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姿勢】告訴你一個真實的鹿港小鎮

2021-02-11 參考消息

上圖:鹿港「君子巷」(又稱「摸乳巷」)。

日前,在熱門綜藝節目「我是歌手」第二季的最後一場上,臺灣歌手彭佳慧翻唱了羅大佑創作的老歌《鹿港小鎮》,引發大陸網民的強烈關注,也再度掀起了兩岸對鹿港的共同追憶。

在臺灣人的記憶裡,隸屬於臺灣彰化縣的這個小鎮有著特殊的地位。清代的鹿港千帆盡渡、商賈雲集、人文薈萃,是僅次於政治中心府城臺南的全臺第二大城市,有所謂「一府二鹿三艋舺」之謂,「繁華猶似小泉州」。

然而隨著20世紀80年代,溪流泥沙的淤積,繁忙的商港漸被廢棄,鹿港的黃金時代也一去不復返。在1982年發行的專輯《之乎者也》中,剛從紐約回到臺北的憤怒青年羅大佑創作了自己第一首批判現實歌曲《鹿港小鎮》。一曲風傳,鹿港在華人世界名聲大噪,不僅成為遊人紛至沓來的「朝聖」之地,更成為在現代都市中追尋迷惘的人們的精神原鄉。

「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這是詞曲作者歌中、心中的鹿港,實際上今天的鹿港霓虹閃爍,老街古厝處於過度商業開發和現代建築的圍困之中。但這裡畢竟還是有斑駁的磚牆、賣著香火的小雜貨店、緩慢的生活步調和淳樸善良的人們,他們依然和先人一樣虔誠信仰媽祖,依然說著不同於臺灣其他縣市、和泉州話一樣的「鹿港腔」。

>古蹟多、匠師多、小吃多

  

記者讀大學時首次聽到《鹿港小鎮》,「鹿港」就在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有機會到臺灣採訪後,自然多次前往探訪。對鹿港的最佳探訪方式,就是騎著自行車緩緩穿過老街去領略「三多」——古蹟多、匠師多、小吃多。

自行車在「曲裡拐彎」的小巷中穿行,一路經過「米市街」「板店街」「打鐵寮」等老街。雖然很多老屋已經破舊,門扉都裂開了,但從門前懸掛著古樸的燈籠雨傘,門楣上「松下齋」、「合德堂」「岐陽衍派」等牌匾,還能一窺當年「小巷深藏文化寶,大門長挹古人風」的繁華與風流。

鹿港的古韻,最集中於「九曲巷」(又稱金盛巷)。九曲巷並不是真有九個彎,「九」在中國古代有至多之意,「九曲」也就是彎很多。鹿港瀕臨臺灣海峽,入冬之後東北季風寒意逼人,先民採用迂迴方式排列建築以防風害,即便寒冬臘月,小巷內仍然溫暖如春,造就了鹿港八景之一的「曲巷冬晴」。

九曲巷中有二棟著名的古厝景點,一是「十宜樓」,一是「意樓」。前者是一座紅磚綠瓦凌空橫越巷子的「跑馬廊」,十宜指「宜琴、宜棋、宜詩、宜畫、宜花、宜月、宜煙、宜酒、宜茶、宜博」,光聽名字就知當年鹿港的富商與文人墨客,生活是何等多彩與愜意。

意樓則是「慶昌古厝」中的一座閣樓,相傳此樓曾居住著一對新婚夫妻,丈夫進京趕考卻一去音訊全無,妻子抑鬱而終。這個悽美愛情故事,讓人聯想到戴望舒的詩作《雨巷》——在每條悠長寂寥的雨巷,都可能有一個「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

>老房、老街、老味道

文採風流的鹿港,也還有一條名字粗鄙的「名巷」——摸乳巷。巷子已經有200多年歷史,本身不過是房屋之間的一條狹長防火巷,逼仄之處僅容一人通過,如果男女穿過巷子時迎面相逢,難免身體接觸,「君子禮讓,小人摸乳」,翻譯成今天的流行語,就是「猥瑣男」可以乘機性騷擾,因此得名。

原來當地人嫌巷名不堪,另起「君子巷」「護胸巷」等名,但外地遊客來了,還是會指名要找「摸乳巷」,當地人也都不以為忤,大方指路。我曾經和同事「以身試巷」,其實只要稍一側身,就可以兩不相干地通行。所以,關鍵不是名字好不好聽,而是內心齷不齷齪。

從摸乳巷出來不遠,就是臺灣望族「鹿港辜家」的老厝。古厝分為兩部分,前面是辜家事業發達後建造的巴洛克風格的洋樓,落成於1919年,是小鎮上最華美的建築,樓外的石雕裝飾精雕細刻,美輪美奐。後面是閩南傳統紅磚厝,質樸無華。老厝現闢為鹿港民俗文化館,裡面的陳列可以讓人深入了解鹿港的歷史與辜家往昔的豪門生活。

辜家古厝的隔壁,是閩南傳統建築的代表——鹿港進士丁壽泉故居。這是鹿港碩果僅存的長條型街屋四合院,格局是「三坎五落兩過水」,包括店面、一深井、一照廳、一中井、一大廳。而從丁家大宅後門出來,就是鹿港最熱鬧繁華的中山路。

由於街頂加蓋遮雨蔽日,中山路又有「不見天街」之稱。位於街道兩邊的房子,大多追根溯源可至清朝或日據時期。中山路也是鹿港的美食街,老字號「玉珍齋」、「阿振肉包」就位於這裡。阿振肉包最獨到的地方,在於其特殊的奶香味,外皮手工製作,口感「超Q」。據說,當年蔣經國宴請貴賓時,都曾指名這家店的老闆鄭振山做糕餅點心。

>永遠的鹿港與歸不到的家園

曲折蜿蜒的小巷,紅牆燕尾的古厝,香菸繚繞的媽祖廟,香案前虔誠叩拜的老婦人……每次到鹿港,記者都有直把他鄉當故鄉的錯覺,因為這裡太像閩南了。

鹿港與福建省的泉州、漳州隔海相望,是當年泉州居民遷徙來臺的最早落腳點。

移民社會缺乏安定感,加上閩南人慎終追遠,所以如今的鹿港還留有60多座宮、殿、廟、寺,所供神靈從媽祖、玄天大帝、關公、城隍到送子觀音,應有盡有。《鹿港小鎮》所吟唱的「媽祖廟」——鹿港天后宮位於中山路上,於雍正三年(1725年)由施世榜獻地遷建,歷經多次大型的重修、增建,形成今日宏大的規模。正殿內有數十尊媽祖神像,包括湄洲媽、鎮殿媽、二殿媽、船頭媽、進香媽等,還有一尊純金媽祖神像。

三民路上的龍山寺,則是鹿港另外一個著名古蹟和信仰中心。這座四進三院的北宋宮殿式建築,完全依照福建溫陵的龍山寺圖樣而建,就連寺中所鋪的石板都是早期先民從大陸帶來的壓艙石。寺中石雕、壁畫技藝高超,每個圖案都大有寓意與講究,彷如中國傳統文化的「圖畫書」。

  

時間無情地流逝,改變著我們與世界,全不顧我們是否情願。無可奈何之餘,我們越發眷戀心中的原鄉與淨土。這樣的情結,羅大佑有,那些體認「臺北不是我的家」的人、「逃離北上廣」的人也有。只要我們還「徘徊在文明裡」,我們心中就永遠有一座「鹿港小鎮」,因為那是我們「歸不到的家園」、我們已失去的「曾經的擁有」!(《國際先驅導報》記者 陳斌華 發自北京)

相關焦點

  • 音樂欣賞:鹿港小鎮
    《鹿港小鎮》填詞:羅大佑 譜曲:羅大佑 編曲:山崎稔 歌詞:假如你先生來自鹿港小鎮請問你是否看見我的爹娘我家就住在媽祖廟的後面賣著香火的那家小雜貨店假如你先生來自鹿港小鎮請問你是否看見我的愛人想當年我離家時她已十八
  • 聊歌詞002|羅大佑-《鹿港小鎮》
    假如你先生來自鹿港小鎮請問你是否看見我的爹娘我家就住在媽祖廟的後面賣著香火的那家小雜貨店假如你先生來自鹿港小鎮請問你是否看見我的愛人想當年我離家時她一十八有一顆善良的心和一卷長發 臺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鹿港的街道 鹿港的漁村
  • 鹿港小鎮
    11歲女孩演唱《鹿港小鎮》,震驚全場!
  • 10歲甜美女孩吳李哲的另一面,一首《鹿港小鎮》告訴你
    10歲甜美女孩吳李哲的另一面,一首《鹿港小鎮》告訴你歌詞樸實真實幹淨,娓娓道來年輕人尋夢和夢碎的心境,搖滾的曲風又生生批判和揭露著經濟發展所帶來的生長之痛,淳樸的民風和鋼筋混凝土的撞擊。——歌曲《鹿港小鎮》十歲江南女生吳李哲,甜美可愛,演繹了很多甜美清新的歌曲,例如《童話鎮》、《燈塔》、《來日方長》等。而《鹿港小鎮》這首歌中,她用真情實感和實力唱功演繹著離家的年輕人內心的一種吶喊。
  • 《鹿港小鎮》背後的故事 11歲女孩致敬羅大佑
    這首歌是羅大佑第一支政治歌曲,詞曲都是由羅大佑本人包辦,但其實,羅大佑一生都沒有到過鹿港小鎮。       《鹿港小鎮》的歌曲的靈感源於一個洗車的小夥,羅大佑在一次洗車的時候認識一個洗車的小夥子,在兩人的交談中過程中小夥子告訴羅大佑,他來自鹿港小鎮。
  • 聽《鹿港小鎮》,尋羅大佑歌中的那座美麗的小鎮
    《鹿港小鎮》的創作背景《鹿港小鎮》是樂壇教父羅大佑1982年發行的首張個人專輯《之乎者也》中的第一首歌曲,又名《臺北不是我的家》也是羅大佑最早的、最深刻的政治歌曲之一。以至於有些飯店都以它命名,可見其傳唱度之一斑。
  • 2019鹿港小鎮懷舊打卡
    鹿港對大多數人來說是既熟悉又陌生的一個地方。熟悉是因為羅大佑唱的那首《鹿港小鎮》,但鹿港究竟是什麼,似乎又難以說清。
  • 我的鹿港小鎮
    》,首次發行是1982年,那年,我正在一個偏僻的小農場裡,過著無知無憂的年歲。        第一次聽到《鹿港小鎮》,我已是上中學,剛聽到前幾句,便捂著耳朵大叫:「什麼歌啊,真難聽,跳過去,趕快跳過去。」      後來,當有一次隨機播放的音樂裡,飄來羅大佑的《鹿港小鎮》,我不由得側耳細聽,並調到單曲循環。這時的我,已到了懂得某些情感需要時間來沉澱顯現的年紀了。我們都有過一個自己的鹿港小鎮。我的鹿港小鎮,在一個時間已經凝結的地方。
  • 屬於你的「鹿港小鎮」又在哪?
    《鹿港小鎮》,騎行經過這裡,便決定留宿一晚。雖然賣鹽酥雞的老闆告訴我們鹿港沒什麼好玩的,但是一晚上的時間足夠讓我愛上這座小鎮。多少和我一樣來自他鄉的人,為了理想,為了生活,來到大都市努力打拼,而心中,其實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鹿港小鎮」
  • 【遊學記】臺灣行:鹿港 中 鹿港小鎮
    2000年,陳先生潛心於文史工作,致力於鹿港宗教、民俗、歷史、文化等人文資訊、古蹟的保存,自行出版了《鹿港龍山寺》、《鹿港天后宮》等二十多本書籍,有一個影像工作室,擔任鹿水文史工作室主持人、鹿水草堂負責人。
  • 《臺灣遊記》鹿港小鎮懷舊打卡
    鹿港對大多數人來說是既熟悉又陌生的一個地方。熟悉是因為羅大佑唱的那首《鹿港小鎮》,但鹿港究竟是什麼,似乎又難以說清。羅大佑的一首懷舊經典讓人們記住了這個地方。「假如你先生回到了鹿港小鎮,請問你是否告訴我的爹娘。臺北不是我想像的黃金天堂,都市裡沒有當初我的夢想。
  • 【人文臺灣】之 鹿港小鎮
  • 說到鹿港小鎮,你想到了什麼 ... ...
    說起鹿港小鎮如果你的腦海裡蹦出的是三杯雞、菠蘿油條蝦、滷肉飯、
  • 【12店通用|鹿港小鎮】沒去過臺灣,但不能沒吃過鹿港小鎮!僅148元搶門市價325元【鹿港小鎮·雙人餐】鹿港三杯雞...等!
    你還在想去趟臺灣要多少錢?告訴你,在北京也能吃到 正宗 臺灣味道無論是饞人的吱吱鱈魚頭,還是鹹甜的臺式香腸,或者是清甜的紅豆沙」真材實料、品質穩定「一直從始至終的貫穿著【鹿港小鎮】▶鹿港小鎮·格調雙人餐  門市價:325元搶購價:148元
  • 臺灣行-從臺中到彰化鹿港小鎮
    其實到臺灣之前我不知道有個叫做鹿港的小鎮,在臺中車站才知道這是一個旅遊景點,光是看名字就覺得應該是一個有名又有趣的地方,就來了。到了之後才曉得鹿港的出名是因為羅大佑的一首歌曲《鹿港小鎮》,趕緊聽了聽那首歌,又查了一下歌曲創作的背景,原來是這麼回事。
  • 鹿港小鎮 小資最愛情調餐廳
    「假如你先生來自鹿港小鎮,請問你是否看見我的愛人,想當年我離家時她已十八,有一顆善良的心和一卷長發……」生於上世紀七十年代的人對於羅大佑的這一首《鹿港小鎮》都會或多或少有印象。  這是鹿港小鎮網站上的一句話,也是我對鹿港小鎮餐廳最深刻的印象,當我從北京工體鹿港小鎮餐廳離開後,那裡頭靚男美女的視覺衝擊甚至勝過了口舌間的感覺。  鹿港小鎮工體店周圍是北京最著名的夜店集中地,蹦的累了,喝酒餓了,鹿港小鎮餐廳是男女們的第一選擇,走進店門,絢麗的燈光,華麗的現代裝修風格,還有食客中辣的發燙的男男女女,都讓你不敢相信你是走進了一家中餐廳。
  • 重聽《鹿港小鎮》:三十年之間家與鄉
    就是在這樣的環境裡,我第一次從他的幾首歌曲,如《超級市民》、《未來的主人翁》,當然還有這首《鹿港小鎮》裡聽到發生在海峽那一邊的城市化:歌詞裡說的是一個來自小鎮的青年在臺北這個大城市中工作,找不到心靈歸宿,但又不願回去、或回不去家鄉的感受。作為觀察者的羅大佑感嘆道:"家鄉的人們得到了他們想要的,卻又失去了他們擁有的"。
  • 鹿港小鎮——感官總動員,你知道或不知道的那些事
    ‍提起鹿港小鎮,你會想到什麼,鄧麗君、羅大佑?餐廳?或是那個位於臺灣彰化的唯美小鎮?
  • 11歲女孩湯晶錦演唱《鹿港小鎮》,再次徵服全場
    今天就再給大家推薦湯晶錦在《中國新聲代》演唱的《鹿港小鎮》。這首歌是羅大佑1982年發行的首張個人專輯《之乎者也》中的第一首歌曲。歌曲批判和揭露了臺灣本土經濟發展所帶來的生長之痛,淳樸的民風和鋼筋混凝土的撞擊。這麼深刻的一首老歌,11歲女孩湯晶錦卻能演繹的如此深情動人,實屬不易,她的嗓音總能帶動現場觀眾的情緒,讓我們一起感受下吧。
  • 如何讓文化體驗走向深度——臺灣鹿港小鎮
    鹿港的街道,鹿港的漁村,媽祖廟裡燒香的人們。」還記得當年羅大佑唱的那首《鹿港小鎮》嗎?鹿港小鎮不僅是國內那家知名的餐廳,而是真實的在臺灣存在著的一個城鎮。臺灣早期發展所謂的「一府二鹿三艋舺」中「鹿」指的就是彰化縣的鹿港小鎮。鹿港曾經是臺灣的第二大城,並在清朝乾隆五十年至道光末年是最繁榮昌盛的時期。在人文歷史的淬鍊下,鹿港小鎮成為了現在古色古香的傳統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