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菲小豬
電影《金剛川》上映當天票房破億,可見觀眾對於這部電影是充滿期待的,電影講述的是一個戰鬥故事,但卻不是大兵團作戰的戰役,而是聚焦在了後續部隊過橋增援的故事——作為戰場的輔助,通過一座橋的保衛戰,還原戰爭殘酷,升華和平主題。電影最有意思的部分,應該就是採用了多線敘事的手法,從大部隊的士兵、敵軍飛行員、我方高炮班和我軍保衛的大橋四個角度,呈現多視角下的同一場戰鬥。讓我們看清一場戰爭的全貌。
作為一場保衛戰,最亮眼也就是最精彩的戲份,那一定是攻守之戰。因為敵方都是空襲、炮擊,因此全片中幾乎沒有步兵什麼事,所有的戰鬥戲都在高炮班排長,由張譯飾演的張飛與敵軍飛行員史密斯之間展開。這是一場驚心動魄的對峙與撕咬,既有國恨家仇,也有私人恩怨。也正是通過這部電影,這場戰鬥,這個角色,這個最可愛的人,讓我們對張譯的表演再次刮目相看,讓我們感受到了一個好演員最本真也最應該有的樣子!
這部電影中最虐心的,應該就是班長「關磊」和張譯飾演的「張飛」之間的兄弟情了。劇情中關磊是張飛的師傅,正是關磊教會了張飛打高射炮,因此雖然關磊因為抽菸不顧煙火管制被罰降級為班長,張飛升任排長,但是張飛卻還是對關磊畢恭畢敬。表面上,他們互相不服氣,關磊取笑張飛性格不符合他猛將「張飛」的名字,為了省炮彈連炮都不敢開,貽誤戰機,甚至親自操縱高射炮打下了一架敵機,給張飛上了一課。而張譯飾演的張飛對關磊的自我中心,冒失武斷,欠缺大局觀也小有微詞。但他不服不滿,卻又不敢表現出來,那股子慫勁兒,完全被張譯給演活了。
而且最關鍵的是,張飛和關磊表面上是花式互懟,但都牽念著對方。關磊之所以讓張飛到後面的炮位,其實不是貪功,因為他知道自己有戰功也沒用,犯錯已經是汙點,被罰降職哪還有前途,大咧咧的性格正是他的短板,他讓張飛到隱蔽炮位,其實只是想保護自己的好徒弟。而張飛何嘗不是時刻牽掛著關磊呢?張飛率先發現了情況不對,用吹哨的方式通知關磊警戒,因為他知道關磊雖然開炮很準很厲害,但是大局觀不行未必能發現危險。
而當關磊的陣地被攻擊成為靶子,張飛也是第一個飛奔過去的,他衝過去不斷的吹哨,就是希望得到戰友的回應,但一切都晚了!!!那一段戲,雖然沒有對白,只有金屬哨子發出的低沉金屬音,卻滿是人情味,滿是壯烈感——那是戰友之間的深情厚意,那是偉大的革命友誼,那是朝夕相處的羈絆,那是守望相助的執念。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當為了給戰友報仇,為了保護守衛的大橋,為了吸引敵機的火力,張譯把高炮周圍的火焰點起,他不僅為戰友報了仇,打下了給轟炸機護航的戰鬥機,也得到了對手最高的敬意。看著張飛大無畏的犧牲精神,其實就是從側面告訴觀眾,告訴敵人,為什麼金剛川上會有一座炸不掉的橋梁。因為有無數的張飛,為了取得勝利而凝聚成了一座座豐碑!
可以說,正因為張譯的演繹精準到位,對這個英雄有著自己的理解和詮釋,才讓張飛這個角色充滿了悲情色彩與人格魅力。很明顯,張譯對劇本的解讀是非常深刻的,知道什麼時候需要情緒的爆發,而斷手斷腿依舊堅持在炮位,自己從裝彈調整瞄準開炮一肩挑,也表明了張飛從那個開炮都捨不得的慫兵變成了一夫當關的良將,在短時間內完成人物內心的成長,這就是張譯的演技功底使然,才能把角色釋放的這樣到位。
他射向敵機的每一發炮彈,都好像一下下的擊中了觀眾內心中最柔軟的部分,最終當他犧牲的時候,豬姐看得淚如雨下,張譯把觀眾完全代入到了角色當中,紮實的表演自然不做作,真實接地氣,質樸有層次,內斂有感情,隨著感情慢慢的推進,隨著一發發炮彈,最終爆發徹底擊穿觀眾的內心,也讓觀眾思想感情的潮水放縱奔流——張飛,是最可愛的人;張譯,是最可愛的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