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迷茫,都是因為你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2021-01-17 小星星的情感觀

一個讀者跟我說,她最近很迷茫,做什麼都提不起興趣。

在公司待了四五年了,不知道是自己成長太慢了,還是老闆看不到她的努力,總之就是沒有給她升職,突然就覺得這四五年的時間有點不值得了;周圍的朋友也很多,可是翻了翻通訊錄,說句話的人都沒有;日子好像過得也就那樣,每天擠早晚高峰,回家吃飯睡覺追電視劇,毫無新鮮感和熱情。

於是,這樣的生活讓她陷入了深深的迷茫當中,她開始懷疑自己,懷疑人生,覺得看不到未來,也不知道自己應該往何方,甚至覺得自己就好像置身於孤島之中,沒有目的,沒有方向。

其實,我想這樣的狀態不僅僅是這位讀者的疑惑,我們現在很多人都有過經歷,看不到自己的未來在哪裡,想要去追尋自己的夢想,卻有著各種羈絆,各種阻礙,不知道如何起步。想要努力的掙脫禁錮,可又覺得一切都那麼的不切實際,還是應該要回到現實。

其實我想說的是,那位讀者的問題來源於她都不知道自己要幹嘛,工作了幾年卻沒有給自己積累足夠的能力。社交關係好很多,朋友也很多,但是大部分都只是停留在認識的階段,沒有到深入交流的層面。日子過得平淡,但其實你每天都會有小小的進步,只是你看不到罷了。

你的那些問題,不過都是自己給自己製造出來的,迷茫也是一樣。

在很多讀者的來信裡,我經常看到很多對自己未來不確定的話。包括他們總是會在自己要準備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就想著什麼時候可以到達終點;總在學習一項技能的時候,尋找快速成功的捷徑;總是在憂愁明天的生活應該怎麼過。

其實我們所謂的迷茫,很多時候都是源於想得太多。每做一件事就會想著要怎麼成功,每個人的成長都是一步一步走過來的,就像一個人會變胖,也絕不是一天就能長到兩百斤的,都是一口一口飯吃出來的,所以你要是想得太多,自然就會感到焦慮和迷茫。

很多看過我之前文章的朋友都知道,我前幾個月決定裸辭,投身到自己完全不熟悉的領域。其實剛開始我也不知道結果會是什麼樣子的,我也不知道我可能做到什麼樣子,越想越覺得心裡沒底,越覺得自己做了一個錯誤的選擇。

後來我一個朋友跟我說,你既然已經決定要寫作,要幹出一番成績,那為什麼要去糾結那麼多呢?做不就完了嗎?只要寫不死你,那就往死裡寫。

從那以後,我就覺得她說得很對了,我不再沒日沒夜的想到底自己做這些有什麼意義,有什麼價值之類的問題,畢竟誰也給不了你一個標準答案。

我給自己立下了一個多個小目標,比如每天寫一萬字的內容,每天更新三篇文章。然後把這些目標一個接著一個的完成。在這期間,其實我也有迷茫的時候,但是我不會想太多,一旦自己胡思亂想的時候我就去看書,讓自己靜下心來。一邊努力的寫作,一邊享受讀書給我的樂趣。

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給自己調整目標,制定新的計劃。比如讓自己每一天抽一個小時的時間去跑步,一個小時的時間來讀書,幾個小時的時間來更新文章。現在已經過了半年了,我雖然也沒成為什麼大人物,但是我也讀完了十本書,收穫了一群可愛的粉絲,甚至還成功的練出了馬甲線。

所謂的迷茫,大多數時候源於我們想得太多。

如果你也在迷茫期,不知道自己未來應該怎麼走,也不知道自己如何走下去,那我想可以按照這個方法來,給自己的每個階段都制定可以實現的目標,然後分解成一個個小目標,一點一點的完成它。

我們的人生,都是走一步,看一步,天無絕人之路,船到橋頭自然直。這是老一輩人給我們留下的名言,其實我覺得這些話並不是消極的人生觀,也不是讓你的生活有所懈怠,而是讓你知道,對待生活,要踏實一點,腳踏實地。想得太多,反而會讓你走得更艱難。

一個人,只有過好了當下,才有資格談未來,也只有放下了對過去的執念,對自己的執念,才能真正的走出迷茫,走向更廣闊的未來。

至於如何走出迷茫,根據我自己的一些經驗來說,主要有三個方法:

第一:走出迷茫,就需要你從自己的內心找到迷茫的根源,然後讓自己走出來。

很多時候大家都覺得做一件事很困難,其實我想說你把一件事情想得很困難遠比你去做一件事的困難更令你感到痛苦。

因此當你感覺到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前途渺茫的時候,可以試著找到自己真正愛的職業,喜歡的工作,可以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去自己想要去的地方看一看。你會發現迷茫不過就是因為你把困難想得太嚴重,你把事情想得太複雜,你想得太多卻沒有努力的結果。

第二:活在當下,戒掉情緒。

其實很多人並不是迷茫,而是因為努力了一段時間之後沒有看到效果就開始想要放棄了,開始想得很多。就像很多人覺得做自媒體可以賺錢,於是一腔熱血的投身到了自媒體當中,可做了一段時間之後看到沒有效果,數據一塌糊塗,就開始放棄了。

每年有那麼多人投身在這個浪潮之中,可真正達到世俗當中的成功又有多少?既然這樣想那麼多幹什麼?成功不是立刻就能看到效果的,而是你要認真耕耘,活在當下,把自己的壞情緒戒掉,認真做好每一件事情。

第三:接納自己,清楚的認識到迷茫是一種人生常態。

我們是人,人就會有七情六慾,每個人都有每個年齡階段的迷茫。18歲的時候會因為不知道考哪所大學而迷茫;大學畢業的時候會因為不知道做什麼工作而迷茫;工作了幾年之後會因為不知道職業轉型而迷茫;再到後來會因為婚姻、家庭、孩子而感到迷茫。

迷茫並不可怕,因為它本身就是會伴隨著你的人生而存在的,迷茫本就是一種人生常態,而擺脫迷茫最好的辦法就是清楚的知道迷茫的存在,然後克服迷茫,最後讓迷茫轉化成為一種前進的動力。

很多時候,所謂的迷茫,不過是因為你內心想得太多。

放下你的胡思亂想,放下你的執拗偏見,放下你那個浮躁的內心,就像當年高考一樣,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最後選擇了你喜歡的專業。請你清空你的大腦,丟掉自己的包袱,重新啟航。

相關焦點

  • 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個,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有些路是非要單獨一個人去面對,單獨一個人去跋涉的,路再長再遠,夜再黑再暗,也得獨自默默地走下去。當你迷茫的時候,不如想想是不是自己想的太多,做的太少,因為當你做完了自己應該做的,你至少應該是安心的,至少沒有給自己的人生留下遺憾,每天看著自己進步一點點,怎麼會有遺憾,哪裡有時間迷茫。
  • 讓人迷茫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賺不到錢,賺知識;賺不到知識,賺經歷;賺不到經歷,賺閱歷;以上都賺到了就不可能賺不到錢。讓人迷茫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本該拼搏的年紀,卻想得太多,做得太少。」這一段話真的有如醍醐灌頂,讓原本混沌的腦子瞬間清醒了許多。是啊,如果人的目的性太強,反而會適得其反。
  • 二十多歲的你,迷茫的原因只有一個,想的太多,做的卻太少
    二十歲的你迷茫又心急,你想要車想要房,想一夜暴富,想週遊全世界想要成功,但是你卻又不努力,你這麼浮躁還想看透生活,你的感情一團糟卻又做別人的感情顧問,你看似有很多好朋友卻又整天在家裡發呆,你一次次告訴自己你要堅持但每次又跌倒在離起點不遠的地方,二十幾歲的你,還好嗎?
  • 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個,本該拼命努力的年紀,想太多做太少
    一、沒感覺到任何人有那麼關心其他人,任何人都沒有為了其他人而活著,任何人都不會因為其他人死而覺得可惜,傷心也只不過是名義上的,就比如一個不相干死了,雖然沒有那麼傷心,但名義上也必須傷心,如果想想,其他人死了一點影響都沒有。所以不必為任何人活,如果想做出任何決定,別人生氣與否,傷心與否,也沒意義,更何況沒有一個人是為了別人而活,所以沒有人會在意,也不必在意他人。
  • 你可能看電影太少,想得太多
    你應該也看過《釜山行》了吧,至少在朋友圈裡。我們直接聯繫了著名影評人、編劇張小北先生(曾是《第10放映室》主要撰稿者,也是在行行家、分答答主),他認為《釜山行》在整個喪屍片領域是不錯的新人新作,那些希望結尾更黑暗的同學是「電影看得太少,想得太多」。
  • 迷茫時我們該做什麼
    人在迷茫的時候,是很容易產生焦慮,恐慌的心情。那麼我就分享幾個有效的緩解這種情緒的方法。希望能夠幫助你。 1.平靜的獨處。找個安靜的環境,在周末的時,放空自己。不要想太多了,也不要急著給自己定一個方向,給自己一些時間,讓自己好好想想。
  • 你不是運氣不好,而是見得世面太少
    文/王珣 感謝作者授權「一讀」發布出處/美人的底氣(ID:beauties-4)如果你書讀得太少,只生活在自己的井裡,又想得太多的話,痛苦就會如影隨形。長大了的我們或許因為更在乎某些結果,也就更容易在關鍵的時刻做出錯誤的選擇,讓過程成了折磨,結局成了遺憾。原本我們應該越大越從容,至少看淡了也就心輕了,結果卻是越大越疲憊,以為不能失去所以都守得辛苦。容易被激怒的人,要麼太脆弱,要麼太敏感,你要麼讓自己變得強大,要麼就乾脆學會無視。這個世間因為有了男歡女愛,才顯出了溫情可愛,即便也有千萬別恨向誰言的惆悵孤單,可沒有人抱怨過與你遇見。
  • 《阿甘正傳》:所謂成功,就是想得少
    「我成功的唯一力量是堅持,唯一的方式就是想得少。」他們左思右想,混跡於各種社群、聚會中,生怕錯過了「豬都能飛的風口」,被「知識」支配著恐懼,始終做一顆合格的韭菜。聽說XX去了網際網路公司,立馬想辭掉平淡的體制內工作;聽說最難畢業季來了,創業維艱,又扎堆去考公務員,盼望著早日捧上「金飯碗」。他們看得多,想得多,唯獨獨立思考得少。
  • 你相信得太多 那是你知道得太少
    很少有媒體會站在公眾一邊,因為既不符合自身利益,也會冒著巨大的風險。能掌握大媒體的幾乎都是社會精英的頂端階層,階層的屬性就決定了他們的立場不可能會站在底層民眾這邊。哪怕如川普雖貴為總統,如果他的立場和媒體利益相悖,同樣也會被他們封號。所以如果民眾的知情權得不到保證,沒有知情權就不能誕生話語權,沒有話語權談何監督權?
  • 正能量: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個
    1、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個:那就是在本該拼命去努力的年紀,想得太多,做得太少。你連早起10分鐘都做不到,還奢望什麼成功?你不努力沒人替你承擔。2、成功人生四步曲:耐住寂寞;抵住誘惑;懂得放棄;學會選擇。3、有些路認真走下去,生活會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覆。
  • 《愛我就別想太多》「戀愛協議」值得推廣,愛情都想得太多
    如今太需要這樣的劇了,現在的人就像劇名一樣,愛一個人就是想得太多除了李洪海,還有「叔圈流量」潘粵明飾演的莫蘅,他為了不想談戀愛想得太多有了這份協議,莫蘅才會在生病時候,發著高燒,把針拔了去陪楊麗雅去玩,因為他承諾過楊麗雅,所以有了協議的約束,無論發生什麼事都要去履行承諾。說到做到,就是靠譜!雖然是協議的約束,也不影響結果。
  • 書讀得太少,想得太多
    極與極的素質教育而所謂令無數人嚮往的真正的「快樂的素質教育」,不過是鏡中花,水中月而已。是以埋葬未來為代價換取的短暫的快樂罷了。事實上,在美國,教育並不是統一的。就像一棵茁壯的大樹,每年都來給你來上一斧子,勢在必行,無論大樹有多麼強壯,總會有倒下的一天。自2008年以來,很多的公立學校,他們的教育經費屢創新低,甚至有的削減了的經費已有55%之多。
  • 你可以迷茫,但不能深陷其中
    我們總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眼界太高,實力太差,要消除迷茫,需要我們把心沉下來,踏踏實實做好眼前的事。無論是學習、考試、還是求職,丟棄幻想,接受現實,一步步朝自己的目標邁進,每走一步,迷茫就少一點,信念也就更堅定一點。小助手給大家分享幾個小方法,希望能幫助大家改善心態。
  • 真正希望你過得好的人太少了(值得一讀)
    他們嫉妒你的優秀,更討厭你所做出的成就,因為那個受人吹捧的人,受人讚揚的人不是他們自己。嫉妒心作祟,虛榮心作祟,讓他們沒有辦法心平氣和地面對如今耀眼的你。所以,滿懷著善意的你,對這個世界實在是想像得太過美好了。
  • 「人之所以言之鑿鑿,是因為知道得太少」
    長假七天除了看人山人海,你還有一件值得做的事,就是讀書。「人之所以言之鑿鑿,是因為知道得太少。」沒有徵兆,沒有疫苗,一切都是未知的。它從發現,到現在沒有人知道它的來歷,沒有人找到它的宿主,沒有人知道它爆發的原因,同樣也沒有人知道為什麼就這樣消失。記得書中有一句話說得好:假如一種病毒能減少一個物種的密度,那麼這種病毒也許還是有用的。其實關於伊波拉,我們有太多太多的問號,也許以後的某一天我們能夠一探究竟。
  • 你過得不好,真的不是因為窮
    但其實,那些沒錢時過得不快樂的人,有了錢也依舊感受不到生活的快樂。伍迪·艾倫說:「欣賞和喜歡你擁有的東西,而不是你沒有的東西,你才能快樂。」你過得不好,真的不是因為窮。《道德經》裡講:「知足者富。」得到的不多,但滿足於擁有,就是一種豐盈的生活。
  • 所謂迷茫,只是藉口 冬柏為你讀
    仰望蒼穹質問蒼天,為什麼簡簡單單的事,做起來總是事倍功半,一無所獲,甚至賠了夫人又折兵。可誰的青春不迷茫,天資聰穎不與後天勤奮惺惺相惜,何來堅持不懈的大步向前。當然我不是這樣回答讀者的,我告訴她說:閉上眼睛搜尋一番,找到你想要的那個點,用心、用時間、用毅力持之以恆將點澆灌成線、將線揉成面,你覺得還有時間理會迷茫嗎?
  • 新傷感情歌《淚流成海》明知過往的愛已經不再,想得太多你也不會回來!
    在一條路上走得久了,總有孤獨與寂寞,無論如何,都別放下當初的激情與夢想,別忘記曾經的那份執著,只有傷過了,痛過了,才會慢慢清醒與回歸,才會發現,頭頂還有那片天。有一種成功,叫永不言棄。有一種成功,叫繼續努力。人們都說:過去的習慣,決定今天的你。過去的懶惰,決定今天的一敗塗地。人哪,你可以失敗,也可以從失敗中站起。決不能習慣失敗,因為你要知道,身體的疲憊,不是真正的疲憊。
  • 「綜藝咖」 是太多還是太少呢
    相對於這個空間而言,現有的「綜藝咖」的數量是太多還是太少?來源:廣州日報作者:莫斯其格隨著近幾年綜藝節目全面開花,綜藝節目對明星的需求越來越大,大批明星藝人紛紛湧入綜藝節目開拓事業新領域。在最近的螢屏上,薛之謙、大張偉、費玉清、宋小寶等因鮮明的個人特色深受綜藝市場的青睞,成為綜藝界的勞模,參與多個節目的錄製,營造了一種「轉到哪個節目都有他」的即視感,而他們也被稱為「綜藝咖」。「綜藝咖」的市場空間有多大?相對於這個空間而言,現有的「綜藝咖」的數量是太多還是太少?「綜藝咖」的市場空間有多大?
  • 不要總認為自己付出太多 得到太少
    人與人的交往中,我們總認為自己付出太多、得到太少,計較公平與否。潛意識裡都是把感情當作了一種交換,我用心待你,也希望換來你的關心;我付出多少,就希望得到相等的回報。如果長時間付出與回報不平等,內心就會很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