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意外,今年的春節檔又是一波華山論劍,爭奇鬥豔。
別的不說,光是這定檔大年初一的幾部新片,就已經很讓人期待了。
當然,百花齊放固然絢爛,不過要論我最望眼欲穿的,並不在賀歲檔。
而是這部今天上映就能看,有著龐大粉絲基礎,我期待已久的特效史詩巨製——
《掠食城市》
-1月18日全國上映-
說起《掠食城市》其實我很早就在關注,因為它根據奇幻作家菲利普·雷夫的同名小說《牽引城市》改編,而我恰好看過。
其原著故事設置在虛構的未來世界中,人們依靠移動城市來相互爭鬥,以爭奪世上剩餘的資源。
作為一部末世題材的作品,想要還原原著中宏大的世界觀並不容易,
好在讓我放心的是,本片的製片和編劇請來了《指環王》系列的導演彼得·傑克遜坐鎮。
「彼得大帝」的《指環王》系列在影史的地位,相信大家是有目共睹的。
自從《霍比特人3》上映後,影迷都一直期待著彼得·傑克遜的下一部作品,等待他再次給我們帶來中土世界那樣的奇蹟。
所以這次有彼得·傑克遜坐鎮,《掠食城市》不火都沒天理!
除了有「彼得大帝」的親自操刀外,《指環王》、《霍比特人》的原班製作團隊也回歸到了《掠食城市》
於是,我們得以再一次通過大銀幕一睹前所未見的視覺奇觀——
原著裡在陸地上飛快移動的巨型城市,有了!
天空上雲端的驛站,也有了!
不誇張的說,光憑這兩場景,票價就賺回來了!
而《掠食城市》的故事並不複雜,其背景設定在數百年之後的未來。
「一場「六十分鐘戰爭」毀滅了地球文明。」
在數百年前的21世紀,因為人類濫用核武器,在一次終極世界大戰中,人類造成了地球有史以來最大的破壞,整個世界毀於一旦。
人類社會的文明消失不見,資源也被消耗殆盡,大陸變得一片荒蕪。
數百年後,在那場悲劇下倖存的人類開始畸形發展。
他們開始寄居在一座座可以移動的樓房裡,樓房下有巨大的坦克齒輪帶動,在荒蕪的陸地上移動著。
而其中樓房多了,他們開始適應並進化出了新的生活方式,
——組成可以「移動的城市」。
城市之間也有發達和落後之分,弱肉強食的叢林準則也依然有效。
為了爭奪資源,曾經的「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如今成了「大城吃小鎮,小鎮吃村落」。
這便是是片名「掠食城市」的來源。
當然,除了陸地上宛如鋼鐵巨獸的城市,你還能在海上看到移動的監獄,
以及之前提到的天空上飛的移動驛站,
雖然海上和天空只展現一些片段,但因為《掠食城市》會拍下四部曲,不難看出未來世界背景的多樣化,還是會繼續豐富下去。
看完彼得大帝團隊親自操刀大場面,片中精妙的劇情也是一大亮點。
經過弱肉強食的篩選,移動城市中最終將會有一個稱霸世界版圖。
而片中的「倫敦」,就是一座巨型的移動城市。
倫敦每天都在尋找更小的移動城市,通過「大魚吃小魚」的掠食方式,把小棟樓房「吃」掉,吸收被俘虜的人們,讓他們加入倫敦,從而擴張出了無與倫比的勞動力和體量。
倫敦最高指揮官,也是本片的大boss瓦倫丁(雨果.維文 飾)
看他眉頭一緊,就知道他是那個壞人的代表,無情冷酷,懷抱偉大理想。
在他的帶領下,最大的牽引城市倫敦幾乎成為了一方霸主。
可在遙遠的東方還有個叫「山國」的室外桃源。
那裡沒有車輪上的城市。高聳的城牆、炮臺和戰鬥飛艇守衛著完全不同於西方掠奪文明的和諧世界。
無數企圖越過城牆的機械城市,都被無情地阻擋在外,留下一地廢土殘骸。
因此,山國也是瓦倫丁遲遲沒有得手的地方。
於此同時,他也遭受著反牽引者聯盟的抵制。
為了抵抗倫敦城,影片中的主角赫斯特·肖(海拉·希爾莫 飾)、湯姆(羅伯特·席安飾)等人結成聯盟,開始為生存而戰。
海拉飾演的是反抗隊伍的核心人物赫斯特,一位自主同時冷酷的末世英雄。
片中她經歷過背叛和荒蕪的過去,但其實內心也充滿著對真善美的想往。
當然除了片中幾位主角外,最讓書粉驚喜的是電影還原了很多有特點的反派。
比如,喪屍狀態的半人半機器的復活人。
半人半機器的復活人指的是死前被改造,從而獲得永生的人造人。
經過改造後的復活人,一半是人一半是機器,雖擁有不死之軀,卻沒有了人的七情六慾,沒有了喜怒哀樂,只剩下一點點殘存的人類記憶。
當年女主,目睹母親被殺害,家園毀於烈火,昏倒在沼澤地中,救下並將她養大的就是一位復活人。
復活人史萊克作為本作的驚悚擔當,配上恐怖的音效絕對是嚇哭小孩的節奏,
但他卻也是我比較喜歡的一個反派,他經歷過死亡,淡忘了過去,被重新製造成沒有心的不死戰士,卻還保留著一段美好的記憶。
有這種磅礴世界觀背景和複雜人物的存在,《掠食城市》的野心可見一斑。
電影的其他配角也很有特色,兩小時多的電影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把每個人物都塑造得豐滿而不冗餘,功力不淺。
而且你會發現《掠食城市》在角色的塑造上並沒有將主角塑造成「主角光環」過重的英雄片,而是專注於宏大敘事下,一個個小人物對世界的貢獻和改變。
男主湯姆一開始只是一個歷史學家,女主赫斯特也不過是一個稍微能打能剛一點的女孩,看起來似乎不會對整個世界的格局產生一丁點的影響。
但是他們卻做了很多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讓電影的結局因為他們而改寫!
最後我還是想說說特效,對於愛看特效的我來說,彼得大帝的造夢功夫依然沒讓我失望。
可以說整部電影從頭燃到尾,完全能滿足觀眾們對特效大片的需求。
比如本片大決戰的空地對決場面就堪稱完美。
第一視角媲美手持攝像,第三視角可以和追車戲抗衡。
無數飛行器爭相競發,氣勢排山倒海;
比起星球大戰中盧克摧毀死星的空戰片段有過之無不及。
除此之外,女主赫斯特不愧是廢土平原上最強的流浪刺客,
喝得下髒水,耍得起袖劍,玩得了火槍。
跑酷,反偵察,抗擊打,超強耐力加盡顯不屈意志。
而在結尾處,一個全新黑科技武器的出現,更是瞬間引發燃點。
這一幕堪稱想像力與高科技的結晶,又美又燃,影片大頭開銷估計也就花在這上了。
當然,本片不僅有燃爆的大場面,天馬行空的想像力,還有對現實世界的隱喻,以及對人性的探索。
當科技越來越發達,對資源的損耗越來越大,人類的未來又將何去何從?
移動城市和小城市均為了爭奪日益枯竭的資源而大打出手,普通人又該面對這種殘酷的掠食與吞併?
總之結合我個人的觀影感受來談談,如果你本來就對這個系列的小說著迷,你會很感動的。
如果你從來沒有看過小說,那這也是部不錯的周末爆米花大片。
如果你喜歡看特效電影,這部影片絕對是你的菜。如果你喜歡金屬蒸汽的感覺,那麼它更值得一看。
最後,建議你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選最好的廳,一定不會讓你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