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隨後,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成功將重達8.2噸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一舉送入近地點約200公裡,遠地點約40萬公裡的地月轉移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作為我國探月三期工程的首枚探測器,嫦娥五號原定於2018年發射,但由於長徵五號遙二發射失利,火箭進入歸零狀態,嫦娥五號也只能繼續等待。這反而讓原屬於探月四期工程的嫦娥四號探測器在2018年12月率先抵達月球。如今,長徵五號已經在多次發射中證明了自己的可靠性,嫦娥五號也終於迎來了踏上茫茫奔月徵程的一天。
這是我國首次執行月球採樣返回任務,也是迄今為止我國執行的最為複雜的航天任務。
據悉,本次航天任務共有11個重大飛行階段,23次重大軌道控制,6次重大分離控制等複雜環節,還有太空飛行器月面降落、月面起飛以及月球軌道上「無人交會對接」等高風險環節。
整個採樣返回過程持續長達23天,發射起飛只是萬裡長徵第一步。
按照計劃,嫦娥五號將採回預計2kg、至少1kg樣本,如果條件較好,嫦娥五號最多可取回4kg月壤。事實上,蘇聯三次成功的月面採樣一共只帶回了300多克月壤。還不到嫦娥五號採樣總重的六分之一。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中國航天起步或許稍晚,但目標一點也不低。
在嫦娥五號之後,嫦娥六號、七號、八號還將在包括月球南極、月背的多個不同區域進行採樣,為中國取回更多月球樣本。同時,完成對月球環境的深度勘探,為未來的月球科考站打好基礎。
好了,本期的分享就到這裡了。小夥伴們還有什麼想說的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