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故事 | 一個童詩教學名師的十年

2021-02-19 教師博覽

十年前,你在哪裡?十年後,你在哪裡?十年前,陪在你身邊的是誰?十年後,陪在你身邊的又會是誰?

2008,我在興化實驗小學,陪在我身邊的是三(8)班的60個孩子,我被他們稱為61號。2018,我在錫山實驗小學,陪在我身邊的是三(6)班的44個孩子,我被他們稱為顧媽媽。

 

十 年

顧文豔

 

2008年暑假,我在「中國兒童詩網」上結識了好幾位全國著名的兒童詩人。整個暑假,我每天都泡在這個網站,不停地讀帖,嘗試著寫詩。開學後,我和三(8)班的孩子們開始了童詩之旅。至今,仍清晰記得,我給他們讀的第一首童詩是金波的《下雪的聲音》:

 

下雪的天氣很安靜,

我在靜靜地傾聽

啊,我聽見了,聽見了,

聽見了下雪的聲音。

 

是什麼樣的聲音?

像小鳥飛?像微風吹?

噢,不對,不對,

那聲音真美!

 

下雪的聲音像一首歌,

在我心中回想;

還有一幅圖畫

在我夢中閃亮。

 

我聽見

雪花引領著春天來了,

她的身後

是春天的鳥語花香

 

孩子們靜靜聆聽我的朗讀,似乎醉了。他們還暢談讀這首詩的感受。有的說:「我感到自己在一個很安靜的地方,聽下雪的聲音,整個世界靜得就像只有我一人。」有的說:「我好想將耳朵湊在雪地上,傾聽下雪的聲音!」還有的說:「我特別喜歡最後一句,雪花顯得很可愛,她帶著春天向我們走來!雪花就像是個小導遊!」

聽了發言,我驚嘆無比:第一次接觸兒童詩的他們,竟然會有如此細膩的感受。如此看來,兒童詩的確是離孩子們最近的文學。



從那以後,我每天早讀課都和孩子們一起讀詩,那一首首充滿童趣的小詩,不知給我們帶來了多少快樂。孩子們誦讀童詩的清脆童音,如天籟般美好動聽。

真沒想到,孩子們第一次寫詩,竟然讓我收穫了如此多的驚喜!

 

     下雨的聲音

      陶天淇

 

沙沙沙

下雨的聲音真好聽

 

雨是一位音樂家

演奏著美妙的音樂

這聲音真美

 

雨是一位歌唱家

他會唱許多歌兒

有「滴」有「嗒」

還有「唰」

 

雨是一位作曲家

他天天都在創作新的歌

小雨是「滴答」

中雨是「沙沙」

 

這是一個下雨的日子,孩子們寫下一首首小詩。看著孩子們交到講臺上的這一沓美妙無比的兒童詩,我仿佛就是那望著沉甸甸的稻穗,樂得合不攏嘴的農人,我想把我的快樂告訴給身邊的每一個人!


三年級有一篇課文《廬山的雲霧》,文中有這樣一段:「那些籠罩在山頭的雲霧,就像是戴在山頂上的白色絨帽;那些纏繞在半山的雲霧,又像是系在山腰間的一條條玉帶。雲霧瀰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雲霧遮擋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我問:「在你的眼中,雲霧又像什麼呢?」

朱朝暉說:「霧像窗簾。」

我又接著問:「是誰的窗簾呀,這麼大?」

朱朝暉:「是太陽公公起床時忘記拉開的窗簾。」

 

朱朝暉

 

是太陽公公

起床時

忘記拉開的窗簾

 

第一首小詩的誕生,點燃了孩子們的創作熱情。這一首小詩,發表在《少年文藝》上,拿到樣刊的那一天,成了我們的節日。



2009年5月,泰州市教研室的鞠主任帶著我去外地賽課,我情不自禁地和他分享我和孩子們一起讀詩寫詩的快樂。那時候泰州地區還沒有人進行童詩教學,鞠主任建議我可以申報童詩教學的課題。鞠主任的話給了我鼓勵,更給了我壓力。雖然我已經積累了一些童詩教學的經驗,孩子們的作品也總是讓我驚豔;可是,做課題,我卻感到力不能及……

2009年8月,江蘇省第八期江蘇省中小學教學研究課題的申報開始了,校領導讓我填寫《開題論證書》。論證書中最難撰寫的就是「課題研究具體方案」,我在網上搜集資料,我向教科室的主任求教,不知熬了多少夜晚,終於填好了那份論證書。幾天過後,那份交到教研室的論證書又被退了回來,那密密麻麻的修改意見,讓我欲哭無淚,只能打起精神,重新修改《開題論證書》。又熬了好幾晚,終於把修改好的論證書再次交到教研室。

和孩子們讀詩寫詩是那麼甜蜜;可是,一遍遍地撰寫《開題論證書》時,我品嘗到的卻是苦澀的滋味。我暗暗思忖:如課題順利立項,我還得經歷多少次這樣的煎熬呢?若不能立項,我和孩子們還是會像從前那樣單純而快樂地讀詩寫詩,豈不是更好?

開了幾次課題培訓會,《課題研究方案》改了又改;教研室組織了專家對課題進行鑑定……2009年12月,我收到了《兒童詩閱讀欣賞與創作的探索和實踐》的立項證書,證書上主持人一欄,寫著我的名字。那薄薄的一頁證書,捧在手裡,卻沉甸甸的,我心中不知是喜還是憂。

2010年,我的童詩課題研究正式開始了。我除了在本班進行童詩教學的研究,還組建了蘊華兒童詩社,詩社裡每個年級的孩子都有,我每周都給他們上童詩課,他們也愛極了兒童詩。

和孩子們一起讀詩的快樂亦是別人無法想像和體會的。銀鈴般的童音是那麼清脆,無一絲雜質,純淨而美好!他們邊讀詩邊想像著做動作的可愛模樣,更是讓我看了樂不自禁。而他們新奇大膽而獨特的想像力,則讓我忍不住一次次驚嘆不已。

他們說:「春天是從柳枝上滑下來的,瞧,柳枝都綠了!」,他們說:「魚兒從來不怕熱,因為身後總是搖著一把大扇子。」他們還說:「雲是服裝設計師,每時每刻都在為自己裁新衣」……

他們用想像創造了一個童話般的世界,而流連在這童話世界裡的我們,是如此幸福如此快樂!

以後的日子,走在校園裡,時不時會冒出一個小腦袋,他們會蹦到我面前,甜甜地叫一聲:「兒童詩老師好!」聽著這稚氣的問候,那一刻,即使是陰雨綿綿,我的心裡也會高高掛著一輪豔陽。

有一次,兒童詩社活動時,我看到講臺上放著一個自製的小信封,上面用蠟筆畫了一顆小小的紅心。輕輕打開,裡面是一行漢字與拼音夾雜的文字:「gù老師,我xǐ huān兒童詩,我xǐ huān gù老師……戴雨菲」淚在那一刻幾乎衝出我的眼眶,我望向那個名叫戴雨菲的一年級的小女孩,含著淚微笑著。我在心裡默默地說:「認識你們,真好!」

我和孩子們繼續享受著兒童詩帶來的甜蜜。每次與童詩相約的時光,我們都無比幸福。孩子們告訴我讀詩的感覺是甜甜的,還有孩子告訴我讀詩就是有趣,就是好玩!而最讓我難忘的是朱朝暉的回答,他說:「童詩就是我愛吃的巧克力,吃著,吃著,就上癮了!」

的確如此,我和孩子們一樣,認識童詩,愛上童詩,就再也離不開童詩了。撰寫童詩教學筆記,上傳課題研究資料,約請童詩教學專家來校指導,我忙得不亦樂乎。忙碌的充實與快樂也將手捧立項證書時心中的不安驅散得無影無蹤。

孩子們的一首首小詩發表了,我的一篇篇童詩教學隨筆發表了,我還被稱作「泰州童詩教學第一人」,2013年,我的童詩課題研究成果獲得了教育廳頒發的江蘇優秀教學成果獎。

2015年,我離開了家鄉,陪伴讀高中的孩子,來到了無錫。我的行囊裡有一冊《小小詩花朵朵開》,那是我從孩子們上千首童詩作品中精選了幾百首變成的詩集,我帶著它,是想告訴自己:在一個陌生的城市,一所陌生的校園裡,我也要努力播下詩的種子;相信種子,相信歲月……

開學的第一天,我和六(4)班的孩子們約定,每天給他們朗讀一首詩。第一天,我給他們朗讀了《點燈的人》,他們告訴我,這是第一次聽老師給他們讀詩。畢業時,他們給我寫下的畢業贈言中,竟不約而同提到了那首《點燈的人》:

您是我見過的最特別的老師,

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您上課時的微笑,

一輩子都不會忘記您第一次給我們讀詩的場景,

一輩子都不會忘記您第一次教我們寫詩。

那一首《點燈的人》會成為我一輩子忘不掉的詩……

                                                 ——潘雨菲

「要做一個為他人點燈的人。」顧老師,記得第一次

聽您讀詩,您在黑板上寫了這一串大字,您的嘴角

微微翹起,看著我們的目光裡充滿了期待……

                                                 ——華雨萌

我永遠不會忘記您為我們讀的第一首詩——《點燈的人》,

讀完這首詩,您對我們說:「希望你們是為別人點燈的人。」

顧老師,您可知道,您就是為我們點亮心燈的人啊!

                                                 ——鄧夏欣


2016年9月,我迎來了一(6)班的小朋友,我又和他們一起讀詩、寫詩;有詩相伴的日子,是幸福的……

2017年的春天,《當代教育》的編輯來我校採訪,在我們班聽了一節童詩課,她們寫下了這段文字:

「同學們,你們看,樹上有一片紅葉,它像什麼?」「像嘴巴。」「像紅領巾。」「像在吐舌頭。」「像染了紅頭髮。」……「樹林學校/開展入隊儀式/春風校長/給每棵小樹/戴上了紅領巾」,一首《入隊儀式》在師生的話語中產生了。

孩子們當堂創作的一首首童詩,讓編輯老師們無比驚嘆。《當代教育》以《童詩,喚醒孩子心中的真善美》為題,整版報導了我的童詩教學。

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我們讀四季的詩;尋找大樹的新芽,撿拾繽紛的落葉,我們讀大地的詩;風雪雨露,日月星辰,我們讀天空的詩……


今日清晨,我和三(6)班的孩子一起學習《廬山的雲霧》時,一場濃霧似乎是為了趕赴十年之約,來到我們身邊。我把朱朝暉的《霧》抄寫在黑板上,並鄭重地寫下了2008。

接著,依霖的《賽跑》,陶孜的《擁抱》,一葦的《迷宮》,怡伊《鬍子》,希希的《搗亂》,這些小詩,都湧來了。我在每一位小詩人的名字後,都寫下了2018。

十年了,我和孩子們與童詩相伴,已經整整十年。

辦公桌的一角,放著卓昀送給我的橡皮泥的手工作品,她在我的詩社裡學習,也已三年多。她的小詩相繼發表於《中國兒童報》《少年詩刊》等報刊,學校曾舉辦過她的個人詩畫展。她寫過一首《種子》送給我:

種子

範卓昀

 

有一粒種子

沒有顏色

沒有味道

也不長在泥土裡

 

顧老師

你猜它是什麼

告訴你吧

它就是詩

 

你把詩的種子

種在了

我的心裡

 

詩歌的純潔與靈性,會給孩子們的人生打上明亮的底色;和孩子們相遇在詩的海洋,是今生最美的際遇。我的心裡永遠住著一個孩子,我和我的孩子們一起,把每一個日子過成詩!

 

來源:竹影居

投稿請聯繫編輯郵箱:

1340863327@qq.com

《教師博覽》兩大學習自組織,歡迎加入,益處多多

以下點擊可閱


熱忱歡迎愛讀書的老師、校長、局長加入「教博讀書聯合會」


招募令丨全國中小學名師工作室聯盟歡迎你

《優秀教師的成長》

三關叢書


探尋優秀教師的成長秘密

全國中小學教師培訓用書

方心田主編

策 劃:源創圖書

出 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ISBN : 978-7-300-24539-3

出版時間:2017年8月

定價:全套共三冊115.8元;

博覽書屋微店價:全套92.60元(包郵)


另有


《優秀教師的成長》(三冊)主編籤名本

《教師博覽》精華本(兩冊)主編籤名本

均全款包郵,附贈最新期刊


欲購以上圖書,請進【博覽書屋微店】


請長按以下二維碼,或者掃一掃,

就可以買你想買了!

 謝謝你!好再來!



2019年《教師博覽》,一定給你新感覺

《教師博覽》郵發代號及定價:

文摘版44-70,8元/期,96元/年;

原創版44-76,8元/期,96元/年;

科研版44-32,10元/期,120元/年。

————————————————

《教師博覽》,教育品牌!

歡迎關注公眾微信號:jsblzzs

本微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

如喜歡,歡迎推薦到您的朋友圈。

歡迎添加小編微信xt545328、本微信QQ群

521925629,以推薦您認為的好文章。

相關焦點

  • 「師生情」魏瑞江名師工作室團隊主題教學研究成果展在河西區少年...
    河西區十分重視對教師隊伍的建設,為充分發揮名師在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中的引領、指導、示範和輻射作用,形成既有利於名師自身不斷提升,又有利於骨幹教師不斷發展的人才培養機制,河西區教育局早在2011年3月成立了以名師名字命名的9個名師工作室,以此帶動一大批優秀教師致力於教育教學研究,創立教育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為學生們創造高質量的課堂教學。
  • 名師「把脈」助學子妙筆生花 青島市中小學英語教學名師研討會在...
    文/半島全媒體記者 孫雅琴圖/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濱為了更好地指導學生英語學習,傳遞教育好聲音、好方法,12月22日上午,青島市中小學英語教學名師研討會在半島都市報社舉行。十餘位初中、小學英語名師齊聚一堂,共同聚焦島城中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與寫作。會上同時聘請各位名師為「二中·半島杯」學生記者徵文大賽榮譽評委,名師們將共同為大賽護航,提供專業指導。
  • 名師大咖助力成長,華師一附中美聯學校名師工作室掛牌
    「林新堤名師工作室」授牌名師工作室將致力於以「專業引領、同伴互助、交流研討、共同發展」為宗旨,有效地推動名師工作室成員的專業成長,形成華師一附中美聯學校有引領和輻射作用的骨幹教師群體。林新堤是華一美聯首席督學,物理特級教師;關蓓是武漢市育才實驗學校校長,育才品牌學校總校長,數學特級教師。
  • 心中有詩 就有遠方 第三屆中國詩詞教學大會將在長沙舉辦
    由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等主辦,長沙諾貝爾搖籃教育集團和北京夢想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第三屆中國詩詞教學大會」,就是為了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助力基礎教育階段中小學探尋符合學生成長需求和時代要求的教育教學規律。大會將於12月25日至27日在湖南賓館舉行。
  • 2020年度河南省本科高校教學名師申報工作啟動
    為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遴選支持一批長期在本科教學一線教書育人的教學名師,近日,省教育廳決定開展2020年度河南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申報工作。此次遴選面向全省普通本科高校在職專任教師,適當向青年教師和基層一線教師傾斜。
  • 名師「把脈」助學子妙筆生花,青島市中小學英語教學名師研討會在...
    半島全媒體記者 孫雅琴為了更好地指導學生英語學習,傳遞教育好聲音、好方法,12月22日上午,青島市中小學英語教學名師研討會在半島都市報社舉行。十餘位初中、小學英語名師齊聚一堂,共同聚焦島城中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與寫作。會上同時聘請各位名師為「二中·半島杯」學生記者徵文大賽榮譽評委,名師們將共同為大賽護航,提供專業指導。
  • 名師匯 | 李愛鳳:做推動學生成長的智慧教師
    名師匯 | 李愛鳳:做推動學生成長的智慧教師 2020-06-12 03: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攜手共進:昆明市首批「春城計劃」羅曉玲教學名師工作室正式開班
    根據昆明市委組織部、市教育體育局的安排部署,首批春城計劃羅曉玲高中數學名師工作室於2020年5月在昆明市縣市區和直屬學校中遴選學員10人,跟班學員7人。開班儀式上,黃雪飛局長與何明校長共同為「羅曉玲高中數學名師工作室」揭幕。黃雪飛局長在致辭中首先對羅曉玲教學名師工作室開班表示熱烈祝賀!
  • 高升教育集團「菜單式」名師送教彌補教學差異
    點菜單 送「教學大餐」  高升教育集團「菜單式」名師送教彌補教學差異  日前,高升教育集團名師鄧小洪和何偉走進鹽市街校區,給這裡的老師們帶來作文教學《積沙成塔,水到渠成》和《低段數學「學問型」個性課堂如何「教與學」》的專題講座。
  • 朔城區丁秀榮名師工作室:巧搭臺子唱大戲 聯動共享促成長
    為拓展課題研究視野,進一步探索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的有效途徑,激發學員們對工作室的認同感和榮譽感,12月19日上午,朔城區丁秀榮名師工作室特邀兄弟市縣的名師工作室主持人來到朔城區教科研中心,開展了聯合研修活動。同伴互助開多贏之花,聯動共享結輻射之果。名師工作室不是封閉的象牙塔,應該「巧搭臺子唱大戲」,應該開放成為所有積極上進教師學習研修的理想場所。
  • 跟著名師學習,語文教師快速成長不可繞開的兩個要點
    現在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高速發展的時代,各行各業的工作者都應該不斷地通過自身的學習適應這個變化的社會。教師這一職業由於教書育人的特殊性更應該不斷地提升自己,才可以扛起教育下一代的沉重的責任。如何實現高速成長呢?根據我多年的經驗總結我覺得不妨從以下兩方面進行。
  • 教學名師表彰會 寒冬如春暖人心
    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在全社會形成尊師重教的輿論氛圍,近日,黨集鎮舉辦首屆「教學名師」表彰大會,對評選出來的7名勤懇奉獻的一線教師進行隆重表彰。時入寒冬,黨集鎮中心會議室裡卻溫暖如春,7名來自教學一線的中小學教師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 68位名師研製了這份小學生暑期分級閱讀書目
    近日,一份由全國一流語文名師共同發起的小學生暑期分年級閱讀書目正式發布。這份書目是由語文名師張祖慶的微信推廣平臺「祖慶說」和在線閱讀推廣機構「全國百班千人讀寫計劃」聯合研製,共有68位名師參與選書。童書的質量問題近來屢屢引發廣泛關注。在這個童書浩如煙海的時代,如何讓兒童讀到更多一流的好書,這不只是兒童自己的事,也是成人責無旁貸的重任。
  • 「助學課堂」引領師生智慧成長——記東營市李玉璽名師工作室
    小學語文「助學課堂」改革的發起人、齊魯名師建設工程人選、全國優秀教師李玉璽認為「以教助學」的核心是學生,教師的「教」要為學生的「學」服務,致力於在「教」與「學」互動中促進學生學習真實地發生,促進生師和合共生共成長。
  • 名師送教促成長 專家引領助提升|記上虞區小學語文名師送教活動
    為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整合教育教學資源,充分發揮名師引領、示範和輻射作用。近日,上虞區小學語文名師送教活動走進三匯小學。百官小學的名師團隊給三小的孩子送來了一場知識的盛宴,同時也為該校教師提供了一個學習的平臺。上虞區教師發展中心副主任、語文教研員周穎老師、瀝海街道中心小學語文教師代表及三匯小學全體語文教師參加活動。
  • ...劉朝輝、孟雷:名師優課 有備而來,以情動人 遠程教學《植物學》
    無論您是同步直播亦或是異步在線教學,無論您是大班課程亦或是幾人研討,我們都將持續助力您的在線教學,分享您與學生們的獨特教學故事。本期,我們請到了生物學院孟雷、劉朝輝老師,為大家分享有溫度的《植物學》在線教學新體驗。
  • 童心寫童詩 幫助蔗農推銷甘蔗
    ■孩子們收割完甘蔗後,就在田間地頭即興創作兒童詩「來,看我示範,先砍根部,再去掉葉子……」12月5日上午,位於中堂鎮鳳衝村的一大片甘蔗林迎來了一群「小詩人」,甘蔗林主人「甜心大叔」陳沛祥正手把手教孩子們砍甘蔗。
  • 齊魯名師|青島第三十九中學劉翠:做學生成長路上的「催化劑」
    在後續的故事中,我們看到了他們的伉儷情深。默默耕耘二十六載,不忘教育初心1994年,劉翠剛剛大學畢業。初入教壇的她,在心裡給自己提了一個要求:每節課都必須脫稿,要努力保持課堂教學的流暢。淄博七中是劉翠教學生涯的第一站,也是劉翠將興趣變為職業的起步。
  • 中國童書走向世界——「米莉茉莉和莉莉成長故事」系列
    中國童書走向世界——「米莉茉莉和莉莉成長故事」系列多語種籤約暨國際交流會在德國法蘭克福舉辦當地時間10月17日下午,中國童書走向世界——「米莉茉莉和莉莉成長故事」系列多語種籤約暨國際交流會於德國法蘭克福書展中國聯合展團活動區舉辦。
  • 馬築生:期望更多的好童詩與孩子相遇
    作為錢塘江詩路上重要的「詩路門戶」,蘭溪名人足跡最深、名篇詩作最多。據不完全統計,在蘭溪留下足跡的詩人有400多位,歌詠蘭溪的詩文有上萬篇,蘭溪也因此被稱為「萬詩之城」。去年9月,蘭溪與中國詩歌學會籤訂戰略合作協議,童詩中國論壇將永久落戶蘭溪,從2020年開始,每兩年舉辦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