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不含劇透,只聊意境呢。)
「雲想衣裳花想容。」
出了電影院,我還念叨著這句詩。
《妖貓傳》怎麼樣?
如果從劇情來講的話,這並不是一個高明的故事,銜接未免牽強,故事劇情也未必那麼經得起推敲。
從歷史來講,前朝舊事,誰敢說這就是真正的大唐風流。
但是《妖貓傳》是一首好詩。
反正,我是把這個電影當作詩來看的。
那些把《妖貓傳》當做電影來看的,請記得電影裡的一句話:
「你是在逛窯子,我是供奉伎樂天女。」
我個人看書、電影,都喜歡入戲,
而《妖貓傳》給了我一個很好的角色代入:白居易。
其實這部電影一開始就說的很清楚了:
「白居易不見客,白居易眼裡只是詩。」
我的眼裡只有什麼?我的眼裡只有電影,而電影就是那首長恨歌。
不懂長恨歌的人,是不會懂《妖貓傳》的。
而《妖貓傳》裡的楊玉環,是最好的楊玉環。
為什麼呢?因為那並非是楊玉環,那是一個概念呀。
那是這個最為鼎盛的王國——「盛唐」裡最好的女人。
那個人是你我所有幻想的化身,也是全天下幻想的化身。
如果你執著於演員的話,你真的只看到了《妖貓傳》的皮毛。
「那個身體,早就不是我了。」
我覺得像我這麼想的人絕對不止一個。
最起碼,李白就是這麼想的。
所以我要說說這句「雲想衣裳花想容。」
關於這句的解釋,有些說是「把雲比做衣裳,把花比做容貌」,有些則說「雲想著與貴妃衣裳比美,花想著與貴妃容貌比美」。
俗不可耐。
李白何許人也?
他並未見過楊玉環,卻想揮毫寫出最好的「概念」。
這個概念是什麼樣子呢?
「人人都說雲是最好的衣裳,花是最美的事物,那就讓雲去想衣裳,花去想容唄。反正老子不想。」
有如此胸襟,方是我心中的李白。
這也就是為什麼李白見到真正的楊貴妃時,搖頭說,這詩不是寫給娘娘的。
但當楊貴妃說:「李白,有了你,大唐才真的了不起」
李白笑了,「那就雲想衣裳花想容唄。」
李白愛不愛楊玉環?愛。那楊玉環的樣子是什麼樣,你還記得嗎?
哦。那個呀,不重要了,讓雲去想,讓花去想。
我只要留下「楊玉環」的概念就好了。
如果你能明白我的胡言亂語,你就知道我想說什麼了。
想想吧,為什麼每個人都會愛上楊玉環。
你愛她,不是因為楊玉環,而是因為你愛的東西一直在你心裡。
而楊玉環,代替你心裡的那個概念出現了而已。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不存在的事物出現在你的眼前,試問,何人不為之傾倒呢?
中國五千年歷史,能出現這樣的「概念」,唯有盛唐!
人人愛慕,人人嚮往,那即是貴妃,又是盛唐。
我在這裡,一直都在,你或許有諸多面孔,但只要你抬起頭,你的面前就是盛唐。
所以李隆基容得下愛上自己女人的倭國使臣。
所以當全天下都知道要反的安祿山來臨時,李隆基散發擊鼓,安祿山裸身獻舞。
「全天下都知道你要反,但我盛唐容得下你反。」
這是全劇中解釋極樂之宴最好的一段。
這才叫盛世,這就是大唐。
其實當極樂之宴結束時,就到了這首詩收筆的時候了。
所以要說一下白龍了。
白居易說過:「詩,不是我寫的,是白龍寫的。」
為什麼是白龍?愛上楊貴妃的人那麼多。
因為這首詩是屬於白鶴少年的,是屬於幻術的。
準確來說,是我們代筆的。
這是一部假的作品,唯獨情是真的。
你說這首詩本身也是幻術,我也是承認的。
因為我們代筆書寫的位置,本來就是寫在你我心裡的,
所以,什麼是「大唐風流」?你自己不清楚嗎?
你說妖貓?
喂,你還執著著呢?
沒有妖,也沒有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