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教學及練習建議---耳朵聽覺敏感的重要性

2021-02-13 WL古典音樂平臺

文/ 王烈 轉載請註明出處

此文系王烈老師於兩年前撰稿,有多家平臺轉發,但從未標明出處,敬請轉載文章的朋友,尊重作者,感謝您的分享。

音樂中,人的聽覺不僅僅是能聽到聲音,而更應該對聲音有所要求,有所追求。一雙挑剔的耳朵,對於音樂學習者而言的重要性可想而知,這對其音樂價值觀、學習及演繹方向起到一扇門的作用。這是一扇什麼門?就是你以什麼樣的聽覺審美角度來看待你所聽到的內容,這扇門如果找錯,那後續的彎路將無比的痛苦,不僅要改變觀念,還要糾正之前誤解帶來的身體機能的運用習慣,人的肌肉運動習慣又往往是極難糾正的,機能一旦形成,就已經失去了第一神經反應的優勢,而靠後知後覺慢慢調整則需要大量的時間及精力。當然,並不是後知後覺不好,有很多優秀的藝術家也都是從彎路中一步一步走出來,只是在人有限的生存時間內,錯過的時間無法挽回,但所幸的是終於學得明白,以不至於將錯就錯。

鋼琴教學法傳播的速度是極其緩慢的,由於教育傳承的慣性以及廣泛性,改變教育觀念是一件不那麼容易的事情。比如,在克萊門第時代的古鋼琴演奏教學法一直還在影響現今教學。由於古鋼琴與現代鋼琴構造大大的不同,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樂器,聲音音色也大相逕庭,所以練習方法也有很大區別。比如克列門第等這些優秀的音樂教育家在古鋼琴中僅依靠高抬手指而脫離身體配合的訓練方法,在現代鋼琴中這樣練習可以說是一件禍事(這是鋼琴觸鍵教學的範疇,在以後的文章中將逐漸與大家分享),為什麼呢?每個人都試過,高抬手指造成的肢體緊張很明顯,而這樣下鍵敲擊出來的聲音則是」咣咣噹噹「的噪音。在這樣的聲音中塑造出來的演奏者,或許練就了十分靈活的手指機能,但彈出來的曲子則全是敲鑼打鼓那種社區秧歌隊吵鬧的聲音。因為現代鋼琴相比古鋼琴音域寬廣、聲音泛音長,力度變化更豐富,音色音質敦厚,除了可以模仿不同的樂器的聲音效果,也可以模仿美聲的歌唱性。所以,在現代鋼琴中練習,耳朵的重要性更加突出,應該以聲音效果為出發點來制定自己的練習方法,即便在初學階段,也應該從每個音符的聲音質量中來糾正觸鍵方式,而不能單純以視覺性的手型、手指動作來判斷對錯了。也就是說,眾多迥異的教學與練習方法中,應該圍繞著聲音效果這個核心標準來進行。

在作品練習中,比如練習貝多芬的鋼琴作品時,應該了解到他首先是一位交響音樂作曲家,他所創作的絕大多數鋼琴作品都是以管弦樂的聲音效果為主,讀過朱迪老師翻譯的《鋼琴演奏的藝術》一書的讀者應該了解,這本書有這樣一句話:「貝多芬創造性想像力的巨大力量引發了技巧展現的新形式,並產生了對鋼琴家和鋼琴製造業的極高要求,一個新的聲音典範開始形成。」這句話並不難理解,其實是對練習者聽覺的要求大大的提高了。首先練習者本身應該對各聲部的弦樂及管樂樂器的聲音十分熟悉,多聽交響音樂作品來提升聽覺的敏感度,從而調整觸鍵,或者說聲音效果到這個時候完全是觸鍵的「導師」。例如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第三首第一樂章前四小節(譜例1),你可以想像成為弦樂聲部合奏的效果(前提是演奏者對此有認知),然後通過不同觸鍵方式的磨合去找到這種聲音,這就需要一個腦海中的聽覺辨識,所以,還是耳朵走到了前面。

譜例一

再比如蕭邦的鋼琴作品,很多旋律是模仿美聲唱法的效果,這或許是源於他第一任女朋友---女高音康斯坦亞所帶給他的啟發,以至於他痴迷般的在試驗鋼琴發出歌唱的可能性。同樣,這對教學及演奏者的聽覺提出了考驗,耳朵得了解美聲唱法,並熟知很多詠嘆調或者藝術歌曲,然後調整觸鍵方式去找尋這個效果。例如,蕭邦鋼琴奏鳴曲OP58第一樂章的副部主題(譜例2),右手聲部完全就是一位女高音在歌唱。

譜例2

所以,學習鋼琴從最初開始就要以這些美感的聲音為出發點,去配合一些可行且共用的手指技巧。這樣逐漸養成對聲音的追求,由此形成對不同時期作品聲音的鑑賞力與判斷力,從而改良或調整自己觸鍵的方式。

感謝您的分享,由於不知如何粘貼譜例,所以可能您看不到,我會儘快解決這個問題。敬請您轉發到朋友圈,並添加關注。

請搜索公眾帳號wlpiano添加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用「心」在彈鋼琴中的重要性
    本文作者基於鋼琴學習中技術訓練和藝術形象塑造兩大要素,在闡述了「心」與鋼琴彈奏的關係後,從音樂心理分析入手結合練琴狀態談了「心」在鋼琴技術訓練過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心」與塑造音樂形象的關係,希望能為習琴和教琴者帶來一些思想上的啟示。
  • 鋼琴彈奏,音階和琶音練習的重要性
    在鋼琴教學中,經常聽到考級的學生說,音階之所以不願意練習,是因為練起來不容易,其實,常遇到的問題,基本上分為幾類,最常見的是指法錯誤,造成錯音,整個音階都不流暢,還有一類,就是速度不夠,這在考級中,絕對是硬傷。
  • 鋼琴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演奏能力
    在鋼琴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專業水平,如何培養學生的演奏能力,是鋼琴教學中至關重要的一個課題。
  • 孩子鋼琴課堂中的聽覺訓練,你了解嗎?
    凡是優秀的音樂家都具有敏銳的聽覺,他們在有意或無意聆聽的狀態下,其聽覺器官總是保持著高度的職業敏感性。而這種敏感的聽覺不是天生的,而是長期訓練的結果。因此,學習鋼琴,就必須培養學生有敏銳的聽覺能力,使之能勝任鋼琴音樂的演奏要求。演奏時必須用聽覺去判斷演奏是否達到應有的藝術效果——音樂的變化、力度的層次、節奏的脈搏、踏板的清晰、樂句的均勻、旋律的流暢、風格的準確等等。
  • 學習鋼琴「練習冥聽的最佳途徑是在夜深入靜之時讀譜,或在入睡前躺在床上想譜!」
    冥聽又可稱為「內部聽覺」。音樂的效果在演奏家心中形成,他應當具體感受到作品的整體,它的細節,它的每一個音的質量。在沒有彈奏之前,應當預先「聽」到它們。 耳朵的傾聽實為鋼琴演奏全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中介環節。
  • 14位鋼琴大師的練習方法
    ②、練習要求絕對正確,即使ppp,或pp都要清楚區分。 ③、注重耳朵訓練、注意聽自己的演奏,要以批判別人的態度來聽自己的。④、音節練習要求以快速彈奏,ppp的音量。當代的鋼琴演奏家或者教師都以師事史納伯為榮,甚至以他這一系的教學系統而自誇。 1、如何練琴: ①、最初較為注重技巧練習。 ②、有了技巧後,把技巧放在第二位,否則會變成單純的技巧家。 ③、音樂注重直覺。 ④、強調音樂的詮釋,要忠於原譜。
  • 【人人愛樂.鋼琴課堂】蕭邦升c小調練習曲Op.10No.4的教學與演奏
    升c小調練習曲Op.10No.4,是一首以練習重音為目的手指速度的練習曲,右手非常複雜,同時左手有很多大的跳躍
  • 鋼琴伴奏法教學
    作為表演藝術的一個範疇,鋼琴藝術應該包括三種形式的鋼琴獨奏,合奏和伴奏。對於大多數鋼琴演奏者來說,擔任鋼琴獨奏的機會遠遠不如擔任鋼琴伴奏的機會多。因此,鋼琴伴奏法的教學是鋼琴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鋼琴伴奏是通過合作以體現其價值的一種藝術形式。鋼琴伴奏的範圍很廣,包括為各種演唱、演奏伴奏,為舞蹈、體操伴奏,為指揮訓練伴奏,為歌劇、舞劇排練伴奏等。
  • 繆斯鋼琴藝術中心六一開業公益講壇:童心看世界——淺談音樂性在基礎鋼琴教學中的重要性
    6月1日講座安排:9:30——11:30 常老師個別課(鋼琴教師可旁聽)14:00——16:00 常老師講座【童心看世界——淺談音樂性在基礎鋼琴教學中的重要性】18:30——20:00 常老師學生音樂會
  • 鋼琴演奏中,如何用聽覺來主導踏板?(石叔誠)
    甚至在一位我所崇敬的國際大師的難得一聽的音樂會上,通過他踏板的使用,我吃驚地發現他的聽覺衰退了,昔日的心中偶像已成為明日黃花。鋼琴是在有了踏板之後,才被稱為「樂器之王」的。眾所周知的名言:「踏板是鋼琴的靈魂」已成為老生常談。可想而知,沒有靈魂的鋼琴是不可能成為「樂器之王」的。在前面關於如何使鋼琴發出好聲音的討論中,我們主要關注於手指的觸鍵(即鍵盤與發音)。
  • 提升鋼琴音階的練習方法
    音階為鋼琴教學中的基礎內容,對於鋼琴彈奏整體水平具有直接性影響,因此,一定要注意音階部分的練習。」淺議鋼琴教學中音階的練習方法在鋼琴彈奏過程中,音階作為基礎技巧之一,對作品整體表現效果具有很大的作用,但是目前很多學生對音階內容的學習提不起興趣,練習效果並不可觀。
  • 聽覺在解決二胡音準問題上自始至終佔據了一個最重要的位置
    大家好,我是一名音樂老師,如果你是喜歡和學習樂器的朋友可以關注我,我每天都會更新關於古箏、二胡、鋼琴等樂器的知識,今天給大家講的是如何在有效的時間內學好你喜歡的樂器。今天就以二胡為例,聽覺在解決二胡音準問題上自始至終佔據了一個最重要的位置,因為要想獲得音準,首先是要能聽見音高是否準確,才有可能去調整,如果耳朵並不能確切地聽見音到底準還是不準,音準是無從調整的。聽覺有主觀和客觀之分。主觀聽覺是指內在聽覺。表演者需要非常好的內聽力,因為我們的手只是內聽力的練習,沒有良好的內聽力指導,我們就不能有良好的練習。
  • 學鋼琴為什麼越早學越好呢?
    從心理角度來看,這個階段的孩子因為已經在幼兒園的簡單教學模式中建立起了一定的聽課、學習的意識和習慣,能夠基本保證鋼琴入門的課堂教學以及課後練習等環節。 此外,還未上小學的孩子文化課負擔相對較輕,此時進行鋼琴入門學習的時間較為充裕,心理壓力自然會小很多,能輕鬆快樂地入門。
  • 創作爆款鋼琴曲《伊斯拉美》的巴拉基列夫,其教學理念也如此驚豔!
    它對我那音樂家的耳朵造成破壞,使我的審美感衰退,並導致對音樂本身完全的冷漠和放棄」。現在俄羅斯民族圖書館的「手稿部」,收藏有巴拉基列夫給馬林學院和業務學生上課的教學記錄。資料表明,他當時每周約有6天是從早上9點工作到晚上9點。課程的繁重,和參與社會音樂活動中的不得志,確實使他十分心煩。
  • 教你幾個鋼琴教學中的小遊戲!讓學生根本停不下來!
    ,因為那個年代沒有網際網路,中國的鋼琴教育正處於剛剛萌芽還未綻放的狀態,非常之多的音樂教學法都未進入中國,以至於我們那個年代的鋼琴教學都屬於不斷摸索的狀態。我們都知道,鋼琴教學是技巧性很強的一門學科。那麼,在鋼琴教育中究竟怎樣才能讓鋼琴學習由難變易,由繁變簡,由枯燥變有趣,由學習變遊戲,科學而有準確的將音樂通過教學遊戲的形式植入孩子心田?
  • 世界著名鋼琴家李雙寒攜手威爾德曼鋼琴:如何正確的去練習鋼琴?
    李雙寒自4歲開始學習鋼琴,跟隨西安音樂學院,中央音樂學院等高等音樂學府的教授及俄羅斯前聖彼得堡音樂學院鋼琴系系主任學習鋼琴演奏。早在7歲便開始登臺演出,並且伯斯杯鋼琴比賽青少年組中取得優異成績。獲得「天才小琴童」稱號的榮譽。在西安音樂學院附小、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受到教授們專業科班的訓練和培養。
  • 鋼琴彈的好不好,這兩個練習很關鍵!
    總之,基本練習是學習鋼琴必須掌握的,而且需要我們長期的去堅持它,就好比做體育運動之前的預備操,活動開了,才會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成績。特別是音階和琵音練習屬於技術類型的訓練,在鋼琴教學訓練中佔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學生要想打下良好的基本功,就必須通過大量的音階、琶音練習。
  • 鋼琴指法,簡易鋼琴和弦教學
    那麼鋼琴和弦怎麼學?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簡易鋼琴和弦教學,一起來看看吧!簡易鋼琴和弦教學一、手型。演奏和弦時,手掌和小臂都要放鬆。手指應該立起來,這樣讓力量充分傳遞到手指,彈出的音才清晰才有表現力。良好的手型是演奏的基本要求,做到不緊張,鬆弛而又表現力的正確手型需要長期的觀察、矯正、模仿和修改。
  • 鋼琴彈奏中的看譜與背譜
    筆者從事鋼琴教學已有十餘載,在鋼琴教學過程中經常發現學生會出現如下的狀況:回課時,一類學生眼睛始終盯著樂譜,不看譜就彈不下去;另一類學生眼睛始終看著鍵盤,一看譜就彈錯。
  • 鋼琴練習——讓你的手指保持聽話
    因為在我們快速彈奏時,如果只有觸鍵速度快,離鍵速度不夠快,奏出的音同樣會模糊不清。快抬指快觸鍵練習時一定要慢練。 音與音之間要隔得較遠,有充分的時間做好快抬指和快觸鍵的動作。一個音沒有達到質量不要急著彈奏下一個音。要仔細用耳朵聽,彈出的音要顆粒,紮實。這樣就達到了高質量的練習。  務必要注意的是快觸鍵後應該迅速放鬆觸鍵的手指和手臂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