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痕春雨評兩晉南北朝—040.賈充與賈氏家族的崛起

2021-02-23 傀儡生

040.賈充與賈氏家族的崛起

一、人們對賈充的非議

  人們對賈充的非議,大約是充滿了偏見。

  因為賈充的具體工作能力、工作中的成績那是實實在在的。就是對賈充持貶責態度的《晉書、賈充傳》中也都一一表示認可。

  「充少孤,居喪以孝聞。襲父爵為侯。拜尚書郎,典定科令,兼度支考課。辯章節度,事皆施用。累遷黃門侍郎、汲郡典農中郎將。」

  「遷廷尉,充雅長法理,有平反之稱。」

  「充所定新律既班於天下,百姓便之。」

  「充為政,務農節用,並官省職,帝善之」

  「從容任職,褒貶在已,頗好進士,每有所薦達,必終始經緯之,是以士多歸焉。」

  翻開《晉書、賈充傳》,我們會發現賈充的工作能力、工作成績那都是實實在在的。而對賈充的非議,則都是一心空洞的,真假難辯的東西了。

  史書上說:「充無公方之操,不能正身率下,專以諂媚取容。」這能說明什麼呢?淚痕以為這什麼也說明不了。

  一個人用怎樣的態度對待皇帝,這通常受制於他的人格特點;本身並沒有什麼高下。一個人對皇帝剛正不阿,除非有足夠的證據表明他能因此讓國家、百姓受利;否則官員對皇帝剛正不阿又有什麼意義?一個人對皇帝曲意順迎,除非有足夠的證據表明他曾因此讓國家、百姓遭受了損害,否則他對皇帝曲意順迎又算什麼了不起的錯誤。

  做為一個官員是不是稱職;主要應該看他的工作能力與工作表現。單以空洞的正直與否去評定官員優劣,通常只會使政治舞臺上遍布一種虛偽的風氣。

  賈充最值得非議的事,大約就是殺魏帝曹髦了。

  但我們必須得知道賈充殺曹髦的背景;當時除了政治表演外,所有的人都已無視曹魏皇帝而開始圍著司馬家族轉了。賈充這這種背景下選擇忠於司馬家族而背叛曹氏皇族有什麼奇怪的?更主要的是當時曹髦先動手要殺司馬昭,拋開皇權、皇帝神聖的思想,賈充在這種背景下殺了曹髦並沒有什麼值得非議的。古代人寫史,把這做為否定賈充的證據無可非議,在今天人們依然用這種觀點否定賈充,那實在不過是在舊史書中來回兜圈子罷了。

  賈充第二件讓人飽受非議的事,是他在晉帝國伐吳之時一再大唱失敗的調子;甚至在晉帝國大勝在即之時他仍然認為伐吳必敗,一再讓晉武帝停止戰爭。

  但這一切最多只能說賈充缺乏戰略眼光,絕不能說他人格怎樣的不好。而且這又與所謂的「充無公方之操,不能正身率下,專以諂媚取容」不符了。因為賈充為了反對伐吳,一再受到晉武帝的責難。

  賈充在二十多年時間裡,一直是司馬家族的頭號心腹、頭號重臣;這種地位難免會引得許多人的眼紅。這大約是賈充飽受非議的重要原因。

  實際上說到忠於曹魏皇帝,晉帝國的臣子們誰也別說誰,大家誰能比誰強到哪裡去?最大差別是其它所謂的忠臣,都是當婊子還想立牌坊,他們一方面選擇了向亂臣司馬昭臣服,另一方面還想冒充自己是不事二主的忠臣。而賈充則顯然沒有這樣虛偽。

  至於說到拉幫結派重用私人,大家也一樣誰也沒有資格說誰。因為他們拉幫結派爭權奪勢那是世人皆知的事。只是賈充的政敵們,成天都標榜自己是正人君子罷了。

  但這些所謂的正人君子,真是什么正人君子嗎?

  任愷是這種正人君子的首腦,但任愷吃一頓飯就用一萬錢,一天光吃飯就是兩三萬錢。何曾一天吃飯花一萬錢,就已成為當時奢侈的代名詞了,而任愷則一天吃飯卻要花兩三萬錢。他這種奢侈的消費,讓何曾等人自然只有甘拜下風了。

  和嶠也是這種正人君子中的重要成員;但和嶠在當時卻有一個雅號叫做「錢癖」。淚痕無意把和嶠說得一無所是,問題是做為高級官員能獲得這種雅號,真稱得上什么正人君子嗎?

  正人君子首腦人物們都是這副德性,所謂的正人君子真是名符其實嗎?淚痕無意說那些正人君子不如賈充,淚痕只想說這種所謂的正人君子絕不會比賈充強到哪裡去。

  賈氏家族如果只在賈充一代結束,那人們對賈氏家族的非議也許還會少一點。

  但賈氏家族顯然向更高的地點又前進了一步,因為賈充的女兒後來成為帝國的皇后,更成為帝國實際的執政者長達十年之久。專權的外戚本身就是受有非議,而賈后更把太子給殺掉,使賈氏家族、甚至晉帝都來臨了巨大的災難。

  於是人們在評論賈充之時,自然容易戴著有色眼鏡。但我們客觀的去看賈充,他只是當時一個典型的豪門代表罷了;他並不見得有多高尚,但也不見得有多下作。

  二、賈氏家族的興起

  一個豪門家族,實際上就是一個小型的帝國。這個小型帝國的興起,也是創業者努力打下江山(高官顯爵);後世子孫就有權繼承這江山(高官顯爵)。

  後繼者無非有三種類型。一種後繼者是守業型,他們不會讓家族的官級、爵位再上升,但也能保持家族的既有地位、官級。另一種後繼者是敗家型,他們從祖父輩手中繼承子高官顯爵,通常結果就是讓這一切漸漸縮水,甚至變得化為烏有。另一種後繼者則是開創型,他們從祖父輩繼承了高官顯爵,更會在這基礎上讓家族地位越來越高。

  司馬家族是司馬懿努力打下了江山(高官顯爵);後來的司馬師、司馬昭、司馬炎都也是開創型的後繼續者,所以司馬家族的地位越來越高,最後竟然開創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帝國。

  賈氏家族是賈逵努力打下江山(高官顯爵);後來的賈充絕對也是開創型的後繼者,所以賈氏家族地位越來越高,最後家族的代表人物竟然成了帝國的首席執政官。

  從這層意義上,做為創業者的賈逵自然是成功的;而做為後繼者的賈充也是成功的。

  司馬家族是忠臣嗎?自然不是。但淚痕以為,這只是皇權政治的宣傳結果。因為說司馬家族是亂臣賊子的前提是司馬家族是「魏臣」,問題是司馬家族另一層身份則是大晉帝國所有者。基於曹魏帝國的視角,司馬家族自然是亂臣賊子;但基於晉帝國的視角,司馬家族從哪能說起是亂臣賊子呢?

  就好象基於漢帝國而言,曹氏家族也是亂臣賊子。但基於魏帝國而言,曹氏家族就是天下的合法擁有者了。否則司馬家族從曹氏家族手中奪取江山就毫無非議之處了。

  賈逵是忠臣嗎?

  賈逵自然是忠臣了,這在歷史上早有定論。但淚痕以為,這種歷史定論實際上只是一種政治宣傳。因為說賈逵是忠臣的前提是賈逵是「魏臣」,但賈逵顯然也稱得上是「漢臣」。曹丕未篡位之時,賈逵就已是高級官員了。

  對曹魏帝國而言,賈逵自然是忠臣了,但想於大漢帝國而言,賈逵又算得上哪門子忠臣?對於大漢帝國而言,賈逵實在也稱得上是亂臣賊子了,因為他本是大漢帝國的臣子,卻充當了曹魏篡奪大漢帝國的幫兇。

  賈充是亂臣賊子嗎?

  賈充自然是亂臣賊子了,這在歷史上也早有定論。但淚痕以,這種歷史定論實際上也是一種政治宣傳。因為說賈充是亂臣賊子的前提是賈充是「魏臣」,但賈充卻顯然也是「晉臣」。

  對於曹魏帝國而言,賈充也許是亂臣賊子。但對於晉帝國而言,賈充又實在稱得上是忠臣了,因為賈充為了忠於司馬昭那是連曹魏皇帝都敢殺。

  賈逵忠於曹魏,而完全無視大漢皇帝、大漢帝國的命運。賈充忠於司馬氏,而完全無視曹魏皇帝、曹魏帝國的命運。他們之間實際上並沒有本質的區別。顯然是沒有的!

  皇權時代的歷史,自然會渲染臣子忠與不忠;問題是,在三國兩晉南北朝那種王朝向走馬燈一樣來回換的年代裡,真有什麼所謂的忠臣嗎?因為在那個年代裡大家都把自己家族的命運看得比什麼王朝交替更為重要;事實上我們翻開當時高級官員的家譜,有幾個家族不是先後受到漢、魏(吳、蜀)、晉三個帝國重用的呢?帝國興亡交替並不重要,自己家族的命運才是最重要的。

  翻開家譜,那些豪門貴族,有幾家稱不上三姓家奴呢?

  賈逵沒有背叛曹魏帝國,恐怕也主要是因為他死得太早,否則在司馬家族取代曹氏家族之時,他真會無視自己家族的利益去忠於曹氏家族嗎?這種可能性顯然是低到了極點。

  從這層意義上,我們在談論歷史上如果只著眼於所謂忠與不忠,實際上很容易被當時的皇權政治宣傳牽著鼻子走。

  如果拋開皇權政治下的種種政治宣傳,我們就會發現賈氏家族的興起,是所有豪門都嚮往的樣板。

  老一輩使家族擠入豪門行列,後一輩讓家族成為最顯赫的豪門;再後一輩更讓家族代表人物成為帝國的執政官。讓自己家族的權力一直得到鞏固,更越來越大;不管帝國如何興衰、交替,自己家族的權力地位一直蒸蒸日上;這是所有豪門貴族都期盼的事情。賈氏家族在這方面無疑是非常成功的。

  當賈后成為帝國執政官後;她的侄子賈謐已開始敢和太子一爭高下,並且處處都想壓太子一頭。從這層意義上,賈氏家族已爬到了人臣的頂點。再問題是再向上是什麼呢?

  一個人爬到人臣的頂點之後,通常就會讓自己家族陷入危機之中了;換而言之他會讓這個家族充滿危險(因為爬到這種境地的家族,大部分都是以家破人亡為結局的),但另一方面又會讓這個家族充滿了機遇(因為在魏晉南北朝之時,許多開國皇帝都經歷這個階段的)。

  賈氏家族在人臣的頂點上,如果不能有所突破,那就只有接受由盛轉衰的命運了。

  賈氏終於不能有所突破,因為司馬家族的勢力實在太大了;它已完全堵死了賈氏家族再向上爬的道路。賈氏家族永遠不可能與皇族相提並論的,一來司馬炎分封諸王的策略,使當時所有的豪門與皇族相比都黯然失色了;二來賈氏家族人丁太稀少了,如果賈充也兄弟七八個,兒子七八個,侄子幾十個;那賈氏家族權力擴張起來,也是驚人的。但賈氏家族人丁太稀少了,這使他們以家族為核心的力量本身就有限。

  從這層意義上,賈氏家族只有接受由盛轉衰的命運。

  如果賈氏後繼者是一個象賈逵、賈充一樣謹慎的人物,那賈氏家族還有機會長久的保持由盛轉衰的過程,但賈充的後繼者卻顯然都是不知天高地厚少壯勢力。於是賈氏家族在最輝煌之時,瞬間就走向了毀滅。

相關焦點

  • 淚痕春雨評兩晉南北朝—115.桓氏家族的內鬨
    司馬懿死了,司馬家族的權勢並沒有下降。司馬師、司馬昭死了,司馬家族的權勢依然在上升。  從這層意義上,即使桓溫死了,桓氏家族的軍政地位還可以繼續保持,甚至還可以繼續上升。  但很不幸。桓溫剛死,桓氏家族就起了內鬨。  因為桓溫的後繼者桓衝,蓋棺定論是一個忠君愛國、謙虛退讓的正面形象,所以桓氏家族的這場內鬨,遂變得模糊不清了。
  • 淚痕春雨評兩晉南北朝—036.皇朝短命是晉惠帝之過?
    但淚痕以為這種非議多少是不厚道的。因為司馬衷只是一個天生智力有些缺陷的人;除此之外他並沒有任何值得非議的地方。這樣一個人,我們有什麼理由去過多的非議、嘲笑他。  我們也許會說,如果他不當皇帝。那天下就不會亂那樣樣子。但淚痕實在想知道,這又關司馬衷什麼事來著?用一些與當事人毫無關係的事非議當事人,這叫什麼事?
  • 淚痕春雨評兩晉南北朝—019.所謂的智囊桓範
    淚痕以為,桓範在說曹爽象豬一樣時,為什麼不罵自己更象豬呢?  桓範認識曹爽兄弟有幾天了?最少也有十年了吧!  桓範與曹爽兄弟共事有多少天了?最少也有十年了吧!  十年時間的近距離觀察,桓範都不知道曹爽兄弟是什麼樣的人;直到因此弄得將要滿門抄斬之時,才連哭帶罵的說曹爽兄弟象豬。桓範以這種觀察人的能力,他真有資格罵曹爽象豬嗎?
  • 淚痕春雨漫評春秋戰國(四十七) 狗血之極的崔杼弒君
    總不成,左丘明、司馬遷寫的歷史都不可信,就你淚痕春雨發明的歷史才可信吧。我以前,一再表達過一個觀點。二十四史那種級別的歷史,通常都是官方大報的精選、彙編。許多內容的真實性、可靠性,二十四史的作者,通常都是不會多管的。作者關心的,只是自己的內容,是否有權威的出處,是否能宏揚主旋律。
  • 淚痕春雨漫評春秋戰國(四十八) 弭兵大會即將召開 崔杼砍倒鷹派齊莊公
    欒盈回到晉國後,很快獲得欒氏家族積極響應;並且獲得了魏氏家族的支持。但是,晉國畢竟是七大家族並列的格局,欒氏家族只是其中之一,就算聯繫了魏氏家族 ,也不過是兩大家族啊!關鍵是,魏氏家族也很快被其它家族策反了。在這種背景下,欒氏家族很快被清理出局了。晉國七大家族並列的格局,從此就變成了六大家族並列。
  • 司馬懿與張春華,司馬家族與兩晉命運
    「司馬代魏」深刻影響了中國歷史,西晉釀成了「五胡亂華」,東晉偏安退縮,打擊祖逖等主張北伐的有志人士,只圖皇族與士族利益平衡,不肯趁著北方混亂收復失地,坐等拓跋部建立起強大的北魏,南北朝形成,繼續分裂中國數百年。期間無數百姓慘遭屠殺,無數人民在流離避難道路上饑寒而死,此等罪孽,根源之一,就是司馬家族的才德不足與執政不穩。 1.
  • 古時王謝前堂燕:兩晉時期王謝家族盛況空前成世族代表
    所謂「王謝」指的是兩晉南北朝時代中原地區的兩大望族:琅琊王室和陳郡的謝氏。包括魏晉時代和後來的南北朝時代在我國歷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其政治特點上有異與其他王朝。在這一段歷史時期主導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的統治階級大都來自於世族大家,朝廷內手握大權的官員幾乎無一不是如此。
  • 三國歷史劇經久不衰,幾十年後的兩晉南北朝爆冷,題材與IP不行
    三國兩晉南北朝經常被人看作是一個歷史區間段,然而在影視表現上,只有幾十年的三國熱劇持續不斷,而長達兩三百年的兩晉南北朝卻異常爆冷,這又是為何呢?大概影視圈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只有大一統的王朝值得歌頌!我們所能看到的歷史,基本是大一統的王朝,或者正在大一統王朝的路上!
  • 淚痕春雨評兩晉南北朝—263.早死的孝昭帝高演
  • 高中歷史《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政權更迭與民族交融》說課稿
    【難點】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權更迭的歷史脈絡及民族交融的趨勢。五、說教法學法過渡:為了突破重點,解決難點,順利達成教學目標,我採用的教學方法有圖示法、史料分析法、情境教學法、小組討論法等。六、說教學過程過渡語:接下來是我說課的核心部分,說教學過程。
  • 2021中考文學常識知識點:三國兩晉南北朝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中考文學常識知識點:三國兩晉南北朝,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1、樂府,所學課文《十五從軍徵》、《孔雀東南飛》。前者見宋代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後者見南朝徐陵編的《玉臺新詠》,其中《孔雀東南飛》是我國古代最長的敘事詩。與《木蘭詩》合稱"樂府雙璧"。所學課文:《十五從軍徵》《木蘭詩》。
  • 司馬昭的「忠犬」賈充,為何屢屢被司馬炎「教做人」?
    雖然賈逵不能親眼看到自己的兒子封侯拜相,但他仍然為賈充留下了兩筆豐厚的遺產:傳承數代的家學,以及陽裡亭侯的爵位。賈充的家族,來自於平陽襄陵(今山西臨汾襄陵鎮)。根據《三國志.賈逵傳》的記載,賈氏是當地的世家之一,雖然後來家道中落,但學問的傳承卻一直沒有中斷。
  • 賈充:後世詞人們對我的印象頗差
    本篇就來看看賈充在詩詞中的形象,共計12首。《詠史下·羊祜》 宋 陳普尺鯉何曾到賈充,太阿曾擬血王戎。淚痕不到沉碑上,似為苞苴走路中。【詞人很明顯地表達了自己的立場,賈充的作為讓他尤為惱怒,其父賈逵是曹魏忠臣,而賈充卻弒其君王】 《惱公》 唐 李賀 拂鏡羞溫嶠,薰衣避賈充。
  • 賈充幫助司馬炎篡位,如今看來,賈充既是晉朝的功臣,也是毀滅者
    ,這個備受爭議的人物就是三國和西晉時期的賈充,那麼人們對賈充的評價為何如此矛盾呢?他殺了曹魏皇帝之後情況怎麼樣了?賈充(217-282)出生於平陽襄陵(今山西襄汾東北)。他是三國後期至西晉前期的一位重要官員。他是禹州總督曹魏賈奎的兒子。西晉開國元勳。他曾參與鎮壓淮南第二次叛亂,殺害魏帝曹髦。因此,他深受司馬家族的信任。
  • 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樂器樂曲有何發展?在樂律學上有哪項重大成就?
    兩晉南北朝時期的音樂(265—589)  向陽光  一、樂器的發展  在兩晉南北朝時期,樂器也得到了發展,這時期是以外國傳入的樂器為主。原因是北朝各代與西域交往密切,西域各國音樂隨之廣泛傳入中原,如:龜茲、疏勒、康國、安國、高昌以及天竺等國的音樂都是在這一時期傳入的。
  • 賈氏榮寧宗祠訴說了什麼
    宗祠,體現著宗法制家國一體的特徵,是凝聚家族團結的場所,記錄著家族傳統與曾經的輝煌,是家族的聖殿。賈府祠堂的意願《紅樓夢》裡賈府宗祠透露出來的信息很值得探討分析。「肝腦塗地,兆姓賴保育之恩」,意思是賈氏家族願以萬死效忠皇帝和朝廷,為保天下民眾有生有養、願不惜一切代價,哪怕頭破血流、哪怕犧牲生命。「功名貫天,百代仰蒸嘗之盛」,意思是「先祖立下貫天之功,才能享祭祀興旺;希望賈氏子孫永遠像祖先一樣為國立功、為民作貢獻,代代祭祀永遠鼎盛。
  • 琅琊王氏是如何崛起的
    琅琊王氏的崛起我們說到魏晉南北朝時的世家大族時,出了潁川荀氏、潁川陳氏這些如雷貫耳的存在之外,還會想到人才輩出的琅琊王氏——「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中的王、謝,指的就是陳郡謝氏與琅琊王氏。今天小編就與各位看官回顧一下琅琊王氏是如何崛起於魏晉南北朝的。
  • 我看魏晉人物:最是家累看賈充
    但是晉朝的一把手發話了,留下賈充,把賈充的手下成濟拉出去祭悼了,成濟也就是那個在賈充輕描淡寫幾句之後挑掉大魏皇帝的操刀者。但是事情並沒有就這樣結束。賈充那個時候,他的母親還在,他的母親是柳氏,一個執著於樸素忠孝觀的標準魏晉老太太。
  • 三國魏國忠臣賈逵的兒子賈充,賈充的女兒賈南風,一個比一個更壞
    賈充是誰?這件事就是賈充指使成濟,殺了魏國皇帝曹髦。 曹髦曾說過一句話,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這後來成了成語。司馬昭篡權,架空了皇帝曹髦,曹髦變成了傀儡,心裡很不服氣,於是,便率領宮中的一些衛士和奴僕,去討伐司馬昭。 這時,賈充這小子立即帶領數千人去阻攔曹髦,曹髦年輕氣盛,拔劍說,誰敢動就滅族,這時,太子舍人成濟問賈充,現在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