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上二年級的娃結結實實給了老母親一個驚喜。
每晚臨睡前的英文聽故事,居然聽起了中章名著《查理和巧克力工廠》!
這部小說是英國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羅爾德·達爾系列作品之一,英文原版的閱讀指數藍思值達到810L。
老母親起先以為娃是一時興趣,聽著好玩,鬼知道他聽進去多少。
可是,看著娃躺在床上,靜靜的望著牆,時不時的爆出一陣陣笑聲。
大白天,也追著我說,知不知道有一條巧克力的河流,還有很會剝堅果的松鼠。
我心中按捺不住一陣狂喜:這部小說,娃差不多聽懂了。
咋會這樣呢?
晚上他聽故事時,我也特意留心聽了一下這個版本的音頻,語速極快,按照人物性格,說話拿腔拿調,跟之前聽的那套《淘氣包亨利》一個風格,極富有戲劇性,跟外國評書似的。
這倒也有些道理,因為這些故事音頻,原本就是講給英語母語小孩聽,故事不講得精彩誇張一點,怎麼能吸引小朋友呢?
當然和令人昏昏欲睡的慢速英語不是一個套路。
可娃大半年前還半分興趣都沒有啊。
這一整套羅爾德·達爾系列原版小說,是我去年帶他看完音樂劇《瑪蒂爾達》後,一時好高鶩遠買的。
那小子跟我說音樂劇好看,老母親一激動就又剁手了。
那小子看了一眼,聽了幾分鐘就說不好聽,哪怕是已經有劇情基礎的《好心眼的巨人》和《詹姆斯和大仙桃》,轉頭沉迷在他的英文漫畫裡。
結果,這套書就一直吃灰到今天。
我是準備收拾一下床邊的書桌,就隨意找了兩本小說擱在他床頭,其中有一本藍思值只有600L的《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誰知道他竟然挑了《查理和巧克力工廠》。
誰知道他竟然喜歡聽。
誰知道他竟然聽懂了。
老母親反省、追溯了好一陣,大致推測出娃這大半年來聽力大有進展的原因。
第一,原版電影、原版動畫類的聽力輸入量大增。
由於宅在家,上完網課,又不能老出門。只好每天一部電影,或明珠臺的英文動畫,聽力輸入時間接近2小時,臨睡前還有半小時的英文故事時間。
第二,這些原版電影、原版動畫,提供的內容相當廣泛,各種場景對話非常豐富,科普的,娛樂的,經典的,主流的,小眾的,題材五花八門。
而且,都不是慢吞吞的教學風格,要麼是上天入地的生猛,要麼是嘻哈鬼馬的搞笑。所以,當娃開始聽戲劇性很強的《查理和巧克力工廠》,絲毫沒有違和感,只覺得有趣。
第三,宅家期間詞彙量上升。
其實,娃在原版閱讀階段,仍處於橋梁書和初章之間晃當,但我們有主攻一本新加坡版的2000詞,其中1000日常交流用詞,1000是常用動詞,雖沒有達到熟練輸出的水平,但聽懂、看懂沒問題。
這可能對他的單詞量也助推了一把。
娃的表現,果然如大神們所說,聽力水平通常會領先於閱讀水平兩年左右。
聽力材料的水平是可以適當拔高的,怪不得娃前一陣子聽橋梁書,聽得鬱鬱寡歡的,原來是嫌棄聽得簡單了,聽得不過癮了。
唉,老母親粗心了。
既然聽力進階到了一個新階段,那麼這個階段該如何保持和打磨呢?
在聽力上,聽中章既然已開了個好頭,那麼就好好聽下去,選定一個系列,認真反覆,多遍輸入,強化之後再換一套中章經典。
在閱讀上,老母親還是堅持要夯實基礎的觀點。
聽力水平並不代表你的閱讀水平,雖然現在看起來娃讀初章書也難度不大,但還是不要再冒好高鶩遠的風險,老實人做老實事,乖乖把初章經典好好啃一遍,也不吃虧啊,畢竟有那麼多精彩好玩的故事,《瘋狂學校》、《神奇樹屋》、《老鼠記者 》等等。
一想到很快又要買書了,老母親只想瑟瑟的把手藏起來。
羅爾德·達爾及作品簡介——
羅爾德·達爾是20 世紀英國最富傳奇色彩的兒童文學作家,創作兒童讀物18本,在成人文學和兒童文學的領域裡都取得了極高的藝術成就。
他是英國當代最暢銷的兒童文學作家,也是全世界最受兒童青睞的作家之一。曾獲英國白麵包獎,兩度英國兒童圖書獎等,他被譽為「哈梅林的魔笛手」(The Pied Piper of Hamelin)。
達爾傳奇的經歷和他奇幻的童話都一直深深吸引著世界各國兒童讀者,甚至成人讀者。
代表作品:《詹姆斯和大仙桃》、《查裡和巧克力工廠》、《好心眼的巨人》、《女巫》、《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瑪蒂爾達》等。
《查理和巧克力工廠》講述了一個善良的小男孩查理,作為抽中金色獎券的幸運兒,獲得了參觀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巧克力工廠的機會。
小說藉助孩子們喜愛的巧克力等糖果展開奇妙的幻想,一個已經十五年沒有人來過的古怪工廠:
傾瀉而下的巧克力瀑布,奔流不息的巧克力河流,大片大片的巧克力草地、高聳的奶糖山……來自一個地球找不到的地方的酷愛巧克力的小矮人工人。
巧克力工廠的參觀變成了一次讓人無限著迷的神秘莫測的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