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奧斯維辛集中營是一年前的事兒了,一直想記錄卻遲遲無法動筆,只因這段歷史太過於沉重。波蘭之行奧斯維辛集中營是一個必去的地方,我們到達奧斯維辛集中營是一個秋日的午後,那天是在中歐旅行以來天氣最好的一天,然而陽光明媚、風景秀麗的景色卻無法掩藏那段悲慘、沉重的歷史,這裡給人一種陰冷的感覺,讓人說不出的難受,同行的一個朋友為此直接放棄了集中營的參觀。奧斯維辛集中營是納粹德國時期建立的勞動營和滅絕營之一,有「死亡工廠」之稱,197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奧斯維辛集中營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然而這個文化遺產不是表現人類的偉大與傑出,而是揭露了人性的醜惡與黑暗,見證了人類一段黑暗的歷史,讓人銘記、促人反思。
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入口極其簡陋,上面有鐵藝的德文「Arbeit macht frei(勞動就會得到自由)」,這個標記是德國達豪集中營的翻版,極具諷刺地豎立在死亡工廠的大門上。門邊木牌上有一張表現昔日納粹給初到集中營的人們演奏交響音樂以示慶賀的舊照片。剛剛邁入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大門,就讓人強烈感受到一群惡魔對於生命的蔑視與嘲弄。進入大門後首先經過的是一個雙層的電網,之後進入集中營內部。這裡是奧斯維辛集中營的一號營地,內有28棟二層的紅磚小樓。早先這裡只是一座波蘭廢棄的軍營,1940年被德國徵用後改為集中營,起初是平房,後來又加蓋了二層。最初這裡被用來關押蘇軍的俘虜及波蘭的一些政治犯,後期成為關押、殺害歐洲猶太人的魔窟。
集中營內部壁壘森嚴,四周電網密布,設有哨所看臺、絞刑架、毒氣殺人浴室和焚屍爐,是希特勒種族滅絕政策的執行地。1942年1月20日萬湖會議上希特勒口頭下達了對歐洲猶太人的滅絕指令,促使希特勒這樣做的原因是他把一戰德國的戰敗和戰後的衰落歸咎於猶太人。從集中營建立到1945年集中營被蘇軍解放,有110萬猶太人在這裡被殺害,其中包括20萬名兒童,大多數受害者是被毒氣室的毒氣齊克隆B殺害。
對猶太人的屠殺最早始於烏克蘭的奧斯圖,之後擴散至歐洲各地,後期希特勒將目光瞄準了猶太人最興旺的匈牙利,納粹以當時的匈牙利攝政王霍爾蒂米克洛什的兒子作為人質逼迫霍爾蒂米克洛什與他們合作。在1944年5月15日至1944年7月8日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有43萬匈牙利的猶太人被通過火車押往奧斯維辛集中營,有的人甚至在到達集中營前就死在火車上。火車頻繁來往於匈牙利和奧斯維辛集中營之間,每天有10000名猶太人被運往集中營,猶太人被源源不斷運往集中營。抵達集中營的猶太人被甄選,健康的會被派往工作至死,剩下的老幼病弱立即被送往毒氣室處決,與此同時這些失去自由甚至生命的猶太人的財物被劫掠後送回柏林。
這種對猶太人的迫害活動最初是從德國的一些猶太人的病殘人員中開始的,之後開始將一些猶太人驅逐到歐洲東部的波蘭。最早抵達奧斯維辛的非波蘭籍猶太人是斯洛伐克的猶太人 ,他們是作為工人被帶到集中營的,斯洛伐克政府甚至為此向納粹支付了一筆人均500馬克的資金。有很多猶太人是被騙上火車的,所以他們是帶著自己的全部家當攜老扶幼一起出發的,帶著對前方美好生活的憧憬踏上了火車,最終抵達的卻是一座死亡工廠。
由於火車上沒有吃的,也沒有水,所以,經過長途跋涉,猶太人早就受不了了,火車一停他們就迫不及待地下車,在那裡黨衛軍的一個大夫把猶太人分成左、右兩隊,一隊是老人、小孩、婦女、體弱的人,另外一隊是有勞動能力、有利用價值的人,老弱婦孺會被直接帶去「浴室洗澡」,浴室其實是標有「消毒室"字樣的毒氣室,其實就是立即被殺,有勞動能力的會被帶去「消毒」,消毒後從事重體力勞動,但集中營惡劣的生活條件及繁重的勞動使這些人一般都只能活幾個月。
據統計這些被囚禁的猶太人在工廠為納粹黨創造了價值12.5億英鎊的財富。從猶太人得來的財富充斥奧斯維辛,營中的納粹德軍也出現層出不窮的貪汙現象。德國黨衛軍對於被押往集中營的猶太人的私人物品也沒有放過,甚至是頭上的毛髮,眼鏡架的金屬都被存在倉庫裡進行利用,每一樣東西都被分門別類堆放在倉庫中堆積如山,讓觀者無不落淚。博物館中整整一面牆的玻璃窗,大約20米寬,窗子背後是深達十餘米的房間——這樣的房間有三四個,裡面的東西都堆成了小山,堆成山的鞋子、皮箱、化妝品的瓶瓶罐罐,甚至是眼鏡、拐杖,最令人震驚的,是頭髮。有的是黑色,有的是金色或紅色,幾噸重的頭髮。而陳列窗中陳列的還僅僅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有利用價值的人面臨的是像地獄一般的勞動與生活,集中營博物館保留有一部分猶太人的資料,上面有照片、姓名、生日、特長,進入日期、死亡日期,幾乎所有人都是幾個月後就離開人世,在這裡很少有人能活過一年。
集中營被一圈雙層的電網圍得水洩不通,完全杜絕了囚犯逃跑的可能,而且德軍對周圍的波蘭民眾也下達了不許幫助逃犯的命令,違者株連全家,所以即使能僥倖逃出也很難生存下去。
兩座樓房間這面灰色的牆壁是臭名昭著的行刑臺,無數「犯人」在這兒失去了生命。幾十年後,鮮血已經被風乾,同化成了和磚一樣的顏色。這兩棟營房兩邊的窗戶要麼用磚塊砌起來堵住了大半,要麼用木板全部蓋住,遮得嚴嚴實實。1944年德軍開始加速迫害猶太人,同年11月蘇聯軍隊進攻德國,海因裡希下令停止迫害猶太人並開始銷毀證據,1945年1月18日集中營的德軍全部撤退,集中營的猶太人被轉移至其他集中營,1945年1月27日蘇軍解放奧斯維辛,這裡只剩下數千名羸弱瀕死的囚犯。
營地外圍有一個絞刑架,這是二戰勝利後為懲處在集中營作惡多端的納粹罪犯設立的,1946年3月奧斯維辛的指揮官赫斯被他的兒子洩露了住址並被英軍逮捕,然而這樣一個惡貫滿盈的人即使在臨行前也依然認為滅絕行動的理由是對的,並未因此而感到絲毫內疚,1947年4月16日赫斯在這裡被處以絞刑。據統計一共有8000名黨衛軍官在奧斯維辛工作,戰後有7000餘名生還,但其中只有不到800人受審,僅有極少數人受到處罰。而那些在集中營倖存下來的人卻再也無法回到從前的生活,集中營的經歷成為他們一生的夢魘。
來到奧斯維辛集中營裡組織最周密,人數最多的遊客是猶太人。稚嫩的孩子、年輕的以色列學生,成群結隊遠道而來,身上裹著以色列國旗,帶著花圈、花束、燭火,在廢墟前聽嚮導講先人的故事。猶太人是最不善於忘記的民族,奧斯維辛大概是他們這輩子都必須一看的地方。