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AI治理|是否該制定全球AI治理準則?傅瑩答澎湃

2020-12-28 澎湃新聞

傅瑩12月18日,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國際治理研究院名譽院長傅瑩參加首屆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合作與治理國際論壇時,在線回答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提問:「我們是否應該制定全球性的人工智慧治理準則?制定這一準則最關鍵的因素是什麼?」傅瑩表示,當今的國際社會並沒有成立一個世界政府,要有一個大家一致遵守的、嚴格和嚴密的規則比較難,但是聯合國在一定程度上發揮著協調國際治理的作用。剛才聯合國副秘書長(法布裡齊奧·霍奇爾德)在講話中就談到在國際治理方面加強合作和構建機制的必要性。

傅瑩說,大家在討論人工智慧的國際治理時,經常引用在核武器治理方面享有國際威望和影響力的Pugwash機構(帕格沃什科學和世界事務會議)。「這個機構最初是由科學家組織起來,對後來核武器的治理給予了很多技術上的指導和政治上的影響。在生物科學等領域裡,一些科研人員組成的機構也有很強的影響力。」

「所以希望在人工智慧領域,能夠出現被大家所接受的,由科研人員、政府和政策專業人士組成的機構,能把目前大家提出的關切和解決辦法綜合起來,形成對為未來治理的指導性意見。」

「在政府的作用方面,進入21世紀,各國之間的全球性合作比過去強很多,G20開會時領導人們也多次提到這方面的問題。所以我對在國家層面形成更多的共識和有約束力的指導方向也寄予期待。」

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合作與治理國際論壇由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國際治理研究院(I-AIIG)主辦,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作為國際機構提供支持。論壇採用線上與線下結合的形式,探討人工智慧合作與治理的機遇與挑戰。

傅瑩在當天的演講中重點介紹了中美專家在人工智慧安全治理的路徑方面所做的探討和研究成果,同時也談到構建人工智慧國際治理的共同規範和機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她建議成立AI國際治理委員會,共同研究、探討、吸納方方面面的建議和意見,形成共同的國際規範。她認為「這是非常必要、也是很緊迫的了」。

傅瑩,1978年進入中國外交部,2009-2013年任外交部副部長,負責過歐洲和亞洲事務。目前擔任清華人工智慧國際治理研究院名譽院長、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傅瑩近年來關注人工智慧治理研究。她所在的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的人工智慧治理項目小組,著眼於國際共同規則,在世界和平論壇上提出「人工智慧六點原則」,探討人工智慧綜合性治理的宏觀框架。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傅瑩:中國在AI治理問題上向國際社會釋放了清晰的合作信號
    2020年12月18日,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國際治理研究院名譽院長傅瑩在首屆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合作與治理國際論壇上發表以「人工智慧與國際安全治理」為題的講話。她表示,中國在人工智慧治理問題上向國際社會釋放了清晰的合作信號。中國對人工智慧的發展、應用乃至治理都是高度重視的,在治理和立法方面也邁出實際步伐。
  • 全球AI專家齊聚清華 暢談後疫情時代的AI國際合作與治理
    此次論壇以「後疫情時代的人工智慧國際合作與治理」為主題,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工智慧頂級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聚焦人工智慧技術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分享國際智慧,共同探討人工智慧的研究議題與可持續發展之道。在開幕致辭中,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校長邱勇重點強調了大學、人才對於AI治理的關鍵作用:大學要引領人工智慧的發展方向;要不斷創新人工智慧的理論與技術;要積極推進人工智慧全球合作。
  • AI、數據治理等需建立共識 清華大學首屆AI治理國際論壇成功舉辦
    論壇中,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國際治理研究院名譽院長傅瑩表示,中國對人工智慧的發展、應用乃至治理都是高度重視的,在治理和立法方面也邁出實際步伐。例如,2018年中國國家標準化委員會發布《人工智慧標準化白皮書》;2019年國務院頒布了《兒童個人信息網絡保護規定》,加強對未成年人的信息保護;2020年經全國人大通過頒布的《民法典》中對保護個人隱私做出明確規定。
  • 聚焦AI治理|聯合國副秘書長:AI應有「希波克拉底誓言」
    12月18日,聯合國副秘書長法布裡齊奧·霍克希爾德在首屆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合作與治理國際論壇上表示,在人工智慧治理領域,除制定標準、準則和禁令,還需要一些途徑優待、支持AI的正向使用和發展,譴責用AI作惡或開發其負面作用,以此阻止技術濫用,使技術造福而不是傷害人類。
  • 清華大學AI治理國際論壇召開 後疫情時代的數據治理受重視
    論壇中,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國際治理研究院名譽院長傅瑩表示,中國對人工智慧的發展、應用乃至治理都是高度重視的,在治理和立法方面也邁出實際步伐。例如,2018年中國國家標準化委員會發布《人工智慧標準化白皮書》;2019年國務院頒布了《兒童個人信息網絡保護規定》,加強對未成年人的信息保護;2020年經全國人大通過頒布的《民法典》中對保護個人隱私做出明確規定。
  • 傅瑩:在人工智慧領域建設包容性強的國際治理委員會
    中國網12月20日訊 (記者李智)12月18日至19日,首屆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合作與治理國際論壇在北京召開。論壇聚焦人工智慧技術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分享人工智慧合作與治理見解,交流國際治理智慧,提出未來人工智慧治理研究議題。
  • 傅瑩:人工智慧與國際安全治理
    導讀2020年12月18日,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國際治理研究院名譽院長傅瑩在當天舉辦的首屆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合作與治理國際論壇上發表講話。她呼籲在人工智慧領域建設包容性強的國際治理委員會,共同去研究、探討、吸納各方面好的建議和意見,形成共同的國際規範。以下為講話全文。
  • 全球共話AI治理 曠視出席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合作與治理國際論壇
    聚焦AI治理,2020年12月18日至19日,由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國際治理研究院(I-AIIG)主辦、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作為國際支持機構的首屆《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合作與治理國際論壇》拉開帷幕。論壇匯聚了AI領域近70位領軍人物和60多家機構,共同探討人工智慧技術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交流國際治理智慧。
  • 全球AI大咖齊聚清華暢談AI治理 曠視:多元共治與企業自律缺一不可
    聚焦AI治理,2020年12月18日至19日,由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國際治理研究院(I-AIIG)主辦、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作為國際支持機構的首屆《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合作與治理國際論壇》拉開帷幕。論壇匯聚了AI領域近70位領軍人物和60多家機構,共同探討人工智慧技術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交流國際治理智慧。
  • 聚焦AI治理|姚期智:加密技術在數據治理上能發揮重要作用
    12月18日,圖靈獎得主、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長姚期智在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合作與治理國際論壇上表示,加密技術在數據治理上能發揮重要作用。姚期智稱,在AI和大數據的時代我們必須要有高質量和可信的數據。不僅如此,如果我們將可信算法與相關的機構做系統性的結合,就可以形成一個基礎來實現可信的數據治理。」「先給大家第一個例子,這是我們經常遇到的情況,就是網頁的認證」,姚期智舉例說,「比如Alice是個成功的實體經濟商人,她決定要建立一個網頁,來銷售她的產品。現在一個顧客或者瀏覽者如何確認這個網頁就是Alice的網頁呢?
  • 透視全球AI治理十大事件:站在創新十字路口的AI會失控嗎?
    新年伊始,回顧近兩年全球較有代表性的十大 AI 倫理事件,我們認為,在允許技術適度向前發展的同時,也要在隱私、安全和便捷三者之間找到恰當的平衡。2019 年 7 月曠視首發人工智慧應用準則,並於同年正式成立人工智慧治理研究院,期望各界對 AI 事件有理性的關注,並要針對事件背後問題做深度的研究,通過社會各界建設性的討論,才能最終將 AI 向善這件事付諸於實際的行動。曠視聯合創始人、CEO 印奇用「理性的關注,深度的研究,建設性的討論,堅持不懈的行動」四句話,表達了曠視倡導 AI 治理的決心。
  • 2020北京AI治理論壇|曠視對話大咖:全球共建可持續發展AI
    該論壇由北京智源人工智慧研究院聯合曠視人工智慧治理研究院、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共同召開,將新一代人工智慧健康發展,實現發展與治理雙輪驅動作為會議目標,以人工智慧作為加速器促進全球可持續發展、確保人工智慧始終向對人類和生態有益的方向發展作為論壇的討論方向,。
  • 後疫情時代AI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 專家有話說
    此次論壇以「後疫情時代的人工智慧國際合作與治理」為主題,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工智慧頂級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聚焦人工智慧技術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分享國際智慧,共同探討人工智慧的研究議題與可持續發展之道。
  • 科技部強調人工智慧倫理治理工作 曠視以能動性推進AI治理進程
    近日,科技部高新技術司司長秦勇就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我國在人工智慧倫理治理方面的部署。他表示,科技部正通過成立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治理專業委員會、發布新一代人工智慧治理八項原則等措施發展負責任的人工智慧,推進我國人工智慧健康發展。事實上,作為全球治理的重要議題,不僅政府有關部門在密切關注,曠視等人工智慧企業也早已開始了AI治理領域的探索,並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 透視全球AI治理十大事件:站在創新十字路口的AI會失控嗎?-虎嗅網
    2019 年 7 月曠視首發人工智慧應用準則,並於同年正式成立人工智慧治理研究院,期望各界對 AI 事件有理性的關注,並要針對事件背後問題做深度的研究,通過社會各界建設性的討論,才能最終將 AI 向善這件事付諸於實際的行動。曠視聯合創始人、CEO 印奇用「理性的關注,深度的研究,建設性的討論,堅持不懈的行動」四句話,表達了曠視倡導 AI 治理的決心。
  • 全球海洋治理的未來及中國的選擇
    全球海洋治理是現有國際秩序和海洋秩序的重要內容,也正處於劇烈的變化之中。全球海洋治理將朝何種方向發展、當前又面臨哪些困境和挑戰,而中國作為最大發展中國家又該如何在新一輪的全球海洋治理中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成為當下國內外學者和政策分析的前沿課題,也是本文將討論的問題。
  • 打好「組合拳」 基層治理顯成效
    聚焦統籌規劃,搭好基層治理「框架」建強工作機構。完善城鄉基層治理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成立城鄉基層治理委員會及辦公室,下設「三股六組」,落實具體抓建人員,制定委員會《工作規則》、辦公室《工作細則》和《委員會成員單位責任清單》,指導鄉鎮成立城鄉基層治理工作機構,形成上下聯動、有機銜接、高效運轉工作格局。明確目標任務。
  • 「報告」WEF:2021年全球技術治理報告——在疫情時代利用第四次...
    許多國家制定了倫理治理框架,為如何負責任地開發新興技術提供了指導方針。2017年和2018年,紐西蘭社會發展部倫理學家蒂姆·戴爾(Tim Dare)提出了將隱私、人權和道德納入政府算法設計過程的觀點。例如,日本金融監管機構金融服務局(FSA)已授予該國加密貨幣行業組織官方地位,使其能夠先於其他國家機構對國內交易所進行監管和自我監管,該機構被授權代表加密貨幣行業制定有約束力的指導方針,包括本地交易平臺的規則和交易的準確報告規則。敏捷、反應靈敏的監管。
  • 67歲的傅瑩再挑重擔
    近日,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國際治理研究院成立,外交部原副部長傅瑩出任名譽院長。長安街知事注意到,她之前曾多次發文或發言,探討人工智慧對於國際格局可能產生的影響。傅瑩在研究院成立大會上6月24日,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國際治理研究院成立會議在清華大學主樓舉行。
  • 全球反興奮劑治理中的運動員參與
    馬塞多的批評更為激烈,他指出WADA的系統呈現出明顯的帝國主義特徵,通過反興奮劑的全球治理體系對外圍地區進行剝削和統治 [2] 。誇福德等學者使用批判話語分析方法,解讀WADA出臺的《反興奮劑運動員指南》發現,該《指南》長期使用神話化和倫理道德話語,進行「打敗壞人」的合法性話語建構,維持反興奮劑組織的威權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