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騎絕塵。
奉俊昊執導的《寄生蟲》打敗《1917》《愛爾蘭人》《好萊塢往事》等勁敵,勇奪第92屆奧斯卡最佳電影、導演、原創劇本、國際電影4項大獎!
這意味著什麼?
奉俊昊創造了近百年來奧斯卡的首例,實現了非英語片的突破,成為2020刷新韓國影史第一人。他將韓國電影,提升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
主演趙汝貞比奉俊昊還要震驚!一臉不敢相信的表情,實力演繹「unbelievable」。
頒獎結束後,奉俊昊還在後臺蹲了一會。說要冷靜一下,不敢相信這一刻。別看奉俊昊導演這麼開心,《寄生蟲》獲獎的一刻,也有不少反對聲音出現。
那麼,
《寄生蟲》為什麼能創造歷史?它到底好在哪裡?奉俊昊怎麼理解《寄生蟲》?奧斯卡過後,我們將第一時間將一位美才女學霸(紅豆)的觀影感受跟您分享:
影評作者:
紅豆:生物學專業,畢業後自學藥理,製劑,營養學,和機械工程。
國內大學畢業後來到加拿大紐芬蘭紀念大學讀研究生,同時任職於加拿大農業部agriculture and agri-food center AAFC參與FruitAnti-oxidant,Anti Aging Functional Food的研究。畢業後來到多倫多打拼。先就職於加拿大行業前二,醫藥保健類產品 medical grade& recreational products生產公司,任職Formulation Development Leader。同時與合伙人在創建自己的護膚品品牌CDSoaps。三年留學期間,在中國,加拿大,美國科學期刊發表過多篇論文。SCI,世界工業化學協會,美國分支會員。
寄生蟲這部電影一遇到就一口氣連刷了四遍,看完又將電影裡面的臺詞順了一遍。真真的被奉俊昊導演的講故事設計劇情的功力圈粉,前五分鐘,用蹭網,蹭殺蟲劑,和對窗前醉漢各種找理由的規避麻煩,解決問題的方式全靠息事寧人等天上掉下來個外掛。三言兩語,幾個神態就把金家爸爸後來的金司機的性格立起來了。整部電影金爸爸三分之一的臺詞都在自我安慰,做很多事情把不合理的生活合理化,比如:他說,基宇,找無線網絡,手要舉高一點,每個角落都要找仔細。他說,沒用,醉漢看到那種公告更想尿尿。還是不要啦。
看著寄生蟲裡面宋康昊的頹頹的扮相,再看著坎城電影節上的宋康昊餅叔中規中矩意氣風發的樣子。直接被餅叔的演技圈粉,真是換身衣服就好像換了個靈魂的演技呀。
首先是一些淺顯的解讀。很多人把今年奉俊昊導演的寄生蟲和去年李滄東導演的燃燒烈愛對比。覺得兩部電影都是在討論貧富差距。兩部電影感覺還是不一樣吧,燃燒烈愛裡面是層層迷霧的迷感之美學。寄生蟲是直白到無法迴避的慘烈,像雷射一樣把衝突植入到腦子裡。
話說,謎之Ben每兩個月換一個女朋友,燒一次塑料棚,話說有錢人都不上班麼?還真的不上班哦。閒的去燒塑料棚來填補空虛?Great hunger內心空虛的時候可以去洗蜂窩煤啊。
比起燃燒烈愛的迷感,寄生蟲想表達的直白的多。劇情的遞進非常符合人之常情,結果卻是火山爆發一般的殺戮。裡面有金家人一直把鑽研雕蟲小技當正道的原因,電影前半部分成功進駐樸家當寄生蟲也有很大的運氣巧合。穿幫本來也是遲早的事。
奉俊昊把金家的「走大運」設計的環環相扣自然而然,既戲劇性十足,又帶著深深的諷刺。樸家的貪方便和金家的雞賊,缺一不可,一段黑色幽默各打兩家一個巴掌。看似啼笑皆非又自然而然地把金家帶進了樸家。好吃好喝可以有,可是呢?這裡真的是安心處麼?
電影的最高潮,就是金爸爸|金司機在樸多頌|樸家小兒子的生日會捅了樸社長的那一刀。之前一直在想,金司機砍樸社長那一刀到底出於什麼原因。也看了很多其他影評,想了很多有的沒的,必然的偶然的原因。金司機是個極度感性的人,戲雖是假的,他卻是情真,開車的時候聊天會忘記看路。樸社長卻是個非常理性的人,買山頂獨棟的別墅,強調邊界感。當看到這樣相對的兩個人物單獨塞在汽車這樣一個封閉的私密的環境中,就已經預示了電影的最高潮兩個人的矛盾無處遁形了。且看導演是如何鋪墊衝突,樸社長對金司機的套近乎的行為表現不滿;消解衝突,套近乎帶成推薦保姆;再鋪墊心態蛻變,金司機和女兒在躲在樸家茶几下面聽著樸氏夫妻在沙發上的私房話;最後一步,轉天看著女兒兒子重傷不治,而樸社長兩度有意無意提起金司機的味道著實是點睛之筆,再加上樸社長那一個捏鼻子的動作,血腥爆發。電影在前半部分一氣呵成創造的那個無比容易的上升階梯,金家的哥哥,妹妹,爸爸,媽媽在最短的時間分別在樸家嵌入自己的位置,開始寄生。好像一個很容易就編織成夢幻泡泡。在電影後半場,對位置不保的恐懼慢慢積累。前保姆夫婦的秘密揭開,一場大雨,和樸家夫婦的私房話。四個人的位置與心態都無一例外的被逼入絕境。只差一個導火索,電影的最高潮,內心的不平衡就如火山噴發,噴湧而出。
整部電影的主事件從始至終,只有一到兩個月。在這一個多月中,人物相遇開始,衝突鋪墊到爆發,環環相扣,看電影好似坐過山車,情緒帶到最高點,直接掉落下來。然後不得不面對血腥衝突後的一地荒蕪。毫不客氣,無法無視還不以言表的落差感。這就是寄生上流的衝擊。
這種猝不及防的落差感還不像另一部孰知的坎城獲獎影片——霸王別姬,人物命運被歷史洪流慢慢絞殺。同樣是用電影前半程描繪了京戲那個烏託邦對於程蝶衣的絕美。電影後半程用一次一次的歷史洪流衝擊,程蝶衣逃避在戲中也好,一意孤行的堅持也罷,都好似飛蛾撲火,走向毀滅。霸王與寄生上流同是悲劇,同是無法迴避的慘烈,一個是歷史洪流下的人性衝突,一個是雞毛蒜皮下的人性衝突。一個是被時代更迭的巨輪碾壓下的無力,一個是階層固化貧富分化下無法逾越的天塹。
最後,對於寄生蟲裡面體現的階級固化。在9102年的今天,確實越來越少聽說有朋友是白手起家,只靠自己奮鬥幾年就可以買車買房,實現財務自由。這一年經歷過項目兼併和公司兼併的我,也開始有了新的認知。創業後也關注像楊超越蔡徐坤是如何和資本對賭。理解了何為資本不眠,也理性,無情到極致。超越了人力,體系,等等。前些年大火的一篇文章,寒門再難出貴子,都在描述這種階級固化。但是,資本之上至少還有一樣東西叫創新。每天看到的仍然是百家爭鳴,百花齊放,有無數創業者前僕後繼的努力著改變時代。我也要用我的能力賦予自己這項資格。看回近年的東亞電影,從中國的《我不是藥神》,日本的《小偷家族》再到韓國的《寄生蟲》,在「寒門出貴子」這類的話語逐漸有點天方夜譚的東亞社會,上層如何提供更多上升空間給下層,下層如何擺脫窘迫的困境,估計是今後東亞系電影會高密度集中討論和創作的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