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AI治理國際論壇召開 後疫情時代的數據治理受重視

2020-12-24 同花順金融服務網

  2020年12月18日至19日,為期兩天的首屆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合作與治理國際論壇成功舉辦。此次論壇備受重視,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原主席王欽敏致開幕詞,清華大學校長邱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白雅婷致歡迎詞,聯合國秘書長特別顧問法布裡奇奧·霍奇爾德、國際電信聯盟秘書長趙厚麟發表視頻致辭,科技部戰略規劃司司長許倞、外交部國際經濟司司長王小龍、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長朱秀梅發表主旨演講。

  此外來自國際組織、政府、高校、研究機構、企業、媒體等領域60多家機構的70位嘉賓應邀出席會議,共同探討,超過200位嘉賓應邀在線聽會並參與互動。各國嘉賓就AI治理、AI可持續發展、國際協作、數據安全與數據治理等多個重要議題進行了深入討論,以期在達成更多國際共識的前提下,共同探索AI向善之路。

  後疫情時代,數據治理需更加務實

  此次論壇中,無論是國內外學者,還是國內外的企業代表,都紛紛指出AI和大數據等技術在疫情期間發揮的巨大作用,這些技術不僅幫助我們在特殊時期建立安全防線,更是在危機中催生了新的經濟模式,如線上、無人化場景的催生。同時,大家也提到,後疫情時代的到來,會產生更多數據,比如企業自身運營數據、商業數據、個人數據等,這對AI治理、數據治理都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因此,全球需要在這方面加強務實工作。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白雅婷在致辭中表示,數字時代,數據以指數級速度激增,推動社會進步的同時,也存在濫用數據和侵犯個人隱私等風險。我們必須謹慎,確保人工智慧可以推動人類發展,避免加劇不平等或產生新的挑戰。

  白雅婷致辭

  針對數據治理議題,12月18日,圖靈獎得主、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長姚期智在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合作與治理國際論壇上表示,在AI和大數據的時代我們必須要有高質量和可信的數據。姚期智院長通過兩個例子,說明可以用密碼學來設計可信算法,同時多方安全技術尤其重要,這一技術能夠在加密數據上進行計算,也就是說數據可以用而不能看。最後,他建議把一系列可信算法和相關的真實機構結合起來,用合作建立可信數據治理的基礎。

  姚期智發言

  除了技術層面的建議,北京師範大學吳沈括教授在19日的討論中提出了制度上的呼籲。他認為,首先我們需要建立國際共識,構建全球法律框架,比如數據侵犯國際公約,進行系統建設,同時提供司法協助等;其次,需要了解最佳實踐,技術進行技術和機制建設,特別是在網絡信息分享方面建立框架。

  數據科學家Joy Dantong Ma(麻丹彤)也認為,我們要為數據安全劃下紅線,需要全球有共同的紅線,才能有意義地進行數據治理維護數據安全。

  中國實踐取得長足進步 全球標準需全球合作

  數據科學家Joy Dantong Ma同時指出,在數據安全方面,中國取得了長足進步,在個人數據保護的方式上和國際做法是非常一致的,無論是技術提供者還是技術消費者,中國都是最大的市場,因此中國努力探索與全球趨勢接軌的治理標準,是非常有意義的。

  論壇中,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國際治理研究院名譽院長傅瑩表示,中國對人工智慧的發展、應用乃至治理都是高度重視的,在治理和立法方面也邁出實際步伐。例如,2018年中國國家標準化委員會發布《人工智慧標準化白皮書》;2019年國務院頒布了《兒童個人信息網絡保護規定》,加強對未成年人的信息保護;2020年經全國人大通過頒布的《民法典》中對保護個人隱私做出明確規定。她表示,中國在AI治理問題上向國際社會釋放了清晰的合作信號。

  傅瑩發言

  事實上,AI治理、數據安全與治理,目前均是邊發展邊治理的狀態,在全球制度及標準在不斷探索和制定的同時,也需要技術提供者深入其中,參與、踐行、建言獻策。

  媒體採訪中,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院長、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治理專業委員會主任薛瀾教授提到,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治理專業委員會去年6月發布《新一代人工智慧治理原則——發展負責任的人工智慧》後,引起了整個社會對人工智慧治理的高度關注,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認可,同時中國很多人工智慧企業根據這個指導原則,發布了在公司內部實施的倫理準則。這能夠推動企業尤其從業者對人工智慧治理問題的關注,同時約束行為,這是非常好的做法。

  薛瀾發言

  在人工智慧企業中,曠視便是深入參與《新一代人工智慧治理原則》制定的企業之一,同時曠視在去年7月發布了《曠視人工智慧應用準則》,以此約束企業行為,發出行業呼籲。此外,曠視也率先成立了「人工智慧道德委員會」,在AI治理上進行了多維度探索。

  據悉,在數據安全方面,曠視也在不斷通過技術創新和管理機制上努力,積極參與制度制定。2020年6月,曠視獲得了ISO/IEC27701及27001隱私信息管理體系國際認證,是國內首個通過ISO 27701的AI企業。2020年11月,曠視成為《信息安全技術個人信息安全規範》試點企業之一,充分落實標準要求,將《個人信息安全規範》合規工作逐步深入到企業管理的各個流程和環節。

  曠視在踐行《曠視人工智慧應用準則》的同時,也在呼籲行業加強數據監管機制建設、打造共治共享的數據安全體系。

  未來,AI、大數據等技術會對我們的生活帶來質的改變,我們需要全球層面的通力協作,也需要社會各界包括學界、產業界的合力,才能發揮技術真正的價值。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zjl

相關焦點

  • AI、數據治理等需建立共識 清華大學首屆AI治理國際論壇成功舉辦
    來源:新浪證券2020年12月18日至19日,為期兩天的首屆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合作與治理國際論壇成功舉辦。此次論壇備受重視,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原主席王欽敏致開幕詞,清華大學校長邱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白雅婷致歡迎詞,聯合國秘書長特別顧問法布裡奇奧·霍奇爾德、國際電信聯盟秘書長趙厚麟發表視頻致辭,科技部戰略規劃司司長許倞、外交部國際經濟司司長王小龍、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長朱秀梅發表主旨演講。
  • 全球共話AI治理 曠視出席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合作與治理國際論壇
    聚焦AI治理,2020年12月18日至19日,由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國際治理研究院(I-AIIG)主辦、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作為國際支持機構的首屆《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合作與治理國際論壇》拉開帷幕。論壇匯聚了AI領域近70位領軍人物和60多家機構,共同探討人工智慧技術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交流國際治理智慧。
  • 全球AI專家齊聚清華 暢談後疫情時代的AI國際合作與治理
    12月18日,由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國際治理研究院(I-AIIG)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NUDP)共同舉辦的首屆人工智慧國際合作與治理高峰論壇拉開帷幕。此次論壇以「後疫情時代的人工智慧國際合作與治理」為主題,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工智慧頂級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聚焦人工智慧技術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分享國際智慧,共同探討人工智慧的研究議題與可持續發展之道。
  • 第四屆「中國社會風險治理高層論壇」在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召開
    11月29日,第四屆中國社會風險治理高層論壇在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舉辦。本屆論壇由清華大學中國社會風險評估研究中心主辦,國家高端智庫清華大學國家治理與全球治理研究院支持,北京智慧星光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協辦。
  • 全球AI抗疫後的一場大討論 清華AI國際合作與治理論壇落幕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2020年18日至19日,由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國際治理研究院(I-AIIG)主辦、聯合國開發計劃部署(UNDP)作為國際支持機構的首屆《清華大學人工智慧與治理國際論壇》拉開帷幕。
  • 聚焦AI治理|姚期智:加密技術在數據治理上能發揮重要作用
    12月18日,圖靈獎得主、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長姚期智在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合作與治理國際論壇上表示,加密技術在數據治理上能發揮重要作用。姚期智稱,在AI和大數據的時代我們必須要有高質量和可信的數據。不可信數據的問題經常從媒體報導當中可見到。它也會在AI經濟當中造成威脅,比如說現在已發生很多數據欺詐、數據濫用、數據洩露的問題。「我相信可以使用密碼學來設計可信的算法,並舉兩個例子來說明這一點。不僅如此,如果我們將可信算法與相關的機構做系統性的結合,就可以形成一個基礎來實現可信的數據治理。」
  • 傅瑩:人工智慧與國際安全治理
    導讀2020年12月18日,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國際治理研究院名譽院長傅瑩在當天舉辦的首屆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合作與治理國際論壇上發表講話。她呼籲在人工智慧領域建設包容性強的國際治理委員會,共同去研究、探討、吸納各方面好的建議和意見,形成共同的國際規範。以下為講話全文。
  • 傅瑩:中國在AI治理問題上向國際社會釋放了清晰的合作信號
    2020年12月18日,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國際治理研究院名譽院長傅瑩在首屆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合作與治理國際論壇上發表以「人工智慧與國際安全治理」為題的講話。她表示,中國在人工智慧治理問題上向國際社會釋放了清晰的合作信號。中國對人工智慧的發展、應用乃至治理都是高度重視的,在治理和立法方面也邁出實際步伐。
  • 全球AI大咖齊聚清華暢談AI治理 曠視:多元共治與企業自律缺一不可
    聚焦AI治理,2020年12月18日至19日,由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國際治理研究院(I-AIIG)主辦、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作為國際支持機構的首屆《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合作與治理國際論壇》拉開帷幕。論壇匯聚了AI領域近70位領軍人物和60多家機構,共同探討人工智慧技術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交流國際治理智慧。
  • 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知識創新服務論壇在南寧召開
    (記者 武勇 通訊員 莫玉婷)10月27日,廣西壯族自治區社會科學界聯合會與中國知網聯合主辦的「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知識創新服務論壇」在南寧成功舉辦。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政研室(改革辦)副主任、廣西特色新型智庫聯盟理事長蘇滿勇,同方知網(北京)技術有限公司廣西海南分公司區域總經理劉劍,上海社科院世界中國研究所所長沈桂龍出席論壇,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清華大學計算社會科學平臺執行主任、清華大學數據治理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孟天廣作視頻報告。
  • 傅瑩:在人工智慧領域建設包容性強的國際治理委員會
    中國網12月20日訊 (記者李智)12月18日至19日,首屆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合作與治理國際論壇在北京召開。論壇聚焦人工智慧技術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分享人工智慧合作與治理見解,交流國際治理智慧,提出未來人工智慧治理研究議題。
  • 安徽大學邀請學術大咖 「雲聊」後疫情時代社會治理
    安徽網訊 12月19日,由安徽大學新聞傳播學院主辦的第八屆輿情與社會發展論壇暨安徽省第十二屆新聞傳播學科研究生論壇正式啟幕,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邀請新聞傳播學領域李良榮、張志安、瀋陽等「學術大咖」相聚「雲端」,圍繞後疫情時代的輿情治理、跨文化傳播、媒介融合等熱點話題,掀開了一場精彩紛呈的
  • 「國家治理現代化與法學教育」論壇在京召開
    2020年12月13日,教育部高等學校法學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中國法學會法學教育研究會2020年年會暨「國家治理現代化與法學教育」論壇在北京召開。   司法部法律職業資格管理局局長賈麗群,中國法學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王利明,西北政法大學副校長王健教授,復旦大學法學院訴訟法研究中心主任章武生,中山大學法學院教授黃瑤,廈門大學法學院院長宋方青分別圍繞「法律職業與法學教育」「民法典實施對法學研究和法學教育的影響」「習近平法治人才培養與法學教育思想研究」「新型庭審對法學教育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新冠疫情對中外法學教育的影響」「法律與傳播
  • 聚焦AI治理|是否該制定全球AI治理準則?傅瑩答澎湃
    傅瑩12月18日,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國際治理研究院名譽院長傅瑩參加首屆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合作與治理國際論壇時,在線回答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提問:「我們是否應該制定全球性的人工智慧治理準則?制定這一準則最關鍵的因素是什麼?」
  • 後疫情時代AI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 專家有話說
    12月18日,由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國際治理研究院(I-AIIG)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NUDP)共同舉辦的首屆人工智慧國際合作與治理高峰論壇拉開帷幕。  此次論壇以「後疫情時代的人工智慧國際合作與治理」為主題,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工智慧頂級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聚焦人工智慧技術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分享國際智慧,共同探討人工智慧的研究議題與可持續發展之道。
  • 嶺南學術論壇「風險治理與中國制度優勢的理論與實踐」在廣州召開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武勇)2020年10月24日,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的嶺南學術論壇「風險治理與中國制度優勢的理論與實踐」在廣州召開。本次論壇以「風險治理和中國制度優越性」為主題,體現了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理論特徵,體現了社會主要矛盾的時代特色,體現了改革開放攻關期的現實要求。其次,本次論壇展現了社會主義社會辯證法研究隊伍的新風貌。社會主義社會辯證法作為一門學科走過了近40年的歷程,隨著時代的發展,該學科不僅需要在主題和內容上與時俱進,也需要不斷增添新鮮血液壯大隊伍建設。
  • 「新發展階段的社會治理探索」青年學者論壇在線召開
    線上會議截圖 主辦方供圖【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趙徐州 曾江)11月28日,由吉林大學東北振興發展研究院主辦、中國社會學會東亞社會研究專業委員會協辦的「新發展階段的社會治理探索」青年學者論壇在線上召開
  • 聚焦AI治理|聯合國副秘書長:AI應有「希波克拉底誓言」
    12月18日,聯合國副秘書長法布裡齊奧·霍克希爾德在首屆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合作與治理國際論壇上表示,在人工智慧治理領域,除制定標準、準則和禁令,還需要一些途徑優待、支持AI的正向使用和發展,譴責用AI作惡或開發其負面作用,以此阻止技術濫用,使技術造福而不是傷害人類。
  • 2020公共績效治理高端論壇暨第五屆全國政府績效管理博士生論壇...
    11月7日-8日,2020公共績效治理高端論壇暨第五屆全國政府績效管理博士生論壇在蘭州大學成功召開,本次會議由蘭州大學中國政府績效管理研究中心和管理學院主辦,會議主題為「新時代政府績效治理的制度創新」。
  • 校黨委書記陳旭主持召開清華大學治理理念座談會
    清華新聞網6月1日電(記者 張靜 攝影 石加東)5月29日下午,校黨委書記、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工作組組長陳旭與學校部分老領導在工字廳舉行座談,就清華大學治理理念這一主題進行交流研討。校黨委原書記方惠堅表示,長期以來學校堅持在傳承的基礎上不斷創新、高度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和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等經驗做法,對學校發展建設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校黨委原書記賀美英分析了清華歷史與對應的社會背景,指出辦學具有長周期規律,人才培養是個長過程,要循序漸進、遵循規律、保持平穩才有利於學校長期發展,並建議對學校治理問題要充分開展調查研究,積極聽取師生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