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粥喝出的家仇國恨:稀飯鹹菜的愛國論

2020-12-27 天涯隨風雜談

記得在前一段時間寫的文裡說過,愛國小將們罵完管軼罵方方,下一個會是誰?當時詩人餘秀華為作家方方鳴不平,雖然遭致了一些小粉紅的圍攻,但也沒能引起多大的風浪,或許對這些愛國小將們而言,詩人餘秀華非他們之目標。而有一位經常關注本人文字的網友發私信告訴我,他們的下一個目標將是張文宏醫生,還有一個「噓」的表情。

疫情開始,當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黨支部書記、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員張文宏,對於值班輪流制度,那一句讓黨員先上,我們不能欺負老實人;成為億萬之眾關注對象。在這之後,他頻頻聚焦於鏡頭之前,以他的專業素養並結合抗疫經驗,做出獨道的科學觀點剖析、論道,頻出的金句,完全脫胎於熟悉的政教形式,清新脫俗,極易受眾。一時被人稱為「網紅主任」。

隨著他的名聲在媒體中雀起,不少網友都在議論,他的大膽、率真的講話方式,會多少得罪某些層面的人,說不定哪天,他會成為一些人的眼中釘肉中刺,成為批判的對象。

這種顧慮不是沒有,畢竟當前網絡的生態已經說明了這一點,說真話是相當艱難的。諸如當時的管軼、為抗疫出錢出力的韓紅、寫下封城日記的作家方方,都遭遇了愛國小將們的道德審判。

這種審判的可怖之處在於,除了骯髒齷齪之語,從人格上毀滅你、從事業上抹黑你、從收入上玷汙你、從立場上掀翻你,即便身正不怕影歪,各種抹黑、誹謗、威脅、恐嚇輪翻而至,目的只有一個,擊潰你,讓你閉嘴。

於是對於網友的提醒,聯繫到張文宏主任大膽的言辭,感覺只是時間問題,只是一句話的問題,隨時都會遭到愛國蛆們的輿論審判。

前段時間網上就流傳著關於張宏文主任的一些負面消息,關於他的婚姻、關於他的收入、關於他的房產,雖然事實證明這些都是子虛烏有之事,但謠言繼續漂流、抹黑繼續升級、誹謗繼續構陷,這些都是粉紅們的慣伎。

張文宏醫生針對如何更有效的提高孩子的免疫力,給電視機前的家長們上了很好的一課,他的原話是:「這段時間(疫情期間),你家孩子的飲食結構,你要超級重視,絕不要給他吃垃圾食品,一定要吃高營養、高蛋白的東西,每天早上準備充足的牛奶,充足的雞蛋,高營養的三明治也可以,吃了再去上學,早上不許吃粥...」

誰也不曾料到,棄粥吃蛋的言語,居然上升為崇洋媚外的程度!

粥裡包藏的愛國論調,這一下,真是讓人驚出一身冷汗。

大V王小石坐擁672萬粉絲,首先將炮口對準張文宏主任,引出崇洋媚外的定論,而後各路兵馬齊聚,各類炮彈齊發,刷刷刷的清一色紅心閃閃。

逐字逐句逐段的對張文宏醫生的良言分析,找不出絲毫「寵洋」崇洋之感,而是關於牛奶雞蛋三明治也包括牛排,都是高熱量的食物,也就是飽含蛋白質,可以提高孩子的免疫力。

只是棄粥喝奶,讓一些人受不了了,這粥,不是那李白盛粥將欲行,李白都得喝一碗粥,幾千年的傳承,張文宏主任竟敢棄之不用,抬出牛奶雞蛋三明治,這些都屬于洋人的早點,真是包藏禍心啊。

粥好不好喝,有沒有營養,為了證明張主任觀點的崇洋,一些愛國者專門進行論道。

粥郎不與東風便,牛排斷橋會雞蛋。

這是何等的大逆不道,這是何等的賣國行徑。

按照王小石之理論,喝粥,是中華文明的偉大成就,是中華悠久歷史的傳承,喝粥方能體現出龍的傳人的脊梁,喝粥方能彰顯拳拳的愛國之心。

如果說,人的大腦裡,水份越少,處事就越麻辣、越直接、越有魄力,但如果粥多了,就分不清東西南北了。

喝粥,是否有營養學方面的獨道見解,這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農村流傳的習慣是,捨不得將前一天晚上的剩飯倒掉,亦或是因為糧食收成的問題,早上不吃飯喝粥,只為節省糧食;我記得在四十年前,一般農村只有中午做飯,早上晚上一般都煮粥生活。

小的時候,早上喝粥,中午吃米飯,晚上大多是紅薯加稀飯,亦或是玉米粥;現在對我而言,粥,極少喝,我已經喝怕了。

而這種習慣到今天也遺留下來,一小盤鹹菜,一碗粥,成為普通人的早點。

諸如平時,誰去計較這一餐營不營養,如何吃起來搭配的合理,只要能填飽肚子的食物即可,哪有這麼考究。但是,今天的局面有所不同,這是為提高個人的免疫力,作為張文宏醫生提出了他的建議,這又有何不可?

這居然可以成為崇洋的依據,真是相當搞笑,這就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的最好版本。

難道,打著愛國的旗號,就可以為所欲為,就可以隨意扣上一頂裡通外國的帽子?

當然我這麼說,是否又成為賣國的證據,我可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我只是一個小農,沒有這個基礎和條件,我連賣一寸土地一寸房屋的權力都沒有,賣國,這是何德何能啊!這種帽子輪不到我戴,只有腦子裡都是粥的人才會說,賣國。

我只知道,如果我不工作,我就會沒有飯吃,家人就沒有經濟來源,孩子就真正的只能配著鹹菜喝著粥過日子,甚至於只能張嘴喝著西北風。

在經濟能力允許的情況下,早上給孩子喝牛奶、吃雞蛋、三明治、牛排,無可厚非!量力而行,才是生活的重點。哪個家長,不希望聽從專業人士的說法,不僅僅在吃,在孩子的學習就業等等問題上,都會聽從專業人士的指導,讓他們的過得更好。

早餐喝牛奶吃雞蛋,如果扯上崇洋媚外的論調,那可以延伸到多重領域,但凡有國外的東西,都屬於崇洋。

只是我想問一下王小石先生,也問一下這些愛國小將們,你們手中的電腦、手機、甚至於網際網路,裡面的物件哪個離得開外國製造。按照你們的愛國論,是不是先把手中的手機電腦砸了,把寬帶拔了,再來論是否愛國,是否崇洋媚外。

在你們宏揚愛國的偉大理論時,能否先把你們手中端著的屎盆子、尿盆子先放下,先對愛國兩個字表示出你們應有的尊重,也對你們所謂的崇洋之論顯一些正氣。要不然,惡臭燻天之下,如何能夠讓人確信你們的愛國之論別有用心?看著是在批判崇洋之言論,實則是在給外國勢力遞刀子呢?

對於那些時不時打著愛國旗幟的愛國小將們而言,愛國就是他們流氓行為最好的護身符,對於異見,不是正常的論道,動不動就把自己手中的屎盆子、尿盆子遞給對方,難道真正的愛國離不開你們的屎盆尿盆嗎?

這些打著愛國圖騰的小將,連賣國漢奸的定義都沒搞清楚,成天叫囂,卻不明白哪些人才有賣國的基礎和條件,可以成為漢奸的定義,動不動就是誅心論,這才是最可怕的。

試問,諸如作家方方、醫生張文宏,他們有賣國的條件和基礎嗎?

或許,傻逼,從來不需要理由!

相關焦點

  • 「小孩不宜喝粥」,與愛不愛國無關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張文宏教授「小孩不宜喝粥」論,此前引廣泛熱議。但,語言是有上下語境的,故意截取片段,譁眾取寵,甚至斷章取義,加以誤導,就太下作了。「不喝粥」論調,只是對孩子複課期早餐營養搭配科學性的強調。如說真有「食療」或「養生」,作為相關領域的頂級專家,張醫生的說法顯然比某些保健養生大師的說法靠譜。張醫生不是推銷三明治、兜售牛奶雞蛋,你喝粥還是喝奶、吃雞蛋還是咽鹹菜,並不重要。
  • 張文宏回應早餐不能喝粥?其實,他的本意應該理解為不喝稀飯才對
    前段時間,張文宏教授在上海的一個疫情防控會上的講座上說:「疫情期間一定要重視孩子的飲食,一定要吃好,早上不許喝粥,而是要多吃牛奶,雞蛋」。 此話一出,在網上便掀起了軒然大波,引發了激烈討論。討論的人中,有的人贊成,也有的人反對,覺得祖祖輩輩喝了一輩子粥了,怎麼現在卻不讓喝了?
  • 稀飯和粥有什麼區別 喝粥有什麼好處?
    我們平時在用電飯煲的時候,會發現上面有煮粥和煮稀飯兩個功能鍵,這讓有些人產生了疑問,粥和稀飯難道不一樣嗎?雖然稀飯和粥看上去一樣,其實它們是兩種不同的食物,那麼,稀飯和粥的區別在哪裡?  稀飯和粥有什麼區別  稀飯可不等於粥,但不少人都覺得它們是同樣的東西。
  • 每天喝稀飯可以減肥嗎
    核心提示: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女性為了美麗而無所不用其極,甚至會通過節食的方法來達到減肥的目的,比較每天吃喝粥,而且不吃任何別的食物,那麼每天喝稀飯可以減肥嗎?帶著疑問,我們一起來看下面的介紹。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女性為了美麗而無所不用其極,甚至會通過節食的方法來達到減肥的目的,比較每天吃喝粥,而且不吃任何別的食物,那麼每天喝稀飯可以減肥嗎?帶著疑問,我們一起來看下面的介紹。
  • 「喝粥派」重慶孃孃卻拒絕牛奶!聽專家怎麼說……
    這段話在網絡上引起了巨大反響,很多人覺得,中國人常吃的稀飯鹹菜被否定,那怎麼吃才營養呢?牛苒苒的爸媽是堅定的「喝粥派」,從牛苒苒小時候有記憶開始,家裡的早餐大多數就是一碗粥加上一些鹹菜、鴨蛋或饅頭,「吃了幾十年,必須要喝稀飯,有時候是青菜稀飯。」
  • 韓國電影《颱風》中的家仇與國恨
    《颱風》是由郭景澤執導,張東健、李政宰、李美妍主演的動作電影,片中體現了一種家仇與國恨。一艘裝載著核衛星誘導設施的美軍貨船在大海上被海盜劫持,而劫持這艘船隻的核心人物就是海盜頭子信。信身負家仇國恨,曾經在1983年的時候要隨同父母和姐姐到韓國避難,但韓國拒絕了他們的逃難請求。他們在邊防站被蛇頭出賣,邊防士兵開槍打死了信的父母。信和姐姐偷渡成功,為了讓信能活下去,姐姐出賣肉體,供給他食物。後來,姐弟走散。弟弟信被幾個中國孩子帶走,姐姐以為他死了,就離開了原來的地方,被賣到了俄羅斯。信頑強地生活下來,成了海盜。
  • 每天只喝稀飯可以減肥嗎
    核心提示:在我國,尤其是北方人,都是喝粥的習慣,它營養豐富,而且還可以為身體補充水分,而且它的熱量比較低,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肥胖者會選擇每天只喝稀飯來達到減肥的目的,究竟,每天只喝稀飯可以減肥嗎?帶著疑問,我們一起來看下面的介紹。
  • 我一個人喝粥不香嗎?
    (以下配菜無科學依據,主要為辦公室南北方同事投票+網友貢獻)來自北方的「絕了」↓說起「粥」,其實在北方不如稱呼為「稀飯」更確切一些。在北方,大部分的稀飯都是由大米或者小米加水以後煮出來的,煮好之後,米粒和水其實是分開的。
  • 崇明人喝粥常配的鹹菜,原來都是Ta們的莖和葉
    崇明人喝粥常配的鹹菜,原來都是Ta們的莖和葉 2020-12-25 16: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方人的稀飯和南方人的粥,廣東人對粥的堅持,是其他人比不了的
    說起喝粥,廣東人可以說是絕對有話語權了。一開始的廣東孩子,總以為廣東的粥和北方的稀飯,其實就是一個東西。直到我的小夥伴去了北方讀書,一回來就跟我吐「苦水」。來到北方的城市,發現滿街的飯店,是沒有賣粥的。
  • 血糖高也可以喝粥,喝粥有區別,選擇粗糧粥,或有利於血糖穩定
    我們中國人都有早晨喝粥的習慣,但是對於那些糖尿病人來說喝粥如果喝的不對,反而會給自己的身體帶來負擔。劉大爺今年已經68歲了,他已經有三年的糖尿病史了。最近這幾年他一直在吃藥控制,病情也得到了有效的緩解。但一直讓他非常苦惱,是他老伴兒從來不讓他喝粥。
  • 這3道家常菜可以為你解困,鹹菜炒潮汕肉卷,下飯甚香,喝粥開胃
    就是鹹菜炒潮汕肉卷、清炒大白菜和清炒花菜。像鹹菜炒肉卷、清炒花菜、清炒大白菜這些家常菜,總是吃不膩的,也許是因為有家的味道,也許是幸福的味道吧!還有也許就是下廚的人廚藝不錯,實在是炒得美味又好吃的!也不排除三者都是一同存在的。這道鹹菜炒肉卷,說貴也不貴,說不貴也不便宜,潮汕肉卷就不貴也不便宜,潮汕鹹菜就是便宜又美味的。
  • 喝粥會發胖?把握喝粥的3個要點,能助你減肥瘦身
    喝粥會發胖?把握喝粥的3個要點,能助你減肥瘦身喝粥到底能不能減肥?網上有兩種看法,而且這兩種觀點有些對立。一種看法認為粥熱量低,所以喝粥就能減肥;另外一種看法是認為粥經過熬製以後升糖指數比較高,所以喝粥反而會變胖。
  • 大病初癒多喝粥不可取!養胃之說也是因人而異
    前段時間,張文宏醫生關於白粥的言論上了熱搜,「生病期間少喝白粥」、「孩子早餐不許吃粥」,這些言論跟很多人的想法大相逕庭。我們總認為粥是養胃的食品,白粥配鹹菜也是最常見的早餐,實際上這麼吃真的健康嗎?白粥真的養胃嗎?白粥沒有營養嗎?
  • 早餐喝粥容易餓,日常應該如何搭配健康營養早餐?
    但很多人因為工作繁忙而忽略早餐,大部分家庭的早餐標配是喝粥配鹹菜,殊不知長時間下去會影響精神狀態,增加患上膽結石風險,為了自身健康必須合理搭配早餐。為什麼早餐喝粥容易餓?粥確實是很好的主食,易被消化,特別適合牙口不好和腸胃生理功能差的人。
  • 嚴寒三九喝粥哪家強,不是藍翔山東而是馬氏粥太公
    嚴寒三九,來碗熱乎乎的粥吧,粥就是爐火,粥就是皮裘,那么喝粥哪家強?不是山東藍翔,而是銀川馬氏粥太公。一個人,一碗粥,一碟小菜,兩個人,兩碗粥,兩籠燒麥,吃得踏實,三人以上,除了喝粥,還可以要一份特色燒鐵板,再來一份特色乾鍋,那滋味,大冬天,簡直就是幸福至味。當然了,喝粥是有講究的,怎么喝,喝什麼,不懂的話就會硬生生喝成稀飯。
  • 減肥可以喝粥嗎? 減肥期間可以喝什麼粥呢
    核心提示: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歡喝粥,尤其是對於南方地區來說,很多老一輩都喜歡在早餐的時候熬點軟糯熱騰騰的粥來喝、但是對於正在減肥瘦身的小夥伴來說,他們在食物的選擇上會非常謹慎,有的時候連粥也不敢隨便多喝。
  • 冬天早餐喝粥,養胃又暖身,教你3道廣東家常粥做法,一學就會!
    大雪節氣過後,天氣已經變得非常寒冷,這時候的早餐,建議可以選擇喝粥,既能養胃,又暖身體,喝下去整個人馬上就會有不一樣的感覺。我國在4000多年前就有關於喝粥的記載,宋代的蘇軾也曾寫文誇讚過粥:夜飢甚,吳子野勸食白粥,雲能推陳致新,利膈益胃。粥既快美,粥後一覺,妙不可言。
  • 由臘八粥說到昆明的稀飯
    喝粥成為那天的主角。按照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臘八節要喝一碗「臘八粥」暖胃暖心。 關於臘八粥的傳說各地不同,臘八粥的用料也有所區別,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這碗粥象徵著用汗水澆灌的收穫。今朝香粥交相饋,更覺傳統節物新,讓我們在粥香裡感恩農人的辛勤勞動,祈願新的一年五穀豐登、美好順遂!
  • 孩子早餐可以喝粥嗎?專家支招這樣搭配營養更均衡
    最近,關於「孩子早餐能不能喝粥」的話題引發熱議。孩子早餐可以喝粥嗎?一頓營養豐富的早餐該如何搭配?營養科專家來支招——早餐喝粥巧搭配營養更均衡孩子早餐喝粥可以嗎?「喝粥本身沒有問題,重要的是要注重搭配。」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臨床營養科主管曾青山提醒,如果只喝白粥,確實難以保證早餐營養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