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英語環境中鍛鍊表達能力

2020-12-24 你與日光皆暖1

學而時習之,學是練習的開始,練習是為了完成學。在課堂上,老師教孩子學英語,老師教過一次,要孩子跟著模仿,然後能夠藉助於課本,能夠完成自我練習。學到了,也要時常去複習。複習,不僅是為了鞏固和消化,也是在鍛鍊學習中的思維,在實踐中印證所學。學習是需要思考的,模仿的過程,是靠孩子思維支配行為和發音的,所以模仿的是思維中的印象,所以老師教學過程中,目的是為了鍛鍊孩子的思維表達能力。對於教學印象的鍛鍊,是有方法的,而方法來源於課堂上老師的言傳身教,孩子的實際練習。這個練習,會讓思維對印象更真切。就像孩子看到英語讀物上的對話內容和圖片,考核的是看到圖片,思維對方法的運用過程,通過外在表現,來判斷孩子的學習進度和程度。

在家庭環境中,孩子雖然看起來沒學,其實也是在學。課本上的圖片是內容,現實中看到的景象也是內容。課本上的內容,是結合事物,有對話和發音的。現實中的景象,也是事物,家長教孩子認知,在互動中,圍繞事物,已經在認知和練習了。家長在輔導孩子,其實,也是根據孩子學習內容,進行輔導的。所以看起來是輔導功課,實際上,家長也是在潛移默化地學習。跟隨和陪伴孩子,一起學習。所以,輔導孩子英語,並不是難事。因為輔導的過程,是鍛鍊思維方法的過程,而不是重新教。方法和目標一致,學起來,才不會迷惑。如果老師教一個方法,家長又教一個方法,聽誰的呢。家長需要做的是,擴大和延伸,在鞏固知識的同時,完善思維方法。

少兒英語發音練習,是結合了事物景象;所以發音代表的是事物,而不是符號。當遇到事物,需要對應的是發音,而付諸於發音的是思維。需要對應英語發音,所以需要付諸於英語思維。如果發音是對應符號,通過事物來認知符號,這就會增加了思考過程。發音是不間斷,不等待的,思維怎麼能間斷和等待呢。看到英語單詞,感到的是事物或現象呢,還是密密麻麻的符號呢?如果感到的是事物或現象,已經在使用英語思維了。如果看到的是字母和符號,要多想一想,去理解的時候,還不能形成英語思維。鍛鍊學習能力,是通過練習,提升在學的時候理解效率和質量。在教孩子閱讀讀物的時候,初期,是圖像更豐富一些,甚至結合了音視頻。逐漸地,會減少音視頻,圖像,增加單詞和句子的比重。這就是鍛鍊孩子的單詞和句子識別和理解能力。圖片或音視頻,是輔助於理解;鍛鍊了思維,逐漸脫離輔助,形成孩子獨立思考能力。

課堂上跟老師學的是行為和表達,孩子在實踐中,總是要面對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情,在互動中理解和處理。靠老師教,家長輔導;老師的培訓,家長的引導。也只有在集體的環境中,能時刻鍛鍊孩子的應變和思維能力。學習並不是從課本上複製下來,課本上的知識點,是經驗,是生活經歷的結晶。需要在實踐中,嘗試中,才能有認知和提升。如果學習和生活完全分開,學習的時候,完全學習;生活的時候完全不想學到的,那學到了又能做什麼呢。

少兒英語,在英語環境中學習知識,不會脫離認知的根本。思維也就是思路,就像出門去一個地方,總會選擇對應的路線。看到英語單詞或句子,聽到英語發音,就已經在使用英語思維了。看不懂,聽不準確,是單詞和發音的印象,還不能得到理解,也就是單詞和發音,找不到認知的事物。事物是熟悉的,單詞是看到的,發音是聽到的,但是為什麼不能理解呢?所以要在英語環境中鍛鍊理解事物的能力。

相關焦點

  • 英語環境中如何鍛鍊學習思維呢
    在少兒英語學習中,老師能看到孩子學習中的問題,就已經變成老師的問題了,不要置之不理。在家庭環境中,家長看到孩子學習有困難,說明已經看到孩子的困難了,此時已經變成家長的困難了。怎麼辦呢,老師看到了問題,教孩子解決問題,就是在幫自己解決問題。
  • 少兒英語思維是如何鍛鍊的呢
    在孩子學習中,家長如何輔導,才能讓孩子輕鬆掌握呢?其實,讓孩子輕鬆,其實家長也會感到輕鬆。之所以感不到輕鬆,是什麼原因呢?難,就會想著克服,而能力不足,就會花費更多思考,想著解決。或在探索之中,或感到沒有思路。思維一直處於緊張的忙碌之中,怎麼能輕鬆呢?
  • 英語學習中沒有環境該怎麼辦呢
    在英語考核的時候,考核的是什麼,是理解和應用能力,而不是知識量的多少。如果有了強有力的學習方法,考核中的英語,也是在學習。而不是拿現成的結果,去應對現成的聽力,閱讀,寫作,表達等。可見,在英語閱讀中,也是在考核孩子的學習能力,而不是知識量的多少。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教孩子說話,也是在學習。在面對事物的時候,學習就是實踐。而不是有了認識了事物之後,再去表達和行為。可見,學習英語呢,啟蒙的是實踐能力。
  • 如何閱讀少兒英語和鍛鍊口語呢
    如何才能做到效果好,質量高呢?就是在於理解。學習呢,就是把問題解決。如何去解決問題,才是學習的關鍵。怎麼去發現問題呢?家長教孩子的時候,孩子只是去記憶,跟著模仿。並沒有依據條件和環境,當在實踐中嘗試,在互動和溝通中,不斷完善思維,從而學會了基於環境和條件,去有針對性地表達。孩子在實踐的時候,是在分享和展示自己。在少兒英語啟蒙階段,學習的是英語,其實呢,是學習通過英語,來完成自己的事情。
  • 如何培養和鍛鍊少兒英語思維呢
    課堂上跟隨老師模仿和互動,在英語環境中,去培養孩子行為和表達能力。其實呢,先教會孩子做事,在事上下功夫,才是語言的根本。如果孩子都知道怎麼去行為,那能表達出來什麼呢。因為語言的表達,是有靠實踐為根本。比如教孩子閱讀英語故事,一句一句地讀,每句都懂了,然後綜合來分析。如果有一句不懂,就思考的時候,單詞或句子,沒有找到可以實踐的根源。
  • 如何改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我該如何提高英語口語能力? 當你去上學或上班的途中,想一想自己的心情如何,是「快樂的」還是「悲傷的」,之後用英語表達出來。 When you arrive, find a friend who is also learning English, and ask, "How are you feeling today?"
  • 怎樣鍛鍊青少年的口才表達能力
    怎樣鍛鍊青少年的口才表達能力看到別的同學上臺分享的時候都很自信,講得也很流暢,底下的同學們還會鼓掌應和,老師也特別喜歡他們。現在我越來越不願意去表達自己的想法,對生活和學習也沒有什麼熱情,我也不太喜歡去學校,因為那些糟糕的經歷總是伴隨著我。如果每周都沒有星期五,那該多好啊……我們經常告訴家長,在青少年時期培養孩子的口才表達能力很重要。但是,很多家長都不以為意,因為對於大環境來說,這類培訓並不多,也不算普及。
  • 英語學習如何跳過漢語思維的幹擾?純英語環境很重要!
    我們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會遇到這樣一個情況,常常會習慣於用漢語的思維去理解英語,那樣的表達很容易出現一些偏差,導致我們的英語顯得非常不地道。這些情況都是無可避免的,我們從小就說漢語,中文的思維已經在我們腦海中根深蒂固了。
  • 提高小學生的英語能力,研究如何培養學生英語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因此,研究如何培養學生英語聽力能力顯得尤為重要。1 小學生英語聽力困難的分析1、語言問題。最主要的問題就是語速太慢。平日裡學生讀課文的速度明顯比錄音中的速度慢。這種慢速度的讀課文,不僅不利於學生聽音,而且影響學生們對聽力材料的整體把握。另外,單詞的語音語調掌握不準也是聽力聽不出來的原因之一。一些單詞的發音不準確,不注重音標的學習,導致在聽音的時候很難把握到準確的單詞。
  • 如何在家庭中創造英語練習的環境
    一些家長認為:中國孩子無法進行英語練習,因為我們沒有環境;其實很多人沒有注意到的是:時代變了!網絡時代的資源比任何時候都要豐富,新一代的家長們也今非昔比,普遍有說幾個單詞、說幾句日常英語的能力。事實上,我們完全能夠創造二語習得的人為環境!
  • 學習能力|如何鍛鍊孩子的口才和反應能力
    對於個性原本就相對內斂的中國人來說,傳統的教育方式和民族特性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個性的張揚,許多人在公共場合講話或與人溝通時,往往會心跳、緊張、不知所措,不知如何組織語言,以至於根本無法清晰的表達自己的意思。很多人因為缺乏自信而害怕,害怕成為公眾的焦點,因此失去了許多展示自我的寶貴機會甚至與成功擦肩而過。
  • 怎麼培養孩子的英語思考能力
    學習少兒英語呢,都是先跟著老師模仿和練習。掌握了方法和知識,在具體情景中,然後再分享和展示自我啊。如果剛開始啟蒙,就去分享自我,那是個性;但是沒有掌握知識和技能,老師會覺得調皮或淘氣。所以,跟著老師學的,不僅是知識和技能,更多是在情景中,教孩子怎麼去互動和溝通。
  • 如何體會英語學習中的快樂呢
    可見,在完成事的時候,一定要在思維中形成情景。也就是說,在課堂上學了英語,要在課後去總結學習過程中的事,從而在思維中還原情景。怎麼還原呢,就是勤學多練。因為複習的時候,並不是什麼都不想的。只有穩定,清晰,準確的情景,才會把事描述全面,處理穩妥。如果沒能力,非得去解決。在英語上,就是不懂單詞,非得要去記住,拿去應對考核。結果呢,在使用的時候,就找不到自我了。
  • 如何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孩子愛說話會表達善溝通
    我們都希望孩子能說會道,善於溝通,一個會說話的人在生活中往往更受歡迎,為人父母我們當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擁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除了跟先天的遺傳因素有關,受環境因素的影響更大,家有二胎的父母應該很有感觸,往往老二的語言表達能力會比老大的更強一些!
  • 如何提高初中英語寫作能力 初中英語作文常用寫作技巧
    初中英語作文成績,能夠真實反映出同學們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很多學生不知道英語作文寫什麼、怎麼寫?弄不清語法是否正確、詞彙連接是否恰當,那麼該如何提高初中英語寫作能力呢?下面是初中英語作文常用寫作技巧,希望可以幫助大家打開寫作靈感的大門。
  • 大學生「啞巴英語」現狀分析及口語能力提升建議_綜合_江西網絡...
    同時,觀看英語視頻、學唱英語歌曲,或用英語複述當天的經歷等,都是主動創造英語環境的行為,不僅鍛鍊了口語能力,同時也幫助加深對英語文化的理解,減小非語言交際層面的障礙。
  • 如何培養學習少兒英語的習慣呢
    在課堂上,老師所教的聽說讀寫,是能力,更是過程。如何鍛鍊過程呢,就要讓孩子去主動尋求並收穫結果。啟發呢,是為了引導孩子正確學習方向。讓孩子明白朝哪個方向努力,就有了前進的動力了。其實呢,就是興趣。啟發的時候,要告知孩子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為什麼不能做,做了會有什麼後果。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對後期的學習有很多幫忙。學習英語呢,靠啟蒙階段的基礎。
  • 怎麼在英語學習中發現樂趣呢
    在教孩子學習英語的時候,聽的是發音,說的是口語,讀的是句子,寫的是單詞。通過表面的模仿,是基於情景才會有行為或表達。所以行為或表達呢,就是為了情景而動。日常生活中,溝通中需要表達,事情中需要行為。所以,為了讓表達更透徹,行為更恰當。學習英語呢,是通過語言來理解語境。
  • 如何輕鬆掌握英語學習方法呢
    在英語學習上,看起來是在對著單詞,在聽說讀寫上用功。其實呢,就是孩子的行為和表達能力。有時候,為什麼覺得英語能力很難提升呢,考核的時候,總是搞不清楚。其實,難得並不是英語本身,而是孩子的行為和表達,很難在短期內提升。或不知道在孩子的行為和表達上下功夫,而是在細枝末節上花費精力和時間。當孩子的溝通能力提升了,在課堂上,就能和老師或其他小朋友,高效溝通,理解清楚,獲得自己想要的結果。
  • 如何讓英語能力達到英語母語者的水平?
    如何讓英語能力達到英語母語者的水平?我的英語不是很好,所以就把學好英語的希望寄托在了兒子的身上(笑,可憐我那娃),我為他規劃了雙語幼兒園到國際學校的培養路線,目前從幼兒園到小學四年級,他的英語能力還不錯,日常跟外教老師交流發音都沒有問題。那在他整個的學習過程和學校的英語規劃教學中,我也學到了不少,有了一些切身的體會。今天在這裡跟大家做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