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神通廣大,法力無邊,在仙界乃是和如來等階的五方五老。可是,在佛門中,觀音的地位卻很低!她在佛門排名第四十七,等到唐僧、孫悟空也成佛後,觀音的排名再次下降,變成了第四十九。
別說觀音發願不成佛,我翻遍西遊原著,找不到這一條。於是,我只能理解成,是如來佛祖刻意打壓觀音,硬是不讓她成佛。
在此前的章節中講過,為打壓觀音,如來費盡心機。策劃取經,就是削弱觀音勢力的重要舉措。觀音不但沒有坐以待斃,反而主動出擊。
在觀音第一次出場時,太上老君曾經對觀音說過一段悄悄話:「此物喚作金剛琢,當年化胡為佛,甚是虧它。」老君明面是介紹金剛琢身份,實際是告訴觀音,我才是佛門真正的創派祖師!
在三界之中,本來只有燃燈知道這個驚天秘密。老君為何要告訴觀音?
無數億萬年前,老君化胡為佛創立佛派,目的是培植一個新生勢力,以對抗玉帝為代表的天庭。本來,一切都按照計劃發展。可是,不知道多少萬年前,驚變陡生,以如來為首的新生力量聯合彌勒勢力,對主政的燃燈發動了進攻。最終,燃燈雖然得以保全性命,但已經實力大損,只能退居二線。
辛辛苦苦億萬年打造的佛派,一朝被他人奪走,老君自然大怒。可是,在與元始天尊、靈寶天尊爭奪三界控制權的時候,老君也身負重傷。以他的能力,當然有機會擊敗如來——老君是三清,如來不過是五老,實力相差懸殊。但是,老君若親自出手,必然引起元始天尊、靈寶天尊注意。一旦被他們得知真相,佛門勢力就可能被徹底剿滅。
老君還是希望,通過相對和平的方式,重奪佛派的遙控權。
為此,他幾次和燃燈佛祖密談,幾度下凡招收資質絕佳者為徒。而爭取觀音的加盟,也是老君奪權的重要計劃。
觀音無法單獨對抗如來,可若有老君的幫助則大不相同。有觀音的加盟,燃燈在佛派內部的力量將大大加強。若能合理利用彌勒,燃燈重新掌權也未可知。
老君化身菩提,訓練出了孫悟空。他只是交給孫悟空逃命的手段。老君明白,以孫悟空那種自尊自大的脾氣,是絕對無法安分度日的。果然,孫悟空沒有兵器,就去龍宮搶。冥王來拘魂,孫悟空就大鬧冥界。招安上天,有了神仙編制,本應當安分了。結果被人家一句調唆,孫悟空就反下天庭。此後,自然是大鬧天宮。在老君的暗示下,諸位神仙齊齊放水,最終,玉帝不得不請出相對獨立的佛派高人西天如來。
如來在安天大會上揚名立萬,觀音自然適時提出擴張計劃。雖然,最終如來選定的方向是南瞻部洲,讓觀音有些惱火。但只要把執行權抓在手中,觀音就有信心化被動為主動。
回到收復沙僧、八戒的故事中,觀音自然是知道兩人身份可疑,但是,觀音不計較。為什麼呢?
觀音從西天一路東來,自然發現了不少實力強大的魔頭。比如大鵬金翅鳥此刻就已經在獅駝國建立妖國,牛魔王、紅孩兒父子都稱霸一方。為何觀音偏偏選擇了沙僧、八戒、孫悟空呢?
因為他們三人,是觀音在可控的範圍內實力最強的妖魔。不選最強,只選最好。觀音很明智。
從問話中可以知道,沙僧和八戒都是貪利之人,於是觀音投其所好,告訴兩人只要參加取經,就可以成就正果。即便沙僧、八戒只是表面上貪利,其實另有所圖。在以後漫長的取經時間中,觀音也有足夠的機會慢慢感化、收服二人。
若是直接推開二人,則必然使得二人背後的大人物不滿。敵人,還是留在眼皮底下最安全。
在取經團隊中,觀音最關心的是孫悟空。她不但一口答應救孫悟空,且送孫悟空三根保命毫毛,還答應孫悟空叫天天應,叫地地靈。天地當然是叫不應的,但孫悟空一叫,觀音必來相助。
正是因為這樣,歷經無數次波折後,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小白龍,甚至包括唐僧,對觀音心悅誠服。取經團隊遇上跨不過去的坎,大家想到的,總是南海觀音。只要觀音來了,必定萬事無憂。
最後,取經五人組成就正果。表面上看,是如來的執政派增加五個高層名額,真相是什麼呢?
孫悟空、豬八戒都是太上老君弟子,只要太上老君亮明師父的身份,兩人必定歸順麾下。
唐僧十一世前是如來二弟子,但今生是誰的弟子呢?是烏巢禪師的弟子。而這烏巢禪師是誰呢?我先透露下,是燃燈!
沙僧是玉帝奸細不假,可既然已經在佛派成了金身羅漢,有了正果,何必再為玉帝賣命呢?
小白龍就更不必說了,他是觀音從死亡線上拉回來的,對觀音自然感恩戴德,俯首聽命。
看到了嗎?這五人無一不是觀音的人馬。經過如來的取經東擴計劃,觀音的勢力不是削弱了,而是大大增強了。
為了推進如來佛祖的取經行動,觀音菩薩做了許多安排。其中之一,就是培養唐僧。唐僧之所以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取經人,與其父陳光蕊早死有密切關係。
原著中,陳光蕊是被水賊劉洪殺死。只是,真相遠沒有那麼簡單,陳光蕊真正的死因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