主要寄生在蝌蚪身上,並且和蝌蚪一起發育長大。鱔魚如果吃了感染原尾蚴的蝌蚪或者青蛙,也會被感染。人如果食用了被感染的鱔魚,原尾蚴就會進入人體並發育成成蟲。成蟲有時會進入人的大腦。」很快,丁女士一家在網上查到了這段文字,又想到黃鱔經過反覆燙洗蟲子還沒被燙死,當即害怕了,又怕炒過的黃鱔絲內的蟲子也活著,一家人早晚會被蟲子侵襲大腦,所以想找個專家問問,更想讓更多市民在洗黃鱔時一定要仔細觀察,防止跟他們一樣將寄生蟲吃下肚,鬧得渾身不自在。

昨天上午8點,一夜未睡著覺的丁女士,將從黃鱔中挑出的線狀寄生蟲包好,和記者一起來到茶南菜市場想問個究竟。菜市場的魚販也是一臉無奈,說這些黃鱔都是從水產批發市場進的貨,他也不清楚黃鱔內會有寄生蟲,所以只能給丁女士退錢,但不會承擔任何風險責任。魚販還表明,丁女士吃到的黃鱔有寄生蟲,那麼之前賣的一批黃鱔肯定都有寄生蟲,但都賣光了,只要有人找上門,他會原價退錢,然後找批發商討個說法。

本報記者 曹盧傑

釋疑

已煮熟的蟲體對人體沒有傷害

「這些是線蟲,只要黃鱔煮熟煮透,黃鱔體內的線蟲就會死亡,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江蘇省淡水水產研究所病害防治研究室薛暉主任看到丁女士帶來的寄生蟲表示,線蟲有時會出現在鱔體腸道的後段,細如絲線,但長度通常在5釐米以上,長的甚至達到10釐米左右。多數線蟲會穿過腸壁而鑽入黃鱔的其它器官,嚴重的話可導致黃鱔內出血死亡,目前還沒有證據顯示線蟲會對人體有害。

相關焦點

  • 【真相大追擊】爆炒也殺不死黃鱔體內的寄生蟲?麵條燃燒是怎麼回事?
    還有更可怕的傳言,說高溫殺不死寄生蟲,就算爆炒黃鱔也未必能把黃鱔的寄生蟲殺死,這些都是真的嗎?專家解釋:黃鱔裡面寄生蟲比較多,其中對人體危害比較大的是顎口線蟲;當人吃了帶顎口線幼蟲的魚類,它會像無頭蒼蠅在人體內亂竄。發病症狀伴隨高燒咳嗽,和普通感冒相似,隨後全身部位開始發癢紅腫。
  • 肉裡還能拽出線狀物,市民懷疑這是寄生蟲!
    編者按:哈爾濱一名市民買來一塊五花肉,回家後他把肉分割成小塊冷凍,可還沒等下鍋,問題就來了。他看著肉,直呼太反胃。全文共2095字,閱讀大約需要5分00秒。李偉光又在另外四塊肉上也拽出了線狀物,顏色深淺不一,長度在兩釐米到五釐米之間。
  • 這種東西千萬別誤食,一隻最多可有6000條寄生蟲
    據統計,一隻福壽螺中含有寄生蟲少的有3000條,多的達6000條。(圖片來源:人民日報微博)一、查外觀田螺屁股像寶塔,很尖很立體;福壽螺屁股很扁平稍短些。基本上只是最好也最直觀的辨認方法了。所以,大家吃的時候發現螺殼很容易捏碎,那很大可能就不是田螺了。四、卵區分田螺卵透明且有果凍狀的承載物,一般淹沒在水中;福壽螺卵是粉色,一般粘在水面的植物上、石頭上甚至水面上。所以,野外看到岸邊有粉色卵的螺類,就別想著捉回來爆炒或者燒烤了。
  • 【驚悚】殺條魚竟掏出一米長蟲!這些貨最易長寄生蟲!
    昨天下午,福州市民劉先生到永輝超市買了一條白鯽魚,剖開魚肚,竟然發現魚腸子裡有一條怪蟲,像麵條一樣,伸長可達1米。  劉先生說,他昨天到超市買魚後,未當場宰殺,而是拿回家自己宰殺,沒想到破開魚肚後,腸子裡冒出長長的「麵條」,一開始他沒在意,直接扔在一邊,過了一會「麵條」居然蠕動起來,看上去令人噁心。劉先生這才注意到,這是一條蟲子。看到這一幕,劉先生拿來相機拍照後,就把魚扔掉了,並未到超市找工作人員理論。  從劉先生提供的照片和視頻,記者看到,蟲子為扁狀條形,外觀有些像手擀麵。
  • 越南男子腹部取出上百條寄生蟲
    越南男子腹部取出上百條寄生蟲,膽小的別細看12月21日,越南清化市一名男子腹部疼痛,吃藥後仍未好轉,去醫院檢查後在腹部內發現100多條寄生蟲。醫生即刻為其做手術,將寄生蟲從其腸道內取出。寄生蟲對人體的危害,主要包括其作為病原引起寄生蟲病及作為疾病的傳播媒介兩方面。寄生蟲病對人體健康和畜牧家禽業生產的危害均十分嚴重。在佔世界總人口77%的廣大發展中國家、特別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寄生蟲病依然廣泛流行、威脅著兒童和成人的健康甚至生命。
  • 進口肉類裡竟全是寄生蟲!這些動物,用另一種方式讓人類...
    這一條條像紅色血絲的東西,是什麼?如果沒有看到此新聞,根本不知道,這竟是噁心的寄生蟲...在給魚去骨後,男子在這條黃條螄體內發現8隻寄生蟲,還在不斷蠕動,試圖從魚內爬出。在輾轉多個醫院之後,她的病因終於被找了出來:Gnathostomiasis,顎口線寄生蟲。問題出在她六年前去斐濟旅遊時,吃的烤魚身上。其實是因為烤魚沒有完全熟透,因此身體裡的顎口線蟲沒有被高溫殺死。顎口線蟲又稱內臟遊走性蟲,顧名思義,它能在人體內到處遊走!寄生蟲就這樣依靠她的血肉,生存了五年多。
  • 越南男子腹部取出上百條寄生蟲,膽小的別細看
    12月21日,越南清化市一名男子腹部疼痛,吃藥後仍未好轉,去醫院檢查後在腹部內發現100多條寄生蟲。醫生即刻為其做手術,將寄生蟲從其腸道內取出。寄生蟲對人體的危害,主要包括其作為病原引起寄生蟲病及作為疾病的傳播媒介兩方面。寄生蟲病對人體健康和畜牧家禽業生產的危害均十分嚴重。在佔世界總人口77%的廣大發展中國家、特別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寄生蟲病依然廣泛流行、威脅著兒童和成人的健康甚至生命。防範措施1、飯前便後要洗手。2、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澡。
  • 進口黃鱔檢出高危顎口線蟲 南方旅遊生魚片鱔片少吃
    檢疫人員在6批印度尼西亞黃鱔中採集檢疫樣品26個,檢出陽性樣品14個,陽性率53.8%,共計檢出顎口線蟲數112條,包括頭部檢出4條,內臟中檢出15條,黃鱔肉中檢出93條;在3批菲律賓黃鱔中採集檢疫樣品15個,檢出陽性樣品9個,共計檢出顎口線蟲數70條,包括內臟中檢出9條,黃鱔肉中檢出61條。
  • 34歲女子腿上長了個腫塊近3年,沒想到裡面有近10條寄生蟲……
    腿上長了個「腫塊」,不痛不癢,所以金女士一直也沒在意,然而最近這個「腫塊」卻變大了,而且顏色變深,一碰就痛,於是她到了醫院就診。讓她和醫護人員都感到意外的是,這個「腫塊」裡竟藏著近10條寄生蟲。兩年多前,她發現自己左腿上長了個腫塊,當時以為是被蚊子叮咬,過幾天就會自行消退,所以沒有在意。然而,腫塊卻一直沒消下去,「手摸上去是個硬硬的疙瘩,但它是會活動的。」金女士說,她剛開始還有點擔心,但自己之後沒有出現任何不適,所以又將它拋之腦後了。「最近發現它變大了,我才又緊張起來了,而且以前不痛不癢的,現在一碰就痛。」
  • 被拉進「黑名單」的魚,或是寄生蟲的「窩」,為了健康再饞也別吃
    因為有一些魚早已被拉入了黑名單,勸你還是少吃為宜,因為這些魚當中含有較多的寄生蟲和重金屬,魚販子可能都不吃。如果長時間食用含有寄生蟲或者是重金屬的魚肉,那麼久而久之便會使得身體素質變得越來越差,甚至會加大患上腸胃疾病的風險,所以說免費送咱也不要,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瞧瞧吧。四種魚或是甲醛和重金屬的「滋生地」,為了健康,寧願不吃也別碰。
  • 人體寄生蟲多達193種 如何才能「百毒不侵」?
    從進化論觀點看,寄生蟲在地球上的出現應早於人。人們曾經發現在埃及的兩個木乃伊腎臟裡存在埃及血吸蟲卵,估計木乃伊的年代為公元前1250年左右,距今已有3000餘年。在我國湖北江陵鳳凰山168號墓西漢古屍的肝臟內亦發現許多血吸蟲卵。  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我國對古屍進行寄生蟲學檢查累計13具,除發現血吸蟲卵外,還發現蛔蟲、鞭蟲、薑片蟲、肝吸蟲和絛蟲等多種寄生蟲卵。
  • 桂林市民山腳下發現"怪物" 看似雙頭蛇實為鐵線蟲
    圖為市民發現的鐵線蟲。唐先生在鸚鵡山腳下發現「怪物」看似雙頭蛇 實為鐵線蟲桂林生活網訊(桂林晚報記者陳曉東 文/攝)11日下午,本報接到市民報料反映,稱在鸚鵡山腳下一加油站附近發現一條「雙頭蛇」。桂林市區出現雙頭蛇?記者立即趕往現場採訪。唐先生是翊武路五洲公司運通加油站的工作人員。
  • 黃鱔趣憶
    到了晚上,我們點燃放在「火罩子」(用鐵線紮好的像火籃之類的物件)上的松木塊,帶上黃鱔剪(竹子做的有鋸齒形狀的剪子,黃鱔表面有黏液,這樣的剪子才不會讓它溜走)和裝黃鱔的魚簍就出發了,到田裡進行大肆獵捕。過去沒有宰殺黃鱔的專門工具,只能用菜刀,砧板放在地上,一隻腳踩在放成30度角左右的刀把上,一手用大拇指和中指掐住黃鱔的頭,另一隻手抓住尾巴,從刀尖上拖過去……最後一道工序是最重要的。宰殺好的黃鱔要放在砧板上用刀板或木棒輕輕捶打,然後「拍」扁,拍成片狀,斬成一塊一塊。
  • 黃鱔價格堪比豬肉,野外黃鱔很難見到,啥原因?人工養殖賺錢嗎?
    黃鱔是網紅農產品,價格持續上漲,受消費者歡迎。黃鱔價格上漲原因有三:一是黃鱔肉質鮮嫩,營養價值豐富,富含多種人體需要的元素,能提高人體抵抗疾病的能力;二是野生黃鱔數量持續下降,人工養殖黃鱔技術不成熟;三是網際網路上針對黃鱔的持續炒作,供需關係失衡。以上三個因素出現導致黃鱔價格持續走高,整體價格行情趨好。
  • 科普貼丨每條黃鱔都有寄生蟲?
    原來一般經爆炒的鱔魚,由於裡面溫度不夠高,寄生蟲很可能沒被殺死!求著記者,上實驗!求真記者分別從深圳、長沙、上海三地隨機購買了5斤鱔魚,都是老闆們說沒有寄生蟲的!接下來,求真記者把著三袋鱔魚全部送到了中疾控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衛生部寄生蟲病學重點實驗室。請這裡的專業人員進行檢測。檢測人員從中隨便拎起了一條鱔魚檢測,就告訴我們這裡面有寄生蟲!解剖其中一條鱔魚,裡面就發現了6條棘頭蟲。
  • 提醒:4種食物被拉入黑名單,是寄生蟲的「窩」,千萬管住嘴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被告知:絕對不可以喝生水,因為生水中含有大量的寄生蟲,如果進入體內,後果會不堪設想。前段時間有一個報導,一名20多歲的女生,右胳膊又癢又痛,還有些發麻,一開始以為是過敏了,但是隔了幾天,越來越嚴重了,不得已去醫院檢查以後,醫生從中取出了一條20釐米長的寄生蟲。
  • 肥鴨、黃鱔、蟹宴、青魚……吃出一個上海的秋
    重陽節要吃重陽糕,秋天開始食蟹忙,而剛剛過去的中秋節,讓許多上海人的家裡都飄出了芋艿老鴨湯的香氣,這是上海市民最熟悉的秋季節令食品。
  • 這些美食中很可能有寄生蟲,能不碰就別碰,第一個很多人喜歡吃
    我們國家「吃貨」有很多,不管什麼食物只要能下得去口都能成為餐桌上的美味。俗話說,病從口入,臨床上很多因為誤食導致的中毒事件,有些食物恰恰是寄生蟲也喜歡的美味,下面幾種大家一定要小心:1、蝦蟹類:不管是小龍蝦、大蝦還是螃蟹,這些水產食物都是寄生蟲喜歡的「美味」,尤其是不明來歷的蝦蟹類食物,很可能因為生長環境惡劣導致食物安全存在隱患。如果這樣的蝦蟹沒有完全煮熟煮透,那麼寄生在蝦蟹中的肺吸蟲囊就會進入人體中,導致中毒反應的發生。
  • 吃蛇身上寄生蟲百毒不侵? 專家建議不要嘗試
    昨日10:18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先生:桐廬一個村裡有個五六歲的女孩,家長抓五步蛇給她吃,女孩吃了以後肚子圓滾滾的,裡面長寄生蟲了,這個事情絕對真實的。  這位先生說,事情發生在桐廬新合鄉引坑村。當地有個風俗,孩子生長發育的時候,要弄條蛇(一般是蘄蛇,即五步蛇)吃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