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給孩子創造最舒服的英文閱讀環境?

2021-03-02 匯通皇家少兒

小編前幾天看到一篇文章,出處不詳,但內容真好,就分享給爸媽們,如果有誰知道作者是誰,請後臺留言告訴我們。作者主要分享的是如何給孩子創造英文閱讀環境,從介紹繪本分類,到如何布置書架,包括了打造英文閱讀環境的整個流程。下面我們一起看:

*如果覺得有用,記得在朋友圈分享給身邊的爸媽哦

1

什麼是英文繪本?

繪本一詞是源於日本人的習慣。繪本對應的英文是Picture book, 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圖畫書。通俗的來說,一本書的插圖部分在講述書中的故事裡佔有重要的比重,就是繪本了。

繪本不等於「有畫的書」,它是一種獨立的圖書形式,特別強調文與圖的內在關係。文字與圖畫共同擔當講故事的重要角色,圖畫不再僅僅起輔助和詮釋文字的作用。


一些相當著名的繪本甚至只有圖,而完全沒有文字。不過也有許多繪本是在圖、文之間取得一種平衡的關係,相互襯託,營造出整個繪本的感覺出來。

順著年齡來看,英文繪本可以有:

· 嬰兒書

· 小童書(1-3歲)

· 繪本故事書(4-8歲)

小童書多取材於孩子熟悉的日常生活內容,或者一些幫助孩子建立顏色、形狀等概念的內容。因為這些生活內容和概念的跨文化的共性很大,書籍的設計和安排在材質、會發聲、書頁能摺疊、隱藏或者跳出來等方面做的很傳神,很能抓住孩子的特點,英語語言的部分也不是很難。

目前這個年齡段的繪本內容國內的父母用起來比較有成就感,親子之間從這一階段的繪本裡獲得的樂趣和收穫也是最大的。

接下來,針對7-10歲左右的孩子,有章節書,主要供他們自主閱讀使用。一般長度在45-60頁之間,分成很短的章,每一章有3-4頁,句子有一定的複雜性,而且往往在故事情節最緊張的地方結束一章。這些處理都是為了適應這個年齡段孩子的語言水平和能夠集中注意力的時間長度。


2

如何打造兒童閱讀環境?

接下來,我們最關心的就是,如何幫助孩子培養對閱讀的興趣,如何幫助他們養成閱讀的習慣。

我想跟大家說說錢伯斯的閱讀循環。閱讀循環,說的就是每次閱讀,我們總會遵循著一定的循環歷程。

其間的每一項環節都牽動著另一個結果,也就是說,開始是結果,結果也是另一個開始。這並不是由A到B的直線關係,而是一個周而復始的循環。

閱讀循環的第一方面,是選書。因為選書是閱讀活動的開始。


家長想要孩子愛上閱讀,首先要做的是讓我們的孩子有閱讀的書籍或者資料可選。這裡有兩個方面的意思:

1)儲備足夠多的書

我們的家裡需要有很多的書。然後是把孩子看成是一個成熟可信任的讀者,讓他們能夠自主的選擇他們想要看或者想要你讀給他聽的書。

由於我們的孩子剛開始的時候還不具備自己選書的能力,所以我們提供給他的書,基本上是家長給他提供的。父母最初給孩子的影響,會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孩子今後讀書的品味。

每次說起給孩子買書這個事情,我都會想起我的好朋友孫莉老師。孫老師的名言就是,書怎麼買都可以!所以她看到書,尤其是喜歡的,或者她覺得以後能用的上的,她總是一擲千金,全部買回去,以至於她家裡到處都堆滿了書。

到現在,家裡能斷舍離的東西全都捨棄了,最多的就剩下書了。所以她的孩子很早就養成了看書的好習慣。很多人每次到她家去的時候,看到滿屋子的書,大概都會明白為什麼自己的孩子不太喜歡看書了。


我想,沒有哪一個孩子,是天生不喜歡讀書的。有的家長說,我的孩子總是看電視,總是玩遊戲,這其實是一種心理依賴,這並不表明孩子真的愛看電視,愛玩遊戲,而是他沒有找到更有意思的活動。

家裡有很多的書架,書架上擺滿了書,即使孩子看不完,但是有一種感覺在提醒著孩子。孩子眼前是一整排排書,孩子就會有閱讀的意識。有閱讀的意識,才能持久閱讀。童年的歲月,生活在書香四溢的屋子裡,這樣的氛圍,能夠幫助孩子找到基本的、持久的、本質的收穫。

說到這裡,家長的問題來了:


2)我怎麼知道應該怎麼買書?


現在我們獲取書單的渠道很多,有名人提供的各種書單,比如現在網絡上很紅的幾位媽媽,汪培珽、廖彩杏、吳敏蘭,她們提供的書單受到很多家長的追捧,有媽媽問廖彩杏的書單是否可以,她推薦的書我基本都看過,我覺得非常好。

當然,爸媽看好就買的書還不可以,重點是孩子愛看,因為書是提供給他看的,我們也是念給他聽的。孩子喜歡很重要。

有國際圖書展,比如大家熟知的北京國際書展,才剛剛結束。上海國際書展,還有香港國際書展。當然,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兒童書展是每年在義大利波隆那的國際兒童書展。

還有排行榜(書店、電商網站)、還有我們了解到很多圖書獲獎的信息,著名的繪本推廣大師郝廣才就曾經說過,他只會購買獲獎的繪本。

世界上主要的繪本大獎主要有國際安徒生獎、美國凱迪克大獎、英國格林威大獎、德國繪本大獎、博洛尼亞國際兒童書展最佳童書獎等,大家可以從這張圖片上看到關於這些大獎的介紹。

還有網站資源,比如我自己很喜歡用的幾個網頁。這些都可以幫助我們為孩子篩選書籍。




最後還有一個重要的選書原則,就是選擇我們父母自己喜歡的童書。因為僅僅讓孩子們喜歡的故事是不夠的,家長要參與到親子閱讀的過程中去,書也必須是自己喜歡的才行。這樣才可以心滿意足的和孩子度過一段難忘的親子閱讀時光。

3

英語啟蒙階段的孩子應該讀什麼書?

對年齡小的孩子,比如兩歲以內,考慮有節奏感的韻律或者童謠書,比如一些很有名的歌曲都有配套的書籍,或者是nursery rhyme的書。

有的媽媽也問,對於剛出生的孩子,給她聽英文歌、讀繪本是不是太早。我自己的孩子,現在剛剛過七個月。

我懷孕的時候,就有意識的每天會聽一些音頻的內容,包括音樂啊、故事啊,有時自己也會讀一些內容給他聽。他出生以後,我也堅持每天給他唱歌、說話、講故事。

雖然目前我還沒有看出他在語言智能方面的優勢,但還是有些小小的收穫。比如他真的對歌曲很敏感,現在如果你給他唱歌,他就會哼哼唧唧的跟著你一起唱,而且有時小手和小腳感覺很有節奏的附和你。甚至他情緒不太爽的時候,你唱唱歌,他感覺就會好很多。

小嬰兒剛開始的時候,他們的呼吸和心跳是不規則的,需要有規則、有節奏的內容來輔助他們建立呼吸和心跳之間的最佳比率。而且,歌曲和童謠也可以幫助孩子感受語言的節奏和韻律。雖然很多的英文童謠,從字面意義上來講,沒有什麼特別的含義,或者無法解釋,甚至前後不連貫,但是從語音的節奏和韻律上來看,是很有序的。越小的孩子這方面的能力是越強的。

以前他兩三個月的時候,我每次躺在他身邊給他讀書,他都會非常認真的看著我手中的書,雖然不知道他到底看到了什麼,聽進去了什麼,但是那種感覺真的很棒。

後來四個月以後開始翻身,讀書的時候就不太安靜,會想用嘴巴,用手,用腳去碰書,再後來,口水流的滿書都是,有時會啃書,有時手很快,也會把書抓爛,但我想這都是他這個年齡階段對書獨特的體驗方式。因為閱讀不僅僅是視覺的,也是聽覺的,口語的,甚至觸覺的。

現在有時他哭鬧,只要把他抱到書櫃前,他就會被五顏六色的書吸引,很快安靜下來。所以我想,不管如何,他今後至少不會討厭書吧。


啟蒙階段的孩子,還可以看一些介紹日常用品的書。比如很多出版社都會出一些my very first系列的書。

同時,家長還可以根據孩子的喜好和認知能力選擇繪本。比如孩子喜歡某一種特定的東西,比如男孩子火車、卡車、挖掘機等,女孩子喜歡衣服啊、公主系列啊,家長則可以投其所好。

但是建議不要買重複性大的書,而是應該縱向購買:即加深豐富此主題的書,比如孩子喜歡挖掘機,那挖掘機是什麼樣子的,是什麼機構的,各個部位的名稱是什麼,都有什麼作用,挖掘機會出現在哪裡,什麼樣的場景下出現,怎麼去操作,誰來操作等等。能夠幫助孩子更加立體的理解一個主題。

當然,系列內容了解過後,還可以在現實生活中,實際體驗一下,在遇到挖掘機的時候,引導孩子自己觀察,或者有機會的話能親身體驗一下就更好。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再慢慢的引入一些情節更為豐富的書。

著名的閱讀推廣人阿甲也說過,兒童閱讀要「營養均衡」。現在孩子們的閱讀口味人造的成分居多。對於小孩子,許多大人喜歡他們多認字、快認字,再多吞咽一些知識;對於上了學的孩子,大人則普遍強調閱讀與課業的緊密關聯,希望他們多讀厚重的名著⋯⋯

當課業和升學成為孩子生活的目的時,在孩子的閱讀方面,家長還要做到引導和自由並重,就是允許有孩子自己的意願在裡面。當然,選書的主動權最後還是要交給孩子。

但家長也可以有意識的幫助孩子了解如何找到自己需要的書。和孩子逛書店的時候和他聊聊圖書的分類,談談我們閱讀的目的。國外的學校有時會舉辦書市,會給小朋友發wish list card。這個簡單的活動可以讓孩子想清楚自己想買書的原因,嘗試去說服家長。


4

如何擺放孩子的英文書?

有了書以後,書的陳列也是非常重要的。至少我們要給孩子傳遞一種信息,書是可以接近的。

一方面,我們可以用書來裝點我們的家居環境,不僅僅包括裝點孩子的房間,還包括裝點整個家庭的生活環境。

《朗讀手冊》的坐著曾這樣描述:「如果有可能,就用書來搭建房頂。」這樣做很誇張,但如果我們能將書作為家居的重要組成,日常的書籍、報刊、雜誌放置在隨手可親近的地方,大人能經常很自然地進入閱讀狀態,大家想想,如果是房房有書、廳廳有書、室室有書、處處有書,這樣的環境對於孩子的影響是可想而知的。


第二方面,利用「櫥窗原理」,我們逛商場時,往往會對精心布置的櫥窗特別留意,多項調查顯示,在櫥窗中展示的貨品往往是成交率最高的。如果我們把向孩子推薦好書也比作一種特殊的「推銷」的話,那麼完全可以借鑑這種櫥窗的魅力。

比如在孩子的臥室、床頭、專用的書架或是玩具架上擺放上可愛的圖書,肯定會引起孩子的特別注意。其實書也可以是擺出非常誘人的姿態。比如一本童書往往有相當漂亮的封面和插畫,如果側身放上書架,只能顯示印著文字的書脊,但如果能平放或是展開擺放,就會顯得與眾不同。

幾本成套的或主題相關的書平攤在一處,更是顯得熱鬧而有趣。如果你遇到特別想推薦孩子的書,不妨參照櫥窗的原理試一試。


還有一點,就是最好能在空間允許的情況下,給孩子一個非常放鬆、很舒服的可以讀書或者聽你讀書的地方。

不要總覺得讀書就一定要端坐在那裡,讀書既然是件很享受的事情,也一定要讓孩子找到他們舒服的姿勢。讓身體放鬆了,才能更好的進入到狀態中去。


比如誠品書店的兒童館,走進去感覺很不錯。就想拿本書起來看。其實也不用很複雜,就是一兩塊墊子,幾個靠枕就可以。

其實,無論做什麼,都是為了讓孩子享受與英文繪本接觸的每一刻。


【推薦閱讀】

-END-

讓孩子像學母語一樣學英語

致力於3-10歲少年兒童全英文能力培養

天津唯一一家全外教英語培訓機構

教師均持tesol資質證書上崗

幫助解決5000+少年兒童英語語言學習問題

相關焦點

  • 如何給孩子創造最舒服的英文閱讀環境?(深度好文)
    作者主要分享的是如何給孩子創造英文閱讀環境,從介紹繪本分類,到如何布置書架,包括了打造英文閱讀環境的整個流程。下面我們一起看:*如果覺得有用,記得在朋友圈分享給身邊的爸媽哦什麼是英文繪本?繪本一詞是源於日本人的習慣。
  • 如何在家庭中創造英語練習的環境
    一些家長認為:中國孩子無法進行英語練習,因為我們沒有環境;其實很多人沒有注意到的是:時代變了!網絡時代的資源比任何時候都要豐富,新一代的家長們也今非昔比,普遍有說幾個單詞、說幾句日常英語的能力。事實上,我們完全能夠創造二語習得的人為環境!
  • 【英語】怎樣給孩子在家創造英文環境?專家來支招
    》* 回復「書單」查看《最好的親子閱讀書單》* 回復「爸爸課」查看《必須轉給老公看的爸爸必讀》* 回復「秀恩愛」查看《樂爸寫給樂媽的情書》* 回復「孩子」查看《孩子所有問題的解決之道》經常有專家建議粑粑麻麻,要給孩子在家創造英文環境,到底該怎樣創造英文環境?放個音頻循環播放?還是夾雜著英文和孩子進行日常對話?
  • 英文啟蒙之路3 ---英文閱讀帶給我和孩子太多太多
    在國內,孩子從小沒有英語環境,需要刻意營造,不比本族母語者。在語境缺失的情況下,在一開始就直接使用大量的原版英文繪本 (特別是只使用音頻),孩子很難將語言形式與意義匹配起來,會很長一段時間停留在輸入階段(聽的階段),特別是平時生活缺少雙向互動對話的情況下,時間會更加拉長。
  • 平撫焦慮貼:新移民的孩子如何適應全英文的新環境?
    其次澳洲是個移民國家,每時每刻都有新移民登陸,所以放心這不是你一個人會面對的問題,所有帶小孩的新移民家庭都會遇到這個問題,學校也每時每刻都有完全沒有英語背景的小朋友插班進來,該如何讓這些孩子趕緊融入新環境,跟上教學進度,學校是輕車熟路,倒是幼兒園(Preschool)尤其是託兒所(Childcare)沒有這個任務(澳洲概念裡沒上學的娃就應該是玩),孩子在裡面基本也就是練練聽力和幾句簡單的對話
  • 如何幫助孩子鍛鍊閱讀英文原版動畫繪本的正確姿勢?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都有一個困惑,就是如何做好親子閱讀。想要讓孩子英語啟蒙早一點,但又害怕孩子對英文讀物有牴觸,家長也不知道要如何去引導,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怎樣做好親子閱讀。二、從兩個角度去考慮解決這個問題,一是找到適合孩子年齡和興趣特點的閱讀內容,另一個是家長要有合適的引導方法。三、有沒有興趣,好不好玩是孩子們最直觀的感受,看動畫片是這樣,看書也是這樣。
  • 親子英文學習家庭篇-淺談我家如何布置英文環境
    親子英文進行多年,有幾點心得,隨手記錄一些。有個視頻很有意思,大家看看:是不是也有家長這樣教孩子的。
  • 童書 | 英語如何啟蒙? 大人看《老友記》,孩子讀《牛津閱讀樹》
    在語言學習的黃金時期,可以很好地幫助孩子建立英文思維。還有一些研究顯示孩子在年幼期間長時間接觸第二語言,孩子和英語之間就會有不同的聯繫。其中非常積極又顯著的影響就是孩子可以有更加自然純正的發音,以及我們常說的語感。另外一點是認知上的優勢,很多研究結果都證明那些在雙語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思維更加順暢和靈活,在社交方面更加出色,特別表現在他們更有同理心、更加寬容,也更加具有包容心。
  • BangMoms| 一年讀600本英文繪本!這家英文閱讀館把爆棚的思考力交給孩子!
    在很多人和我的朋友一樣,連繪本都懶的給孩子讀的時候,有一群別人家的孩子,每年大量閱讀,僅英文繪本,就能閱讀300-600本。面對這很多成年人想都不敢想的閱讀量,特別是英文閱讀量,我就像是站在了檸檬樹下,渾身上下籠罩著酸味。獻上膝蓋之餘,抑制不住內心的好奇,去看看閱讀達人是如何養成的吧!這是一家採用北美圖書館模式,培養孩子閱讀力的學校。
  • 愛貝英語:浸入式學習環境,讓孩子愛上英語
    >相關關鍵詞 當孩子開始學英語了,許多家長都會產生這樣那樣的疑問:孩子學習的意願不強烈,要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愛上學英語呢?
  • 讓孩子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而是閱讀、再閱讀
    「讓孩子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蘇霍姆林斯基(前蘇聯著名教育家)「喜歡閱讀的孩子最有能力且能最廣泛地從他們所接受的教育中收益。」家長英文水平和精力有限,沒法幫孩子展開精讀?孩子對英文閱讀沒興趣,只愛看翻譯本,如何培養英文閱讀興趣?諸如此類等等。
  • LILY英語談:被「神化」的外教和英語繪本,真能為孩子創造英語環境嗎?
    (原標題:LILY英語談:被「神化」的外教和英語繪本,真能為孩子創造英語環境嗎?)
  • 新的一年,從為孩子創造閱讀時間開始
    在這樣的閱讀環境中,關心孩子們的家長會發現,他的孩子會在周末自動自發去找他喜歡的書來讀。  在閱讀自己喜歡的書上可以花多少時間  答案很簡單:就看孩子的專注力和興趣能夠持續多久,再多加上一點點時間就對了。而這個時間的長度自然會因各種限制而有所變化。
  • 如何給孩子讀英文書?
    我直覺來猜想,一句英文一句中文的方式,經過大量閱讀和比對之後,孩子自然就會習得第二種語言。然而,如果我們在翻譯之後,又自行加了與原文無關的字眼,孩子可能就無法正確比對中英文的關係,或是聲音與繪圖的關係,也可能減低了這個方法的效果。例外的情況是,如果你的孩子比較大了,太簡單的故事已經無法產生吸引力,中文的翻譯工作就必須更用心、花更多力氣。
  • 如何才能從小幫助孩子學會閱讀、愛上閱讀?
    讀《孩子是如何學習的》這本書,第四部分,分享!從2017年開始一系列高考改革政策放出時,就出現了一句話,叫做:「得語文者得天下,得閱讀者得語文。」可見閱讀的重要性。據媒體報導,中國人年均讀書0.7本,韓國的人均7本,日本的40本,俄羅斯的55本相比,中國人的閱讀量少得可憐。
  • [轉載]我是如何閱讀33本英文原著的
    當時認為起碼得五六年才能夠達到能夠閱讀英文原著這種水平吧。,可以選擇其他英文小說閱讀,這樣比較容易判斷自己閱讀水平);也有成功勵志類圖書,比如《outliers:The story ofsuccess》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異性,又比如《The Playbook》這本書堪稱泡妞聖經,不過看完後還是有些失望,因為書中的招數可能有些老套,或者在中國這個環境下,不大適用,看完此書,切勿模仿,否則可能有血光之災;還有溝通類書籍,比如《How To Win Friends
  • 孩子閱讀英文原著無法集中精神,進入狀態?中寒假英文精讀班即將開課!
    英三喵為各位家長翻譯分享閱讀方法,帶給孩子們有趣的閱讀經歷!孩子們可以根據小說內容概要創作自己的故事繪本或者以繪製漫畫的形式創造自己的故事概要——在熟悉文本內容之前,老師或者家長們可以先展示一些例子。這可以通過電腦上的動畫軟體或速寫本展示。孩子們是會選擇哥特畫風還是根據現代風格進行改編呢?
  • 孩子閱讀英文原著無法集中精神,進入狀態?英倫雲初中寒假英文精讀班開課了!
    英三喵為各位家長翻譯分享閱讀方法,帶給孩子們有趣的閱讀經歷!孩子們可以根據小說內容概要創作自己的故事繪本或者以繪製漫畫的形式創造自己的故事概要——在熟悉文本內容之前,老師或者家長們可以先展示一些例子。這可以通過電腦上的動畫軟體或速寫本展示。孩子們是會選擇哥特畫風還是根據現代風格進行改編呢?
  • 爸爸為孩子創設親子閱讀區,孩子從此喜歡上閱讀
    有研究證明,即使很小的孩子,不管所處社會文化背景如何,也可以發展一種早期的語詞概念能力,這是早期閱讀的基礎。實際上,孩子早期閱讀活動並沒有引起太多家庭的重視,一部分家長認為2-3歲孩子閱讀太早了,那是上學後的事情,另一部分家長認為閱讀就是認識幾個字而已。其實,這種錯誤的認知讓孩子失去了很多閱讀的機會。
  • 孩子的英文學習,從英文日記開始
    眾所周知,英文寫作對孩子的英文提升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很多家長抱怨在家不知道該如何輔導孩子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