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電影市場比較溫馨,「藍胖子」領著一眾動畫片陪小朋友度過了一個歡樂的六一。
然而銀幕內外卻沒有這般其樂融融的景象,因為「戲精中的戲精」又作妖了!
會懟才會贏
天乾物燥,酷暑難耐,電影人的暴脾氣也有些壓不住啦!
「懟」字當仁不讓地成為本周事件關鍵詞,畢竟在人人「戲精」的貴圈,會「懟」才會贏。
論「搞事情」,不得不服畢志飛。
誰?
大導演畢志飛啊。
對不起,我侮辱了「導演」這個詞。
上一周,他再度憑藉自己的處女作,豆瓣最低分華語片之一的《逐夢演藝圈》強勢重回大眾視野。一封信寫給了電影局領導,再度開撕評分平臺豆瓣網。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這部電影?
2017年9月,《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橫空出世,導演畢志飛號稱準備了12年的"大作"登錄院線。
上映之初,畢導曾表示:希望拿到國產電影歷史的第一名。
而電影剛剛上映,畢導的願望就實現了,《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以豆瓣2.0的分數成為電影史上最爛的片子,倒數第一。
看到之後,畢導徹底怒了, 你們這群垃圾觀眾不懂審美,垃圾平臺惡意誹謗。
目前《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在豆瓣上拿到了2.1分。
畢導你看,還是有人欣賞你的。
信中,他稱《逐夢演藝圈》首日遭遇豆瓣惡意「鎖定最低分2.0」,並堅信自己的電影「無論如何不會是國產最差電影」。
畢志飛微博曬出信件原文
他坦言自己遭遇了網絡暴力事件,而自己也向豆瓣提出了質疑,但卻遭到了誹謗,導致自己成為史上最爛導演。
但是,這不是畢志飛第一次正面"剛"豆瓣了。
早在今年的2月份,畢志飛已經起訴豆瓣公司,目前案件正在審理當中。
畢志飛反覆質疑申訴了豆瓣所謂的不公平對待,惡意評分問題,尋求無果後,畢導才給國家電影局寫信,請求國家電影局徹查豆瓣網不公正評分事件,嚴厲打擊網絡影評黑社會組織。
眼看著事情越鬧越大,豆瓣也坐不住了。6月1日兒童節當天。
豆瓣曬出起訴狀,將畢志飛和其名下北京實傳創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告上法庭,表示畢志飛及「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微信公眾號發布多篇文章(包括最近熱傳的《我致國家電影局的一封信》),污衊豆瓣電影操控評分,嚴重侵犯了豆瓣電影的名譽權,要求畢志飛立即刪除發表在多處平臺的侵權文章並賠禮道歉,並承擔原告的訴訟費用150元。
看到承擔原告的訴訟費用150元,小逸笑出了豬聲!
小逸站在一個中立的角度分析一下。
豆瓣有過刷分現象嗎?
確實有過,這個必須如實說,但是這種刷分都是在電影初期評價人數特別少的時候才能明顯的看出來。
畢竟真實觀眾要比水軍的數量多很多,「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的評分人數不到五萬人,2.1的分數,惡意刷低評分的情況可以說很小了。
而且關於畢導口中所說的豆瓣為了報復他惡意刷分行為,我認為也是不實際的。
為了與一個剛剛出道的小導演較勁而故意去拉低一部本來質量就很爛的電影。
這樣孩子氣的事兒,估計豆瓣的高層估計是做不出來的。
再回頭來看看畢導演的那封信,在文中他提到:
我是北京電影學院2005屆全日制電影學碩士,北京大學2011屆全日制影視學導演方向博士(2007年,我成為北京大學電影學院第一名考入北京大學攻讀博士研究生的畢業生),2010年國家公派的赴美電影訪問學者(2009年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留學項目)也是中宣部第十一屆"五個一工程"電影組評委(我是四名群眾代表評委之一的大學生代表評委)。
看到這些文字,小逸差點嚇尿了。這種極端思想的炫耀,也算是一種心理的扭曲吧。
他似乎認為,我這麼多頭銜,我這麼高的學歷,我拍的電影一定是萬中無一的好片,你們看不懂?
這很像小時候學過的那篇課文《國王的新衣》,畢志飛就是他自己"童話世界"中的國王,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無法自拔。
小逸想說,一個人最重要的就是要學會自我反省。
觀眾和平臺說你的作品像屎一樣,你就是瞪著眼罵觀眾和平臺。
有這個時間,為什麼不低頭看一眼自己的作品,到底是不是一坨屎呢?
我先不說故事,這打光、這服裝、這攝影、這構圖,我TM簡直要瞎了。
用"一無是處"評價都侮辱了這個詞。
但是畢導,從另一方面來說,你成功了。
能夠被觀眾永遠記住的作品只存在於兩個極端,要麼是經典好片,流芳千古,要麼是頂級爛片,遺臭萬年。
你做到了其中之一。
所以,你應該躲在被窩裡偷偷笑出聲。
對吧?
哦,對了,還有。
畢導,不僅僅是豆瓣給了你最低分,國外使用最多的影視平臺居然給了你1分!
去!!!
告!!!
他!!!
註: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主動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