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壹號食品董事長陳生:「肉聯幫」很可能是退休前最後一次創業
12月31日,美團龍珠資本官宣注資壹號食品旗下「肉聯幫」,成為生鮮行業在2019年的最後一枚深水炸彈。
這個誕生不久的社區生鮮品牌為何得到美團的青睞?其商業模式又與其他生鮮品牌有何不同?1月2日,作為「肉聯幫」的創始人、人稱「北大豬肉佬」的陳生,加上他的師弟「北大屠夫」陸步軒,一同現身廣州,首次對外分享了其對生鮮行業的「野心」。
今年至少千家門店
據陳生憶述,公司從2013年開始探索社區生鮮零售業務。「當時我想,如果有一天超市被網際網路顛覆了,會變成怎樣。80後90後未來的『買菜』場景不可能像過去那樣、去髒髒溼溼的農貿市場,所以我們最初可以說是本著『備胎』的想法去做生鮮零售的。」
然而,隔行如隔山,儘管擁有多年酒水零售經驗,但在社區生鮮零售這個新物種面前,陳生沒少交學費。他坦言,這幾年自己付出的代價不小,「虧得很慘」,「中間非常多坑」,只有不斷地嘗試、適應。
直到前年,壹號生鮮才開始自己開店,然後戰略性地收購了廣州樂家生鮮、廈門廣物等零售品牌,並在去年正式改名為「肉聯幫」。如今,肉聯幫在全國已經有接近500家門店,每個月銷售額上億元。
「現在美團也進來了,我們的短期目標是今年(2020年)保底做到1000家以上,長一點的目標是2000家,到時候整個肉聯幫的年營收規模可以達到50億。」陳生透露,目前肉聯幫三成是直營門店,其餘七成採取的是加盟的模式,對於今年千家門店目標,他表示「未來不排除任何方式的合作。」
對於目前肉聯幫的盈利問題,陸步軒認為,生鮮零售需要一定規模效應,才能比較容易盈利,「目前行業正處於跑馬圈地階段,未來必將進入大魚吃小魚的洗牌階段,有實力的參與者才能留下。」
記者注意到,京東有參與投資的錢大媽目前大約有1700家門店,近兩年迅速崛起的肉聯幫已經成為社區生鮮零售行業中的一匹黑馬,若今年肉聯幫順利完成千家門店的最低目標,雙方未來少不了一番龍爭虎鬥。
牽手兩大巨頭
另據陳生透露,作為「肉聯幫」品牌的母公司廣東壹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在12月也正式與國內另一家商業企業巨頭蘇寧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接下來,「肉聯幫」將以店中店的形式進駐蘇寧小店。目前,已經在上海十多家蘇寧小店中開展試點。
「我們進去後就把日銷售從7000多一下子提升到接近2萬元。」但新的問題接踵而至,陳生調出了一家上海蘇寧店中店的數據向記者展示。他們的團隊發現,肉聯幫的銷售拉動效應明顯,但如果要保持整個月穩定的高收入卻十分困難。
「有一些可能是節假日,我們動銷當天銷售可以做到接近2萬甚至更高,但接下來的幾天又跌回去,再動銷又上來,隨後幾天又回去了。」在陳生看來,目前生鮮行業要做到有盈利確實有一定困難,但各家巨頭爭相布局,證明這個是大勢所趨,「布局未來一定要現在就開始」。
其中原因主要有三點:首先高頻次、低客單價是未來主要的消費場景;其次在日常生鮮購物環節,真正能夠聚集消費者的還是肉、禽、蛋這幾種高頻剛需日常三餐食材;最後是,目前各大進入生鮮領域的巨頭或者創業者們更多的關注點還是放在後端配送消費體驗,但未來當大家都能達成一樣的服務條件時,能夠決定消費者購買意願的最終還將是產品品質。
故此,肉聯幫採取的是「肉產品優質高價+其它產品優價」的組合模式,依託母公司壹號食品在肉、禽、蛋產品等全產業鏈,全力打造的社區生鮮品牌。
「現在還是以線下店作為基本支撐,未來我們要往線上發展,就要依靠美團、蘇寧等合作方的資源,這個我們合作的一個基本思路。」陳生表示,肉聯幫很可能是自己退休前最後一次創業,「32歲我就成為億萬富翁,錢對於我來說沒有太多刺激,反而對這個事業是非常有感覺的,希望可以能給這個行業帶來一些,不說什麼顛覆,但至少是改變吧。」
(責任編輯:DF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