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欣賞:鹿港小鎮

2021-02-21 價值線

《鹿港小鎮》

填詞:羅大佑 譜曲:羅大佑 編曲:山崎稔

歌詞:

假如你先生來自鹿港小鎮

請問你是否看見我的爹娘

我家就住在媽祖廟的後面

賣著香火的那家小雜貨店

假如你先生來自鹿港小鎮

請問你是否看見我的愛人

想當年我離家時她已十八

有一顆善良的心和一卷長發

臺北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

鹿港的街道 鹿港的漁村

媽祖廟裡燒香的人們

臺北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

鹿港的清晨 鹿港的黃昏

徘徊在文明裡的人們

假如你先生回到鹿港小鎮

請問你是否告訴我的爹娘

臺北不是我想像的黃金天堂

都市裡沒有當初我的夢想

在夢裡我再度回到鹿港小鎮

廟裡膜拜的人們依然虔誠

歲月掩不住爹娘淳樸的笑容

夢中的姑娘依然長發盈空

再度我唱起這首歌

我的歌中和有風雨聲

歸不到的家園鹿港的小鎮

當年離家的年輕人

臺北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

繁榮的都市 過渡的小鎮

徘徊在文明裡的人們

哦----

聽說他們挖走了家鄉的紅磚砌上了水泥牆

家鄉的人們得到他們想要的卻又失去他們擁有的

門上的一塊斑駁的木板刻著這麼幾句話

子子孫孫永保佑世世代代傳香火

啊,鹿港的小鎮


簡介:

《鹿港小鎮》一直被認為是羅大佑最重要的作品。詞曲中,羅大佑顯然在敘述一個從鹿港來到臺北的年輕人,對都市生活的失望的心情。尤其是同時刻畫了傳統和現代邊緣人們的迷惑感。羅大佑在2002年出版這樣談到《鹿港小鎮》創作「大六那年我上臺北見習,當時十大建設已經完成了,臺北的農村景觀迅速地消失了,我從臺中上來,有一種失去純樸生活的感覺,所以就創作了《鹿港小鎮》。羅大佑說:「其實到臺中去讀書,也是一種很好的體驗,如果我一直留在臺北,就沒有辦法寫出這樣的歌。」他說,我不是鹿港人,這首歌是我借題發揮,描寫鄉下的孩子來到臺北花花世界的撞擊,我相信連在臺北長大的我都有這種感覺,那麼對於真正鄉下的孩子一定衝擊更大。」

《鹿港小鎮》另一個主題是華人文化中的「面子」:我寫《鹿港小鎮》的一個主要刺激,是我在見習的時候,有一次去修摩託車,看到一個工人,他跟我聊天,說在鹿港老家偷了兩萬塊錢到臺北來闖天下,要讓家鄉的人看他飛黃騰達。結果,在臺北跟朋友吃喝玩樂把錢用光了,什麼關係也沒有攀到,只好修理摩託車,也沒有臉回家。羅大佑解釋說:「我在《鹿港小鎮》中寫了一句『歸不得的家園』,其實高速公路那麼快,兩個小時就回去了,我要表達的是那種沒有臉回家的感覺。」

《鹿港小鎮》明顯還存在著一個第三主題,就是「鄉愁」。羅大佑說,我的籍貫是苗慄,父親是苗慄縣的客家人,母親是臺南人,從小住在臺北。「五、六歲時,父親到宜蘭醫院當內科主任,家就遷到宜蘭,後來回到臺北,又搬去高雄,大學在臺中讀,實習時,又回到臺北。」羅大佑說:「整個飄來飄去的過程,使我有種遊子的情懷,於是就寫了《鹿港小鎮》。」

關於鹿港小鎮:

鹿港位於臺灣西海岸的中點。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一七八四年),港闊水深,因此自然成為一個繁榮的商業港口城市。與福建泉州晉江縣的蚶江正式設口對渡後,鹿港商船雲集,店鋪櫛比。至道光末年的六十多年間,被稱為老鹿港的「黃金歲月」。在當時,鹿港是僅次於府城臺南的全島第二大城,一府二鹿三艋舺之語琅琅上口,迄今不墜。當時鹿港設有八大商業組織,稱鹿港八郊。

鹿港原本是河港,後來因為受到戰爭的影響,加上先天河砂淤積問題日漸嚴重,最後終成廢港。而臺北的繁華相較於鹿港純樸的環境,親近的漁村風貌以及傳承下來的藝術文化,成為了遠在外地工作的鹿僑心中永遠淡淡的哀愁與懷念。

後因港口的泥沙淤積、縱貫線鐵路未經過,此後鹿港迅速沒落。人民出外謀生,人稱鹿僑。但沒落反而意外保留更多古老建築,舊城區也比日後一再進行都市建設的臺南市或臺北市完整。

----

《價值線》微信由價值線傳媒有限公司主辦,依託價值線雜誌社和價值線研究院,為三千萬中產階級家庭和三百萬高淨值人群,提供大數據時代最新的價值觀察和理財選擇,分享詩意生活。熱線電話:025-85507020。

訂閱《價值線》微信,請在訂閱號中搜索(value-line)或者價值線添加關注。

相關焦點

  • 2019鹿港小鎮懷舊打卡
    鹿港對大多數人來說是既熟悉又陌生的一個地方。熟悉是因為羅大佑唱的那首《鹿港小鎮》,但鹿港究竟是什麼,似乎又難以說清。
  • 我的鹿港小鎮
    羅大佑的《鹿港小鎮       第一次聽到《鹿港小鎮》,我已是上中學,剛聽到前幾句,便捂著耳朵大叫:「什麼歌啊,真難聽,跳過去,趕快跳過去。」      後來,當有一次隨機播放的音樂裡,飄來羅大佑的《鹿港小鎮》,我不由得側耳細聽,並調到單曲循環。這時的我,已到了懂得某些情感需要時間來沉澱顯現的年紀了。我們都有過一個自己的鹿港小鎮。我的鹿港小鎮,在一個時間已經凝結的地方。
  • 《臺灣遊記》鹿港小鎮懷舊打卡
    鹿港對大多數人來說是既熟悉又陌生的一個地方。熟悉是因為羅大佑唱的那首《鹿港小鎮》,但鹿港究竟是什麼,似乎又難以說清。羅大佑的一首懷舊經典讓人們記住了這個地方。「假如你先生回到了鹿港小鎮,請問你是否告訴我的爹娘。臺北不是我想像的黃金天堂,都市裡沒有當初我的夢想。
  • 【遊學記】臺灣行:鹿港 中 鹿港小鎮
    2000年,陳先生潛心於文史工作,致力於鹿港宗教、民俗、歷史、文化等人文資訊、古蹟的保存,自行出版了《鹿港龍山寺》、《鹿港天后宮》等二十多本書籍,有一個影像工作室,擔任鹿水文史工作室主持人、鹿水草堂負責人。
  • 鹿港小鎮
    11歲女孩演唱《鹿港小鎮》,震驚全場!
  • 聊歌詞002|羅大佑-《鹿港小鎮》
    羅大佑-《鹿港小鎮》詞曲:羅大佑演唱:羅大佑
  • 如何讓文化體驗走向深度——臺灣鹿港小鎮
    鹿港的街道,鹿港的漁村,媽祖廟裡燒香的人們。」還記得當年羅大佑唱的那首《鹿港小鎮》嗎?鹿港小鎮不僅是國內那家知名的餐廳,而是真實的在臺灣存在著的一個城鎮。臺灣早期發展所謂的「一府二鹿三艋舺」中「鹿」指的就是彰化縣的鹿港小鎮。鹿港曾經是臺灣的第二大城,並在清朝乾隆五十年至道光末年是最繁榮昌盛的時期。在人文歷史的淬鍊下,鹿港小鎮成為了現在古色古香的傳統小鎮。
  • 10歲甜美女孩吳李哲的另一面,一首《鹿港小鎮》告訴你
    10歲甜美女孩吳李哲的另一面,一首《鹿港小鎮》告訴你歌詞樸實真實幹淨,娓娓道來年輕人尋夢和夢碎的心境,搖滾的曲風又生生批判和揭露著經濟發展所帶來的生長之痛,淳樸的民風和鋼筋混凝土的撞擊。——歌曲《鹿港小鎮》十歲江南女生吳李哲,甜美可愛,演繹了很多甜美清新的歌曲,例如《童話鎮》、《燈塔》、《來日方長》等。而《鹿港小鎮》這首歌中,她用真情實感和實力唱功演繹著離家的年輕人內心的一種吶喊。
  • 【12店通用|鹿港小鎮】沒去過臺灣,但不能沒吃過鹿港小鎮!僅148元搶門市價325元【鹿港小鎮·雙人餐】鹿港三杯雞...等!
    鹿港是當時臺灣最繁華的地區,繁榮富庶帶來了美食的蓬勃發展,多種傳統小吃和糕點各具特色,較具盛名的有:蚵仔煎、肉粽、蝦丸、面線糊、鳳眼糕、龍鬚糖等等而「小鎮」,也是充滿了文藝氣息。無論是饞人的吱吱鱈魚頭,還是鹹甜的臺式香腸,或者是清甜的紅豆沙」真材實料、品質穩定「一直從始至終的貫穿著【鹿港小鎮】
  • 鹿港小鎮 小資最愛情調餐廳
    「假如你先生來自鹿港小鎮,請問你是否看見我的愛人,想當年我離家時她已十八,有一顆善良的心和一卷長發……」生於上世紀七十年代的人對於羅大佑的這一首《鹿港小鎮》都會或多或少有印象。  鹿港小鎮或許已經承載了比一個小鎮還眾多的意義,它已不僅是臺灣一個人情淳樸的小鎮;也是羅大佑心中那個想念卻又永遠回不去的家鄉;在北京,它還是一個樓盤和一個餐館的名字,「鹿港小鎮」這個名字突然成為一種印象,讓人感覺莫名親切而其實遙遠。
  • 【人文臺灣】之 鹿港小鎮
  • 聽《鹿港小鎮》,尋羅大佑歌中的那座美麗的小鎮
    《鹿港小鎮》的創作背景《鹿港小鎮》是樂壇教父羅大佑1982年發行的首張個人專輯《之乎者也》中的第一首歌曲,又名《臺北不是我的家》也是羅大佑最早的、最深刻的政治歌曲之一。以至於有些飯店都以它命名,可見其傳唱度之一斑。
  • 說到鹿港小鎮,你想到了什麼 ... ...
    說起鹿港小鎮如果你的腦海裡蹦出的是三杯雞、菠蘿油條蝦、滷肉飯、
  • 【臺灣紀行】鹿港小鎮尋覓美麗舊年華
    我聽著羅大佑的《鹿港小鎮》,坐上阿默的計程車,從臺中來到了彰化。羅大佑寫鹿港小鎮那一年,他從紐約回到了臺北。而我這一天,離開了陰雨的臺北,來到了陽光燦爛的小鎮。阿默是臺灣原住民,太魯閣族的姑娘熱情又活潑。
  • 屬於你的「鹿港小鎮」又在哪?
    《鹿港小鎮》,騎行經過這裡,便決定留宿一晚。雖然賣鹽酥雞的老闆告訴我們鹿港沒什麼好玩的,但是一晚上的時間足夠讓我愛上這座小鎮。多少和我一樣來自他鄉的人,為了理想,為了生活,來到大都市努力打拼,而心中,其實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鹿港小鎮」
  • 這家鹿港小鎮差點被南京吃貨擠爆了!
    昨天,A姐去鹿港小鎮吃飯,前所未有地見識到了吃貨力量的強大。無論隊伍有多長,無論店內有多擁擠,都擋不住吃貨們對於美食的嚮往!
  • 《鹿港小鎮》背後的故事 11歲女孩致敬羅大佑
    這首歌是羅大佑第一支政治歌曲,詞曲都是由羅大佑本人包辦,但其實,羅大佑一生都沒有到過鹿港小鎮。       《鹿港小鎮》的歌曲的靈感源於一個洗車的小夥,羅大佑在一次洗車的時候認識一個洗車的小夥子,在兩人的交談中過程中小夥子告訴羅大佑,他來自鹿港小鎮。
  • 【70後的歌】《鹿港小鎮》:青春年少誰不漂
    點擊標題下藍色作者名飛彈熊 免費訂閱 音樂插入又有故障,各位腦補羅大佑的歌聲吧
  • 歌神羅大佑的「鹿港小鎮」,紅磚綠瓦還剩多少?
    鹿港鎮,是臺中彰化縣西北端的著名小鎮曾與臺北艋舺、臺南府治並稱為「一府、二鹿、三艋舺」歌神羅大佑是一個時代的英雄式人物,華語流行樂壇的標杆1981年首次擔任唱片製作人並製作出了歌曲《童年》1982年推出了自己的第一張專輯《之乎者也》首次打破當時流行民歌曲風而專輯裡的第一首歌曲《鹿港小鎮》更是直面抨擊、批判政府,這算是當時藝人中前所未有的
  • 重聽《鹿港小鎮》:三十年之間家與鄉
    就是在這樣的環境裡,我第一次從他的幾首歌曲,如《超級市民》、《未來的主人翁》,當然還有這首《鹿港小鎮》裡聽到發生在海峽那一邊的城市化:歌詞裡說的是一個來自小鎮的青年在臺北這個大城市中工作,找不到心靈歸宿,但又不願回去、或回不去家鄉的感受。作為觀察者的羅大佑感嘆道:"家鄉的人們得到了他們想要的,卻又失去了他們擁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