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動物保護系列短文(一)—— 現狀篇,生vs死

2020-12-24 澎湃新聞

流浪動物保護系列短文(一)—— 現狀篇,生vs死

2020-10-07 20: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國際上,動物被分為農場動物、實驗動物、伴侶動物、工作動物、娛樂動物和野生動物六類。

為何動物會被分成那麼多種?這顯然是因為人。人利用了動物,動物把自己奉獻給了人。有的動物因為被當成食物而被殺死,這就是農場動物。有的動物因為被當成藥物開發工具而死亡,這就是實驗動物。有的動物因為在險情災害中救人而傷亡,這就是工作動物。有的動物因為被訓練表演高難度的動作而意外死亡,這就是娛樂動物。至於野生動物嘛,本來和人毫無瓜葛,你走你的羊腸道,我走我的獨木橋,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可從幾何時,也淪為人類的犧牲品,被人肆意捕殺,命喪黃泉。

至於伴侶動物,它們是不是逃過了悲慘的宿命,成為六類動物中唯一幸福的那種呢?可惜,理想總是很豐滿,現實總是很骨感。伴侶動物也逃不過悲劇的命運,它們中的一些先是經歷了流浪,最後在流浪中悲戚死去。人們大多以貓咪和狗狗作為伴侶動物,所以談流浪動物,著重就要談流浪的貓咪和狗狗。

貓咪和狗狗很可愛,能給主人帶來很多快樂,在一些情況下還能保護主人。天下不乏幸福的狗狗和貓咪,但是不幸的貓狗也大量存在。據報導,全球大約6億隻狗,流浪狗佔30%,也就是接近2億隻。而在中國,每年都有會不少於4000萬隻狗狗在流浪。也有報導說,中國每年有將近5000萬的流浪貓狗。也許,流浪貓狗的數量難以確切統計,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它們過得悲涼、死得悽慘,除非遇到好心人施以救助。

狗狗和貓咪怎麼就會流浪呢?背後的原因各不相同,有主人不小心弄丟了的,有主人無奈拋棄的,有主人故意丟棄的,有被人偷走的,有流浪貓狗生下孩子和自己一起流浪的……無論何種原因,其實都是人導致了流浪貓狗的出現和增多。

每個流浪狗狗和貓咪都不是平白無故就開始流浪歷程的,它們每一個都是有故事的,它們各有各的苦,有的生下來就面臨著死亡。也許,在流浪中,它們也曾有過快樂的時刻,因為找到了一根骨頭,一小塊饅頭,一灘水……它們和人類一樣,有靈性,也能感知痛苦與快樂,感知人間冷暖。

儘管說了這些,但可惜的是,在我國,流浪貓狗既不屬於以經營利用為目的的人工馴養繁殖動物,也不屬於野生動物保護法律法規的管轄範疇。那麼問題就來了,對於可憐的流浪貓狗,從法律的角度來看,到底應該不應該保護呢?關於這個問題,且聽下回分解。

圖文/徐莉 審/Sophia 編/Angel

參考信息:

全球大約6億隻狗,流浪狗佔30%,你的舉手之勞是它活下去的關鍵!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2016951081198359&wfr=spider&for=pc

中國每年5000萬流浪貓狗?他們將何去何從,等待他們的只有死亡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224/20/35924208_817268927.shtml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流浪動物保護系列短文(二)——公約篇,應該vs不應該
    流浪動物保護系列短文(二)——公約篇,應該vs不應該 2020-10-09 21: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流浪動物保護系列短文(三)——法律篇,人與動物 vs 人與人
    流浪動物保護系列短文(三)——法律篇,人與動物 vs 人與人 2020-10-14 19: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流浪動物屬於生物多樣性保護範疇嗎?
    很多公益機構也參與到對其管理中來,同時也由此引發了爭論,即:流浪動物屬於生物多樣性保護範疇嗎?其實這個問題很好解答。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1992年關於批准《生物多樣性公約》的決定中,明確「生物多樣性」是指所有來源的形形色色生物體,這些來源除其他外包括陸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態系統及其所構成的生態綜合體。
  • 社會調查:流浪動物的生命誰來保護
    我國還未有專門的立法和確定的制度對流浪動物進行保護。流浪動物的虐待事件大量發生,同時還有一些流浪動物傷人事件,無論是從對動物生命健康保護的角度出發,還是人類生活環境、城市治理的角度來看,加強對流浪動物的保護和治理已經十分必要。
  • 美女獸醫用自殺來呼籲社會關注流浪動物安樂死,她白死了!
    簡稚澄說得一點也沒有錯,如果根源性問題不被解決,那麼還是不停會有流浪動物出現。那些被收容的動物最終的結果還是只有兩個:生,或者死;被領養,或者被安樂死。簡稚澄真的用一己之力,以死明志,讓整個社會覺醒了嗎?讓那些動物們都免於安樂死嗎?並沒有。簡稚澄或許白死了,因為社會的根源性問題還是沒有解決。
  • 讓生命不再流浪 探探「流浪動物保護計劃」正式啟動
    讓生命不再流浪 探探「流浪動物保護計劃」正式啟動原標題:讓生命不再流浪 探探「流浪動物保護計劃」正式啟動11月14日,由社交平臺探探聯合北京愛它動物保護公益基金會(以下簡稱它基金)聯合發起的"我想有個家"流浪動物領養活動在北京如期進行,同時雙方正式籤署合作協議。
  • 60隻流浪動物被關在屋內,臭味撲鼻難以下腳,女子卻說在保護它們
    保護流浪動物本是好事,可若超出了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外的話,那可就真是一件不好的事了。
  • 最美獸醫親手結束700個流浪動物生命之後,她自殺了!
    沒有遲疑,沒有猶豫,最終她的身影,出現在桃園動物保護教育園裡。她成了流浪動物收容所的一名獸醫。 「第一天來上班,就看了6、70隻(安樂死),回家哭了一整夜。」「你抱上臺的時候,它是全身發抖的,但是可能我們藥劑一下去,它3到5秒就走了,就不抖了,其實那是很心酸的。」
  • 探探攜手它基金啟動「流浪動物保護計劃」
    本次與它基金聯手,旨在呼籲引導公眾s了解和善待流浪動物,傳遞「以領養替代購買」的理念,和我們的用戶共同參與到關愛流浪動物的事業中去,推動中國流浪動物保護狀況的改善,承擔企業該有的社會責任。攜手它基金,探探啟動「流浪動物保護計劃」據了解,為助力流浪動物公益事業,探探與它基金正式籤訂捐贈與合作協議,並啟動流浪動物保護計劃。
  • 麒麟區流浪動物保護協會:不讓流浪犬再流浪
    眾所周知,城市部分流浪犬都曾經有家,但由於各種原因被迫流浪。它們四處撿食垃圾,每天食不果腹,雨雪天氣無處躲避,有的甚至還要遭受無知人類無端地攻擊,生活狀態異常悲慘……記者希望通過此文喚醒部分犬主的良心和責任感,響應政府號召,真正做到文明養犬,別再因為自己的自私和不負責,讓愛你的動物流落街頭!
  • 她是臺灣最美獸醫,親手結束700個流浪動物的生命,卻走上自殺之路……
    「第一天來上班,就看了6、70隻(安樂死),回家哭了一整夜。」「你抱上臺的時候,它是全身發抖的,但是可能我們藥劑一下去,它3到5秒就走了,就不抖了,其實那是很心酸的。」因為她看到了,給流浪動物進行「安樂死」這個看似冷酷行為背後,更深層次的問題。 為什麼要對它們進行安樂死?每個收容所承載流浪動物的數量是有限的。如果數量超過上限不採取措施,就會造成收容所動物生活環境擁擠、衛生得不到保障,甚至流浪動物將沒有足夠食物繼續生存。
  • 她是臺灣最美獸醫,親手結束700個流浪動物的生命後,走上自殺之路
    臺灣的收容所規定:如果流浪動物在12天之內,沒有被人領養,收容所那麼就要對它們進行安樂死處理。而自己將要扮演把藥物注射到收容動物身體的那個劊子手。「第一天來上班,就看了6、70隻(安樂死),回家哭了一整夜。」
  • 高原愛心志願者疫情期救助上百隻流浪動物
    【解說】 5月21日,記者來到西寧市小動物保護中心,在大門口見到了這裡的「狗管家」李月娥大姐。據了解,這裡是當地愛心人士自發建立的一個民間機構,目前共有600多隻流浪動物。今年52歲的李月娥從退休後,就長期在小動物保護中心做志願者,她每天的工作除了照顧流浪動物,打掃衛生,還要負責檢查所有小動物們的健康情況。
  • 收容所狗狗皮包骨,流浪動物該何去何從?
    流浪動物收容所本應該是「毛孩子」們遮風擋雨之地,是它們在風雨飄搖中能夠安身立命的一個家。但是這個家披著「愛」的外衣,卻給它們帶來了致命的傷害。工作人員的底線到底在哪裡?為什麼董公寺收容所狗狗的基本生活都難以得到維持?以全國各大流浪動物收容所的平均收入狀況為參考,流浪動物可以得到最基本的生活保障。「經檢查發現,這兩隻狗狗都存在著皮膚病,有重度炎症感染,並且嚴重脫水、貧血。
  • 救助流浪動物的十年:難被人理解
    了解一下被收養的數據,實際上根本沒有千分之一……流浪動物的問題,說到底是人的問題。「常有流浪狗為了一口骨頭互相撕咬,或許前幾天大家還在一起流浪,但今天為了食物卻互相殘殺,我們常常能救出身上全是被咬傷的小狗,怎麼辦?活著吧!」
  • 日本動物收容所安樂死流程被爆光,他們自己都看不下去了
    於是一位女議員為了讓大眾關注動物安樂死,決定進行實地調查,拍攝了收容所內狗狗安樂死的過程。在街道上流浪的狗狗被工作人員捕捉回來後,它們集體被關在一個大籠子內,有人會專門負責給它們餵水和食物。儘管過著與流浪時期不同的「衣食無憂」的生活,但能從它們的眼神中看出一絲驚恐與不安。
  • 揭秘流浪動物「安樂死」全過程,不忍直視
    攝影師Mary Shannon Johnstone進入那些動物中心拍攝到「安樂死」的全部過程。作者希望通過這組作品,讓更多人知道真相,拯救更多的生命。 揭秘流浪動物「安樂死」全過程揭秘流浪動物「安樂死」全過程
  • 她是臺灣最美獸醫,親手結束700個流浪動物的生命後,走上自殺之路,BBC都為她不忿!
    「獸醫五年的教育,沒有教過安樂死這個課題。」臺灣的收容所規定:如果流浪動物在12天之內,沒有被人領養,收容所那麼就要對它們進行安樂死處理。而自己將要扮演把藥物注射到收容動物身體的那個劊子手。「第一天來上班,就看了6、70隻(安樂死),回家哭了一整夜。」
  • ZAKER攜手野生救援、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呼籲拒絕非法野生動物貿易
    ——《流浪地球》人與動物是地球上的命運共同體,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今天是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ZAKER 攜手野生救援、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共同呼籲大家尊重和敬畏生命,拒絕非法野生動物貿易,為生命吶喊,與自然共生!
  • 絕育可以「拯救」流浪動物麼?
    近日,上海首輛社區流浪貓移動絕育手術車,現身浦東周家渡街道一處公共綠地。當天上午,四隻流浪公貓進入手術車接受手術。隨車寵物醫生將會使用創傷最小、恢復最容易的手術方式給貓做絕育。據隨車寵物醫生介紹,車內手術臺配備消毒、麻醉、監護等設備。整個手術過程僅需數十分鐘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