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大追擊】爆炒也殺不死黃鱔體內的寄生蟲?麵條燃燒是怎麼回事?

2021-03-04 膳食計

戳藍字免費關注「生活調查團」,隨時為你排憂解難!

一、黃鱔有寄生蟲?

其實坊間就一直有傳言,說黃鱔由於生長在河渠的環境,所以鱔魚體內有多種寄生蟲,在解剖鱔魚時,你用肉眼都能看見他們的活動。還有更可怕的傳言,說高溫殺不死寄生蟲,就算爆炒黃鱔也未必能把黃鱔的寄生蟲殺死,這些都是真的嗎?

專家解釋:黃鱔裡面寄生蟲比較多,其中對人體危害比較大的是顎口線蟲;當人吃了帶顎口線幼蟲的魚類,它會像無頭蒼蠅在人體內亂竄。發病症狀伴隨高燒咳嗽,和普通感冒相似,隨後全身部位開始發癢紅腫。顎口線蟲進入眼睛可致失明,進大腦還可能致命。

為了調查市面上的黃鱔是否存在寄生蟲,欄目組從市面上不同的地方買到了三條黃鱔,開始進行實驗調查。

實驗內容:

工作人員分別用刀把從市面上買回來的黃鱔解剖,觀察裡面是否有寄生蟲的存在。

觀察結果:發現三條黃鱔中其中一條發現了寄生蟲,肉眼直接能看到。

隨後,工作人員把這三份黃鱔用顯微鏡進行觀察。

觀察結果:三份樣品並沒有發現顎口線蟲,但是其中一份發現有棘頭蟲。

問題一:什麼是刺頭蟲?它對我們身體有什麼危害呢?


專家解釋:黃鱔中最常見的寄生蟲就是棘頭蟲。棘頭蟲能感染人,主要在是胃腸道裡面,會造成腹瀉、便秘、還有腹痛的症狀。如果黃鱔是野外生殖的,或者在池塘裡面,池塘水被汙染之後,黃鱔就會被感染幾種寄生蟲。

問題二:那麼預防的方法是什麼呢?我們平時的烹調能不能殺滅寄生蟲呢?坊間不是說爆炒也有可能殺不死黃鱔體內的寄生蟲嗎?



問題三:生魚片有寄生蟲嗎?

專家解釋:生魚片不要吃,特別在這樣的季節。而且吃魚一定要煮熟、煮透。如果發現寄生蟲,要服用去除寄生蟲藥物。


二、麵條為什麼會燃燒?

麵食,廣東人做的其實一點都不輸於北方,包括竹升面、車仔面,雲吞麵,但是也有網友質疑,發現在外面吃的麵條有些煮了很久,仍然不漲不爛,非常光滑,這樣的麵條可能添加了一種化學品——明膠。而且還發現,麵條居然可以燃燒起來。


明膠是什麼?合格的明膠並不可怕,合格的明膠是從動物的鮮皮骨料裡面提取的,這些都是膠原蛋白成分。但是有媒體曝出,有些商家,為了降低成本,獲得更多的利潤,會用皮革料、邊角料、懶皮革等作為原料生產明膠。

問題一:添加了工業明膠的麵條有什麼危害?

專家解釋:工業明膠是廢舊皮革熬的,皮革制含有些重金屬,主要是金屬鉻,它會破壞人體骨骼以及造血幹細胞,長期食用可能導致骨質疏鬆,嚴重的會患上癌症。

麵條添加了明膠會燃燒?為了調查清楚,我們的工作人員從市場上買了三份不同的溼麵條,進行燃燒實驗。

麵條燃燒試驗:

實驗現象:三份溼麵條均可以燃燒,帶有黑色的沉澱物,並且有一股刺鼻難聞的味道。

問題二:為什麼溼的麵條也會燃燒起來?麵條裡面是不是添加了什麼物質呢?

專家解釋:麵條都是有機可燃物,被點燃不足為奇,而溼麵條由於受到火焰加熱乾燥,被燃燒也是正常情況,並不能證明是否含有食品添加劑;而且麵條能燃燒和本身含有蛋白質也有關係。


到底是不是所有含澱粉的食品都能燃燒呢?調查員從市面上購買了多款印有QS標誌的澱粉食品,分別是粉絲、薯條、方便麵、方包,進行燃燒實驗。


實驗現象:五種食品都會燃燒。

實驗結論:麵食食譜燃燒屬於正常現象。


問題三:為什麼有些麵條會有韌性,而有些卻沒有呢?

專家解釋:有沒有韌性和做麵條的手藝有關,機器做出來的麵條是沒有韌性的;而手工做出來的麵條,會醒面,傳統做面的工序,就會很有韌性。大家可以借鑑這個方法來買到自己喜歡的麵條。

三、發黃的雪耳有毒?

有人說顏色偏黃的雪耳才是正常雪耳,而顏色偏白的雪耳有可能是不法商販加工過的;也有人說發黃的雪耳其實才是有問題的,吃了可能會引起我們中毒?

我們節目組之前調查過,發白的雪耳有可能是漂白處理過的,而近段時間聽說,發黃的雪耳也存在問題,到底是不是這樣呢?

調查員從市面購買了三份發黃程度不同的雪耳,檢測雪耳裡面的黃桿菌含量。

調查員把三份雪耳取樣,送到專業檢測機構檢測。

檢測結果:三份銀耳樣品,只有發黃程度最高的銀耳檢測到黃桿菌成分,但含量並不高。

問題一:發黃的雪耳會引起中毒嗎?是怎麼回事呢?

專家解釋:變質發黃的雪耳有可能是受黃桿菌汙染所造成,吃了可引起頭暈、肚痛和腹瀉等中毒現象。建議大家不能購買顏色太偏的雪耳。

問題二:如何挑選優質雪耳?

專家解釋:

1、看顏色。好的雪耳顏色發白,或者是微黃色。顏色過白的雪耳可能是用硫磺燻過的,如果是呈黃色或暗黃色,很可能是受潮後又烘乾的,品質不好。

2、看外形。 好的雪耳外形比較圓潤、朵大、質感蓬鬆、間隙均勻,而且肉質比較肥厚,雪耳蒂上沒有黑斑和雜質。朵形不全、蒂間不乾淨的質量比較差。

3、看質感。 雪耳中含有大量膠質,所以好的雪耳質感柔韌,不易斷裂。

4、聞氣味。 好的雪耳乾燥無異味。用特殊化學製劑燻過的還會有一種刺鼻的氣味兒,受潮、發黴、變質後的雪耳聞起來會有一股酸味兒,建議不要食用。

5、嘗味道。 如果雪耳嘗起來有點兒淡淡的辣味兒,說明雪耳的質量很差,最好不要食用。



回復1

了解「睡覺愛磨牙,原因居然是這個!附治療小偏方~

回復2

了解「這些食物一吃就胖,想減肥的人少碰!

回復3

了解「家裡最應該扔掉的12樣東西,看完我馬上扔了!

回復4

了解「抹布再髒也不怕,只要加點這個,不用洗也能瞬間變乾淨!

回復5

了解「護肝最好的食物,醫藥研究所發布!終身用藥、害怕肝癌的都看看

回復6

了解「年後寶寶最易遭遇的3大疾病,做好這幾點讓寶寶擁有健康!

回復7

了解「這些反季水果有催熟劑,千萬別給孩子吃!

回復8

了解「在廁所劃一根火柴,一分鐘後驚呆你!

回復9

了解「不拔充電器,後果竟如此嚴重!趕快提醒你家人!」

回復10

了解「春天身體裡有一把火!這樣做,中醫教你對症滅火~

商務合作•微信託管

歡迎致電18011723519

相關焦點

  • 科普貼丨每條黃鱔都有寄生蟲?
    最近就有很多網友@新聞大求真,說鱔魚體內有多種寄生蟲,一般爆炒還未必能殺死!
  • 市民買黃鱔做菜發現上百條線狀寄生蟲
    她說,自己買了一斤多黃鱔,本想給小孫子補充點營養,餐後才發現黃鱔裡面有上百條寄生蟲,讓一家人直犯噁心。他們一家人從沒見過黃鱔中有寄生蟲,很想知道這些寄生蟲對人體是否有危害。噁心吃了整整一盤才發現一條條「蛔蟲」昨天凌晨,記者來到丁女士家,丁女士的兒子正在將一條條寄生蟲從黃鱔的骨頭中挑出,而他們做好的洋蔥炒黃鱔絲中也夾雜著不少寄生蟲,寄生蟲成線狀,長短不一,條條呈棕褐色。記者發現,從黃鱔骨頭中挑出的寄生蟲放在清水中,會蜷縮蠕動。「這些蟲子生命力太強了,我用熱水燙了黃鱔三遍,這些寄生蟲還能存活,實在是太可怕了。」
  • 烹飪常識掃盲:黃鱔能爆炒嗎?
    在今日頭條上面看到問答,問黃鱔要如何爆炒才好吃。    很多美食領域優質作家紛紛長篇大論,講述各自如何爆炒鱔魚。
  • 這5道菜中藏的寄生蟲超級多,很多人都愛吃,小心別中招
    其實小龍蝦只要是在高溫開水中煮至少十分鐘以上就可以殺死寄生蟲,但是我們在外面吃的小龍蝦很多都是爆炒的,而商家為了節省時間也並不會給你水煮那麼久,所以外面的小龍蝦很多寄生蟲都沒有完全殺死,愛在外面吃小龍蝦的要注意了。
  • 進口肉類裡竟全是寄生蟲!這些動物,用另一種方式讓人類...
    如果沒有看到此新聞,根本不知道,這竟是噁心的寄生蟲...在給魚去骨後,男子在這條黃條螄體內發現8隻寄生蟲,還在不斷蠕動,試圖從魚內爬出。然而去了醫院,醫生卻診斷不出病因,只能開止痛藥。六年間她的身體不斷地疼痛,手腳痛完脖子痛,沒有一刻安寧。她經常在半夜活活疼醒,生不如死。在輾轉多個醫院之後,她的病因終於被找了出來:Gnathostomiasis,顎口線寄生蟲。問題出在她六年前去斐濟旅遊時,吃的烤魚身上。
  • 廣西一男子親眼看大量肝吸蟲從體內爬出!別傻了,芥末、白酒真殺不...
    圖片來源:廣西醫科大一附院在病房裡,該男子正躺著,身上還放置著一些導管,其中一根是「肝吸蟲專用通道」。幾天來,他每天親眼看著肝吸蟲不斷從自己體內爬出。圖片來源:廣西新聞頻道據介紹,這類合併有肝吸蟲感染的肝病患者很常見,肝吸蟲會給肝臟手術帶來很多麻煩。
  • 進口黃鱔檢出高危顎口線蟲 南方旅遊生魚片鱔片少吃
    也可以吃阿苯達唑(腸蟲清),不過吃的劑量很大,要連吃20天,效果也一般,副作用也大。  幹小仙研究員說,這些年,隨著去東南亞旅遊的人越來越多,而遊客到廣東、廣西旅遊時,也喜歡吃當地的魚生、冰鱔片等,因此感染鄂口線蟲的也越來越多。這兩年來,到她這裡來諮詢診斷的患者,遍布全國各地。
  • 「黃鱔門」事件視頻流出 為博眼球竟然將黃鱔放入下體 女主播琪琪死亡是真是假
    但在今天,當事女主播在空間中發表動態闢謠「佩服那些網上的癟三,本來不想出來的可都造謠我死了,自己看看這黃鱔多大就知道了,我是夜店裡工作的,平時沒事在網上找老闆你們懂得,那晚是給幾個老闆直播,造謠我死的人都死一jia」。而作為以賣黃鱔為生的老闆卻叫苦不迭。更是發微博哀求網友不要再傳這件事「求求你們別在轉發那個黃鱔女主播的視頻了!你們這讓我這個賣黃鱔為生的怎麼辦?
  • 女主播琪琪黃鱔門事件被指抄襲日本AV 黃鱔鑽下體太變態
    3月27日消息,女主播琪琪黃鱔門事件被指抄襲日本AV,黃鱔鑽下體太變態。最近,女主播琪琪徹底火了,女主播琪琪把黃鱔塞進下體,實在是打開了一眾小夥伴們的腦洞,不過有人稱,黃鱔門視頻不過是炒作而已,女主播琪琪被指抄襲日本AV情節,用黃鱔自慰,實在是太變態。
  • 第一條寄生蟲是如何鑽進其它動物體內的?
    原創 SME SME科技故事 收錄於話題#動植物10#寄生蟲9你或許不知道,大多數寄生蟲類群早在2.5億年前的中生代之前就已經出現了,這說起來還有點反直覺。寄生蟲比它們現在的宿主歷史還要更為悠久,那在宿主出現之前,它們是怎麼生存的?
  • 龜體內寄生蟲的類別及危害
    提到「寄生蟲」,龜友通常想到線蟲型的生物,但是有致病能力的有害寄生蟲種類繁多,包含內寄生蟲與外寄生蟲 本期主要和大家概略講解下體內寄生蟲,龜是否遭受感染的徵兆: 拒絕進食、體重減輕、活動力降低或無精打採、嘔吐、腹瀉、拉稀、口中流出少量液體、呼吸有打呼聲以及因為拒絕進食所產生的營養不良現象等。 體內寄生蟲有何危害?
  • 水煮不爛、油炸不熟、高溫殺不死...豬肉裡有這麼兇殘的寄生蟲?
    我們在豬肉中發現白色帶狀物,這是「水煮不爛、油炸不熟、高溫殺不死」的「鉤蟲」!鉤蟲對人體有巨大的危害!什麼?消息不夠爆炸?那我上「豬肉鉤蟲」的相關圖片,視頻配圖片,多驚悚!拜託,我又不是專家,我怎麼知道?我已經很隱晦地說明了我這是傳言,你要信了我也沒辦法。以上是一個傳播謠言的媒體人的心裡獨白,我們先不說他的做法對不對,我們先就豬肉鉤蟲這件事情來分析分析。
  • 貓咪嘔吐怎麼回事?常見問題方法全攻略!
    貓咪嘔吐怎麼回事?很多情況就是這樣平時的忽視導致的,所以鏟屎官們千萬不能偷懶!②食物幫助排出:也可給貓咪吃一些幫助腸胃蠕動排出毛球的食材,如:南瓜、地瓜、洋車前子、小麥草等。原因二:消化困難(貓咪嘔吐怎麼回事?
  • 【驚悚】殺條魚竟掏出一米長蟲!這些貨最易長寄生蟲!
    劉先生說,他昨天到超市買魚後,未當場宰殺,而是拿回家自己宰殺,沒想到破開魚肚後,腸子裡冒出長長的「麵條」,一開始他沒在意,直接扔在一邊,過了一會「麵條」居然蠕動起來,看上去令人噁心。劉先生這才注意到,這是一條蟲子。看到這一幕,劉先生拿來相機拍照後,就把魚扔掉了,並未到超市找工作人員理論。  從劉先生提供的照片和視頻,記者看到,蟲子為扁狀條形,外觀有些像手擀麵。
  • 寧願不吃,也不要碰這些「美食」,暗藏太多寄生蟲,別大意
    相信很多人都發現了一個現象,那就是現代人的身體和以前人的身體相比越來越不健康,就好像是在退化,各種新奇的疾病也是花樣百出,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寧願不吃,也不要碰這些「美食」,暗藏太多寄生蟲,別大意下面給大家列出了受很多人歡迎的美食,但是這些食物中都含有大量的寄生蟲和細菌,大家一定要注意避免經常食用。
  • 狗狗不吃飯沒食慾是怎麼回事?
  • 這6年,我生不如死!只是因為一次意外
    最近媒體報導一個女孩吃魚後生不如死!
  • 觀賞魚肚子大怎麼回事?常見原因分析,魚缸內應對方法如下
    今天我們還來解答魚友問題,這次魚友的問題大致如下:「你好,我的鸚鵡魚肚子突然變大,是怎麼回事?」肚子變大其實往往都是腸胃的問題了,這些亂七八糟的毛病其實大多數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餵出來的!養魚不要太常餵食,餵多了魚吃太多就容易引起一系列的腸胃疾病。
  • 《寄生蟲》與《燃燒》:階層悲劇的偶然性與必然性
    忽聽司機大吼一聲:「誰啊!把鞋穿上!一車人都快被你燻死了!」這是兩個關於令人不適的氣味的片斷,當然,更關於貧窮:氣味成為區分社會階層的標誌。尤其都市空間中,人際物理距離遠較鄉村為近,尤其在摩肩接踵的公共運輸工具如地鐵與公車、或公共空間如辦公室中 。
  • 燃燒電視劇許佳桐結局悲慘嗎怎麼死的 許佳桐最後死了嗎
    電視劇《燃燒》中,女主許佳桐曾和高風有過一段短暫的感情,即便分開多年,許佳桐心中仍舊有高風,還會為高風介紹工作,但在故事結局中,許佳桐的結局非常悽慘,黑化後跳崖身亡。  許佳桐的黑化並非是因為感情問題,而是為了守住家族的秘密,她是趙月娥選定的接班人,在趙月娥告訴她事情的真相後,她知道了許家的發家史,為了守住秘密,她只能選擇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