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中的海洋魚類

2020-12-22 中國網

國家林草局、農業農村部2020年6月19日聯合發布了《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簡稱「《名錄》」),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從數量上看,雖然《名錄》所涉及的海洋魚類物種及類群有一些新增,但總體數量依然相對較少(表1)。在海洋生物資源嚴重衰退背景下的今天,這似乎讓人覺得難解「瀕危之渴」。這種尚需改善的現狀或許是一種無奈的選擇,這其中有著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對海洋魚類物種瀕危等級的確定受到了科學認知水平的局限。相對於陸生生物,海洋生物種群多樣性的科學信息更加不易獲取,基礎數據的缺乏導致我們難以對一些物種的真實生存狀態進行評估,這必會影響海洋野生動物保護級別確定的合理性和相應保護措施的制定。

另外,這其中或許還存在著社會經濟成本因素的考量。近海既是海洋生物賴以生存的棲息地又是受人類活動影響較大的區域。中國的海洋漁業資源為眾多的人口提供了優質的蛋白質來源,然而在實際生產中,目前較為粗放的捕撈方式難以避免的對瀕危、易危海洋物種造成危害,將較多的野生動物列入重點保護名錄會產生執法層面的諸多問題,難以實際操作,使管理失去意義。所以,目前產業發展與社會需求的現狀亦嚴重製約著海洋野生動物的保護。

 

從全球範圍來看,海洋已是當今人類大規模捕捉野生動物最後的「狩獵場」。此現狀之下,海洋應依靠全社會的努力成為野生動物保護的前沿陣地。這次《名錄》中收錄了海洋魚類(這裡包括部分淡、海水洄遊性魚類和文昌魚綱物種)共記9個物種(或類群),其中新增5個物種(或類群)(表1)。下面做一簡單梳理: 

黃唇魚 Bahaba taipingensis,建議保護級別:升級為一級 

黃唇魚,俗稱「黃金鰵」,是一種大型石首魚類(石首魚科),最大體長可達2米。其主要分布於從長江口到珠江口的海域,為中國特有種。黃唇魚以動輒百萬元的身價著稱,雖然之前已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但市場上仍偶有發現,每每「現身」總引起網絡熱議。黃唇魚身價之高主要是由於它貴比黃金的「花膠」,其實就是它們的鰾。其「信徒」們認為,黃唇魚鰾幹制而成的「花膠」美味且極具滋補功效。其實,「花膠」中的主要成分就是普通的膠原蛋白,並沒有什麼神奇的作用,對於人體來說利用率還比較低,從營養吸收角度甚至不如一般的蛋白質。

黃唇魚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列為「極危(CR)」等級,此次升級如能通過,它將成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被列入國家一級保護的海洋魚類。雖然「國一」的地位來的有些晚,但希望「亡羊補牢,未為遲也」,期待藉助保護升級,黃唇魚這一中國特有種能夠在這片海域繼續生存繁衍。

花鰻鱺 Anguilla marmorata,建議保護級別:二級未變

花鰻鱺為典型的降河性洄遊魚類,繁殖期洄遊至江河口附近性腺發育成熟,之後入海進行繁殖。此魚在中國南方一些地區的市場上並不少見,多來自養殖。然而,花鰻鱺目前尚未實現人工育苗,所謂的人工養殖也僅僅是把野生魚苗養大,依然消耗野生資源。而且,《名錄》中也並未備註其保護「僅限野外種群」。所以《名錄》正式公布後,嚴格來說所謂的養殖花鰻鱺也是不允許上市的。

其實,和花鰻鱺相比,與之同屬的日本鰻鱺(Anguilla japonica)的生存狀況更加不容樂觀。花鰻鱺作為一個物種在IUCN紅色名錄的等級為「無危(LC)」,瀕危的僅是中國國內種群,而日本鰻鱺被IUCN紅色名錄列為「瀕危(EN)」,可見它們的瀕危狀況是世界性的。花鰻鱺的野生資源量應高於日本鰻鱺,按道理而言,日本鰻鱺至少也應被列入「國二」保護級別,然而此次《名錄》仍未將它收錄,其在IUCN的瀕危等級也是不具法律效力的。

克氏海馬 Hippocampus kelloggi,建議保護級別:二級未變 

早在1989年中國首次發布並實施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克氏海馬便已被列入國家二級保護物種。2004年,瀕危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締約國大會決議把海馬確立為保護動物。同年,作為締約國,中國參照CITES附錄II將全部海馬物種納入二級保護動物管理範疇。

在本次徵求意見稿中,並未將「克氏海馬」改為「海馬屬所有種」,這並不影響在中國海域分布的所有海馬物種均受到「國二」級別的保護。一般意義上,「海馬」一詞僅指海馬屬所有物種,但在某些情況下,廣義上的「海馬」還可以包含海龍科的一些其他種類。其實除海馬屬外,海龍科的很多種類都因具有所謂的藥用價值和較高的觀賞價值而成為了重要的捕撈對象,這導致其野生資源顯著下降,對「海馬」一詞擴大範圍的理解將有利於整個海龍科物種的保護。另外,近年來中國學者開展了近海海馬物種分布調查及海馬人工繁育技術等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其成果將助力海馬自然資源的恢復。

松江鱸 Trachidermus fasciatus,建議保護級別:二級未變(僅限野外種群)


也許是藉助了在中華歷史文化中的獨特名氣,松江鱸的保護地位在首批《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便得以確立。松江鱸是一種短距離降河產卵洄遊魚類,繁殖季節到來時,生殖群體向河口聚集,並將卵產於近海,孵化後的幼魚溯河而上,在淡水中索餌成長。歷史上松江鱸種群曾連續分布於北自遼寧的鴨綠江流域和黃海近海,南到福建的九龍江流域和東海近海,以及臺灣北部沿海的廣大水域。近幾十年以來,由於過度捕撈、水域汙染、在洄遊路線上攔河築壩等因素,導致了松江鱸種群在中國分布區的急劇縮小和資源量的迅速下降。

然而近些年,松江鱸工廠化養殖和人工苗種繁育的實現使其具有了一定規模的人工種群,甚至走上了產業化發展道路,特許經營的商業化養殖松江鱸產品已然上市,人工放流也已在多個水域廣泛開展。從民間觀察者角度,自然水域中的松江鱸似乎也確實變得更加常見了。但人工繁育技術的進步和產業的發展是否能將松江鱸野生資源的保護引入健康的軌道?養殖群體是否存在逃逸風險?商業化養殖是否需要更加嚴格的監管?人工增殖放流將對野生種群遺傳結構產生怎樣的影響?這些問題還值得專業人士和行政管理者的深思。

文昌魚屬所有種 Branchiostoma spp.,建議保護級別:二級新增(僅限野外種群)



雖然以魚冠名,文昌魚在分類學上其實並非魚類,它們隸屬於脊索動物門、頭索動物亞門。過去,僅白氏文昌魚一種被列入國家二級保護名錄,此次新增擴大至文昌魚屬所有種。學界曾一度認為,中國近海分布的文昌魚主要為白氏文昌魚,包括了白氏文昌魚青島亞種和廈門亞種。然而近年來,隨著分子生物學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對文昌魚遺傳多樣性的大量研究結果表明,所謂白氏文昌魚的兩個亞種實則為兩個獨立的物種,其中白氏文昌魚青島亞種其實為日本文昌魚。所以,目前中國沿海分布的文昌魚應主要有兩種:日本文昌魚和白氏文昌魚,它們都隸屬於文昌魚屬。此次新增可能是考慮到了上述分類學認知的變化。

中國是文昌魚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過去在閩南一帶甚至有捕撈文昌魚的傳統漁業存在,且至少有300年的歷史(直到今天仍有小規模的捕撈活動存在)。然而,文昌魚對生境的要求嚴格,它們所棲息的近海生態環境又十分脆弱,易遭人為活動的破壞,保護文昌魚最好的方法是應該是建立專門的自然保護區,本次新增將文昌魚的保護範圍擴大到了全屬也是很有必要的。文昌魚是無脊椎動物演化至脊椎動物的過渡類型和典型代表類群,是研究脊椎動物起源與演化的重要模式生物,對文昌魚物種的保護不僅是對其生物資源的保護,同時還具有深遠的科學意義。

姥鯊 Cetorhinus maximus、鯨鯊 Rhincodon typus、噬人鯊 Carcharodon carcharias,建議保護級別:二級新增

 


此三種的新增標誌著鯊魚這個備受關注的類群首次被正式列入國家重點野生動物保護名錄。鯊魚在海洋生態系統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對於鯊魚的生存,人類活動所產生的威脅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開發和利用海洋過程中所帶來的汙染和棲息地破壞,規模和強度不斷增大的漁業捕撈可以說是更加嚴重的威脅。鯊魚是海洋生物中最易受到過度捕撈影響的類群之一。相對於一般魚類,鯊魚通常體型較大、壽命較長,容易喚起人們的保護意識,提供「高端食材」來滿足口腹之慾的魚翅貿易更是飽受動物保護人士的廣泛詬病。中國及東南亞國家的魚翅貿易在鯊魚資源養護問題上備受攻擊。然而,魚翅只是種類繁多的鯊魚產品貿易中的一部分,其實,鯊魚的肉、皮膚、牙齒、骨骼、內臟等都被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人們以不同的方式利用著。在國際貿易中,鯊魚產品的貿易量、貿易額都具備一定的規模,參與的國家和地區也非常廣泛。

對鯊魚數量產生最大威脅的可能是捕撈過程中的「兼捕」。「兼捕」可以理解為「非目標種類而被保留、出售以及所有被拋棄的漁獲」(在國內,拋棄漁獲的現象較少發生,兼捕主要涉及前兩種情況)。隨著全球海洋漁業捕撈強度的不斷增大,捕撈過程中的「兼捕」對海洋生物種群的威脅也愈發明顯,鯊魚恰是受害最嚴重的類群之一。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公布的數據,全球有超過半數的鯊魚漁獲是通過兼捕上岸的,其中中上層延繩釣被認為是對鯊魚兼捕量最大的捕撈方式。此次首次被正式列入保護名錄有助於增強捕撈從業者對鯊魚的保護意識,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於促進漁業捕撈行為中,對誤捕、兼捕鯊魚保護物種的妥善處理。

然而,本次新增僅將3種鯊魚列入保護名錄,相對於真正需要保護的鯊魚在種類數量上還存在一定差距。根據最新公布的數據,全球已有81種鯊魚在IUCN紅色名錄中被列為受威脅物種,佔目前有數據支持的鯊魚物種總數的31%,其中「易危(VU)」47種、「瀕危(EN)」21種、「極危(CR)」13種。按照國內的管理規定,相當於「國二」保護級別的CITES附錄Ⅱ也收錄了12種鯊類(其中包括了本次新增的3種)(見表2)。雖然上述鯊魚種類在中國海域並非都有分布,但均屬於非審批不能自由入境與貿易的物種,其中一些種類不僅有分布也充分具備保護需要,理應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範圍。然而本次《名錄》並未將它們列入,這也許是官方基於一些「調整原則」的考慮。官方公布的「調整原則」第六條「關注度原則」顯示:「對雖符合列入的科學標準,但社會關注度極低,一旦列入反而可能加劇非法獵捕和貿易風險的物種,則不考慮列入…」。筆者認為,基於目前鯊魚的保護現狀和民眾對鯊魚不同物種難以分辨的事實,此時不應過多考慮「關注度原則」,而應儘可能多的將符合科學保護標準的鯊魚種類列入《名錄》,充分喚起民眾對鯊魚的保護意識。否則,民眾很可能會對保護範圍產生誤解,只將名錄中提及的3種當作鯊魚僅有的保護對象,這樣反而會對鯊魚的保護起到負面的作用。

黃魟 Dasyatis bennettii,建議保護級別:二級新增



黃魟屬於軟骨魚類中除「鯊類」(全頭亞綱(類))之外的另一大類群:板鰓亞綱(類)。較新的分類學觀點將其歸入Hemitrygon屬,對應有效種名應為Hemitrygon bennettii。《名錄》中所使用的還是其較舊的無效種名,遵循分類學的科學原則這裡應該加以更改。

黃魟此次被《名錄》新增為國家二級保護種類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這是因為它們在IUCN紅色名錄和CITES附錄中均未被列入,甚至對於黃魟的種群數量,目前也尚缺乏有效的科學評估。官方公布的「調整原則」指出:「對雖尚不完全滿足列入的科學標準,但因開發利用強度持續增大或棲息地減少等原因已引起廣泛社會關注的物種,本次調整中也積極考慮列入…」,這次黃魟的新增也許是出於這方面的考慮。黃魟是華東至華南沿岸常見的經濟魚類,漁業上一般不將其與近緣種做區分。黃魟的分布一般僅限於沿岸淺海及河口區域,其中河口區還是其重要的產卵場和育幼場,這種類型的棲息地往往也是汙染、捕撈、航運等人為幹擾最為嚴重的區域,將黃魟列入「國二」保護等級,從現實執法角度上看似乎是難以真正實現的。其實,全頭亞綱(類)中還有一些面臨更大生存危機的物種存在,如已被列入CITES附錄Ⅰ的鋸鰩屬魚類和列入CITES附錄Ⅱ的犁頭鰩屬魚類,它們雖然分別等同於「國一」、「國二」的保護級別,其中的一些種類在中國海域也有分布,但本次《名錄》卻並未將它們納入,這似乎也是讓人感到有些遺憾的。

鰣 enualosa reevesii,建議保護級別:一級新增


雖然貴為長江流域「著名」的保護對象,但在鰣魚的生命過程中,亦有較長的海洋生活史階段。

鰣魚是一種溯河產卵的洄遊性魚類,它們曾以「長江三鮮」之一的名號深植於中華飲食文化之中。曾幾何時,鰣魚年年在暮春時節守時入江,如今它們卻已失約久矣,無論江河大海都再難覓它們的身影。可惜的是,鰣魚雖自古便為人所食,但直到現在我們還對它知之甚少,甚至連自然分布範圍、是否為中國特有種等問題至今也還缺乏明確的科學答案。一個物種的消失,往往意味著一個基因庫的毀滅、一份自然資源的失去,同時也意味著這個物種之生態功能的不復存在,這與我們不能再享用它們的美味相比更加令人扼腕。有資料顯示,鰣魚資源的衰退始於上世紀70年代後期,至90年代長江中的鰣魚已十分罕見。如今,雖然在IUCN和CITES中鰣魚分別處於數據缺乏和未予評估狀態,但毫無疑問它們正面臨著嚴重的滅絕危機。鰣魚的消失,主要是兩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過度捕撈。鰣魚在春夏之交回到淡水產卵場,隨後又重返海洋,在這一來一回的洄遊路程中,先是親體被流刺網漁船層層截捕,後是仔幼魚被毫網、密布網道道設防,過去這種非法的捕撈方式嚴重影響了鰣魚的種群資源。其次是江河的水利建設在一定程度上阻斷了鰣魚的洄遊通道,長江口的溼地也破壞嚴重,鰣魚沒了合適的「產房」和「幼兒園」,也就無從繁衍生息。

野生鰣魚資源的消失促使了市場對其「替代品」的開發。近年來,所謂「美洲西鯡」、「長尾鰣」、「湄公河鰣」、「雲鰣」等同科近緣魚種在市場上層出不窮,這似乎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人們對「鰣魚」之味的慕求。然而,目前市場對這些複雜種類和品種的區分還不夠明確,定種命名較為混亂,對這些外來種的引進、繁育、養殖甚至增殖的行為也尚缺乏必要的科學評估,這些現象勢必給鰣魚野生資源的保護帶來新的潛在風險。早在1987年,長江便已逐步開始禁捕鰣魚。步入2020年,有史以來最嚴格的「長江十年禁漁」開始全面實施,鰣魚也被《名錄》新增為國家一級保護範圍。可以說,與過去相比長江野生動物的保護狀況已有了較大的改觀,然而,這也引發了我們難以迴避的一問:鰣魚還有機會嗎?作為一個物種,有人認為在南亞和東南亞無危的雲鰣(Tenualosa ilisha)可能是鰣魚的同種異名。然而,這一說法尚未得到科學的證實。即使在其他海域確實還有鰣魚種群的存在,它們也無法代替在中國水域分布的,尤其是長江流域的鰣魚種群。一個獨立的地理種群往往是演化上的顯著單元(evolutionarily significant unit,ESU),也是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基本單位。也許我們對長江鰣魚的保護晚了一步,但只要有一線生機,對長江野生物種延續所做出的努力就不應止步。鰣魚是在歷史中陪伴過我們的物種,不知我們是否還有機會再去了解它們,深入解讀它們前世今生的秘密。鰣魚的繁盛與消亡,關係到淡水水系和海洋的聯通,關係到人與自然、發展與保護的宏觀問題,值得引發我們的諸多深思。

以上簡單梳理了本次徵求意見稿中所涉及的海洋魚類。與陸生動物相比,海洋生物與人們的距離通常較遠,也較少得到人們的關注和認知。然而,海洋生物不僅關乎著你我的餐桌,它們還與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息息相關,甚至和全人類有著命運共同體,共享著同一個未來。希望此篇小文可以引發讀者之思考,助力《名錄》之完善。期待本次名錄的調整能讓中國野生動物保護事業向前邁出堅實的一步。(作者李昂為青島市海洋生態研究會理事、首席魚類學科學顧問,久見海洋觀察社聯合創始人 。圖片均為青島市海洋生態研究會秘書長李玉強繪。)

 

相關焦點

  • 92種長江特有瀕危魚類,難道不應重點保護?
    文章轉載自:讓魚兒遊,作者:荒野尋夢,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文(好文共分享)最新一版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在經過大半年的調整討論後,終於進入新一輪的公眾意見徵集。這次面世的名錄雖然有不足,但也有不少亮點和進步。
  • 「螺螄被列進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名錄,不能再吃了」?專家這麼說……
    「螺螄被列進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名錄,不能再吃了」? 原創 鄭子愚 上海網絡闢謠這兩天,網上流傳的消息稱「螺螄被列入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名錄
  • 魚類和列入相關名錄的兩棲爬行類動物按水生動物管理,不在禁食之列
    【來源:北京頭條】繼此前確定中華鱉、烏龜等列入水生動物相關名錄的兩棲爬行類動物按照水生動物管理之後,農業農村部近日組織有關專家針對野生動物保護法以及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中與水生野生動物相關的內容進行了總結歸納
  • 螺螄擬被列入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螺螄粉該咋辦?我承認我慌了……
    但是近日有個「噩耗」傳來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發布通知,就《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有眼尖的人發現,「螺螄」被列進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名錄。名錄中的螺螄僅產於雲南高原湖泊,是螺界的「大熊貓」徵求意見的名錄中,列入一級和二級保護的物種,既有中文名,也有學名。
  • 「螺螄」將列為二級保護動物,還能好好吃螺螄粉嗎?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近日就《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有網友發現,「螺螄」新增列進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名錄。於是,不少螺螄粉鐵粉不淡定了,紛紛表示「以後還能好好吃一碗螺螄粉嗎?」「螺螄粉以後只有酸筍了嗎?」
  • 「螺螄」被列入國家保護動物?真相是?
    「螺螄」被列入國家保護動物?真相是?輕而易舉俘獲廣大吃貨的味蕾在美食地圖上擁有一席之地地道的螺螄粉離不開掌握著味覺密碼的湯底跟魚香肉絲裡沒有魚不一樣一碗地道的螺螄粉湯裡一定要有新鮮的螺螄但最近,有細心的網友發現《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 「螺螄」擬被列入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網友炸鍋 專家出面解釋
    最近一條新規讓吃貨們不淡定了,「螺螄」擬被列入國家二級保護動。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發布通知,就《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有人發現,「螺螄」被列進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名錄。
  • 「螺螄」擬被列入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網友炸鍋了:「不能嗦螺螄了?」
    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發布通知,就《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有人發現,「螺螄」被列進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名錄。網友們表示了擔心——有著悠久吃螺歷史的廣西人,以後還能「嗦螺絲」嗎?螺螄粉怎麼辦?
  • 中國海龜保護聯盟和野生救援聯合呼籲全社會參與海龜保護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林維):中國海龜保護聯盟和國際自然保護機構野生救援(WildAid)24日聯合發起「海龜勇士集結」行動,呼籲全社會參與海龜保護。近年來受全球氣候變暖,海洋汙染,非法盜獵、捕撈和放生以及海龜製品非法貿易等多種因素影響,全球海龜的種群數量和生境質量持續下降。
  • 螺螄要成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螺螄粉還能吃嗎?
    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發布通知,就《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有眼尖的小夥伴發現,「螺螄」被列進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名錄。什麼?螺螄要成為重點保護動物了?難道以後不能愉快地嗦粉了?近50億元的產值難道是違法的?
  • 視頻|天山萌物伊犁鼠兔被正式確定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
    視頻|天山萌物伊犁鼠兔被正式確定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 2020-07-24 20: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成為保護動物!螺螄已經不是以前的螺螄了,那粉咋辦?
    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發布通知,就《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有眼尖的人發現,「螺螄」被列進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名錄。這讓吃貨們不淡定了——喜歡嗦粉的你,以後還能愉快撩螺嗎?目前越賣越火的螺螄粉怎麼辦?
  • 螺螄或將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廣西人還能撩螺、吃螺螄粉嗎?
    但是喜歡撩螺和吃螺螄粉的小夥伴們注意了↓↓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發布通知,就《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有眼尖的人發現「螺螄」赫然在列,被列進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名錄。這讓廣西的「吃貨」們不淡定了!以後我們還能愉快撩螺嗎?6月23日,南國早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走訪。▲淡村農貿市場每天售出大量螺螄。
  • 螺螄擬列為二級保護動物,螺螄粉還能吃嗎?別慌,專家回應來了
    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發布通知,就《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有網友發現,「螺螄」擬列進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名錄,並提出疑問,「螺螄粉」還能吃嗎?資料圖,新華社供圖6月28日,記者從廣西水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獲悉,名錄中擬列為二級保護動物「螺螄」與「螺螄粉」中使用的田螺和石螺是完全不同的物種,「擬列為二級保護動物『螺螄』,是田螺科、螺螄屬,主要生長在雲南省的高原湖泊中,下面還分6個種。別說吃了,可能一般人連見都見不到。」「螺螄粉」的生產和食用完全不受名錄的影響。
  • 國家林草局對《生態護林員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於《生態護林員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公告起始時間:2020年07月21日結束時間:2020年08月05日摘要信息:為規範全國生態護林員隊伍的建設與管理,經過前期調研和徵求意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林業工作站管理總站研究起草了《生態護林員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 雪兔子遭明星「採摘」背後:曾被曬乾賣給遊客,保護面臨困境
    青藏高原生態保護網負責人扎西尼瑪也提到,當地野生植物被破壞頻次較多的是雪兔子、雪蓮花等,因為這類植物被認為是有醫藥價值或外觀比較好看。今年7月,水母雪兔子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徵求意見稿)》中的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工作人員表示,但是在徵求意見稿未正式發布之前,對新增野生植物的採摘行為不屬於違法行為,後續他們將加快推進名錄的生效進程。
  • 「螺螄」擬被列入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螺螄粉」還能吃嗎?
    「螺螄」擬被列入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發布通知,就《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其中,「螺螄」被列進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名錄。這讓吃貨們不淡定了——以後還能愉快撩螺嗎?
  • 螺螄擬列為保護動物,網友炸鍋:還能「嗦螺螄」嗎?
    三湘都市報記者 黃亞蘋 實習生 丁子琦 王玉瓊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發布《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名錄》),歸屬腹足綱、田螺科的「螺螄」新增列進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名錄中。
  • 哪些陸生動物能吃,國家正在徵求意見!
    哪些陸生動物能吃,國家正在徵求意見!4月8日,農業農村部在其官網公布了《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徵求意見稿)》,《目錄》包括家養的傳統畜禽和特種畜禽共31個種,列入《目錄》的動物,將按照家畜家禽進行管理,可以用於食用等商業利用。而大家關注的竹鼠、狗等均未列入《目錄》。
  • 為什麼不禁食魚類等水生野生動物?上海檢察官給出三個理由
    2月24日,全國人大審議並通過《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在該決定中,以魚類為主的水生野生動物,並沒有被禁止交易和食用。這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