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口人到武昌,找到了哪些好吃的?

2021-02-26 武漢吃貨

在武漢吃飯,有個不成文的標準,那就是「儘量不要過江」。要漢口的到武昌區吃飯,有點為難,武昌的也不樂意跑到漢口的老巷子裡去覓食,至於漢陽,為了一頓飯去聽著都覺得折騰。但是偏偏武漢人愛吃,聽著名氣看著圖,心癢難耐,排除萬難跟著導航到了地方,到口只是個一般的吃食,那真是敗興而歸,元氣大傷。

那麼,武漢三鎮各自流傳的刁角美食,到底值不值得過個江去吃?

吃貨君為此專門到每個區逛上一圈。本期帶上一位老漢口到武昌,找到部分美食代表,從過早到正餐到宵夜都有涉及,用挑剔的胃來試試「到底值不值得去吃」。



這家牛雜有個很個性的老闆,會在微信上通知今天是否營業。雖然店名叫「香辣牛雜」,其實是賣粉面的,小店布置非常「簡約」。這家只晚上營業的牛肉麵只有附近的人才知道,老闆很豁達,跟老闆娘兩個人配合默契,牛肉粉味道一絕。在武昌眾多粉面的店子裡,吃貨朋友推薦了這家。晚上8點多到店,就只剩三種粉面可以選了(店裡還有空心粉可以選)。


吃貨點評:牛雜粉14元一碗,一上來就能看到,湯頭清亮,入口果然不油膩,不會有厚重感,辣而不嗆,屬於鮮辣口感,牛肉牛肚特別軟爛,蘿蔔都快入口即化。這個味道很像記憶中小時候吃到的牛肉粉,那時還沒有受到四川、湖南粉面的影響,湯頭不重口,更注重原汁原味。

店名:香辣牛雜

點單:牛雜粉14元   原湯粉:5元

地址:和平大道餘家頭車站附近家居市場,棉紡社區附近(附近正在打圍,客導航到家居市場附近,步行過去。)

- 「如何?」

- 「很久沒有吃到這種傳統武漢味的牛雜粉了,讓我想起了小時候第一次吃楊家風味的感覺!」

- 「會專程再來嗎?」

- 「如果從二七長江大橋來青山,還是可以停下來搞一碗,近。」

武鍋的豆皮跟武鍋的牛肉小包,大概是每個武漢吃貨都耳熟能詳的名字。搬了新址之後的劉記,還是很多人慕名前去。9點20左右到店,不需要排隊(工作日)。老社區的菜市場對面,門口就坐著不少老武昌在跨天,很接地氣的地方。

吃貨點評:不用排隊還是鬆了口氣。老闆很熱情,牛肉小包5塊錢4個,15塊錢12個,看上去就非常紮實。咬下去有湯汁,牛肉很大一坨,夠貨真價實,味道倒不如想像的驚豔,可能個人口味不同,略覺平淡了些。

店名:清真劉記牛肉小包

點單:牛肉小包一籠 15元    豆漿:2元

地址:丁字橋,塗家嶺市場對面

- 「如何?」

- 「讓我完全感受到了老武昌美食的實惠,羨慕你們。」

- 「會專程再來嗎?」

- 「這麼遠就吃包子? 還得在9點半之前到!你仿佛是在逗我笑。」

正餐的話選擇了最近很火的翠翠家常菜。大排檔式風格。藏得有點深,大概武漢網紅刁角的標配就是藏得深+沒環境+排長隊,光這陣勢,就能跟同伴炫耀一下「你看,來這吃準沒錯。」點菜廚房都在這個鐵棚子裡,多數人直接坐在外面路邊的棚子下面,話說這兩排棚子,有點像以前老院子裡擺酒席的感覺。

點菜方式是看著菜點,全透明模式,這種點菜方式在武漢的老字號餐館裡比較常見。菜的品種也多,蔬菜魚肉一應俱全,自由搭配,很多家常菜品都能吃到,還有現在不常見的青蛙炒鱔魚。

吃貨點評:坐在這就感覺很舒服,非常放鬆,跟在自家樓下一樣的自在感。點了幾樣家常菜,青蛙炒鱔魚、幹煸四季豆、芹菜炒豬皮、幹煸藕絲,菜的味道就是很家常,像屋裡老特老娘的手藝,說不上驚豔,甚至有些普通,但貴在菜品多,做法靈活,份量足,還有那個氣氛。

店名:翠翠家常菜

點單:青蛙炒鱔魚79元、幹煸四季豆22元、芹菜炒豬皮28元、幹煸藕絲28元

地址:楊園街武昌醫院東北(鐵四院食堂前面) 四美塘鐵路醫院對面的巷子走進去100米

- 「如何?」

- 「小時候吃青蛙都特別害怕,因為被別的小朋友看見會告老師,說吃益蟲。這家店讓我回憶起十幾年前吃青蛙的心跳感。」

- 「會專程再來嗎?」

- 「不會,這種老店漢口也挺多的,可以給你推薦幾家。」

名聲在外的恩施電網已經改名字了,現在叫硒都四季酒店。這是一家能吃到正宗恩施菜的老店,吃貨君之前去過恩施,被那裡的美食撩了一把。在武漢這家店的存在,大概能為一些人解一解鄉愁,也方便我們嘗到來自大山的味道。

吃貨點評:張關合渣是必點的了,在恩施,合渣的吃法很多,但最常見的還是「合渣火鍋」。黃豆磨成的糊,熱氣騰騰,上面撒了一層炒過的肉末,會吃的要加個蛋進去,吃下去滿嘴香。臘豬蹄、油茶湯、鮓廣椒,這三樣也是必點,總之一個字「香」!個人最喜歡的是炕土豆,外表酥脆,裡面粉甜,好評。最後的粑粑,吃起來有點酸甜,可以說是很健康了。一頓飯吃下來,感覺步入中年養生大軍了。

店名:硒都四季酒店

點單:張關合渣鍋仔、炕土豆、鮓廣椒炒臘肉、油茶湯、粑粑拼盤,共計160元

地址:石牌嶺路88號,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電網管理局駐武漢辦事處內(近魚米之鄉)

- 「如何?」

- 「真的非常地道,去恩施大峽谷玩的時候,天天都是這個味。」

- 「會專程再來嗎?」

- 「會吧,想吃恩施菜,就這裡最地道了。」

很喜歡這家店名,劉禹錫的《陋室銘》讓吃湯包這件事都變得高雅起來了。店裡特意寫了店名已經改為「高記陋室湯包」,全武漢僅此一家,不要弄錯了哦。店裡湯包只有鮮肉一種,另外有三丁燒麥、鴨血粉絲和三種面賣。不是吃飯的點但店裡客人絡繹不絕。


吃貨點評:首先要誇一下,小店收拾得很乾淨整潔,10塊錢6個湯包,個個油光透亮誘人,看著很有食慾。湯包味道很好,湯汁香甜,但跟漢口易胖比,皮還是厚了些,褶子處有些硬,據觀察是因為這家湯包不是現包現蒸,包好的湯包久置後皮就會變硬。

另外,這家的驚喜的鴨血粉絲,很久沒吃到這麼鮮美的鴨血粉絲了,湯汁鮮白,鴨血鴨腸鴨胗沒有一絲異味,最後連湯都喝乾淨!

店名:高記陋室湯包

點單:鮮肉湯包10元,鴨血粉絲15元

地址:張之洞路(紫陽湖賓館對面)

- 「如何?」

- 「鴨血粉絲比湯包驚豔,感覺秋天適合這種禦寒又祛燥的食物。」

- 「會專程再來嗎?」

- 「不會,理由同翠翠家常菜。」

到武昌吃螺螄粉,是吃貨最後的任性。大學附近的小吃美食更具多樣性,高校眾多的武昌就有這個優勢。像螺螄粉這類外地小吃就容易生存。理工大這家螺螄粉是校友傾情推薦,據說創始人就是理工大的學生。

吃貨點評:一進門就聞到一股獨屬於螺螄粉的臭味,一碗好的螺螄粉應該同時具備「酸、辣、鮮、爽、燙」五味,這家味道沒有那麼重,作為臭味擔當的酸筍可以選擇加或不加(不加的話就是一碗平庸的粉)。

總體來說比自己網購來的煮得好吃些,而且價格比網購便宜。不過聽說跟華科門口拆掉的那家比還是差點,略遺憾。

店名:螺鼎記螺螄粉(理工大店) 

點單:大碗螺螄粉(微辣)9元

地址:嶺南路94號店

- 「如何?」

- 「幸福,不用自己煮的螺螄粉就是好吃!」

- 「會專程再來嗎?」

- 「我還是自己在家煮吧。」

油餅包燒麥,是到武昌第一個想嘗試的。畢竟是武漢獨有的一家,就在武昌有著「蒼蠅館子一條街」之稱的糧道街上。店名叫「趙師傅天天紅油熱乾麵」,1988年就開店的趙師傅夫婦,光算在武漢糧道街開店的歷史,就有十幾年了。9點到這裡要排隊,大家在買了票後都會先去排隊買油餅包燒麥,再繞回右邊拿熱乾麵。

吃貨點評:首先排隊很長,店裡的服務人員都是些稍微上點年紀的阿姨,是老店的感覺。雖然招牌寫著「熱乾麵」,但是熱乾麵真的是一般。油餅包燒麥就有趣多了,4個胖嘟嘟燒麥被包在熱乎乎的油餅裡,油餅炸得酥脆,燒麥有胡椒味,吃著不油膩,來嘗個鮮還是「闊一」滴。

店名:趙師傅天天紅油熱乾麵

點單:油餅包燒麥:8元

地址:糧道街139號

- 「如何?」

- 「我們那邊吃燒麥還得配碗茶解膩,這裡直接上油餅,這種油膩加倍的罪惡感令人十分沉迷。」

- 「會專程再來嗎?」

- 「會啊,不懂漢口為什麼沒人做。」

武昌眾多高校,眾多學子,在學校后街不斷更替的美食裡,總有那麼一些讓人畢業後還念念不忘,是武昌美食界的獨特的一份子,此行也不能忽略:


√三環熱乾麵—武大

武大網紅熱乾麵,醬料非常濃鬱,是一碗值得稱讚的熱乾麵。不過在遍地熱乾麵館子的武漢,不必特意前去。如果住附近還是推薦的,加上旁邊的煎包,是元氣滿滿的過早。

地址:八一路483號武大三環公寓(法盟對面)

每一個武大學子都知道這家店,每天都有一大波學生在排隊,各種新鮮的食材全部混在一起做好端上桌,牛肉、雞爪、裡脊、雞胗、金針菇、紅薯、土豆粉……醬料的香氣撲面而來,味道鮮辣,能滿足大多數人的口味。

地址:八一路東湖新村96號(武漢大學旁)

從華師文化街開始,頂屋咖喱就是一家帶著故事的網紅店。如今頂武咖喱也開了分店了,日式的咖喱,偏溫和,濃鬱的咖喱包裹著米飯,可以吃得一粒不剩。用心的環境,良心的價位,物有所值。還可以來學日語,確實是屬於學生時代的小店。

地址:珞瑜路街道口商圈流行視窗3樓

吃貨點評:這三家只是其中一小部分的代表,每所大學都有自家學生最推崇的那一家店,共同特點是物美價廉。如果沒有感情和回憶的附加值,漢口伢是不必專門跑一趟去拔草了。

到武昌,自然不能放過幾條有名的美食街,除了司門口戶部巷之外,「蒼蠅館子一條街——糧道街」,「過早神街——水陸街」,大概是比較能讓本地人產生興趣的地方了。

吃貨點評:

到糧道街打卡,怡樂杯的鴛鴦奶咖、皮特大叔的土豆泥、陳大焱的鐵板魷魚確實是好吃的小吃,桂林米粉、三胖腰子粉似乎過譽了,油餅包燒麥是我覺得這條街上最特別的一個總得話來說是適合「隨便吃吃」的一條小吃街,因著這條街上的有幾所學校,就更有些不一樣的情懷附加值。

吃貨點評:

跨江去過早真的是誠意十足了。話說傳說中的阿斌除了「舞姿優美」,也沒法再誇別的了。吳記牛肉粉和彭記燒麥是喜歡的,不過漢口也不乏相同水平的,只能說,過早,還是選自家樓下的最好~

註:以上僅是武昌部分美食,僅代表個人觀點。

總結:值得跨江二刷的美食,都是獨此一家無可替代的。

作為武昌伢,你有什麼私藏美食推薦給漢口伢嗎?

評論區坐等被徵服~

1.原十六中「佳茗湯包」

2.原山海關路「和胖子熱乾麵」

3.原中南三路「鬍子燒烤」

4.原漢陽東菜園「麻花熱乾麵」

5.原解放公園「健康快餐」

以上,知道線索的小夥伴趕緊評論區顯神通吧~

1. 蘭蘭燒烤

地址:晉水路跟復興路交叉路口紅油熱乾麵旁邊

2. 原華科南二門的螺螄粉

地址:卓刀泉路口旁

3. 武鍋牛肉包

地址:蓮溪寺路,菜市場對門

4. 嗨藕

地址:礄口公園對面

5. 鳳爪王(原漢陽家樂福對面巷子裡)

地址:芳草路十裡景秀一樓

6. 妙墩路三姐妹熱乾麵

地址:原地址斜對面,一個小區門口擺攤

7. 熊銚子滷串串

地址:天仁社區,每天下午開門

8.四貨牛肉粉

地址:1911,協和腫瘤門口

9. 古田二路長風醫院旁牛肉蘿蔔牛肉餃子

地址:古田二路44號(古詞路與古田二路交匯處)

10.方氏牛雜

地址:武泰閘的萬金廣場對面,緊挨著小民大排檔

以上信息由武漢吃貨粉絲提供。

- End -

出品:武漢十點半文化傳播

攝影:夏夏

武漢吃貨原創發布

-招聘信息-

☞招聘崗位:

1.微信編輯

2.文案

3.策劃

4.視頻攝像/編導

5.新媒體銷售

☞簡歷投放郵箱 :

hr@tentiy.com

一家愛折騰的新媒體公司,等你加入!

相關焦點

  • 武漢三鎮:武昌、漢口、漢陽是如何合併的?
    在我們生活中,存在著一定數量的地理知識匱乏的人,其中有這樣的情況:會有人問,武昌距離武漢還有多遠?其實這個問題雖然看似幼稚、荒唐,但卻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很多人的觀念裡,武昌是一個獨立的城市,而在歷史上,武昌確實長期保持獨立地位,甚至在晚清還有著名的「武昌起義」,而無所謂的「武漢起義」。
  • 漢口發展趨勢停歇不前,很多地方趕不上武昌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有網友發帖:為啥感覺漢口發展趨於停滯了,很多地方比不上武昌了?很久沒去漢口了,最近去辦了點事,感覺漢口老齡化挺嚴重,路上很多都是中年、老年人,年輕人明顯不如武昌這邊多,還是以本地漢口人為主。規劃的王家墩商務區那一大片只有房子,感覺還是挺荒的,感覺5年前去的漢口是這樣,5年後還是差不多,有些老街巷老房子嚇死人,破破爛爛也沒人整改下。
  • 漢口別具一格的小資味道 武昌和漢陽難以企及 別有一番味道
    武漢是由武昌、漢陽和漢口組成的,長江和漢江天然的分割,促使武漢三鎮的分布極其明顯。從功能和發展來看,漢陽曾經是武漢的加工製造業的中心,武昌曾經是武漢科教文衛的中心,而漢口則是武漢經濟和金融的中心。在武昌如火如荼的發展中,在中心城區的發展,武昌似乎總是略微遜色漢口一頭,目前,武漢的新房房價單價最高的樓盤,是位於漢口二橋附近的武漢天地,從漢口核心城區的房地產開發,相對武昌核心區的開發,密度更加小,房價更加高。似乎漢口的地位有超過武昌的趨勢,從歷史和人文而言,漢口的中心城區與武昌的差異性還是極其明顯。
  • 武漢日記.從武昌坐輪渡到漢口所見:江漢路夜市小吃街恢復煙火氣
    我帶你去黃鶴樓附近嘗嘗我認為很好吃的一家熱乾麵,順便帶你坐一回輪渡,到漢口看看」趙彬兄弟用微信約我。說實話,來武漢工作一年多,因為工作比較忙,一直都沒時間出去好好轉轉,趁著這次疫情期間單子比較少,也算是給自己放個假吧,於是滿口答應下來。從江夏藏龍島出發,已是中午1點。
  • 湖北武漢武昌在哪裡?武昌無所不在!
    湖北武漢武昌在哪裡?武昌無所不在!當你找個插花地 一腳踏在武昌一腳踩在洪山 或有成就感!湖北武漢武昌在哪裡?這是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很複雜,和武漢並沒有漢口這個行政區劃一樣,但是漢口無處不在,漢口只有江漢、江岸、礄口、古田,但是這並不妨礙漢口人說自己是漢口。
  • 漢口,真的不適合年輕人嗎?
    但事實情況是,武漢其實已經很包容了,現實生活中你見過多少武漢人開口閉口就是說別人是外碼,是鄉裡人?大多數情況下他們熱情好客,甚至會用蹩腳的武漢普通話跟你介紹武漢有哪些好玩的。為了反駁我的意見甚至有人故意說漢口大媽太多了,某某地區都是高素質的年輕人,而外地年輕人在漢口會顯得格格不入。
  • 武漢市武昌、漢陽、漢口三鎮劣勢變優勢:交通格局高、未來會更好
    武漢市的武昌、漢陽、漢口三鎮的交通結構,其實已經從劣勢變優勢,採用多中心發展的模式,武漢的交通未來也可以更好。下面地圖表示了武漢市的武昌、漢陽、漢口三地的結構。其實也是說明了武漢市已經讓武漢三鎮——武昌、漢陽、漢口分割的劣勢變為優勢,成就了一種比較合理的交通體系。
  • 漢口江灘10日起恢復開放,武昌漢陽漢江三地江灘還要再等等
    武漢市防辦宣布:10日起,漢口江灘將恢復迎客。建成18年來首次全面封閉、首次全面過水行洪,如今開園在即,漢口江灘做好開園準備了嗎?9日上午,楚天都市報記者進入封閉一個月的江灘公園打探了一番。黃浦門閘口12塊閘板2小時拆完還是熟悉的樣子9日上午9點前,楚天都市報記者來到漢口江灘,黃浦門閘口仍被厚重的鋼製閘板封閉著。江灘工作人員介紹,洪峰過境時江水曾一直漫到了閘板腳下,約有10多釐米深。
  • 武昌首義:畢其功於一役
    在這16000多人中,第八鎮第三十一標中的革命黨人佔到1/5;第十九標、第四十二標、工程營、炮標和馬標佔到 從1911年7月開始,湖廣總督瑞澂就開始將有「苗頭」的新軍調離武昌。幾個月之內,被調到湖北各地和四川(鎮壓保路運動)的新軍人數佔到其總數的一半。 這種形勢,就迫使革命黨人必須儘快舉事,避免力量被進一步分散。可以這麼講,武昌首義在很大程度上是被清朝廷「逼」出來的。
  • 漢口江灘將於8月10日重新開園 武昌漢陽漢江江灘還得再等等
    經過多天奮戰,漢口江灘已恢復28.8米平臺以上區域的環境衛生、功能照明、公共設施,具備開園必備的前提條件,即將於8月10日6時重敞大門熱情迎客。長期江水浸泡給江灘園區帶來大面積淤泥沉積,為儘快恢復江灘園容園貌,江灘辦按照「江水退一寸,清淤進一寸」打響清淤突擊戰。對江灘觀光道、市政步道、重要廣場節點等退水區域進行衝洗,避免淤泥乾涸板結。二是沿江清漂,隨清隨轉。
  • 有座圍城叫武昌 有個女人叫方方
    爺爺在彭澤被日本人抓住了,為了保護鄉親,日本人打了他一個小時,體無完膚,左腿給打骨折了。被關押的地方叫高橋聯隊,高橋聯隊的聯隊長高橋親自來審問汪國鎮,他願意善待高級知識分子,給他治傷,優待他,希望他出來維護治安,中國這些知識分子有一股頑梗之氣,汪國鎮不肯。槍聲響了,是中國軍隊打來的,汪國鎮說中國人就要來了,你們這些日本人就要做大陸之鬼。
  • 老照片:民國武漢,武昌城牆壯觀洪山寶塔聳立,漢江碼頭百舸千帆
    1899年清光緒25年,漢口、漢陽、武昌統稱三鎮。1911年清宣統3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於武昌爆發,武漢成為革命中心。這是一組民國時期拍攝的老照片,照片已經過數碼修復上色處理。圖為:1915年,武昌東城牆,後面是長江,這些城牆於1927-1929年被拆除。
  • 漢口1872年就有了照相館
    大約在清代同治十一年(1872年),一位廣東人在漢口回龍寺(今江漢區大興路回龍巷附近),創設了武漢最早的一家照相館,名「榮華照相館」。緊接著,一位姓莊的江蘇人來漢,也在回龍寺一帶開設「鴻圖照相館」。不久,又有一位日本人在武昌黃鶴樓開設照相館。這算得是武漢最早的一批照相館了,距今已有130多年。
  • 武漢所有好吃的的宵夜都在勒滴鳥
    :::漢口片區:::&最漢口·黑暗料理———長堤街既然我們今天聊到宵夜,那就不得不首先說到長堤街的老巷風情,白天這裡只是簡陋狹窄的街,一到晚上就「活」了過來,變成熱熱鬧鬧一條大排檔扎堆飄香四溢的宵夜。骨灰級吃貨們摸著黑,順著香味也能七彎八繞摸到這裡,在這裡找到「柳暗花明」。
  • 武漢三鎮之武昌酒吧介紹
    斑馬這個酒吧是諾亞方舟集團的,現在價格比較親民,位子不是武昌最好的。一篇文章編輯很累,希望能給大家一個參考,另外想做一篇全國篇的酒吧攻略,到時候可能只能給大家一個大概的價格總結兩篇文章:玩法一:非周末如果就是為了蹦迪,漢口的可以拼卡達到低消,不怎么喝酒的四五個人1080搞定。
  • 燃燒的漢口 陽夏保衛戰老照片解析
    1911年10月10日(農曆辛亥年八月十九日)發生在湖北武昌的新軍起義,打響了推翻滿清王朝的第一槍,敲響了2000年封建帝制的喪鐘,「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隨後的陽夏保衛戰及清軍火燒漢口,中國的報紙有報導也引起了世界輿論的關注,英雄的武漢先民作出了巨大的犧牲。生活在漢口租界的洋人用手中的照相機留下了歷史的影像。1911年11月10日《申報》載:北軍焚殺漢民之慘劇。
  • 咵漢口 | 八十多年前漢口啥模樣?漢口人咋生活的?
    閱讀父親田鎮瀛八十多年前的日記,仿佛穿越到那個年代的漢口:曾經的五國租界,尚有法、日租界留存,街頭可見外國巡捕;有聲電影登陸漢口影院,中途進場看電影,下一場還是那張票可接著看,追星的是何階層,票價幾何?油膩的飲食,讓北方人頗不受用;商店的營業員強行向顧客推售商品,讓人反感;街頭行走的小學生、童子軍,構成城市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還有傍晚街頭的「遊妓」。
  • 從漢口到漢陽方向,共有9座橋和50多條車道,每天都被堵
    之前,漢口、漢陽至武昌方向的跨河河道為7座橋梁和2座隧道,不包括陽邏長江大橋和君山長江大橋。總的來說,不是很擁擠。從漢口到漢陽方向共有九個橋,不包括鐵路橋,有50多條車道,每天都被堵死。相比之下,長江上的過江河道設計比漢江上的設計更合理。
  • 在漢口中心,怎樣做到大平層自由?
    來源:楊光華△漢口的夜色 圖源:攝圖網漢口中心,歷來是大平層的主戰場。從漢口濱江,到建設大道、武漢CBD,從西北湖、青年路到新華路,200平米以上的大平層,總價從七八百萬,到1000多萬,貴的有三四千萬。
  • 漢口大BOSS買下半個東湖
    是上海商業儲蓄銀行漢口分行行長當時他住在黎黃陂路,漢口最貴的街上富人們住膩了市中心的豪宅當然喜歡去郊區弄一片心曠神怡的花園但周蒼柏去東湖買荒地建花園的原因,不僅如此當時武漢租界林立,東方芝加哥,紙醉金迷老居民們痴迷鴉片、賭博、賭馬據說漢口跑馬場的數量超過香港、上海周蒼柏覺得,武漢急缺一座高檔文藝的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