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張譯一架高射炮,他能擊穿你的心

2020-10-25 芳菲小豬

​芳菲小豬


電影《金剛川》上映當天票房破億,可見觀眾對於這部電影是充滿期待的,電影講述的是一個戰鬥故事,但卻不是大兵團作戰的戰役,而是聚焦在了後續部隊過橋增援的故事——作為戰場的輔助,通過一座橋的保衛戰,還原戰爭殘酷,升華和平主題。電影最有意思的部分,應該就是採用了多線敘事的手法,從大部隊的士兵、敵軍飛行員、我方高炮班和我軍保衛的大橋四個角度,呈現多視角下的同一場戰鬥。讓我們看清一場戰爭的全貌。

作為一場保衛戰,最亮眼也就是最精彩的戲份,那一定是攻守之戰。因為敵方都是空襲、炮擊,因此全片中幾乎沒有步兵什麼事,所有的戰鬥戲都在高炮班排長,由張譯飾演的張飛與敵軍飛行員史密斯之間展開。這是一場驚心動魄的對峙與撕咬,既有國恨家仇,也有私人恩怨。也正是通過這部電影,這場戰鬥,這個角色,這個最可愛的人,讓我們對張譯的表演再次刮目相看,讓我們感受到了一個好演員最本真也最應該有的樣子!


這部電影中最虐心的,應該就是班長「關磊」和張譯飾演的「張飛」之間的兄弟情了。劇情中關磊是張飛的師傅,正是關磊教會了張飛打高射炮,因此雖然關磊因為抽菸不顧煙火管制被罰降級為班長,張飛升任排長,但是張飛卻還是對關磊畢恭畢敬。表面上,他們互相不服氣,關磊取笑張飛性格不符合他猛將「張飛」的名字,為了省炮彈連炮都不敢開,貽誤戰機,甚至親自操縱高射炮打下了一架敵機,給張飛上了一課。而張譯飾演的張飛對關磊的自我中心,冒失武斷,欠缺大局觀也小有微詞。但他不服不滿,卻又不敢表現出來,那股子慫勁兒,完全被張譯給演活了。

而且最關鍵的是,張飛和關磊表面上是花式互懟,但都牽念著對方。關磊之所以讓張飛到後面的炮位,其實不是貪功,因為他知道自己有戰功也沒用,犯錯已經是汙點,被罰降職哪還有前途,大咧咧的性格正是他的短板,他讓張飛到隱蔽炮位,其實只是想保護自己的好徒弟。而張飛何嘗不是時刻牽掛著關磊呢?張飛率先發現了情況不對,用吹哨的方式通知關磊警戒,因為他知道關磊雖然開炮很準很厲害,但是大局觀不行未必能發現危險。


而當關磊的陣地被攻擊成為靶子,張飛也是第一個飛奔過去的,他衝過去不斷的吹哨,就是希望得到戰友的回應,但一切都晚了!!!那一段戲,雖然沒有對白,只有金屬哨子發出的低沉金屬音,卻滿是人情味,滿是壯烈感——那是戰友之間的深情厚意,那是偉大的革命友誼,那是朝夕相處的羈絆,那是守望相助的執念。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當為了給戰友報仇,為了保護守衛的大橋,為了吸引敵機的火力,張譯把高炮周圍的火焰點起,他不僅為戰友報了仇,打下了給轟炸機護航的戰鬥機,也得到了對手最高的敬意。看著張飛大無畏的犧牲精神,其實就是從側面告訴觀眾,告訴敵人,為什麼金剛川上會有一座炸不掉的橋梁。因為有無數的張飛,為了取得勝利而凝聚成了一座座豐碑!

可以說,正因為張譯的演繹精準到位,對這個英雄有著自己的理解和詮釋,才讓張飛這個角色充滿了悲情色彩與人格魅力。很明顯,張譯對劇本的解讀是非常深刻的,知道什麼時候需要情緒的爆發,而斷手斷腿依舊堅持在炮位,自己從裝彈調整瞄準開炮一肩挑,也表明了張飛從那個開炮都捨不得的慫兵變成了一夫當關的良將,在短時間內完成人物內心的成長,這就是張譯的演技功底使然,才能把角色釋放的這樣到位。


他射向敵機的每一發炮彈,都好像一下下的擊中了觀眾內心中最柔軟的部分,最終當他犧牲的時候,豬姐看得淚如雨下,張譯把觀眾完全代入到了角色當中,紮實的表演自然不做作,真實接地氣,質樸有層次,內斂有感情,隨著感情慢慢的推進,隨著一發發炮彈,最終爆發徹底擊穿觀眾的內心,也讓觀眾思想感情的潮水放縱奔流——張飛,是最可愛的人;張譯,是最可愛的演員!

相關焦點

  • 電影《金剛川》中,張譯用的什麼高射炮?放到現在什麼水平?
    當然,落後的裝備並不能打到解放軍堅強的意志,我們之所以能贏的最後的勝利影視中,張譯和吳京管理著高射炮用來對付美軍戰機。在彈藥不足的情況下,吳京張譯依然擊落對方數架戰機,我不禁有個疑問,這是什麼高射炮呢?
  • 解讀《金剛川》:張譯用的什麼高射炮?為何採取單炮防空戰術?
    昨天觀看了新上映的電影《金剛川》,片中以張譯、吳京為代表飾演我志願軍高射炮兵的英勇犧牲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兩個高射炮陣地為了安全掩護橋梁之安全,全軍覆沒,無一生還,壯哉!為了讓觀眾能夠更加清晰的理解這部電影,今天就來介紹下電影中張譯和吳京操作的高射炮到底是哪一種型號,以及相應的防空戰術。蘇制M1939式37毫米高射炮(又稱61K型高射炮)電影《金剛川》中部署於江邊的兩門高射炮是蘇制M1939式37毫米高射炮,定型量產於1939年,是一種單管半自動高射炮,全重2100千克,最大射程8500米,最大射高6700米,有效射高3000米。
  • 解讀《金剛川》:張譯用的什麼高射炮?為何採取單炮防空戰術?
    昨天觀看了新上映的電影《金剛川》,片中以張譯、吳京為代表飾演我志願軍高射炮兵的英勇犧牲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兩個高射炮陣地為了安全掩護橋梁之安全,全軍覆沒,無一生還,壯哉!為了讓觀眾能夠更加清晰的理解這部電影,今天就來介紹下電影中張譯和吳京操作的高射炮到底是哪一種型號,以及相應的防空戰術。
  • 《金剛川》首發「獨白」版預告,張譯高射炮打敵機
    影片領銜主演張譯、吳京、李九霄、魏晨,特別出演鄧超悉數亮相,在與敵人實力懸殊的情況下,依然奮勇迎戰,跨越七十年歲月傳遞不滅的精神共鳴。面對敵機狂轟亂炸,張譯飾演的我軍炮兵指揮員沉著冷靜,高喊「開火」,發炮擊傷敵機。與此同時,《金剛川》同步釋出的人物關係海報,更描繪出戰友間生死相託的深厚情誼。
  • 《金剛川》武器高射炮 金剛川電影是真實的嗎
    《金剛川》武器高射炮落後的裝備並不能打到解放軍堅強的意志,我們之所以能贏的最後的勝利,是因為解放軍都有這隨時犧牲自己,奉獻自己的精神。影視中,張譯和吳京管理著高射炮用來對付美軍戰機。
  • 志願軍打擊敵機的「英雄兵器」,蘇制37毫米高射炮
    近日,一部反映抗美援朝戰爭題材的影片《金剛川》上映,片中美軍飛機和我志願軍高炮部隊圍繞一座浮橋,展開了炸橋與守橋,鬥智鬥勇的血與火的較量,戰鬥打的異常悲壯,最終志願軍取得了擊落兩架美軍F4U「海盜」戰鬥機的戰果,而我軍使用的就是蘇制M1939式37毫米高射炮
  • 電影《金剛川》張譯原型人物是咱忻州人!
    相信每一個看過了《金剛川》電影的朋友,都對張譯在片中那聲「來吧」記憶頗深,這聲吼,喊出了志願軍戰士無懼強敵的氣勢,也喊出了志願軍戰士一往無前的決心。電影中志願軍英雄們都死了,唯一活下來的張譯也少了一隻胳膊一條腿。
  • 《金剛川》打向張譯的手電,發出了什麼信號?讓他點亮了火堆?
    畢竟是用三段故事來描寫同一個事件,即便是沒有看過影評的觀眾,在第二段故事的中段,也能明白這部電影的拍攝手法。全篇的焦點,就是志願軍戰士千方百計保住金剛川上的一座臨時木橋。此時在金城前線,我軍與敵軍的決戰正在展開,後續部隊需要通過這座橋,才能抵達戰場。
  • 吳京張譯扮演高炮師徒,《金剛川》再唱抗美援朝英雄讚歌
    他們也許是老鄉,但戰場上他們沒有打招呼的機會,他們能聽到鄉音就已經很滿足了。兩大百億票房影星張譯、吳京主演。 張譯在《八佰》中扮演膽小懦弱的反面角色老算盤,《金剛川》徹底暴露他的猛男屬性。誰是最可愛的人,就是我們的志願軍戰士。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這一支志願軍隊伍將以血肉之軀修補戰火中的木橋。管虎等三位導演的作品告訴我們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金剛川上的這座橋是這隊志願軍走向勝利的唯一通道。
  • "逢戲必瘸"的張譯在《金剛川》中"瘸出了天際",卻值得被吹爆
    張譯出演《金剛川》,本身就自帶兩大話題,成為公眾們關注的熱點:其一,在這個被張譯"刷屏"的2020,他還能帶來怎樣的驚喜?其二,"逢戲必瘸"的他,在《金剛川》這樣的戰爭題材作品中,會不會再瘸?
  • 影片《金剛川》中,炸橋的飛機和掩護浮橋的高射炮,到底誰更強?
    雖然F4U「海盜」是作為艦載戰鬥機設計的,但卻被認為向前下方降落時視角差,以及倒海鷗式機翼的曲折大迎角容易導致氣流分離,從而引起失速,所以不適合作為艦載機使用,一開始都是部署在岸基基地。 但是很快F4U「海盜」就在戰場上顯示出了優異的性能,曾經在79天的空戰中擊落日軍154架飛機,名聲鵲起。
  • 《金剛川》張譯為何點火暴露自己?關鍵在這裡
    《金剛川》應該能保持熱映勢頭,並且一定會延期下線,取得不錯的票房成績。名義上張譯是吳京的上級,但事實上吳京是張譯的師傅,也是長久以來的上級指揮員,並且在這支部隊中,吳京明顯更有領導力。影片中的其他部分,相信觀眾都能看得明白。,不過有一點細節處理,很多人都不曾留意,而正是這一點,讓《金剛川》這部影片的邏輯變得合理自洽。
  • 《金剛川》吳京和張譯戴鋼盔,是對還是錯?
    在這裡,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訴大家,張譯、吳京等飾演的志願軍高射炮兵戰士,在當年是配發並在作戰中佩戴鋼盔的。操作高射炮必須掌握基本的三角函數等數學知識,為此當年動員了一大批青年學生和進修過的青年工人加入高射炮兵的組建, 據統計東北、華北、華東高射炮兵部隊就在1950年接收了5293名知識青年,而這些戰士基本上都入朝參戰了。
  • 張譯對決美軍夜間戰機
    電影由張譯、吳京、李九霄、魏晨領銜主演,鄧超特別出演,將於10月25日上映。預告片中最高潮的一幕是演員張譯飾演的志願軍戰士操作單管37毫米高炮,與來襲的美軍「海盜」戰鬥機對決的鏡頭!預告片中,美國海軍在夜間出動了「海盜」夜間戰鬥機,對守衛金剛川工程橋的志願軍陣地進行空襲,彈雨甚至將志願軍戰士的軀體打碎,而張譯飾演的戰士則操作一門單管37毫米高射炮,發出了不屈的怒吼。這段鏡頭非常感染人,讓人們感受到我志願軍戰士在技術裝備落後的情況下表現出的革命大無畏精神!
  • 張譯演技這麼好,哪個導演能不愛呢
    張譯和吳京在片中扮演的是炮手,如何放高射炮對他們而言是個挑戰,張譯說他們花了很長時間和高射炮「摸爬滾打」,劇組請專家給他們講解,了解37毫米的炮彈有多重,以及炮臺的後座力,彈殼彈口,腳踏,射擊口、瞄準器等,不能忽略每一個細節。一門大炮需要7個人一起合作,大家一起訓練,最終達到一聲令下直接到位的程度,所有人都融入在自己的角色中。
  • 張譯演戲有多拼?嘶吼太猛缺氧暈倒,連屍體都是親身出演
    轟炸機對高射炮,來吧!張譯拍《金剛川》的這段嘶吼戲,反覆換不同的方法來演,太過投入以至於當場缺氧,大腦發暈,但剛喘勻了氣,就立刻又來了一條。吳京都佩服他的敬業,管他叫「張再來」。你看張譯演技好,離不開他的努力與付出。
  • 張譯專訪,透露拍攝《金剛川》四個不為人知的秘密
    張譯、吳京主演電影《金剛川》上映一周,截止到10月30日中午,票房已超過5.37億。電影用全新的視角和技術,帶領觀眾重回70年前的抗美援朝戰爭,體驗身臨其境的震撼觀感,其中高射炮和美軍戰鬥機的幾輪殊死搏鬥激動人心.
  • 張譯,你演戲不累嗎?
    ,你演戲不累嗎? 不是流量,不是偶像,但張譯的電影就是一次次票房登頂,作品說話是張譯的標誌。從《紅海行動》到《金剛川》,張譯主演的電影不斷掀起觀影熱潮,作品火爆的同時,他依舊保持著一貫的低調,在演戲之外,很少在綜藝和娛樂八卦中看到他的名字,他就是演員,無論演商業片還是文藝片,他的每一部電影都用心去演,這或許就是演員最理想的樣子。
  • 高射炮部隊布防戰時首都重慶,演繹驚魂與悲歌
    1943年以後,中美空軍奪回了制空權,日本空軍無力空襲重慶,高射炮、照測部隊相繼他調,其所築陣地亦逐步廢棄。關於重慶防空司令部高射炮陣地的兵力配備,《重慶防空志》一書的統計是:7.5口徑高射炮18門,3.7口徑高射炮4門,2.5口徑高射炮9門,共計31門,兵力1748人。照測部隊擁有照空燈器材16具,兵力681人。
  • 高射炮比軍用飛機早誕生40年,沒有軍機的時代,高射炮打什麼呢?
    高射炮比軍用飛機早誕生40年,沒有軍機的時代,高射炮打什麼呢?先有高射炮後有軍用飛機,沒有軍機的時代,高射炮打什麼呢?高射炮往事:比飛機誕生早,一直用來打熱氣球!飛機是20世紀初最重大的發明之一,由美國人萊特兄弟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