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說生孩子實在是相當不易,但是照顧孩子可比什麼都困難了,對於沒有一點經驗的孕婦媽媽來說,這就成了她們最為頭痛的事情了,寶寶在很小的時候,他們對於周圍環境都是處於探索的狀態,很多情況都會讓父母感到無語,還有一些寶寶的反應,也是讓父母們擔憂的厲害。
像是寶寶在休息的期間,突然就是一蹬腿,兩隻小手胡亂的一比劃就醒了過來,光是這樣還不夠,醒來之後還要哭鬧一陣,多數的父母遇見這種狀況通常都會以為自己寶寶是否是得了什麼病,或者是哪裡有不舒服。以上的表現父母們都不用太過憂心,類似於這種一驚一乍的表現其實都是寶寶的一種反射作用。
這些反應都是寶寶的自我保護機制,就像寶寶在睡覺時,突然被改變了姿勢,就會下意識抱住頭部,或者是蹬腿,屬於一種驚嚇的反射,不過這些狀況一般都只發生在兩個月以下的寶寶身上。
那父母遇到寶寶在睡覺時突然的反射應如何應對呢?只需做好這3點:
1、首先是寶寶如果在睡覺時驚醒,作為父母的就可以發出一些聲音來回應,讓寶寶知道父母就在身邊,給予他安全感,還可以幫助促進寶寶的聽力。總之,寶寶在睡覺時父母沒有必要可以創造安靜的環境,可以適當地發出一些聲音,對寶寶的睡眠都是有幫助的。
2、以前我們都會給寶寶使用襁褓,有人說這樣會對寶寶發育不好,那是由於捆得太緊了,所以限制了寶寶,只要合理的使用,就能提升寶寶的休息質量,還可以明顯地降低寶寶被驚醒的次數。
3、最後一種就是最簡便的方式也是大多媽媽們第一時間作出的反應,當寶寶出現驚嚇反射,媽媽們都會去主動安撫寶寶,這是自然和直接有效的方式,所以寶寶出現這種現象,媽媽們去安撫一下寶寶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