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蟲不可語冰,井底之蛙不可言海的處事智慧

2021-01-13 隨見隨感

有一天,孔子的一個學生在門外掃地,抬起頭一看,對面走來了一個全穿著綠色衣服的客人。客人問:「你是誰呀?"學生回答:「我是孔子的學生,"客人說那太好了,你能不能回答我一個問題。孔子的弟子非常高興說可以啊!客人就問:「一年有幾個季節?」孔子的學生毫不猶豫的回答,當然是春、夏、秋、冬四季了,客人搖搖頭說不對,一年只有三季。

最後兩個人爭執不休的吵了起來。最後他們打賭,如果誰輸了就向對方磕個頭。於是他們一起來到孔子面前,讓孔子為他們做判斷,孔子看了一眼客人,回覆說;「一年有三季,''孔子的學生聽後,感覺非常的驚訝,但是還是聽從老師的話乖乖的給客人嗑了個頭。客人高高興興地離開啦。

客人走後學生趕緊來到孔子面前請教夫子,一年怎麼只有三季呢?明明是春夏秋冬四季呀?孔子回答說:「你沒有看到那個人,渾身都是綠色的嗎?他是一隻螞蚱,螞蚱是春天生秋天死,他的一生當中從來都沒有經歷過冬天。你跟他講一年有四季,有春夏秋冬。你認為他會信服嗎?

這個小故事裡,其實裡邊蘊含著深深的做人、處事哲理。因為每個人的視覺不同;領悟不同;所以看待事物的角度也會不同。人和人與人之間如果想要和平相處,那就要求同去異,同時也要為對方設身處地的考慮。如果人和人之間多一份理解,那麼人和人之間的相處也會更加簡單、融洽了。

難就難在,人都喜歡站在自己的視覺去看事物,去要求別人。比如作為父母的我們,經常會以父母的觀點、角度,很主觀的去對待孩子學習和成長問題,我們往往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和一些盼望強加給孩子身上,可是我們並沒有真正的了解孩子們真正的需要。以至於做出很多錯誤的決定和判斷。

又比如夫妻之間,彼此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和角度去要求對方,去看待對方。因此會造成夫妻之間的矛盾。導致家庭的不和睦。其實人和人之間,最好的相處方法就是尊重、理解、包容。條條框框的道理,其實誰都懂。道理不能說服人,也不能改變一個人。只有真心的為對方考慮,去包容、接納對方,即使是對方給你帶來一些傷害,也一如既往的接納、包容對方。相信總有一天對方會有所感動,因此也會帶來相對的改變。

在工作當中上司和下司之間,也會因著彼此看事物的角度不同,而產生矛盾,造成不愉快的工作氛圍,如果員工能夠理解老闆或是上司創業的艱辛,能夠主動的盡職盡責的去工作。多為為公司的發展盡上應有的力量,相信老闆也會看在眼中的。同樣的作為一個老闆也要為員工,多謀一些福利,多為員工創造一些發展的機會。能夠真實地考慮到員工的需求。彼此理解,相信與上下屬之間的關係也不再是相處得那麼難了。

因為每個人的學識不同;經歷不同;素養不同。所以看待事物的角度也必然會不同,正如孔子很智慧的去回答螞蚱的問題一樣,現實生活當中類似螞蚱的人真的是很多很多,他們只活在自己的世界當中。即使給他講再多的道理,他們也不會明白,正如那隻從來沒有經歷過冬天的螞蚱一樣,是絕對不會相信一年會有四季的一樣,無論怎樣對他們講論,他們都是不會相信的。所以當面對我們周圍類似螞蚱這樣的人的時候,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包容,也要像孔子一樣智慧的去處理與他們的關係。

同時更不能讓自己成為井底之蛙,努力提升認知能力。人生不設限,能限制人的並非是一些來自外界的人和事物,而是人的內心。願我們都努力成為一個豁達、智慧、通透的人。

相關焦點

  • 莊子 | 「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
    1、「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這句話的理解難點:把握中立情感這句話出自《莊子》,要說「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這句話的理解難點,就在於可能覺得這句話的情感頗具貶義。從反對強求這一點出發,我們就能體會「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這句話的深刻含義了。莊子用「不知海」的井底蛙和「不知冰」的夏蟲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在認知層面存在差異是正常的一件事情,因為每個人生長環境,每天待人接物之所見所聞可以是天壤之別,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人的觀念不同很正常。這種「不同」是每個人之人生自然而然的演變結果。
  • 【人生感悟】「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的真實涵義
    1、「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這句話的理解難點:把握中立情感這句話出自《莊子》,要說「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這句話的理解難點,就在於可能覺得這句話的情感頗具貶義。從反對強求這一點出發,我們就能體會「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這句話的深刻含義了。莊子用「不知海」的井底蛙和「不知冰」的夏蟲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在認知層面存在差異是正常的一件事情,因為每個人生長環境,每天待人接物之所見所聞可以是天壤之別,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人的觀念不同很正常。這種「不同」是每個人之人生自然而然的演變結果。
  • 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言有所止,不必盡付
    《莊子,秋水》有言:「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對井裡青蛙不可以跟它們談論大海,因為井底之蛙局限於井內,狹小而窄的空間,怎知大海的寬闊,深淺,對只生活在夏天的蟲子不可以跟它們談論冰凍,因為他們終其一生也未曾見過冰雪,更不會懂寒冷為何物。
  • 夏蟲不可語冰?
    夏蟲不可語冰,大致意思是不要和只生長在夏天的蟲子談論冬天的冰。可以理解為「不要對牛彈琴」。
  • 井蛙不可語於海……
    井蛙不可語於海夏蟲不可語於冰這句話出自《莊子 外篇 秋水》意思是說:不要和井底之蛙談論大海,因為他們沒有見過大海,不知道什麼是「驚濤駭浪」;不要和夏蟲談論冰雪,因為他們沒有見過冬天,不知道什麼是「千裡冰封,萬裡雪飄」。
  • 井蛙不可以語於海,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莊子道出了人格局的重要性
    井蛙不可以語於海「井底之蛙」指的是一個人見識少,而「井蛙不可語於海」指的是不能與井底之蛙談論大海,對一個沒有見識的人來說你與他談論他所不知道的是可以說就是在對牛彈琴,這就是一個人的格局,格局的大小也就決定了你未來發展的路有多遠,試想一下,一個985畢業的大學生和一個只有初中文憑的人,這兩種人有著不同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他們有什麼樣的共同語言呢?
  • 夏蟲不可以語冰
    所以後來我們讀莊子的話才讀的懂「夏蟲不可語冰」,你跟夏天的蟲你講什麼冰,那是你糊塗,你跟他講什麼冰,那這不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嗎?你如果去問孔子,孔子說本來就這樣,你見人不說人話,那不是鬼話連篇嗎?萬一有一天你真的碰到鬼,你不講鬼話,你怎麼溝通呢?
  • 坐井不可觀天,夏蟲難與言冰,見未廣者識不超也
    啟予國學《修身格言365》 253【格言】坐井不可觀天,夏蟲難與言冰,見未廣者識不超也。——《蜃樓志》【譯文】坐井觀天的人,不可能高瞻遠矚;春生夏死的蟲子,它不可能知道寒冰;眼界不寬廣的人,見識也不會過人。
  • 井蛙不可以語於海,夏蟲不可以語於冰!
    莊子云:「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對於井底之蛙不可以和它講海,因為它被狹小的生活環境所局限;對於夏日之蟲不可以和它講冰,因為四時不同,它無法體驗。不要去和不在同一層次的人爭論,這樣只會浪費時間和精力。
  • 夏蟲不可語冰,井蛙不可語海,孩子讀書究竟有用還是沒用
    《莊子集釋》卷六下《莊子·外篇·秋水》:「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渤海神若說,對井裡的蛙不可與它談論關於海的事情,是由於它的眼界受著狹小居處的局限;對夏天生死的蟲子不可與它談論關於冰雪的事情,是由於它的眼界受著時令的制約;對見識淺陋的人不可與他談論關於大道理的問題,是由於他的眼界受著所受教育的束縛。在生活當中,有很多人,聽不進去別人的意見。不管三七二十一,都以為自己是對的。
  • 莊子的九句大實話,井蛙不可以語海,夏蟲不可以語冰!
    莊子的九句大實話,井蛙不可以語海,夏蟲不可以語冰!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大意: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知識是無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必然會失敗。點評:求知是人生的一部分,但絕對不是人生的全部。
  • 「三季人」與「夏蟲不可以語冰」的故事
    而夏蟲不可以語冰出自《莊子集釋》卷六下《外篇·秋水》。這句話裡面包含了華夏文化大智慧,讀一遍就可以受益匪淺!我把白話文和你們分享:渤海神若說:「對井裡的蛙不可與它談論關於海的事情,是由於它受著狹小居處的局限;對夏天生死的蟲子不可與它談論關於冰雪的事情,是由於它受著時令的制約;對見識淺陋的人不可與他談論關於大道理的問題
  • 《莊子》10句經典名言,感悟莊子的智慧!
    今天分享莊子的十句名言,與大家共同感悟和學習聖賢的智慧。一、人生天地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莊子.知北遊》人的壽命大多不過幾十年而已,雖然有時會感覺時間漫長,但相對於無限的時空而言,其實是很短暫的,就如白駒過隙一般,剎那間而已。
  • 《莊子》10句名言,感悟道家智慧
    7、井蛙不可以語於海,夏蟲不可以語於冰。比如你對著井底之蛙,就不要講大海的廣闊;你對著夏日之蟲,就不要講寒冬的冰冷,說了它也無法理解。 8、方其夢也,不知其夢也。夢之中又佔其夢焉,覺而後知其夢也。——《莊子.齊物論》 點評:人在夢中的時候,往往不知道自己在做夢,甚至在夢中還會找人幫忙解夢,只有在夢醒之後,才會發現原來自己一直都是在做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