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大成58

2021-02-23 一起學習零基礎英語及國學

飛經引氣

下面呢!我們要介紹飛經引氣四種手法。在《針灸大成》上面,它是青龍擺尾、赤鳳搖頭、龍虎交戰、龍虎升降。第一個是青龍擺尾。這個飛經引氣,跟剛才的飛針引氣不太一樣。第一個原名叫青龍擺尾,《針灸大成》上面寫蒼龍擺尾,這無所謂,文字上不重要。第二個白虎搖頭。原名是青龍搖頭,不知道是誰把它改成白虎,無可考,隨便啦!只要手法對就好了。第三個叫蒼龜探穴。鳥龜的龜這個字最不好寫,不知道是誰搞出來,你畫個圖不就結束了,偏偏要寫成這樣子,真麻煩!原名是青龍,但因為跟青跟蒼的意思重複了,後來變成蒼龜探穴沒了,不見了,但原來有四個。這第四個叫做赤鳳迎源。這四個是飛經引氣的法。青龍擺尾與白虎搖頭青龍擺尾是補的手法。什麼叫補的手法,我們針下進去,你會用到補,是虛症才會用到補。我們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對不對?虛症我們會用這個手法。比如說,我現在是足陽明胃經的虛症,如乳房太小是虛症,太大有硬塊就是實症,或者是臉頰痛,偏偏要扎母穴的時候,解溪穴不好下,或者是解溪穴沒有了。那你可在足三裡上面做,足三裡是本穴,虛症、實症都可以用。我們要用青龍擺尾做補。病人正面對著你,他的經絡是這樣子走的哦。針扎到足三裡,左右轉針,引到氣(這叫捻針)以後,將針柄左右搖。當你在左右搖時,就已經是在補了。這就是青龍擺尾。病人會很熱,補的越強,病人就越熱。所以,我們用細的針去搖,你搖粗的針的話會更痛。針在身體裡面,你搖的時候是引動氣,這叫飛經引氣。在經絡上面,用飛的方式,這是補的手法。你可以搖九下,這是青龍擺尾。再來是白虎搖頭,白虎搖頭是瀉法。瀉的時候我們有歌訣四個字,退方進圓。這個白虎搖頭,是搖鈴狀。當針扎到穴道去以後,做插提的時候,退是方形的退,退針出來做補瀉。我們現在做白虎搖頭。做補瀉的時候,針尾成方形的慢慢出來。出來到了頂了以後,要進針回去的時候,圓形的這樣進去。會用到這種補瀉的手法,一定是用在肌肉很多的地方。而且是用在原穴或本穴。因為當經的子穴或當經的母穴,都在手腳邊。所以不需要什麼青龍擺尾、白虎搖頭。否則,你搖完病人也痛死了,要找肉多的地方,我們在本穴、原穴上做補瀉。

蒼龜探穴與赤鳳迎源

再來是蒼龜探穴。蒼龜探穴就好像烏龜進入泥土裡面的「象」。龜在水裡、泥巴裡,它是無孔不入的。鑽進去是進入土的象。所以,我們是一退三進。什麼叫一退三進?比如說,這是皮膚表面,我這針扎到穴道,然後左右轉,氣到了,病人感到很酸。這時候你要做蒼龜探穴,就是補啊。先退下來,退到皮膚表面。再進去的時候,分三次下針,一次比一次深。比如說,這是皮,這是骨,穴道在這邊,這是皮層哦。你先扎到穴道,針扎到穴道以後,再提出來。針先下到穴道後,第一個動作先提到皮膚表面上,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一進、再進、三進。實際上,一進是到這邊先等一下,等一下再進一次,然後再第三進。一進、二進、三進。這是一退三進,這是蒼龜探穴。當這個人身體有硬塊或痞塊。我們用報刺法,如果刺完了,硬塊雖還在,沒有變小,但變軟了。這是正面,你正面這樣下針。從側面、從剖面看都一樣。你的針柄是這樣子,針下到底下,拉到皮層的時候,你一進、二進、三進,知道我的意思嗎?然後再拉到皮層,一進、二進、三進。這個很強哦,我們去積塊,去痞塊都可以用,這是個補的手法。那赤鳳搖頭呢?又叫赤鳳迎源,這是瀉的手法。瀉的手法是退方進圓。但是在退方進圓的時候,進圓的同時要搖動針柄。這比較複雜一點。退出來的時候。針是方的出來,進去是圓的進去。同時在下針的時候,要搖動針柄,這就是赤鳳迎源,也叫赤鳳搖頭。這四個飛經引氣的方法,就是出自《針灸聚英》。大部分來說,我們做完手法是不留針的。補的話針孔按到。瀉的話,針孔不要按,都不留針。用手法來讓它很快的完成。我們臨床上做的時候,比如說病人很急,或早上只有三個小時,卻來了一百個病人,那怎麼處理?就飛啊、引氣啊,讓它馬上結束。人不多的話,一個人二十分鐘,針下去就留針在裡面。就不需要做那麼強烈的手法,不用瞬間完成這個動作。當然這個動作可以縮短我們留針的時間,我們做完,就可以起針了。你就看人多人少來決定。再下面就是龍虎交戰和龍虎升降。

龍虎交戰與龍虎升降

龍虎交戰和龍虎升降,這兩種是相反的。使用的時機不一樣。你只要記得,中國人把龍當成九,虎當六。龍是純陽,老虎是陰數,是六。就是龍九、虎六。這是我們的針刺手法。龍虎交戰呢?個龍虎交戰在三部,三部就是天、人、地,在這三部上面呢,一補一瀉。所謂三部一補一瀉就是針在天部裡面。這個是皮,這個是骨,這個是皮下到骨邊分三個,天、人、地。我們針下去,引到氣後,把針提到天部這邊,在天部這邊,如果順著氣脈,右轉,快轉,用捻轉法。先做九次補,再回頭做六次的瀉。然後做完以後再到人部,做九次的補、六次的瀉,再到地部做九次的補,六次的瀉。這是所謂的三部都有一補一瀉。那平常在做九、做六真的很複雜,我平常做一啦,一個補完一個瀉。這是最快速的方法。你看書上寫三部都是一補一瀉,但真要做就做九次跟六次。那平常你做一個補、一個瀉。天部做完,做地部,然後一補一瀉,再人部,一補一瀉。這樣天、人、地都一補一瀉。在龍虎交戰上,都是用捻轉法。在龍虎升降法呢?就是用插提。同樣的在三部做一補一瀉。氣至以後,用插提法完了以後,把針提起來,提在天部這個地方,放在那等,讓它氣一直在那邊循環。做完補瀉後,氣會循環。龍虎交戰的目的是止痛。強烈的痛,不管那個痛是頭痛,牙痛,癌症的痛,或是意外的痛,通通可以用龍虎交戰,這是鎮痛的手法。龍虎升降的目的是什麼?就是我們的氣要經過關節,關節卡住了,氣過不去。比如說,有人脫臼或是骨頭斷了,氣過不去。我們的關節有堵塞,我們就會用龍虎升降法讓氣過去。所以,這個使用時機是在外科、傷科,很嚴重的痛,都是氣機堵到的時候,我們才會用這種方法。一般龍虎升降的方式就是插提法,天部、人部、地部各用一次的插提法。龍虎升降是用在關節脫臼或風溼關節腫很大,氣過不去時用的。龍虎交戰就是捻轉法。主要目的是止痛用的。是針灸麻醉,針灸的止痛手法。若骨頭沒有裂的話,用龍虎交戰就可以了。麻醉的效果會很強。好,我們休息一下。

相關焦點

  • 《針灸大成》馬丹陽天星十二穴,用好十二穴,幾乎可以治療全身所有的疾病
    穴道數量在歷代的發展中,慢慢地累積,到明朝的《針灸大成》,就已經記載了有三百六十一穴。人身上有三百六十一個穴道,分布在十二條「正經」和任、督兩條脈上;每一個經絡上的穴道數量不一,例如膀胱經上最多,有六十七個穴道,心經、心包經最少,各有九個穴道。穴道的數量那麼多,臨床上究竟有哪些穴道可以選用?
  • 古法針灸行針補洩運氣行氣手法
    在《金針賦》中列為「飛經走氣」第二法,以後《針灸聚英》、《針灸大成》等稱為「赤鳳搖頭」。本法是根據操作時提插、捻轉、搖針,猶似老虎(赤鳳)搖頭之狀而命名。《金針賦》中所論「退方進園」,明·汪機認為是左右捻轉,「提針而運之」的意思。《醫學入門》提出「龍為氣,虎為血」,認為青龍擺尾可行氣,白虎搖頭可行血;《針灸大成》明確指出「青龍擺尾手法,補;赤鳳搖頭手法,瀉」。
  • 中醫針灸經典《針灸神書·瓊、馬天星穴治病歌》
    經明代推崇道家針灸的徐鳳收入《針灸大全》(1439)後,楊繼洲又載入《針灸大成》(1601),因而流傳甚廣。筆者認為,「天星十一穴」歌訣中瓊瑤真人講究辨證施針手法,這是很可貴的。而馬丹陽為了簡便,只在每穴下寫明針幾分,灸幾壯,不加以辨證施術,顯然在臨床療效上不如前者。
  • 針灸的魅力——來自健康禪養院
    可能大多數人對於針灸的認知,是來源於電視劇,在古裝劇,武俠劇裡,每當有人受傷,總有神醫拿出銀針,幾針便能見效,於是針灸仿佛成了神醫的代名詞。其實在歷史上,不乏有許多名醫大家利用針灸來回天救逆的例子!除了以上的例子,歷史上還有好多名醫運用針灸的神奇案例,比如:孫真人銀針救駕,針灸放血治癒唐高宗的頭暈目眩,王惟一和針灸銅人的故事,王執中痴迷針灸,朱丹溪耳針治眼病等等。
  • 郭誠傑,針灸路上精耕六十年,針灸治療乳腺增生第一人
    針灸攻克乳腺頑疾  「我用針灸治療乳腺增生是一個偶然的機會」。郭誠傑說到,「1976年,我在腫瘤科轉科的第一天就遇到一個乳房有腫塊的就診女性,在吃了許多藥都沒啥效果的情況下,非要我這個針灸大夫給她治療。」  猶豫再三,郭誠傑心想,反正針灸也不會產生副作用,就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為這位女病人做了針灸治療。
  • 潘粵明父親中風,針灸刺血自救微博10萬點讚,針灸急救,被淡忘的最好急救術!
    原來,在18日凌晨潘粵明父親新發腦梗,因為疫情的原因,醫院暫時無法收治,在醫生指導下母親在家用針灸刺血方法處理,順利幫助爸爸度過難關。而針灸對於搶救昏迷、痙攣以及部分血症,見效快,效果顯著,體現了中醫急救的實力,讓世人認識到中醫在急救領域的顯著效果。
  • 中醫針灸:古代的「起死回生」術,被外國人當成教科書學習
    針灸的原理在古代文獻中,《病能論》記載:「有病頸癰,或石治之,或針灸治之而皆已。」這說明有脖頸疼痛症狀的時候,同樣可以用針灸。那麼針灸的原理究竟是什麼呢?為什麼這樣小小的銀針就可以起到這樣的作用呢?如今減肥的方式多種多樣,在西藥中,減肥可以吃減肥藥等等,但是比起來針灸減肥,安全快捷方便,而且沒有不良反應,所以針灸的治療原理得到了眾多人的認可,針灸減肥也得到了很多人的青睞。針灸來源和歷史最早的針灸,據說在2500年前就已經出現,「神醫」扁鵲就是因為針灸而出名。
  • 靈樞針灸創始人黃曉晨肺腑之言:我們應當如何學中醫?
    那麼我想說的是,很多針灸的書籍都有方案,比如《針灸大成》、《甲乙經》、《董氏奇穴》等等,你可以按照那些方法解決。」這種情況很普遍,這也是中醫不能發揚起來的根本原因,見症下針下藥。靈樞第一篇提到「凡將用針,必先診脈,視氣之巨易,乃可以治。」
  • 【針灸擷菁】青龍擺尾——傳統複式針刺手法的操作規範及在男科疾病中的應用 之四
    《針灸聚英》中用歌賦形式記述了此種方法,並將「青」字改為「蒼」字 ,「蒼龍擺尾氣交流、血氣奮飛遍體周,任君疼痛諸般疾,一插須臾萬病休」。該法是以針尖方向行氣為主,並結合搖針行氣、九六法、分層法而組成的複式手法。儘管如此,無論是青龍擺尾,抑或是蒼龍擺尾,都是由於本法操作時撥搖針柄,猶似龍尾擺動的狀況而命名的。
  • 針灸後要注意什麼 針灸後的注意事項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人們並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做針灸,才能夠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好的效果的,針灸後要注意什麼呢?針灸後的注意事項到底是什麼?具體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的做針灸才是最重要的。
  • 扎了很久針灸沒有效果,作為針灸醫生的你該如何提高針灸療效?
    後來經過朋友介紹,在一個小診所接受針灸治療,症狀可明顯緩解,但是第二天又會恢復如初。後在機緣巧合之下找到了我治療,我經過望聞問切,通過辯證分析,最終決定從體質入手,在局部取穴的同時,根據此患者的體質差異加以辯證選穴,最終經過兩個周期的治療頭疼的症狀完全消失,其他以前出現的問題如怕冷等症狀也都有緩解。
  • 針灸適宜人群比較廣,針灸前必知的注意事項!
    針灸適宜人群比較廣,一般來說,有急性感染的患者,或者攜帶有血液性疾病的人,不適宜做針灸。因此可以看出,針灸對患者的選擇類型上還是有具體要求的。 其中,除了一些特定疾病的患者不能做針灸外,針灸時病人最好在針刺前先告知醫生自己有無懷孕、或者身上是否有大面積的溼疹情況等等,通過醫生診斷後再決定做不做針灸,或者對針灸部位更換位置處理,這也是在針灸時希望大家能注意的。 另外,對於前來針灸的患者最好提前吃飯,因為針灸是不需要空腹的。
  • 膝蓋反覆疼痛,針灸時你選取了膝陽關穴嗎?膝骨性關節炎選它沒錯
    很多朋友肯定知道,膝蓋疼痛需要針灸。針灸可以舒筋通絡、活血止痛,膝蓋是人體最大的「筋會」,所以舒筋活血才是關鍵,多以局部取穴為主,如內外膝眼、陽陵泉、陰陵泉、膝陽關、鶴頂、膝關等穴。這些穴位都是膝蓋局部的穴位,每個穴位都有特定的功效和作用,今天單獨來講一講膝陽關穴。
  • 甘州區大成學校開展讀100本好書」活動
    >> 縣區 >> 甘州 甘州區大成學校開展讀
  • 針灸「從外治內」功效多 針灸後調養不可少
    針灸是中國傳統特色療法之一,是「從外治內」的代表性治療方法。針灸療法可起到調暢氣血、疏通經絡、調和陰陽、扶正祛邪的目的,還可達到調暢情志、寧心安神、增加免疫功能等治療及保健作用。在臨床,針灸用於各種疾病的治療和預防,其效果也得到了國內外中西醫和廣大患者的認可。
  • 中醫針灸減肥有用嗎 針灸減肥有哪些注意事項
    針灸是中國傳統醫學寶庫中的一支奇葩,現實生活中很多老百姓都會通過針灸來保健養生,其效果也是非常顯著的,而據說針灸在調理肥胖中也能發揮重要的作用。那中醫針灸減肥有用嗎?針灸減肥有哪些注意事項?下面我們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中醫針灸減肥有用嗎?
  • 陸瘦燕、朱汝功的「針灸人生」
    記者張新燕 攝他們雖然是如此的辛苦和勞累,但是看到針灸醫學是那麼深得人心,興旺發達,患者是那麼信任他們,經過他們的治療,疾病都得以康復,他們感到萬分的欣慰。與此同時,他們共同整理總結了經絡、腧穴、刺灸、治療等方面的系統理論和臨床經驗,主持編寫了《針灸學習叢書》,先後出版了《經絡學圖說》、《腧穴學概論》、《刺灸法匯論》、《針灸腧穴圖譜》等專著,作為學習針灸者和針灸工作者的參考讀物,對推動針灸學術的發展起了積極作用。其中《針灸腧穴圖譜》還被國外出版社多次翻印發行,影響極為深遠。
  • 針灸減肥真的有用嗎?哪類人群適合針灸減肥
    現在不少人越來越推崇科學減肥,中醫針灸減肥流行起來,相比於藥物減肥副作用大,抽脂減肥對身體不利,節食有害健康,針灸減肥方便、效果理想,越來越受到人們青睞。針灸為何能減肥?主要是通過哪幾個方面起作用的?針灸減肥原理針灸減肥通過刺激局部腧穴,通過經絡的調節作用,達到抑制過亢的食慾,促進機體的能量代謝,促進多餘體脂的消耗與分解的效果。
  • 中醫針灸與足球,安慰劑還是療傷秘方?針灸到底有沒有用?
    在粗略地泛讀了一些研究「針灸在傷病康復過程中的作用」的文獻過後,按照研究者們的大致結論,我們可以得知,針灸對足球運動員的傷病恢復作用,包括但不僅限於以下幾項:l 鬆弛緊繃的肌肉組織l 減少疼痛感l 減輕發炎炎症的症狀l 促進血液循環l 使神經系統獲得放鬆
  • 針灸必背歌賦之勝玉歌(1)
    勝玉歌選自楊繼洲的《針灸大成》,當時王國端(元代)編撰的《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比較流行,但是由於篇幅較長,不易記誦,楊繼洲便將自己家傳的經驗編撰成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