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溫的下降,人們早已經穿上了厚厚的外套,甚至有些特別怕冷的朋友已經穿上了羽絨服,那麼除了添加衣物之外,咱們還可以通過食療來提升人體的禦寒能力,比如寒冷的天氣喝一碗熱乎乎的雞湯再適合不過了,加上雞湯在熬煮過程中會釋放一種胺基酸,可以阻止發炎時白血球活躍的情形,增加抵抗力,舒緩感冒症狀,也是具有了強健筋骨,補腎養腎的功效。
雖然雞湯好喝又營養,但是燉雞湯可是一件非常講究的事情,可能燉雞湯的做法差不多,雞湯中的營養成分也很好的保留住了,但雞湯燉出來的味道卻難以下咽,這關鍵的問題就是在於放鹽的時間,很多人弄不清楚,導致最後雞湯燉出來不好喝,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分享下,燉雞湯時,什麼時候加鹽?老火夫:錯了這一步,別怪湯不濃。
對於燉雞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很多人為了讓雞湯裡面的營養燉煮出來,就會在雞湯快要出鍋的時候加入食鹽,但這樣雞湯有味道,而雞肉吃起來卻是寡然無味的,還有一個做法就是在雞肉下鍋後,直接加足食鹽,可這樣燉出來的雞湯顏色發暗,營養也被破壞了,所以這兩種燉雞湯的做法都不是最好的,接下來咱們一起來看看雞湯的正確做法。
【雞湯的正確做法】
首先將雞的內臟和雞油去除掉,再把雞肉切成小塊放到碗中,加入適量的料酒,生薑大概醃製15分鐘,這樣就能夠起到去腥的作用,然後往鍋中倒入足量的清水,用大火將其燒開,加入生薑,蔥段和食鹽,下入醃製好的雞塊,大概燉煮4分鐘,這個時候鍋中就會漂浮很多雜質,將其撈出後,最後把雞塊撈出瀝乾水分備用。
接著重新往鍋中倒入足量的清水,用大火燒開後就把清洗乾淨的雞肉下入鍋中,還是加入生薑片,蔥段,香葉進行燉煮,大概燉煮30分鐘後,往鍋中加點香菇,這樣雞湯喝起來會更加鮮美,隨後加入適量的食鹽進行調味,然後蓋上鍋蓋,轉成小火燜煮25分鐘,這樣雞肉又能夠很好的入味,還能夠保證雞湯的營養,這樣一鍋香菇燉雞就做好了,可謂是營養美味,湯汁超濃。
所以燉雞湯的時候,不是過早的加鹽,也不是出鍋前才加鹽,而且在燉煮的過程中加鹽,這樣雞湯的鹽味剛剛好,還能夠保證營養不流失,更入味!今天的美食小技巧就分享到這裡,要是家裡有燉雞湯的習慣,不妨按照以上的方法試試哦!要是有用記得給小編一個贊!謝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