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家長認為:中國孩子無法進行英語練習,因為我們沒有環境;其實很多人沒有注意到的是:時代變了!網絡時代的資源比任何時候都要豐富,新一代的家長們也今非昔比,普遍有說幾個單詞、說幾句日常英語的能力。事實上,我們完全能夠創造二語習得的人為環境!
1.創設家庭迷你環境
兒童的語言習得優勢在生活中,在自然語境中。社會沒有環境,但家庭可以創造迷你環境。如果父母能全力投入,營造輕鬆愉快的英語學習環境,每天保證有一小時左右的時間,讓孩子沉浸在英語語境裡,孩子也能夠做到習得!
那麼,如何在家庭中創造習得環境?
建立全方位的英文環境,我認為最重要的四項內容是:家長說英語,看動畫,聽故事,讀原版書。
家長說英語
如果家長具有英語對話的能力並且語音標準,這種家庭最容易做到習得。
家長英語不好也沒關係,只要有題單詞和說簡單句型的能力,就可以做孩子最初的英語啟蒙老師。在啟蒙階段,家長可以通過「名詞指著說」和「動詞TPR」兩
種方式,在家庭的實際場景中對孩子說英語,讓孩子接觸到最初的英語詞彙,然後過渡到說詞組和句子。當家長感到「詞窮」的時候,就轉為給孩子念分級讀物,或者一邊看書一邊聽錄音,分級讀物念完了,可以給孩子報外教口語班,把說的主場搬到課外班。
看動畫
孩子從3歲起,每天看原版動畫片20分鐘,堅持看到6歲、孩子上學後。改為偶爾看電影。
聽故事
MP3播放器是習得的利器,必不可少 孩子上學後,用眼需要控制,英語通過學前的積累,也有了一定的聽力詞彙量,習得的重擔就要落在MP3播放器上。在家大量聽有聲書(audio books).循序漸進,長期堅持讀原版書,讓孩子大量讀原版書,循序漸進,從薄薄的分級讀物看到厚厚的章節書,廣泛涉獵,長期堅持。貫徹自由自願讀(free voluntary reading)、持續的默讀(sustainedsilent reading)原則,讓孩子自己選書泛讀。
如果能夠做到以上幾點,再利用其他資源,補充一些錦上添花的東西,比如在家聽英語童謠,唱英語歌曲,做英語遊戲。看fash動畫,看網上那種能修點擊發聲的PDF讀物,到一些網站上閱讀有用的信息,用一些有超的電腦軟體學習英語,利用寒暑假到英語國家旅遊,讓孩於在多種多樣愉快的方式中沉浸在英語環境裡。儘可能多地提供給孩子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機會,習得就水到渠成了。
2.網絡時代,家長要善於利用資源
網際網路展現給我們家長的,是極大豐富的內容(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免費的)。曾經有一本書叫《不花錢學英文》,其實,不花錢的何止是書中列出的那些網址呢!
網絡上能夠找到的免費學習資源包括:
英文歌曲
有聲書 MP3
廣播節目
電視節目
電視劇
電影
各種講演錄像
互動學習網站
教材PDF(可點擊發聲)
讀物 PDF
Flash 動畫
Podcast
論壇中各類孩子的學習記錄
各種推薦書單
需要付費的內容有:
網絡外教課(與地面培訓班相比,價格低廉)
網絡書店(比在國外購買原版書,原版音像資料還便宜)
網絡圖書館(可以借書)
家長一定要做有心人,為孩子收集到儘可能多的學習資源。當家長為推薦的時候,讓孩子有選擇的空間(have the luxury to choose).我經常聽到家長說孩子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我的想法是:家長沒有給孩子找到合適的,感興趣的東西。如果僅僅是讓孩子背課文,聽課文的錄音,那孩子肯定很難產生興趣,英語的世界是那樣大,我們學英語就是為了開闊眼界,人文的,科普的,多得難以計數的文學作品和電影電視,讓孩子沉浸其中,享受學習的快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