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詩電影是怎麼拍出來的?看看《指環王》就知道了

2020-09-22 維賽迪

之前說過了《指環王》系列在開拍前被好萊塢各大影業當球踢的故事,今天要說的是拍攝中途的趣事逸聞。

眾所周知,一部好電影的背後,肯定是導演、演員乃至劇組上下所有工作人員所付出的大量心血,《指環王》也不例外。

新線影業接手這個項目後,儘管董事長Robert Shaye同意彼得的想法,讓他可以拍攝三部電影,但鑑於本身新線只是一個小體量的影業,拿不出那麼多資金。

最初是打算1.3億美元的投資拍攝三部,平均一部僅僅4000萬美元的預算。

正因為如此,所以《指環王》的拍攝其實主要就是圍繞著一個核心:怎樣省錢?

當然,彼得·傑克遜並沒有單純為省而省,他的「省」是建立在不影響作品質量的前提之上。

通俗點說,怎樣才能做出「物美價廉」的拍攝?

最後,製作團隊決定前往紐西蘭,採取實景拍攝。

實景拍攝對比大家熟知的綠幕拍攝,有幾個優勢。

第一,一些場景可以反覆利用,而《指環王》三部曲正好是背靠背拍攝,因此這點可以說是完美契合。

第二,實景跟綠幕兩種拍攝方式,不是說後者就一定比前者貴,比方說你要是單純摳個圖什麼的那肯定是綠幕更便宜。

但對於《指環王》來說,如果是大量綠幕拍攝,中土世界的宏大景觀全部依靠後期製作的話,那費用是不可想像的。

而實景拍攝的話,由於彼得選擇的地方是紐西蘭,那裡的人力物力價格比好萊塢便宜多了,而且作為當地人,彼得也知道政府有什麼補貼,因此比綠幕拍攝要划算得多。

最重要的是,彼得自己也認為一部史詩作品,不應該全部依靠後期製作。

當然,說是這麼說,但實景拍攝比起綠幕拍攝最大的難點,是工作人員需要花費更大的精力。

好比,你要拍攝霍比特人居住的袋底洞,那麼就需要找一處田園風格的地方;要拍攝兩軍大戰的環節,就需要找一個遼闊又有「氣勢」的平地。

不要以為這些很容易搞定,因為其中還需要考慮到場地的光線對拍攝的影響,還有遠近鏡頭是否符合畫面構圖,再加上在此搭建實景所需要花費的費用等。

而更複雜的地方在於,紐西蘭一些地方是國家保護地區,又或者是屬於一些村落所管轄,你要在其中拍戲,需要申請許可,但人家不一定同意,畢竟他們也會顧慮你在這拍戲等會搞壞了環境怎麼辦?因此其中花費的協調功夫、走的程序都很繁瑣。

在《指環王》長達9個多月的拍攝中,彼得團隊搭建的實景場地就超過150個以上,其中所耗費的心血可想而知。

當然,雖說實景拍攝佔多數,但需要後期製作的鏡頭還是很多的。

由於預算不夠,彼得沒有找好萊塢著名的工業光魔等,而是找了一家叫做維塔數碼的特效公司。

維塔數碼這公司位於紐西蘭,是彼得之前合作過的特效工作室,算是比較知根知底。

儘管說在特效製作方面比如數字領域等業內頂尖公司,但勝在性價比高,而且本身水平也不差,而最重要的是這家工作室對彼得交待的任務並不敷衍對待,而是勞心勞力不嫌麻煩地完成。

比如:

為咕嚕這名角色就設計了超過100種不同表情的雕塑頭像。

製作了48000件鋼板模具盔甲(其中有包含塑料成分)

10000支實體箭矢。

500張強弓。

超過10000具以上的塑膠面具。

因為實景拍攝也不可能真造座城出來,但後期製作的話又太貴,因此維塔數碼製作了很多微縮模型以供拍攝。

其餘的道具更加數不勝數了。

除此以外,演員們的表演也可圈可點。

彼得這導演,很喜歡拍攝中途突然改臺詞,按他的說法是他會根據實際拍攝的情況,感覺哪個鏡頭需要對臺詞做增減時就會這麼做。

這麼一來可苦了演員們,因為演員們很多時候已經把一大篇臺詞完全記下來,但拍攝的時候突然又要求改,相當於把一段完整的話中間切幾段,再放另外一段下去,還要全部連接起來。

飾演甘道夫的伊恩·麥克萊恩,雖然是一個敬業的老戲骨,但畢竟年紀大了,記憶力不是那麼好,彼得看伊恩老爺子一直苦記臺詞很吃力,還想過把他的一些臺詞刻在士兵的頭盔上。

飾演佛羅多的伊利亞·伍德,背臺詞時被抓拍到,感覺自己記得不好都尷尬了。

飾演人王阿拉貢的維果·莫特森,被臺詞搞得頭昏腦漲,一有閒暇時間就趕緊跑去釣魚來放空思想,但釣了一會感覺,唉我還是回去背臺詞吧.....

嗯,整個劇組演員都為「臺詞」苦惱不已。

另外,由於很多場景是位於山上,因此演員們經常都是化好了妝再坐直升機去場地,舟車勞頓是免不了的,而且剛下了直升機就得背新的臺詞,拍攝途中又有各種動作戲。

所幸的是,這群演員們從來沒有任何怨言,而且還把他們能貢獻出的最好表演給了導演以及觀眾。

事實上,就上面所說到的,場景、道具、演員等等的所有環節,缺一不可。

為什麼?因為彼得需要有一些先期的成品給新線影業看。

像《指環王》這種史詩級電影,就算再省,也不可能僅1.2億美元就能拍完三部的,彼得一直都有想要求追求預算。

但問題就在於,你要怎麼去說服新線?總得有些成品讓他們看到這的確是一個很有潛力的項目吧?

而正確的拍攝方式、令人過目難忘的拍攝場地、製作精良的模型跟道具再加上演員們賣力的表演,這些都是彼得能跟新線談判的籌碼。

結果就是,新線看到大家都有這麼幹勁,而且看起來的確是個潛力股,於是砸鍋賣鐵,最終將三部曲的預算拉到2.81億美元,足足提高了一倍以上。

最後的結果當然也是喜人的,《指環王》三部曲全球票房接近30億美元,斬獲無數大獎。

出色的導演,敬業的演員,絕不馬虎的特效公司,全力支持拍攝的新線影業,還有其他美術、指導等等所有工作人員都為這部作品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可以說,正因為這樣,史詩才會成為史詩,而少了任何一個環節,經典也不會是經典。

相關焦點

  • 指環王丨史詩般的鴻篇巨製是如何創作出來的
    魔戒的誕生 《指環王》是紐西蘭導演彼德傑克遜的代表作,根據託爾金同名原著小說改編而來(《魔戒》也譯作《指環王》,由於電影和原著採取了相同的譯名,所以為了區分,我們大多提及原著的時候用「魔戒」,電影用「指環王」。)
  • 魔幻史詩巨作,力薦《指環王》
    很顯然,《指環王》這類魔幻史詩巨作是最後一種,畢竟,倘若它不夠受歡迎,也不可能一年一部來場盛大的圓滿結局,也不可能哪怕時隔多年,每一次被提及都是讚不絕口。若說要細說它的魅力為何如此之大?簡單卻精闢的六個字便足以概括:魔幻、史詩、巨作。一、魔幻一場護戒遠徵戰,打響了精靈、人類、魔族的權利爭奪戰。
  • 魔幻史詩巨作,力薦《指環王》
    很顯然,《指環王》這類魔幻史詩巨作是最後一種,畢竟,倘若它不夠受歡迎,也不可能一年一部來場盛大的圓滿結局,也不可能哪怕時隔多年,每一次被提及都是讚不絕口。曾孤陋寡聞到《權力的遊戲》是美國影視業的巔峰,如今看看《指環王》其實也是站在巔峰上與前者平分秋色。二、史詩雖然目前剛剛看完電影,但相信原著小說一定比電影更加精彩絕倫。畢竟,電影時長有限,能夠呈現的內容必須減少,而原著就不需要有這些顧慮。
  • 史詩級福音電影《指環王》又稱《魔戒》在線觀看
    《指環王(又名:魔戒)》是基督教護教作品的高峰。作者託爾金被譽為現代奇幻文學之父,他從小父母雙亡,被一神父收養,曾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寫成魔幻小說經典作品《精靈寶鑽》、《霍比特人》、《指環王》等經典作品,並將基督教信仰融入其作品之中。系列電影包括三部:《指環王:護戒使者》、《指環王:雙塔奇兵》和《指環王:國王歸來》。
  • 十五年後重看《指環王》,它依舊是最壯麗的電影史詩
    十五年前,《指環王3》首映,筆者初一,在朋友家裡初識《指環王》,那會兒只覺得這是一個英雄打怪的故事,朋友買的是盜版碟,聲畫還時常無法同步,卻依舊看得我血脈賁張欲罷不能。十五年後,我已接近而立之年,這十五年裡的每一個夏天,我都要在電腦或電視前重溫一遍《指環王》三部曲。
  • 《指環王:王者無敵》震撼的魔幻史詩
    《指環王:王者無敵》是《指環王》系列電影的第三部,由彼得·傑克遜執導,維戈·莫特森、伊利亞·伍德和伊恩·麥凱倫等聯袂出演。本片是「指環王三部曲」的終結篇,根據英國作家J.R.R.託爾金(J.R.R.但原著作者託爾金並沒有止步於塑造單一的人物形象和表現單純的神話主題;編劇導演也嚴格遵循原著主旨,以一個略顯冗長卻不同凡響的結尾,賦予了這部史詩巨片更濃厚的文學氣息。
  • 好萊塢是工業電影的標杆?《指環王》背後的故事,就是最好的答案
    ,所以稱為良心巨作的《指環王》也是如此。起初,收購了新線影視公司的董事長羅伯特知道彼得拍攝《指環王》系列的想法後,他同意了但只給了彼得一點三億,而且這一點三億美元還是拍三部的全部資金。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相信很多人會覺得1.3億美元也不算少了,但在好萊塢要拍出史詩型的影視作品,1.3億美元只能算是杯水車薪。
  • 《指環王》中土世界的奇幻史詩
    電影《指環王》毫無疑問是一部偉大的作品,無論是他的票房、口碑、評分、獲獎、各方面來看都是非常成功的,以至於後來魔幻小說作品的推動都有著積極影響。影片當中創建的中土大陸,有著完整的地圖板塊,不同種族的類別,各自的領地,以及一段規模宏大的魔戒聖戰史。
  • 這部號稱「印度指環王」的電影終於來了!
    這部傳說中託萊塢巨製曾被打上「印度指環王」的稱號,引得大家熱議。IMDB評分8.8(基於51376位用戶的評分),影片在7月10日在印度上映,總片長159分鐘,目前累計票房已達673.8萬美元。平均一部不到1億人民幣的製作,拍的還是史詩級大片,特效鏡頭一個接一個,這視覺效果能趕上《指環王》嗎?用腳趾頭想也知道答案是否定的。那麼《巴霍巴利王》到底啥樣?小編已在釜山電影節的大銀幕上檢驗過了,特效雖然不夠好,但肯定不止五毛錢,還是用了心的。最最重要的,《巴霍巴利王》的重點在於其史詩氣質,憑這一點來說,叫這部影片是「印度指環王」,一點沒差。
  • 電影推薦—NO42《指環王3:王者無敵》
    這部影片的名字就叫《指環王》它是英國牛津大學教授兼語言學家.託爾金的史詩奇幻小說
  • 史詩級大片「指環王」,兩大白袍巫師的轉變,卻成了亮點
    電影《指環王》改編自英國作家託爾金小說《魔戒》。電影中高度還原了小說原著的人物背景和劇情,作為經典的史詩級魔幻片開創者的一員,它為史詩級類電影電視劇,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後拍攝的《霍比特人》系列,電視劇《權力的遊戲》和國內拍攝的電視劇《海上牧雲記》這類史詩級大作反響都很好。
  • 導演烏爾善拍《封神三部曲》打造中國版《指環王》
    這部電影力求重新詮釋16世紀中國經典小說《封神演義》(Creation of The Gods)。《封神演義》講述了一場三千多年前人、仙、妖之間曠日持久的神話戰爭,譜寫一部波瀾壯闊的中國神話史詩。烏爾善希望打造中國的《指環王》和《復仇者聯盟》,並將兩者融為一體。而《指環王》的製片人巴裡·M·奧斯本更是擔任了《封神三部曲》的製作顧問。
  • 《掠食城市》強勢來襲,史詩巨製被贊是下一個「指環王」!
    作為一個特效電影的蜜汁狂熱愛好者,要是2019年春節前只能選擇看一部電影的話,小編一定首選1月18日上映的《掠食城市》!史詩級巨製的科幻冒險大電影都不去看,真是對不住自己當年為了看完原著小說熬的夜!最重要的是,這次《掠食城市》的製片人兼編劇是彼得•傑克遜,這位大名鼎鼎的好萊塢特效導演,早在2003年,就曾憑藉奇幻冒險電影《指環王:國王歸來》,獲得了第7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 5部史詩級大片,《指環王》穩居榜首,震撼場面讓人大飽眼福
    大家好,今天給的大家帶來幾部史詩級的電影,震撼的背景故事和大場面讓大家大飽眼福。一起來看看吧!1.《指環王》系列指環王電影的這三部曲,完全是對原著的結晶升華。相信有很多人跟我一樣,是看了電影之後讚不絕口才提起興趣去看原著,回來再看電影的時候更加的讚不絕口。
  • 烏爾善:《封神三部曲》不拍超級英雄 而是神話史詩
    這意味著,中國影壇終於有一位野心勃勃的匠人站出來,立志打造純東方式的《指環王》。  回溯烏爾善的電影之路,這位出生於內蒙古的導演,從拍廣告開始,步步進擊,2004年憑藉獨立電影《肥皂劇》獲韓國釜山國際電影節國際影評人大獎;2011年執導的先鋒武俠喜劇電影《刀見笑》又讓他捧得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新人導演獎盃。
  • 《指環王》之後又一部史詩,彼得大帝怎麼吹爆都不過分
    而是這部今天上映就能看,有著龐大粉絲基礎,我期待已久的特效史詩巨製——《掠食城市》雖然海上和天空只展現一些片段,但因為《掠食城市》會拍下四部曲,不難看出未來世界背景的多樣化,還是會繼續豐富下去。倫敦最高指揮官,也是本片的大boss瓦倫丁(雨果.維文 飾)看他眉頭一緊,就知道他是那個壞人的代表,無情冷酷,懷抱偉大理想。
  • 【免費電影】完整版《指環王》全3部
    【劇情介紹】《指環王》是由彼得·傑克遜執導,伊利亞·伍德、伊恩·麥克萊恩、維戈·莫特森等主演的系列奇幻史詩電影,包括《指環王:護戒使者》(2001年12月19日在美國上映)和《指環王:雙塔奇兵》(2002年12月18日在美國上映)以及《指環王:王者歸來》(2003年12月17日在美國上映)。
  • 史詩《指環王/魔戒三部曲》高清資源下載連結分享
    弗洛多·巴金斯花了13個月把魔戒銷毀在末日山脈的烈焰之中,彼得·傑克遜則花了14個月才終拍完了最後一個鏡頭,之前的籌備長達七年,劇本寫作三年,前期置景兩年,最後片長超過九個小時。僅是這點魄力與決絕,就足讓那些續集投機分子們無地自容。
  • 為什麼《魔戒》三部曲後的十幾年再也拍不出這樣史詩級電影了
    為什麼《魔戒》/《指環王》(以下統稱魔戒)三部曲放到今天來看依然能秒殺市場上絕大多數電影製作?因為這個三部曲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基本等同於當年的《教父》三部曲和《星球大戰》三部 曲。換句話說,《魔戒》就是奇幻電影中的《教父》!
  • 回顧經典電影的珍貴幕後照片:大片原來是這樣拍出來的!
    《鐵達尼號》、《指環王》、《回到未來》……這些經典電影我們看了一遍又一遍,但是你可曾想過這些大片是怎麼拍出來的嗎?一起來看看經典電影幕後的秘密:Jurassic Park (1993) 《侏羅紀公園》Titanic (1997) 《鐵達尼號》Jaws (1975) 《大白鯊》Back To The Future (1985) 《回到未來》The Lord Of The Rings (2001-2003) 《指環王》Lé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