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社會,每個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到名校就讀,享受更好的教育,但由於經濟水平等客觀條件的限制,許多家庭都只能對名校望洋興嘆,無奈之下只能讓孩子加入應試教育的大潮中。每到中考,高考時,全國上下都會出現一種特殊的現象--「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雖然國家以及教育工作者們在孜孜不倦地加強教育改革,但如今的教育現狀,仍是以應試教育為主。不少國人通過電視,電影,媒體等經常能看到美國的學生們每天都有各種晚會表演,課間放學生活都可以隨意支配。可以運動放鬆,可以學音樂表演等等。在快樂中學習進步。
而國內的應試教育太過高壓,孩子雖然獲得了知識卻失去了美好的童年。於是一些人不可避免的產生了對西方教育的嚮往。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其實長久以來,一直有很多人都覺得美國的素質教育既讓學生享受了快樂又教授了學生知識,這樣的素質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學生在學校裡可以自由自在的學習,有著數不盡的娛樂活動沉浸在快樂的海洋中。並且他們在各個領域卻都並不缺乏出類拔萃的精英,這麼一看怎麼能不讓人心動嚮往呢。
但我們堅持的價值觀告訴我們,回報與努力是成正比的,有多少快樂就會有多少痛苦。
筆者雖然沒有國外的同齡人朋友,也並不贊成以分數為主的應試教育,但不可否認的是,國內另無數學生反感的填鴨式教育確實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儲備,提高了我們自身成長的下限,保障了學生的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極與極的素質教育
而所謂令無數人嚮往的真正的「快樂的素質教育」,不過是鏡中花,水中月而已。是以埋葬未來為代價換取的短暫的快樂罷了。
事實上,在美國,教育並不是統一的。美國的教育體制分為公立教育和私立教育兩種,公立學校實行快樂教育,私立學校則實行精英教育。普通民眾往往接受公立教育,而精英們自然接受精英教育。
美國的教育體制將教育分成了兩類,快樂和知識。表面上美國的學生既快樂又卓越,實際上我們看到的是快樂教育的快樂和精英教育的卓越。那這兩種教育真實的面貌又是怎樣的呢?
極:快樂教育
公立學校的快樂素質教育雖然一直被國外的人羨豔推崇,但實際上在美國的處境其實並不好。
公立學校不僅沒有受到國家支持,大力推廣,反而他們的教育預算連年被砍,雖然降幅並不大,但卻無比堅定。
就像一棵茁壯的大樹,每年都來給你來上一斧子,勢在必行,無論大樹有多麼強壯,總會有倒下的一天。
自2008年以來,很多的公立學校,他們的教育經費屢創新低,甚至有的削減了的經費已有55%之多。削減了如此之多的教育經費,自然會對學校的管理老師的教育產生無可避免的影響。
但出人意料的是,不僅學校的學生追求快樂,連學校的老師也是如此。你快樂你的,我快樂我的,只要快樂就好。
學生沒有升學的壓力,老師自然也就沒有考核的壓力。提升教學質量,督促學生學習,那是什麼玩意兒?拿著工資大家一起快樂不好嗎?學生能接受多少知識老師們才不會花那個時間去和學生們較勁呢。只要學生不違反法律,無論多麼惡劣的行為最多也就算得上是青春期的叛逆,學生還是可以換個學校,換個環境繼續快樂的。
沒有學校想要做出改變,保持舒適安逸的現狀才是共識。這就使得公立學校的素質教育只有快樂,除了快樂還是快樂。學生們根本無法在這裡學習到多少知識。他們仿佛中了一種名為「快樂素質教育」的毒,沉浸在慢性自殺之中卻渾然不知。
極:精英教育
所有父母希望孩子成功的心思不會變的,由此導致的是另一極則是越來越多的美國家庭無挖空心思想把孩子送進私立學校。
私立學校作為培養未來美國領導階級的搖籃,在這裡教師優秀,教育資源豐富,學校教育管理制度極其嚴格,自然學費也就價值不菲了。
與公立學校不同在私立學校可沒有絲毫的快樂,沒有享受生活的可能,只有不斷的變優秀。學習,學習還是學習,這就是私立學校的主旋律。
甚至在這裡普遍流傳著一個不可能三角定律,即「想要在將來出人頭地,就只能在學習,休息,社交這三件事裡三選其二」。
處於上層的精英們總是告訴底層的民眾們未來是多麼多麼美好,以後的生活將會多麼多麼幸福。但實際上在公立教育自由快樂的背面,精英們只會更加嚴格的要求自己的孩子實行更為高壓的精英教育。
在這些美國精英學校的學生們一天往往只有四個小時休息,除此以外,只有不間斷的學習。在這樣高強度的學習下,能夠堅持下來的自然是精神堅韌,毅力卓絕之輩。這些人才是美國未來的精英上層人才。
素質教育下的「人才」
根據一項針對18歲到24歲美國人的抽樣調查顯示,近1/4的美國人認為太陽是繞著地球轉的。1/5的美國人認為新加坡是中國的城市。甚至有七成多的美國人不知道自己國家的冷戰對象是誰。
看到這樣一份調查,筆者現在也就有點理解了,為什麼疫苗無用論,5G能傳播病毒,喝消毒水能治療病毒之類的謠言能鬧得滿城風雨。相比調查中的常識至少這些謠言看起來都「高端些」。
這些從快樂中成長的普通民眾,讀書太少卻又往往想的太多,這就導致了很多反智行為和思想甚囂塵上。而更可怕的是往往他們並不知道自己的無知,使得越是優秀的家庭,越鼓勵孩子學習。凡是條件並不好的家庭,往往認為學習無用。
這樣無限循環下去的結果已經顯而易見了。精英永遠是精英,這1%的經濟掌握著99%的財富與資源;下層人永遠是下層人,99%的人去爭搶1%的財富和資源。上層通道由精英把控,階級從此固化。
顯而易見的結果
如何,現在還嚮往國外香甜的空氣嗎?筆者從不宣揚國內的教育方式有多好,事實上國內的素質教育確實還有改進的空間,國家也在逐步推進改革的步伐,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國的素質教育確實讓每個孩子都有了一定的知識儲備,維持了基本的教育公平,使得所有家庭的孩子能夠基本維持在同一起跑線。
國家大力推行的素質教育阻礙了讀書無用論的傳播,維持了一個健康的社會風氣。讓你懂得讀書能讓自己變得更優秀,能獲得更好的社會地位取得成功,讓你能夠對自身的成長和發展有一個大致的方向不至於迷失方向。
我們現在所處的是知識的時代,對於自由快樂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理解,美國普通民眾的這種自由和快樂是你想要的嗎?這種以未來做犧牲換取快樂的教育方式值得稱讚嗎?
在筆者看來,這種充斥著無知反智思想的自由快樂已經是一種扭曲的產物。受快樂教育薰陶的美國孩子確實有著中國學生無法企及的自由,但他們也錯過了通過知識獲得上升渠道的機會。這些普通民眾的未來已經註定只能淪為教育的失敗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