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宏回應早餐不能喝粥?其實,他的本意應該理解為不喝稀飯才對

2020-12-25 騰訊網

前段時間,張文宏教授在上海的一個疫情防控會上的講座上說:「疫情期間一定要重視孩子的飲食,一定要吃好,早上不許喝粥,而是要多吃牛奶,雞蛋」。

此話一出,在網上便掀起了軒然大波,引發了激烈討論。討論的人中,有的人贊成,也有的人反對,覺得祖祖輩輩喝了一輩子粥了,怎麼現在卻不讓喝了?

張文宏教授對此又進行了詳細的解釋,他說病情由輕轉重最重要的就是要確保病人獲取足夠的營養和蛋白質。如果此時只給病人喝粥吃鹹菜,那麼病情只會加重是不能及時痊癒的。

比如喜歡喝魚湯的人,不能只喝湯,還要將魚渣一併吃掉,因為這些都是蛋白質。

這樣看來,張教授所說的粥,其實應該是我們所說的白粥或者就是稀飯。他的本意應該理解為不喝稀飯才對!

要知道粥和稀飯兩者是有著區別的。一般我們大多數人可能認為粥就是稀飯,其實兩者大不同。我們來看看這兩者有什麼區別?

粥和稀飯的區別

粥是由小米,玉米,稻米和各種豆類熬煮而成的黏稠的食物。而稀飯就是直接由大米煮爛而成的。

煮稀飯時可以按自己的喜好添加各種輔料和食材。聽到這大家肯定越聽越糊塗了,這兩者不是差不多嗎,哪有什麼區別?其實概括起來講,就是粥是米多水少煮出來的,而稀飯則是水多米少煮出來的。

在南方大多數人喜喝稀飯,而北方人則愛喝粥。粥的做法相較於稀飯來說,比較難,火候材料都有講究,而稀飯煮製很簡單,也不需要太多材料,所以稀飯比較清淡。

稀飯(白粥)

我們先來看看一碗稀飯的營養組成:

梗米稀飯含水88.6 克,能量46 千卡,碳水化合物9.8 克,蛋白質1.1 克;小米稀飯含水89.3 克克,能量46 千卡,碳水化合物7.8 克,蛋白質1.2 克。

從中可以看出,稀飯裡近90%都是水,剩下的就是碳水化合物,所以它的優勢就體現在好消化,所以早上喝點稀飯可以快速補充水分和能量,清理腸胃,也是不錯的。

除此之外,稀飯可以促進新陳代謝,有益口腔炎症的恢復,還可以預防便秘。

但是有好就有壞,事物往往都是相對的,它的營養結構太單一,稀飯裡所含的維生素,膳食纖維,蛋白質都非常低,所以談不上多有營養,也只能作為一種普通的主食調劑一下飲食結構。

粥裡可以添加各種營養食材,吃了後可以增強養胃和護脾功能,還能促消化,同時增強食慾補充體力。

但喝粥好處雖多,但也有禁忌,比如不能天天都喝粥,因為喝粥過多容易導致其他營養無法攝入,從而造成營養不均衡。再是喝粥要細嚼慢咽,不如不利於消化。如果想靠喝粥調理身體,建議每周喝4次即可。

為什麼說不要給孩子早上喝白粥(稀飯)呢?

因為我們知道早餐作為一天的第一餐,非常重要。早上一定要吃好,可不能只要求吃飽。特別是對於正在生長發育的孩子,一定要保證他們攝入充足的蛋白質和鈣。

即使對於嬰幼兒也不能只給孩子用白粥當作主食,這樣有可能會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影響乳牙萌出,不能很好的鍛鍊咀嚼能力,還會造成寶寶的能量不足。

一頓營養豐富的早餐應該能量供給佔全天總能量的30% 左右,至少要有以下三類食物:魚肉蛋奶類,穀物和薯類食物以及新鮮的蔬菜和水果。

你可以想像一下,早餐至少要吃這三種食物,孩子胃口本來就小,讓他喝下一大碗白稀飯,然後再讓他去吃別的食物,他可能吃不了兩口就飽了,那麼早餐的營養需求就達不到。

所以早上儘量不要給孩子喝稀飯,不如將稀飯替換成牛奶,雞蛋這類營養豐富,含蛋白質和鈣多的食物,這些食物可比稀飯營養高多了,而且還不佔肚子,這樣孩子還可以吃下一份新鮮水果。

不只是孩子早餐應該這樣吃,成人也不要只拿稀飯就鹹菜來對付,抗擊病毒靠的就是我們自身的免疫力,所以一定要保證給身體提供充足的營養,才能提高免疫力。

給大家安利一款營養早餐粥--雜糧枸杞粥

準備食材:枸杞(適量)、黑豆、薏米、糙米、糯米、紫米,雜糧等量分好,再浸泡兩小時,泡好後淘洗乾淨,先將雜糧放入高壓鍋中,熬煮40分鐘,待粥熬到黏稠後,再放入枸杞,最後加少量糖即可。

這款五穀雜糧粥,口感甜潤、軟糯,營養豐富,含有較多的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等。

總之,希望大家能區分開粥和稀飯,同時正確的理解張教授原話中的本意。若您看完這篇文章還有什麼問題,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哦。

相關焦點

  • 張文宏:早餐不能喝粥!原來真的有科學道理!營養早餐應該這樣吃
    可是過猶不及,長時間的相處也不都是好事,不少家長在朋友圈大呼難受。隨著疫情的逐漸好轉,不少地方推進開始復工復產,大人可以去上班,孩子可以去上學,不用再「相看兩厭」,所有人都興高採烈。但是家長們應該注意,學校恢復上學,並不意味著病情已經徹底的結束,尤其是作為抵抗力比較弱的孩子,外出意味著更加容易生病。
  • 喝粥喝出的家仇國恨:稀飯鹹菜的愛國論
    逐字逐句逐段的對張文宏醫生的良言分析,找不出絲毫「寵洋」崇洋之感,而是關於牛奶雞蛋三明治也包括牛排,都是高熱量的食物,也就是飽含蛋白質,可以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只是棄粥喝奶,讓一些人受不了了,這粥,不是那李白盛粥將欲行,李白都得喝一碗粥,幾千年的傳承,張文宏主任竟敢棄之不用,抬出牛奶雞蛋三明治,這些都屬于洋人的早點,真是包藏禍心啊。
  • 「小孩不宜喝粥」,與愛不愛國無關
    平心而論,在舉國乃至全球戰疫特殊時期,在境外輸入壓力驟增、本土病例復發的緊要關頭,作為全國標誌性的抗疫先鋒官,張文宏顯然沒精力管你早飯吃啥的。「不喝粥」論調,只是對孩子複課期早餐營養搭配科學性的強調。如說真有「食療」或「養生」,作為相關領域的頂級專家,張醫生的說法顯然比某些保健養生大師的說法靠譜。
  • 早餐到底應該喝不喝白粥
    其實在這個觀點之前,張文宏在談到疫期海外學生歸國時也提到過,在飛機上應該多吃牛肉乾,而不是方便麵和餅乾等其他的零食。兩次表達的其實是一個意思。就是從專業角度講,只充足的蛋白攝入才有助於提高機體免疫力。我們先從利於機體健康的角度看看,身體需要什麼樣的早餐,白粥可否滿足?一般來講,早餐應該攝入一天總能量的大約30%,這裡面,應該包括充足的碳水化合物,包含有8種必需胺基酸的蛋白質,裡面還應該包括一定的維生素、膳食纖維和脂肪含量。
  • 早餐不能喝粥?張文宏的原話不是這個意思,請媒體不要斷章取義
    在疫情期間我們也能時常看到張文宏醫生給我們的疫情方面的一些建議。有些媒體為了流量斷章取義日前,張文宏現身電視節目,就之前的「孩子早餐不能喝粥」的爭議做了相關的解釋。稱這段話是有一個背景前提,這個建議是當時張文宏醫生給國外同胞的建議。有些人斷章取義,曲解問題。
  • 早餐不許喝粥,要喝牛奶?一頓健康的早餐,到底應該怎麼吃?
    上海華山醫院的張文宏醫生提出一個觀點:早餐不要喝粥,要喝牛奶,但是很多人對這個觀點抱著懷疑的態度,那今天就來講一講早上喝粥和喝牛奶的區別。很多人喜歡早上喝粥,這個粥就是單純的白粥,除了米飯和鹽,基本上沒有任何的添加,很多人都認為這樣喝粥可以促進消化,防止身體內腸胃出現疾病。
  • 早上不許喝粥,張文宏言論引爭議,央視網評不喝粥就是愛國
    前幾天上海復旦大學附屬醫院,網紅醫師張文宏:抗體要產生,靠什麼?全部是蛋白質,「中國的小孩早上要吃雞蛋牛奶和三明治,不要吃粥」。結果遭到,一些網友謾罵崇洋媚外。就在昨天,張文宏醫生回應喝粥爭議,說,「我知道很多網友批評我,但粥還是不能喝」。粥到底能不能喝?
  • ...稱早餐不許吃粥?「喝粥派」重慶孃孃卻拒絕牛奶!聽專家怎麼說……
    這段話在網絡上引起了巨大反響,很多人覺得,中國人常吃的稀飯鹹菜被否定,那怎麼吃才營養呢?張宏文關於早餐最好不要吃粥的建議出現在4月15日,到現在已經一個星期了,而這一周,家住渝北區金科十年小區的牛苒苒和媽媽的爭論從未平息過。牛苒苒的爸媽是堅定的「喝粥派」,從牛苒苒小時候有記憶開始,家裡的早餐大多數就是一碗粥加上一些鹹菜、鴨蛋或饅頭,「吃了幾十年,必須要喝稀飯,有時候是青菜稀飯。」
  • 早餐經常這樣「喝粥」,對身體有啥影響?喝法不對,身體越來越差
    張文宏這樣的言論一出,讓許多國人為之不解,更有許多鍵盤俠對張文宏進行了謾罵,認為張文宏崇洋媚外。雖然這件事情引起了許多國人的不滿,但張文宏醫生還是堅持自己的主見,認為早餐只喝粥是不行的。那麼張文宏醫生為什麼頂著這麼大的壓力還要如此堅持呢?
  • 張文宏:孩子早餐只能喝牛奶、吃雞蛋,不能吃粥!原因我來告訴你
    最近,網上關於張文宏醫生建議「孩子早餐只能喝牛奶、吃雞蛋,不能吃粥」的言論,被廣大網友熱議。今天,我就來告訴大家為什麼!張文宏何許人也?下面,簡單的介紹下:張文宏,在疫情期間,因自己的一些獨特觀點,被廣大網友所熟知。他是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員,這些標籤,足以證明了他的權威性。
  • 經常這樣喝粥,你離醫院不遠了!喝粥不對,身體只會越來越不好
    而有一些冷知識的科普,往往還需要大眾長時間的消化和理解,有的人甚至不理解一些新的醫學觀點,從而引發一些意想不到的事。例如前幾天被罵上熱搜的張文宏醫生事件。新冠疫情期間,長期從事感染病與肝病專業的臨床研究的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內科學系主任在有關防控新冠疫情的知識講座中,提出早晨不要讓孩子喝粥,被不明事理的人歸為崇洋媚外的行列。
  • 張文宏醫生:孩子早餐不要喝粥,多吃牛排和雞蛋!網友:崇洋媚外
    一日之計在於晨,早上是一天的開始,早餐對於人是非常重要,但是當今很多年輕父母都疏忽了早餐對孩子的重要性。對此,張文宏醫生曾發出這樣的建議:孩子早餐最好不要喝粥。但其實早餐確實不適合孩子吃:粥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基本沒有什麼營養價值,孩子的早餐需要補充足夠的能量,包括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等,單純喝粥是完全不夠的。
  • 「網絡暴力」真厲害,張文宏發聲解釋,「粥」問題
    「網紅醫生」張文宏,在近幾個月因為「黑眼圈、犀利的言辭、硬核實話」被人們所熟知,網友都稱他為「網紅醫生」,其實他是有「主業」的——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傳染科科主任。張文宏回應「不能喝粥」面對這樣的全網討論,在專業上如此「牛掰」的張醫生,終於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對此事進行了回應:他說他知道很多網友批評他
  • 稀飯和粥有什麼區別 喝粥有什麼好處?
    我們平時在用電飯煲的時候,會發現上面有煮粥和煮稀飯兩個功能鍵,這讓有些人產生了疑問,粥和稀飯難道不一樣嗎?雖然稀飯和粥看上去一樣,其實它們是兩種不同的食物,那麼,稀飯和粥的區別在哪裡?  稀飯和粥有什麼區別  稀飯可不等於粥,但不少人都覺得它們是同樣的東西。
  • 張文宏說:早餐不要喝粥,多吃這兩種營養更豐富身體更強壯
    一周七天花樣早餐,天天不重樣,簡單美味高營養,符合張文宏建議最近張文宏火了,一句「早上孩子不要喝粥」的建議,上了熱搜。很多人喜歡喝粥,說喝粥養胃,生病喝白粥、嬰兒輔食小米粥、女生五紅粥、男生黑芝麻花生粥,甚至現在各種養生的功能的粥店,遍地都是。喝粥到底好不好呢?
  • 早餐不喝粥?孕婦怎麼吃
    導語復旦大學的張文宏主任又出金句:早上不許喝粥!這可讓廣大網友心頭一震,每天的早餐粥怎麼就不能喝了?其實啊,張文宏主任的核心觀點是:目前處於疫情區時期,男女老少都要增強營養來提高抵抗力,尤其是小孩子這種特殊群體更加需要營養。而早餐中的粥大部分都是水,營養密度低,小孩子一碗粥下去飽腹感很強,卻不夠營養。早餐應該吃一些高蛋白、補鈣長身體的東西,比如雞蛋、牛奶。
  • 張文宏說:喝粥一點營養都沒有?聽聽中醫怎麼說!
    最近張文宏醫生的一篇講話引起了大家的關注,講話圍繞的核心是疫情期間早餐該怎麼吃。它將白粥單獨擇出來,大力抨擊,呼籲大家少喝或者不喝白粥。一時之間,早餐桌上的一碗白粥似乎成了「垃圾食品」的代名詞。對於從小就吃慣了清粥小菜這樣的中式早飯,喝牛奶、吃三明治就是「渾身不得勁」的老百姓來說,早餐到底該怎麼吃成了一道無解的難題。
  • 喝粥?喝牛奶?這才是健康早餐正確的打開方式
    廊坊市疾控中心 早餐作為一天中非常重要的一頓飯 其作用絕不僅是「填飽肚子」 早餐要喝粥?還是喝牛奶?
  • 張文宏說不許喝粥被罵慘了,網友:你敢吃,就是崇洋媚外
    張博洋說:我頭一天晚上吃了紅燒肉,松花蛋和雙皮奶,原來我都不知道,這是一頓西餐。接著吐槽,網友一邊用著美國發明的手機作業系統,澳洲發明的wifi技術,西方教授開發的網際網路罵張文宏教授,崇洋媚外。他們不該是鍵盤俠,應該去當算盤俠。
  • 北方人的稀飯和南方人的粥,廣東人對粥的堅持,是其他人比不了的
    說起喝粥,廣東人可以說是絕對有話語權了。一開始的廣東孩子,總以為廣東的粥和北方的稀飯,其實就是一個東西。直到我的小夥伴去了北方讀書,一回來就跟我吐「苦水」。來到北方的城市,發現滿街的飯店,是沒有賣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