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湘西土家菜,遠在海島的吃貨們估計沒有太大概念。湘西土家菜源自大山深處,土家族擅用最簡單的食材,卻能把辣味鮮味做得豪放粗狂又富有特色,巴不得把食客都挑逗得熱血沸騰。
今天就帶大家到一家連店名都那麼霸道的湘西土家菜「吃飯皇帝大」過一把癮。店名很有趣,其實這源於土家族民間俗語,寓意吃飯一事比皇帝大。即使是皇帝的聖旨駕到,也要等吃過飯再說。也強勢地告訴所有人,吃土家民族菜,來「吃飯皇帝大」就對了。
難道門口迎客小姑娘就是朕的土家族宮女?
進門的一瞬間,就讓小編感覺就像一腳踏進了大山深處神秘又美麗的土家族村落,已經被深深吸引住了。
這裡將土家族銀飾和織錦融合進餐廳的各個角落,竹製和石牆混裝的牆體,用以織錦點綴,頗具濃濃的民族味。
五彩粗布搭配土家族銀飾吊燈,幾方綠植、特色圖騰和人文風情照點綴其間,仿佛在訴說著土家族人間煙火與青山綠水的故事。
餐廳氛圍的代入感強烈呀....為了還原最完整的土家味道,服務員們都穿著土家族服飾。能把千裡之外的土家場景都搬了過來,心裡已經給個贊了。
這裡帶給小編帶來的驚喜自然是不止一星半點,先是這樣特色的環境,還有用來自湘西的天然好食材,做出的美味土家菜。
坐在這個很「土家族」的餐廳,飯前先飲一杯傳說中的長命百歲茶,接著再靜下心來去感受更多美好的味道!
這道魚是名副其實的鎮店之寶,它被印在菜單的顯眼處,也是點單率最高的一道菜,而且去晚了還吃不到。
魚在半開放式的透明廚房燉煮,店裡師傅手法純熟、細緻地為客人製作出一鍋又一鍋稻草魚。
光看這個裡面小火慢燉、湯汁咕嘟的場景,就已被饞得口水滴答…
看著簡單,實則經歷了10多道工序,選用新鮮的回魚,殺好後要稻草捆住,接著炸香表皮,再澆汁燜煮,耗時耗力,才有了這足夠硬氣的好味道。
香滑的魚上覆蓋滿一層紫蘇,輕輕剝開,露出細嫩飽滿的魚肉,食慾瞬間就被打開!
從肚腩下筷,送入口中呲溜一吸,鮮香味立馬瀰漫整個口腔,不僅肉質嫩滑,而且秘制的醬汁滲透到魚肉裡,還有淡淡稻草香。而濃鬱醬香中尚能品出絲絲微辣,又為其增色不少,越吃越香。
魚肚子裡的糯米臘肉丁也是精華,吃起來軟糯又下飯。鍋內配了一些豆皮,還有不能錯過的魚湯汁,拌飯剛剛好!
炸香的整雞經過簡單粗暴手撕之後,再淋上土家族秘制醬料和的辣椒油,味道就足足了!
酥脆的雞皮薄如紙片,細嫩的雞肉被撕成條狀,但卻能把佐料貪婪掠取,一邊加熱一邊吃,慢慢變得幹香。
一口塞進去,滋味在它身上展現出來都是濃烈的、熱情的,香、辣、麻均有攝入,卻不過分搶味,連香脆的花生米也變得更有味道,真是回味無窮。
看著服務員把鐵鍋、食材、調料一起端上來,等等…這肉怎麼是生的!?原來這個菜是現場做的。
裡面的古法秘制的土家燒椒醬,算得上是這道菜的靈魂。再將小黃牛肉一同炒制,燒得滋啦啦響,小編們瞬間就被騰起的香氣包圍了。
待到牛肉由紅轉粉,帶著獨特嗆辣的油味逐漸的散發出來,接著倒入牛臉肉、紅辣椒、白蘑菇、芹菜等五彩料增鮮。
最後倒上米酒來提味,稍微燜一下揭開鍋就好啦~
值得一提的是,肉精選了貓兒山下散養小黃牛的牛肉,輔菜中的牛臉肉也是特別少見的,吃過就知道這樣的好肉,口感制勝。
野性霸氣的辣味已滲入牛肉的紋理裡,吃著有嚼勁又不失彈嫩滑,十分入味還獨有一些清香。Q彈勁道、膠質滿分的牛臉肉,同樣很有滋味!不管你是不是湘妹子都會折服於這口香辣。
無需太多的烹製,這道菜吃的就是原本純粹的味道。全程只用了一點椒鹽調味,卻能煮出非常棒的湯頭來!
精心選用黑豬的豬肉和豬肝,每片薄厚均勻,經過有點甜的農夫山泉礦泉水沸騰後,加入豆苗煮熟後即可食用。
豬肉和豬肝入口咀嚼,肉香味及肉質呈現的甘香,恰到好處地帶出蘊藏在豆苗中的清新爽脆,纖維中傳遞著原汁原味。
大片的萵筍加入店家秘制的醬料,焗香之後,頓時有了不少特色。咬起來爽脆可口,香味更有層次,完全是賞味的升華體驗!
也許是因為土家民族菜包含了太多特色的風味,而這裡又把這樣千年流傳的飲食文化搬來了。所以,來到這裡,不管怎麼點都不會踩雷。
想點主食的話,小編私心推薦這款土皇帝餅,還真是好吃到兩口一個。
餅是現點現做的,麵餅裡裹上梅菜肉末等調好的秘制餡料,放入爐用慢火烤烘,餅香漸漸地釋放,還沒看見這餅出爐就早已聞到了味道!
一邊撕扯著一邊看著餡料露出,毫不猶豫地咬下那噴香的第一口,霎時就品鑑出了其中獨樹一幟的「酥脆」與「香甜」,記得要趁熱吃哦。
結尾來點甜品,桂花紅糖涼粉可口又清甜,桂花釀、花生、糯米圓子點綴得恰到好處,再咀嚼Q彈十足的小丸子,完美的收尾!
奶香濃鬱的土法水牛酸奶,味道也很不錯,在吃肉的過程中穿喝幾口,簡直是解辣解膩的良方。
湘西菜館你們你們最喜歡哪家?歡迎留言評論告訴小編~
推薦地點:吃飯皇帝大
必吃清單:柴火稻草魚、手撕扁擔雞、貓兒山的小黃牛、黑豬灼泉水時蔬、土家醬焗大片萵筍、土皇帝餅、桂花紅糖涼粉、土法水牛酸奶
關注小莊,帶你解鎖更多味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