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後的歌】《鹿港小鎮》:青春年少誰不漂

2021-02-21 飛彈熊

點擊標題下藍色作者名飛彈熊 免費訂閱

音樂插入又有故障,各位腦補羅大佑的歌聲吧,我很鬱悶!

羅大佑是70後精神世界的標配。

不愛唱歌的不說了,愛唱而不喜歡羅大佑的,好像不多。

我最早聽到的,是《童年》,那時候覺得歌詞跟大陸所有歌,包括寫給孩子的歌,都不一樣。我曾經頑劣學渣,聽《童年》裡頑童的心聲,覺得他簡直就在我心裡,摸著我的每一個小心思在唱,包括對隔壁班女孩的懵懂愛戀。

中間喜歡《你的樣子》,不排除是《阿郎的故事》推波助瀾。

到後來,就越來越喜歡《鹿港小鎮》。高中時候,板板最喜歡唱這首歌,我們在旁邊靜靜地聽。現在她全家都在美國。

假如你先生來自鹿港小鎮
請問你是否看見我的爹娘
我家就住在媽祖廟的後面
賣著香火的那家小雜貨店

也許今天每個在北上廣乃至紐約倫敦巴黎功成名就的人,無論人前怎樣洋裝筆挺,怎樣嫻熟地使用刀叉,怎樣用英語和職場同伴聊天,怎樣住在華燈璀璨的上等公寓,內心都藏著中國南方北方小巷胡同大雜院和雞鳴犬吠村落裡的一個老宅子,還有被上世紀風雨吹打蒼老的雙親。有些人的奮鬥,可以倒回去改變老輩人的命運,有些則不能。雜貨店,不但買賣,而且攀談,實際上就是熟人社會裡的社交網站,那裡的煙火氣和市井感,越是現代的地方越無法複製。現代的雜貨鋪叫淘寶店,那裡人人都「親」,但都是陌路。在中國大陸,古老的雜貨店逃不過拆遷的命運。終有一天,大陸的羅大佑只能站在一個炫目的開發區,依稀判斷老宅子和老店的遺址所在。

假如你先生來自鹿港小鎮
請問你是否看見我的愛人
想當年我離家時她已十八
有一顆善良的心和一卷長發

所有的初戀,都有著地理空間的烙印,而地理是和時間相連的。時間過去了,空間轉換了,時移世易,人也變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後再去看自己的初戀,或傷感,或釋然,或永遠留著一個疤痕。也許只有那個時間那個空間,才會有那樣純粹而清澈的痴迷。當初我暗戀班上一個窈窕的女孩子,每天騎車和她一起回家的路,是一天中最明媚的路,無論什麼季節。後來情場沉浮,再也沒有過那樣怯生生的勇敢。男人從一而終,永遠喜歡芳齡十八。曹操是個例外,他一生喜歡少婦。也許曹操內心也有一個當年暗戀過的影子,有著善良的心和一卷長發,在亳州老家等著那個少年歸來,不知道他已經是威儀棣棣的獨裁者。

臺北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
鹿港的街道 鹿港的漁村
媽祖廟裡燒香的人們
臺北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
鹿港的清晨 鹿港的黃昏
徘徊在文明裡的人們
假如你先生回到鹿港小鎮
請問你是否告訴我的爹娘
臺北不是我想像的黃金天堂
都市裡沒有當初我的夢想

當初離開家鄉,就是要鯉魚跳龍門,可是跳過了,成龍了,風生水起了,才發現有些東西不是進步能帶來的,或者說進步包含著退步的辯證,有所得就得有所舍,問題是最後發現捨去的也許才是最寶貴的。悖論在於即便今天浸泡在霧霾中的人們,真要是勒令回到日日藍天的山村,怕也要造反。不是羅大佑虛偽,不是所有謳歌故土的人虛偽,而是你的路把你帶到一個遠方之後,你除了登高遠望,實際上很難掉頭回去,因為你已經不是一個背包客,而是拉著一輛大車,當年徒步能穿越的地方,而今已經儼然是雷池。

在夢裡我再度回到鹿港小鎮
廟裡膜拜的人們依然虔誠
歲月掩不住爹娘淳樸的笑容
夢中的姑娘依然長發盈空

實際上這只是夢想,沒有不變的小鎮,沒有不褪色的虔誠,沒有永遠留在十八歲的田螺姑娘。那個叫現代化的東西,就像《指環王》裡的魔多,若不能摧毀魔戒,根本不能消滅。但我們已經被魔戒控制,它的聲威遍及哪怕最遙遠的村落。汽車、電腦、液化氣、空調、微信,這些禮物我們一旦收下,就成為魔多的奴隸,而且我們心甘情願。羅大佑清楚這種不可逆,我們也清楚。正因為清楚,知道沒救,所以要歌唱正在消亡的故鄉。

再度我唱起這首歌
我的歌中和有風雨聲
歸不到的家園 鹿港的小鎮
當年離家的年輕人

我個人覺得這就是全部歌曲的靈魂所在。「我的歌中和有風雨聲」,頓時令人想起蔣捷的意境:「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所有當年離家的年輕人,骨子裡都有一份對家鄉的蔑視甚至仇恨,都願意肋下生雙翅,高高飛萬裡,遠遠地離開落後平庸沒有星光的家鄉。終於疲憊了,飛不動了,甚至發現自己根本就沒有理想中的翅膀,最終也要柴米油鹽地平庸生活時,家園已經歸不得。就算能歸,中國也願意衣錦還鄉。只要不是衣錦,總覺得會在父老眼中被扒光。


聽說他們挖走了家鄉的紅磚砌上了水泥牆
家鄉的人們得到他們想要的卻又失去他們擁有的
門上的一塊斑駁的木板刻著這麼幾句話
子子孫孫永保佑 世世代代傳香火
啊,鹿港的小鎮

有多少個鹿港小鎮啊。有多少逝去的父母、逝去的初戀、逝去的青春野心啊。有多少歸不得的家園啊。

我的高中同學正在謀劃相逢30年聚會,正日子應該是在2018年,但大家等不及,覺得應該在2016年聚一次。在老家的同學認真地規劃了,成立了一個組委會,設計了方案,定在正月初四早八點在母校門口會合,然後歡聚24小時。

他們中間有人唱歌很棒,到時候請他唱《鹿港小鎮》。

相關焦點

  • 音樂欣賞:鹿港小鎮
    有一顆善良的心和一卷長發臺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鹿港的街道 鹿港的漁村媽祖廟裡燒香的人們臺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鹿港的清晨 鹿港的黃昏徘徊在文明裡的人們假如你先生回到鹿港小鎮請問你是否告訴我的爹娘臺北不是我想像的黃金天堂
  • 聽《鹿港小鎮》,尋羅大佑歌中的那座美麗的小鎮
    《鹿港小鎮》的創作背景《鹿港小鎮》是樂壇教父羅大佑1982年發行的首張個人專輯《之乎者也》中的第一首歌曲,又名《臺北不是我的家》也是羅大佑最早的、最深刻的政治歌曲之一。以至於有些飯店都以它命名,可見其傳唱度之一斑。
  • 鹿港小鎮
    11歲女孩演唱《鹿港小鎮》,震驚全場!
  • 聊歌詞002|羅大佑-《鹿港小鎮》
    假如你先生來自鹿港小鎮請問你是否看見我的爹娘我家就住在媽祖廟的後面賣著香火的那家小雜貨店假如你先生來自鹿港小鎮請問你是否看見我的愛人想當年我離家時她一十八有一顆善良的心和一卷長發 臺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鹿港的街道 鹿港的漁村
  • 2019鹿港小鎮懷舊打卡
    鹿港對大多數人來說是既熟悉又陌生的一個地方。熟悉是因為羅大佑唱的那首《鹿港小鎮》,但鹿港究竟是什麼,似乎又難以說清。
  • 我的鹿港小鎮
    羅大佑的《鹿港小鎮       第一次聽到《鹿港小鎮》,我已是上中學,剛聽到前幾句,便捂著耳朵大叫:「什麼歌啊,真難聽,跳過去,趕快跳過去。」      後來,當有一次隨機播放的音樂裡,飄來羅大佑的《鹿港小鎮》,我不由得側耳細聽,並調到單曲循環。這時的我,已到了懂得某些情感需要時間來沉澱顯現的年紀了。我們都有過一個自己的鹿港小鎮。我的鹿港小鎮,在一個時間已經凝結的地方。
  • 【遊學記】臺灣行:鹿港 中 鹿港小鎮
    不管是五門殿、拜殿還是後殿,每殿前的一對龍柱都精彩異常,且不與我從前走過的、中國大陸古典建築中的龍柱相似。鹿港龍山寺的龍四周祥瑞之物略少,龍形更為簡潔突出,龍頭或上或下,張牙舞爪依柱盤繞。許多中國人對鹿港的知曉都源起於羅大佑的歌《鹿港小鎮》:假如你先生來自鹿港小鎮 請問你是否看見我的爹娘我家就住在媽祖廟的後面 賣著香火的那家小雜貨店假如你先生來自鹿港小鎮 請問你是否看見我的愛人
  • 羅大佑《鹿港小鎮》:唱出年輕人背井離鄉尋夢的故事
    作者丨郭豔麗▌▌《鹿港小鎮》:淳樸民風和鋼筋混凝土的撞擊聽說他們挖走了家鄉的紅磚,砌上了水泥牆;家鄉的人們得到他們想要的,卻又失去他們擁有的。記者:上世紀80年代以來,《鹿港小鎮》作為羅大佑首張專輯《之乎者也》中的第一首歌,描述了一個來自鹿港小鎮的洗車的小夥子,從貧窮的小地方到繁華城市中「尋夢和夢碎」的心境,也批判經濟發展所帶來的內心之痛。《鹿港小鎮》表達了臺灣社會怎樣的矛盾心境?楊渡:羅大佑的《鹿港小鎮》大家都耳熟能詳了。
  • 《臺灣遊記》鹿港小鎮懷舊打卡
    鹿港對大多數人來說是既熟悉又陌生的一個地方。熟悉是因為羅大佑唱的那首《鹿港小鎮》,但鹿港究竟是什麼,似乎又難以說清。羅大佑的一首懷舊經典讓人們記住了這個地方。「假如你先生回到了鹿港小鎮,請問你是否告訴我的爹娘。臺北不是我想像的黃金天堂,都市裡沒有當初我的夢想。
  • 【視野】鹿港小鎮,不只是餐廳名字哦!
  • 【人文臺灣】之 鹿港小鎮
  • 屬於你的「鹿港小鎮」又在哪?
    《鹿港小鎮》,騎行經過這裡,便決定留宿一晚。雖然賣鹽酥雞的老闆告訴我們鹿港沒什麼好玩的,但是一晚上的時間足夠讓我愛上這座小鎮。就像阿怪說的,鹿港雖然沒什麼特別好玩的,但是卻輕易讓人愛上而那時的我,並沒有聽過這首歌《鹿港小鎮》他們倆,從臺灣騎行回來,包裹著曬得烏黑的皮膚
  • 鹿港小鎮——感官總動員,你知道或不知道的那些事
    好吧,讓鹿港小鎮來調動你的聽覺、味覺、視覺和情感纖毛,走起~聽覺——鄧麗君那首《小城故事》,清新婉轉又恬淡輕柔,聽著這首歌,您眼前是否呈現出連篇嫻靜美麗的小鎮畫面,對了,這就是鹿港小鎮。羅大佑有一首《鹿港小鎮》,辛辣批判的歌詞,無論對於第一次聽的聽眾,還是聽過多次的老友,都不失為一種震撼。
  • 《鹿港小鎮》背後的故事 11歲女孩致敬羅大佑
    》中的第一首歌。        這首歌是羅大佑第一支政治歌曲,詞曲都是由羅大佑本人包辦,但其實,羅大佑一生都沒有到過鹿港小鎮。       《鹿港小鎮》的歌曲的靈感源於一個洗車的小夥,羅大佑在一次洗車的時候認識一個洗車的小夥子,在兩人的交談中過程中小夥子告訴羅大佑,他來自鹿港小鎮。
  • 羅大佑一首《鹿港小鎮》,治癒了多少遊子難以安放的鄉愁?
    《鹿港小鎮》是羅大佑《之乎者也》中的一首歌 BY 網絡據他自己介紹,這首歌是源於他在臺北做見習醫生時遇見的修車小夥子。一番交談間得知,這個小夥子從鹿港老家而來,偷了家裡20000塊錢到臺北,夢想著可以多賺些錢回去光宗耀祖。結果卻迷失在大都市的繁華裡,錢在吃喝交際之間一分不剩,沒錢、沒臉回老家,只得窩在車行裡度日。
  • 說到鹿港小鎮,你想到了什麼 ... ...
    說起鹿港小鎮如果你的腦海裡蹦出的是羅大佑名曲《鹿港小鎮》可能你暴露了你的年齡了~我們今天要來說的鹿港小鎮是位於臺灣中部的一個古樸小鎮「鹿港」鹿港是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樸小鎮。鹿港是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樸小鎮。也許當你走在老街上正吃得起勁的時候,會突然看到攤主們都開始收攤回家。你先會吃驚,然後開始欣慰的笑了:這就是鹿港呀。紅色的磚,青色的瓦,服裝店門前坐著發呆的老婦人。這大概就是心中的故鄉的樣子吧。而鹿港的夜晚是屬於月亮和心安的異鄉人的。
  • 重聽《鹿港小鎮》:三十年之間家與鄉
    武俠小說話題和中國傳統文化的話題太大,我們先不談。就說說當年聽過的,那些年最愛的一首歌吧!就是在這樣的環境裡,我第一次從他的幾首歌曲,如《超級市民》、《未來的主人翁》,當然還有這首《鹿港小鎮》裡聽到發生在海峽那一邊的城市化:歌詞裡說的是一個來自小鎮的青年在臺北這個大城市中工作,找不到心靈歸宿,但又不願回去、或回不去家鄉的感受。作為觀察者的羅大佑感嘆道:"家鄉的人們得到了他們想要的,卻又失去了他們擁有的"。
  • 因為一直迷戀:羅大佑歌中的那個鹿港小鎮
    日茂行(照片:林品君攝)除了每月一次號召青年撿垃圾、保持環境清潔以外,還包括在龍山寺舉辦古典音樂會,他們還去找尋鹿港的老房子,加以改造後活化,成為聚會的場所。有些人更希望可以推動100棟鹿港百年老屋的修繕,並協助100個青年人在地創業。一群希望家鄉更好的年輕人,放棄了都市的高薪和人們口中的未來性,想讓人們知道鹿港的好,但是讓別人知道鹿港的好之前,必須要讓鹿港變得更好!有些老屋屋主想要把房子拆掉蓋成新式建築,他們告訴屋主,老屋拆了就沒有了,不論用再多的錢,都買不回那歷史的痕跡。老屋不只是老屋,它們的故事是鹿港真正的寶藏。
  • 11歲女孩湯晶錦演唱《鹿港小鎮》,再次徵服全場
    又如約而見了~大家現在對湯晶錦應該很熟悉了吧,之前已經推薦過她不少歌了。今天就再給大家推薦湯晶錦在《中國新聲代》演唱的《鹿港小鎮》。這首歌是羅大佑1982年發行的首張個人專輯《之乎者也》中的第一首歌曲。歌曲批判和揭露了臺灣本土經濟發展所帶來的生長之痛,淳樸的民風和鋼筋混凝土的撞擊。
  • 如何讓文化體驗走向深度——臺灣鹿港小鎮
    鹿港的街道,鹿港的漁村,媽祖廟裡燒香的人們。」還記得當年羅大佑唱的那首《鹿港小鎮》嗎?鹿港小鎮不僅是國內那家知名的餐廳,而是真實的在臺灣存在著的一個城鎮。臺灣早期發展所謂的「一府二鹿三艋舺」中「鹿」指的就是彰化縣的鹿港小鎮。鹿港曾經是臺灣的第二大城,並在清朝乾隆五十年至道光末年是最繁榮昌盛的時期。在人文歷史的淬鍊下,鹿港小鎮成為了現在古色古香的傳統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