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木瓜入口順滑不膩有芒果味,番石榴清甜可口吃過還想吃……廣州市番木瓜、番石榴現場展示活動,一連兩日在廣州市果樹科學研究所萬頃沙基地舉行。活動向廣州市南沙區、番禺區農業推广部門與水果種植專業戶推介了『紅鈴』、『廣蜜』、『紅日2號』、『紅日3號』、『紫莖中果』等優良非轉基因番木瓜和『翡翠』番石榴品種及其配套技術的生產應用效果。
番木瓜和番石榴均是嶺南為數不多的速生高效水果
據介紹,番木瓜屬番木瓜科番木瓜屬熱帶大型草本果樹,番石榴屬桃金孃科番石榴屬喬木果樹,二者均原產自熱帶美洲,在我國種植歷史均已超過350年,是嶺南地區為數不多的速生高效和產值較高的短平快水果作物,種植當年可開始收穫,在廣州種植年畝產可達5000千克/畝以上,年產值可達10000元/畝以上,目前主要分布在廣東、海南、廣西、福建、雲南等地種植。
科研人員告訴記者,由於番木瓜環斑型花葉病毒病的存在,非轉基因番木瓜品種的推廣應用一度舉步維艱,種植面積和產量一直難以擴大和提高,市面非轉基因優質果品至今仍以進口果品為主。相反,番石榴種植難度相對較低,高產穩產,尤其是『珍珠』和『翡翠』兩個品種,在引進和篩選出後短時間內便成為了國內番石榴主栽品種,僅珠三角地區就種植超過5萬畝,但如今卻受果品品質參差不齊的影響而效益逐漸下滑。
採取防治措施番木瓜無須轉基因
廣州市果樹科學研究所科研人員針對番木瓜和番石榴產業現存的問題,近年選育出了『紅日2號』、『紅日3號』、『紫莖中果』等番木瓜和『翡翠』番石榴優良新品種(系),並以水肥一體化技術為核心研發出品種(系)配套栽培技術。在番木瓜方面,科研人員綜合應用新品種種苗無性繁殖、水肥配方施肥、番木瓜環斑型花葉病毒病綜合防治措施等技術,在新品種(系)的生產試驗中取得了早結、豐產、優質、番木瓜環斑型花葉病毒病發病少等栽培效果。
以『紅日2號』果用型番木瓜為例,通過配套技術的使用,果樹所在南沙區實現了畝產超過3000千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穩定在13%以上、採收中期番木瓜環斑型花葉病毒病發病率10%以下的種植效果。在『翡翠』番石榴方面科研人員則側重於從產期調節和配方施肥方面入手,通過減少7、8月正造果的產出,使果品的出產達到了真正意義上的周年供應,同時在均衡的水肥供應下果品品質整體顯著提高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周年維持在11%以上,真正解決了不同時期出產的果品質量參差問題。
「我們舉辦展示活動,是希望把新品種、新技術推介給種植戶,幫助他們打開高端水果市場。這些番木瓜新品種都很有特點,比如『紫莖中果』,很多番木瓜到了天氣轉冷的時候,味道會發苦,這品種天冷都不會變苦。」廣州市果樹科學研究所農藝師張穎聰對記者說。據介紹,由於解決番木瓜環斑型花葉病毒病問題效果較好,新推介的番木瓜品種種植質量並不比轉基因番木瓜差。廣州市果樹科學研究所高級農藝師羅金棠則告訴記者,這次推介的「翡翠」番石榴,產量比普通品種多兩成,價格也可以賣得更高。
已成功打開北銷中、高端市場
據了解,目前相關新品種和配套技術推廣應用範圍正不斷擴大,廣東、海南、雲南等地均有相關優質果品出產。同時,果科所科研基地出產果品已成功打開北銷中、高端市場,深受京、滬消費者歡迎,為相關品種和技術的進一步推廣應用提供了運營模式參考。
農業專家表示,本次現場展示活動系統介紹和展示了市果樹所近年在番木瓜、番石榴品種創新和技術研發上的成果,相關品種(系)和配套技術的應用有助於滿足廣大消費者對安全、優質果品的消費需求,為廣州周邊開展相關優質果品的種植生產和休閒觀光農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有利於廣州水果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鄉村振興事業的穩步推進,「通過合理栽培可以做到一年都有水果採摘,很適合觀光農業。」有關專家對記者說。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葉卡斯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葉卡斯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